竇二蛋無意中透露出好漢寨曾經叫母豬坡時,耕夫忍不住哈哈大笑。他被下面那條秋意盎然的山溝所吸引,說道:“我們不往前走了,到下邊去看看。”

山裡人走路,一般都是循著以前的痕跡走,輕易不會開闢新徑,只因低矮的草叢和帶刺的灌木太多,很容易絆住褲腿和鞋子。

這時已是秋天,三人都穿了長衣長褲,竇二蛋在附近轉了半天,總算找到一條痕跡隱約的小徑。

“一般沒人會下到豬圈溝裡,因為都知道那頭有道樑子堵著,是條死路,而且那樑子還挺陡,”竇二蛋解釋道:“所以找舊路不容易,眼前這條道,我也弄不清是不是老路,咱們先試著往下走走,還是我在最前邊,耕大爺您走中間,寧娃子斷後。”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竇二蛋說完把腰裡的柴刀拽出來,從旁邊樹上砍了根枝葉茂盛的樹枝,用左手拿了,開始沿著幾乎看不出來的小徑慢慢往前走。

竇二蛋砍下的這根樹枝很有用處。因為山裡,很多蜘蛛到處織網,人走過去的時候不會注意,往往撞的滿頭滿臉,尤其是現在進入罕無人跡的地方。竇二蛋在前邊一邊走,一邊隨意揮舞手裡的枝條,把這些潛在的煩惱絲掃掉,否則真要粘一頭一臉,很難清理乾淨。

隨著山勢的下降,腳下這條疑似的小徑已經徹底沒了蹤影。竇二蛋走在前邊,不時要用手裡的刀砍掉阻擋他們的橫生枝葉和一些藤蔓類的荒草,等同在重新開闢一條新路。

這樣一來,下山的步伐變得很慢,而且腳下的山體時而堅硬,時而鬆散,幾人走的很吃力。原本深秋的山裡已經不再炎熱,尤其是過了午後太陽西斜,氣溫下降中已經帶了很深的涼意,三人剛才在山上都沒有出汗,而此時卻走的渾身黏糊糊。

好不容易下到山底,已經過了兩個多小時,竇二蛋和寧向東還好,只是出了點汗,而耕夫已經有些氣喘,到底是歲數不饒人。

考慮到山谷裡氣溫更涼,三人擔心風寒侵體,不敢停留不動,便慢慢向裡邊走,好在這時已在谷底,路途起伏不大,不用像剛才下山時彼此貼近,以防誰不小心滑摔能及時拉住。

豬圈溝裡邊罕無人跡,植被極為茂盛。一陣陣類似過堂風的涼風不時吹過,可以想象到,夏天這裡一定很涼爽。

耕夫在不止一處地方,發現一種名叫根噠的野菜,他小時候在故鄉,家裡經常割回來,用開水焯了當冷盤。

“這種野菜在我們這裡是拿來餵豬的,”竇二蛋聽耕夫說完,接過話茬:“可惜這裡離村子太遠,豬長成了弄不出去,沒有養羊省事。”

“不是我批評你們,二蛋,好漢寨受窮是有原因的,這裡離村子不遠,當天走來回都沒有問題,你們還嫌遠……”耕夫聞言搖搖頭,接著說道:“不過這個山溝,還真不愧豬圈溝這個名字,如果真在這裡養一群豬,拋去買豬崽的成本,可以說是零成本飼養了。”

說著他停下腳步,雙手叉腰四下打量著:“可惜,就是沒有水,不然真可以考慮考慮,現在鵝嶺一帶也沒有野獸了……”

“有水,在樑子那邊有個水窪。”竇二蛋聽耕夫提到水源,又接過話茬說道。

“哦?那我們過去看看。”耕夫高興的說道。

寧向東抬頭看看天色,心裡大概估算了一下從這裡返回好漢寨的時間,問竇二蛋:“走過去大概多久?因為咱們回村還得翻幾座山頭,太晚了恐怕要走夜路了……”

“就照咱們現在這麼慢慢晃過去,也就四十多分鍾,不過耕大爺累了,咱們不能趕路,要不就下次再來?”竇二蛋望著耕夫徵求意見。

“下次再來還不是一樣嗎?最多節省出冷泉耽誤的那點時間,”耕夫擺了擺手,不同意二蛋的意見:“這趟已經走到這裡了,乾脆接著往前走,實在不行,我們今晚就住在豬圈溝裡。”

寧向東是退役軍人,一聽耕夫要在野外過夜,首先用手掂了掂自己揹包裡的乾糧,也讓耕夫和竇二蛋檢視了乾糧餘量,感覺應付到明天差不多,便點了點頭說道:“二蛋叔,這裡距離村子也不算太遠,而且周圍也有幾個村落,應該不會有野獸傷害的危險,要不就按耕老的意思吧。”

竇二蛋咧嘴一笑道:“還野獸傷害?現在豬圈溝這邊連野雞都少見,你們礦上那大高爐晝夜燃燒,晚上不管離多遠,看著都像幾根大火炬一樣,別說近二十年就沒了野獸,就是有也早都嚇跑了!”

寧向東聞言,才意識到蛭石礦給這片山林帶來的不僅僅是環境汙染,甚至影響到這裡原本穩定的生態環境。

三人定下來露宿豬圈溝後,更不著急趕路了,都帶著秋遊的愜意心情,慢悠悠向山溝深處走去。

走了沒多遠,又發現了一片黃橙橙的沙棘叢,竇二蛋不稀罕這東西,寧向東小時候在並原郊區也經常見到。不過這些年,城區發展速度太快,到處都起了高樓,硬化了地面,沙棘樹已經消失匿跡了很多年。

耕夫很早就定居在金陽省,也嘗過這種果實,此刻見到,想起酸甜的口感,不禁又產生了品嚐的念頭,就走過去摘。竇二蛋一看連忙攔住,不敢讓老爺子伸手。

因為沙棘樹的枝幹上密佈尖刺,稍有一點不慎就得扎的鮮血淋漓。摘沙棘需要技巧,竇二蛋擔心耕夫受傷,攔住他之後自己過去摘了幾枝。

“這個東西在我們並原叫醋溜溜。”寧向東小心的接過一枝沙棘,說道。

“唔,差不多,”竇二蛋點頭道:“我們叫酸溜溜。”

就這樣,三個人走走停停,天色將黑時,終於走到豬圈溝的盡頭。

一道山樑橫在整個山溝的前方,和黃巢谷不同的是,這梁子極為陡峭,面向豬圈溝一側似一堵牆般,不藉助工具,單純靠人力很難攀登。

樑子山頂隆起,到頂端有一段很平緩,兩側也是渾圓角度,看上去有點像一口蒸鍋倒扣。

“我們把這個山峰就叫鍋底峰。”竇二蛋介紹道。

耕夫和寧向東連連點頭,確實很形象。

天色黒盡時,竇二蛋撿了一些枯枝燃起篝火,三人圍坐,拿出涼饅頭在火上烤著吃。

這夜天空晴朗,月亮靜靜地照在溝底,竇二蛋無意中抬頭,忽然說道:“還真特碼的像!”

寧向東聞聲抬頭,只見圓圓的大月亮恰好升到鍋底峰的中央,遠遠看上去,就像一個人舒緩的坐在那裡,月亮是頭部,鍋底峰像雙肩。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