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政事堂之中,大宋宰相李三堅撫摸著案牘之上的三幅錦帛,長長的嘆了口氣。

此時此刻的李三堅滿臉疲憊之色,是身心俱疲。

李三堅雖已至中年,但平日裡仍是豐神俊朗的,可謂是一名翩翩“美中年”...可今日李三堅卻是整整的瘦了一圈,往日那豐潤的雙頰深深的陷了下去,顴骨高聳,嘴唇顯得有些蒼白,眼睛裡佈滿了血絲。

王倫此次來到建康府,還帶來一人,那就是承信郎曹勳。曹勳帶來的三幅錦帛,為大宋太上皇趙佶親筆所書的三道密詔。密詔內容無非就是要趙諶、李三堅等大宋君臣早日迎回二聖等。

“李相國...”曹勳伏地泣道:“道君、官家於會寧府當中是度日如年,終日以淚洗臉,天天盼望著李相國早日迎二聖回朝。”

“承信郎辛苦了,快快請起。”李三堅讓曹勳起來後說道:“君上遭此大難,受此大辱,為人臣者死有餘罪。本相每每想起此事,也是心如刀割,寢食難安。收復故土,迎回二聖,雪此大恨,此不但為本相之願,亦是天下所有臣民之渴望。可目前時局...你們也看到了,時局如此,本相亦是無可奈何之極。”

目前金軍大兵壓境,宋金決戰在即,宋朝廷是否能夠存在,大宋江山社稷是否還在,太后孟氏、宋帝趙諶、宰相李三堅等人的命運如何等等,這一切的一切均是未知之數,又談何收復故土,迎回二聖,雪靖康之辱?

就算李三堅能夠率軍擊退金軍,甚至收復大宋領土,但是否迎回二聖,卻也是未知之數,對於李三堅來說,也是件極為令人頭痛之事的。論公論大義,趙佶、趙桓為君,李三堅為臣,擊退金軍、恢復故土、迎回二聖,此為人臣必須做的,也是天下公理大義;論私論個人感情,趙佶對李三堅有大恩,李三堅也必須救回他們,可趙佶、趙桓爺倆的德行,救他們回來,對於大宋來說,對於大宋江山社稷來說,對於大宋百姓來說,是好事還是壞事?

不過就算李三堅不想救趙佶、趙桓爺倆,但人前人後,必須裝出一副渴望迎回二聖的模樣。

“相國,金使來到了建康府,你看...?”王倫聞言點點頭後問道。

李三堅之言,王倫深以為然,大宋朝廷目前是朝不保夕的,目前談及此事,確實為時尚早。目前最為緊要之事,就算如何使金軍退軍,而使金軍退軍,無外乎只兩種手段,其一就是以戰逼退金軍,其二就是求和,忍辱負重,卑躬屈膝,簽訂喪權辱國的協議,金軍心滿意足之後,自然會退軍北去。

目前朝中有第二種想法之人是大有人在的。

“金使?現在何處?”李三堅聞言淡淡的問道。

“下官將他們安排在了館驛之中,只等相國召見。”王倫答道。

“就讓他們先呆在館驛當中吧。”李三堅點點頭問向王倫道:“王大使,對於目前的時局,你有何見解?”

王倫聞言一時之間,是沉默不語,默默的考慮李三

堅這句話的用意。

“李相國...”半響之後,王倫方才答道:“我朝自宣和年間以來,便民力竭、國庫空。靖康年間,變故忽起,兵連禍結,致我朝諸地千里無雞鳴,白骨露於野,我大宋實為元氣大耗,無力與胡虜爭鋒,因而和實為上策。然此時胡虜兵臨城下,相逼過甚,豈能與其求和?城下之盟,必為屈辱之盟!不過李相國,戰則戰矣,和則和矣,戰則與其傾力一戰,和則當以和為表,以備為裡,以戰為不得以,是戰是和是守,皆取決於你李相國,李相國你是戰是和還是守?”

王倫此次使金,可謂是受盡屈辱,敗戰之國的使者,會讓金以禮相待嗎?答案是否定的,王倫到了金京城會寧府之後,欲覲見金皇帝,可人家根本不搭理王倫,扔在京城一呆就是數月之久,到了最後,也未見到金帝完顏吳乞買,最後還被金羈押,期間的艱難困苦,茫然無助,難以言表,箇中滋味,只有王倫知道。

所謂弱國無外交,就是這個道理。王倫何嘗不想,宋軍大勝,金軍大敗,然後王倫挺胸抬頭的與金人理論?

老滑頭...李三堅聞言心中暗暗笑罵了一句,到了最後,王倫還是將如何決斷推在了李三堅的身上,將自己摘了個乾乾淨淨的,不愧為一名“外交官”...

不過王倫的一些話,李三堅還是深以為然的,於是讚道:“城下之盟,必為屈辱之盟!王正道此言深和我意。既然你今日如此相問,本相也就實話實說吧,本相無論是以往還是現在、將來,絕無與金人求和之意,金人如此相逼,本相目前決意與金人決一死戰,不死不休!至於今後是戰還是和,就全憑金人的意思了,金人求和,本相也許會斟酌一二的。”

言和之人並非個個都是十惡不赦的,而言戰之人也並非個個都是正確的,是不能一概論之的,關鍵要看他出自何心,為國為民為了民族大義,就是應當褒揚的。

如此大話,也不怕風大閃了舌頭?王倫聞言心中暗暗搖頭道。

建武之前,宋是一敗塗地,喪師失地的,是受盡了屈辱,許多人原本以為,聞名天下的李三堅主政之後,如此情形也許能夠得到改觀,可到目前為止,情況不但未得到改觀,還遠不如從前。從前至少還保有兩淮、江南之地,可目前宋襄陽丟失,兩淮之地大半被金軍佔領,幾乎只剩下江南了,若江南再被金軍攻陷,那麼大宋的江山社稷可真的不復存在了。

李三堅也不過如此嘛,這是此時整個大宋大多數人的想法。

“既然如此,金人使者,又當如何相待?”半響之後,王倫悶聲問道。

“過幾日再說吧。”李三堅聞言答道:“現在你隨我進宮面聖。”

...........................

“李相國,哀家是個婦道人家,可不懂軍國大事,你以為怎樣?”

王倫面聖,一番唏噓之後,坐在珠簾之後的大宋太后孟氏問了一些金的情況後,又開口問向李三堅道

“微臣回太后的話...”李三堅聞言持笏奏道:“王倫隻身前往虜地,往來於虎穴之間,金人暴虐,王正道還能堅守氣節,此難能可貴也!可堪大用。”

王倫聞言大喜,感激的看了李三堅一眼。

目前大宋的情形果然如王倫打聽的一般,宰相李三堅的一句話便能決定一個人的命運,便能決定一個人的生死。

“就依李相國之意吧...”孟氏點頭贊同,隨後下旨賜王倫同進士出身、端明殿學士等。

王倫自是感激涕零。

“官家累了,扶回宮歇息吧,吾還有事情與李相國相商,你們也下去吧。”孟氏隨後命人將趙諶扶回後殿,此刻殿中只剩下了孟氏與李三堅二人。

李三堅見狀便一屁股坐在了椅中。

連日的操勞,李三堅感到異常疲憊,在殿中站了許久,都感到有些堅持不住了。同時此時此刻,李三堅也沒有必要再裝了...

孟氏不以為忤,掀開珠簾走到李三堅面前,看著微微喘息的李三堅,雙眼露出了擔憂之色,輕輕的說道:“你瘦了。”

“胡虜相逼甚緊,國事艱難,容不得微臣多長些贅肉、肚腩啊...”李三堅聞言嘆道。

李三堅還是那個李三堅,除了在廟堂之上,說話總是那麼詼諧、有趣,且是異常的隨意。一般朝議之後,孟氏總是要與李三堅單獨說上幾句話的,之後就感到心情愉悅了。

“大肚腩好看嗎?醜也醜死了...”孟氏被李三堅逗樂了,親自捧了一碗香茶放在李三堅面前後笑道:“還是瘦些好,瘦些看起來精神。”

兩人單獨說話之時,孟氏說話也很隨意。

“哦?是嗎?”李三堅毫不客氣,端起茶碗猛喝一口後笑道:“多謝太後誇讚。”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李三堅明顯帶著調笑之言,不禁使孟氏臉色微微一紅,隨後又是擔憂的問道:“事情真的已到了危急時刻了嗎?”

金人的殘暴,孟氏雖未親身經歷過,但卻是久有耳聞,趙佶、趙桓及其後宮一幹皇后、嬪妃、才人、宮女的下場,孟氏想起來,便不寒而慄。

李三堅聞言放下茶碗,正色對孟氏說道:“在你面前,我不說假話。胡虜中路大軍順江東進,其前鋒將至銅陵、、太平州、太平州一帶,胡虜東路大軍,此刻正在猛攻揚州、高郵等地,揚州難保,危在旦夕,兩路大軍不日將兵臨建康府城下了,我大宋實已到了萬分危急之時刻也!”

什麼?孟氏聞言驚得怔怔的看著李三堅,已經驚得說不出話來了。

“小道道...”李三堅見狀牽著孟氏的手,低聲卻異常堅定的說道:“李某已集主力於建康府一帶,與金軍決一死戰,絕不容虜賊危害你與陛下,在這個世上,也無人能夠威脅到你們,除非李某先死,否則定保你一世。”

“小狀狀...”孟氏聞言擔憂又感激的泣道:“我長這麼大,可從未有人在我面前說過這些話...”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