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臨,凜冽寒風好似金人的醉漢,遊蕩在金京城會寧府的每間房屋之前,時而狂怒咆哮,時而疲憊地喘著粗氣。

刺骨的寒風夾雜著雨雪呼呼的吹著,吹在人臉上,便是一陣鑽心般的疼痛。

“嘎吱,嘎吱。”

漫天的雨雪當中,一人踏雪而來,走到了金皇宮東側角落的一間小屋之前。

夜深人靜之時,腳步聲顯得特別明顯。

“何人?站住了。”兩名正在屋內烤火的金軍士卒聽見動靜後,挎著腰刀走出屋子,看著來人問道。

“在下姓曹名勳,前來看看我家主上,請兩位軍爺行個方便。”曹勳自懷中取出一串珍藏已久的銅錢,這也是曹勳最後的一筆財富,遞給了金軍看守後說道。

“主上?”一名拿著銅錢在手中掂了掂後,向著一間屋子努努嘴後說道:“進去吧。”

“多謝!”曹勳謝了一聲後,就走到屋前,推門而入。

房門開啟,凜冽的寒風便順著門口“呼呼”的灌進了屋內,吹得屋內之人是縮成了一團,同時驚懼的看著門口,見是曹勳進來,方才稍稍放心。

曹勳連忙掩上房門,可寒風仍是不停的自門縫、窗縫灌進屋中,使得屋內異常寒冷。

“道君、官家...”曹勳向著呆坐在屋內的趙佶、趙桓拜了下去,聲音哽咽,眼淚止不住的流了下來。

曾經尊貴無比的大宋太上皇、皇帝此時成為了階下囚,是異常的悽慘,曹勳不禁悲從中來。

金人君臣上下將宋太上皇趙佶、宋帝趙桓一番羞辱之後,便將他們暫時扔在了此間小屋,並命人看守。不過因此地為金京城,周圍皆為金軍,因而看守並不是很嚴密。

小屋窗戶是用紙糊的,此時被風吹出了數個大洞,冷風吹了進來,將桌上的一盞油燈吹的忽明忽暗的。

“國破家亡,哪裡還有道君、官家?”趙佶悽然一笑後說道:“承信郎免禮,快快起來吧。”

趙佶、趙桓被金人押解北去,千里迢迢的,一路之上跋涉之苦,自是無以言表,可羞辱也是伴隨著趙佶、趙桓一路,自己女人被辱,自己女兒被辱,兒子或死或傷或病,到了金京城之後,行“牽羊禮”,跪拜金太祖皇帝完顏阿骨打神像,跪拜金皇帝完顏吳乞買等等,被金人是百般羞辱,最為關鍵的卻是如此屈辱的日子何時是個頭?

早知今日,何必當初?

趙佶、趙桓此時的心情是無比的悔恨,悔恨當初無論如何也要與金人決一死戰,就算是戰死,也比現在受到如此無窮無盡的羞辱強上百倍、千倍、萬倍。

而最為關鍵的就是,祖宗留下的江山社稷盡毀在趙佶、趙桓手中,這是最令趙佶、趙桓痛悔的。

“道君、官家還未吃飯吧?”曹勳擦了把眼淚,站起身來,自懷中摸出兩包香噴噴的茴香豆後對趙佶、趙桓說道。

“桓兒,你餓了吧?你先吃吧。”趙佶此刻正想著心事,正在悔恨當中,實在沒有心情吃東西,於是溫言對趙桓說道。

“爹爹,你也要吃點啊。”趙桓也同樣如此,心中是無比的悔恨,哽咽的說道。

趙佶微閉雙眼,搖了搖頭。

“道君、官家,快吃吧,不然就涼了。”曹勳忽然使了個眼神,指著抱著茴香豆的兩張紙說道。

“承信郎?”趙桓見狀詫異的問道。

“快吃吧。”曹勳上前,將茴香豆倒在了桌上,將紙張鋪在了趙佶、趙桓面前。

趙佶、趙桓見狀,心中頓時明白了曹勳此舉定有蹊蹺,於是兩人均是湊到了油燈之前,細細的看著這兩張紙。

“建...武...元年?諶兒他...他稱...帝了?討...虜檄文?諶兒他...他...他如何回去了?”片刻後,趙桓雙手顫抖,拿著紙結結巴巴的問道。

趙佶也是激動得臉色通紅,“呼”的一聲自炕上站起身來,在屋中來回走動,心情激盪不已,直感覺寒冷一下子就離身而遠去。

包著茴香豆的這兩張紙,為大宋新立朝廷的邸報,不知是何人帶到了金京城會寧府,正好被曹勳撞見,於是就被曹勳想方設法的弄了過來。

像曹勳這種小人物,金人看守不是很嚴,偶爾是可以在街上走動的。

曹勳為宋宣和年間,“特奏名”而赴進士廷試,賜甲科,得官承信郎。

“噓,小聲點。”曹勳回頭看了看門口後低聲說道:“道君、官家,微臣已打聽清楚了,江南李三堅李相公率軍勤王,金人北返,李相公率部追擊,一直追到了黃河邊上,於濟州攻破金軍大營,救下了太子殿下。李相公等人隨後就擁立太子殿下於應天府登基繼位,並詔令天下,抗擊虜寇。”

“李...李翰韌?”趙佶聞言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耳朵,於是又拿著兩張破舊的邸報,湊到油燈之前,又是細細的看了一遍後,頓時大喜,低聲連連說道:“翰韌他果不負我也,果不負我也,翰韌他為我兄弟,真的是我兄弟,你們信嗎?”

趙佶此時的模樣,是生怕別人不知李三堅是他的兄弟,生怕別人不信李三堅是他的兄弟。

“諶兒...諶兒他...還活著?還做了皇帝?”趙桓似乎是未聽見趙佶的話般的,已經激動得身體不停的顫抖,搖搖欲墜的。

當時在外的皇室嫡親血脈只康王趙構一人,餘皆盡被擄往金地,而趙佶、趙桓在北去的路上,也是暗暗祈盼,祈盼趙構能夠繼承皇位,延續趙氏的皇嗣,延續老趙家的江山社稷,可此時居然是李三堅率軍救下了太子趙諶,並擁立趙諶登基繼位,並且還詔令天下,抗擊虜寇。

其實趙佶倒是沒太在意,無論是趙構還是趙諶繼承皇位,都能延續趙氏皇嗣的,可趙桓卻是歡喜、激動異常。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趙諶為趙桓的親骨肉,還是皇長子,當時趙桓只盼趙諶能夠活命就感謝上蒼了,可此時趙諶不但活著,還登基為帝,趙桓又怎不歡喜異常,激動異常?

“趙諶他目前怎樣?李翰韌又怎樣了?可有訊息?”趙佶隨後問道。

“道君,具體情

形,微臣也不太清楚。”曹勳聞言答道:“太子殿下...不對,陛下他目前在李相公的保護之下,應該是無恙的。至於李相公,微臣聽說他已被陛下敕封為我大宋宰相了。”

“哎,早該如此了。”趙佶聞言悽苦的嘆道:“早聽翰韌之言,我又何至於此?早使翰韌為相,我宗社又何至於此啊?”

李三堅可是不止一次的或明言,或隱晦的勸諫趙佶,可不知怎麼回事,趙佶均是當做了耳旁風,根本沒用聽進去,是我行我素,置之不理的,此刻趙佶回憶起當年李三堅之言,心中不由得又是一陣大悔。

其實趙佶早就有使李三堅為相的想法了,可就是因為周圍之人不斷的讒言,使得趙佶遲遲的沒有決定,現在看來,那些人均為讒言媚上之小人,如蔡京、梁師成、王黼之流。

趙佶、趙桓此刻再後悔,又有何用?可謂是悔之晚矣,不過好在李三堅不計前嫌,忠心為國,不但救下了趙諶,還擁立趙諶為帝,延續趙氏皇脈。

趙佶忽感頗有些對不住李三堅。

“諶兒他...不知中原之民推戴諶兒否?”趙桓清醒過來之後,忽然疑心大盛,看著曹勳問道。

李三堅能救太子趙諶,為何不救趙佶父子?太子趙諶還不滿十歲,還是個小兒,如此豈不就是君弱臣強嗎?

趙桓此時不由得替趙諶,替老趙家的江山社稷擔憂不已。

“官家,微臣實在不知。”曹勳沉吟片刻後答道。

“桓兒,可以了,不必苛求太多。”但凡帝王對於自己的江山社稷總是無比在意,總是無比敏感的,趙佶見到趙桓的神情,又如何不知他的想法?於是開口勸道:“李翰韌此人忠心耿耿的,絕非...絕非那種人的。”

“爹爹說的是。”趙桓聞言無奈點頭道。

此時此刻,就算李三堅挾天子而令諸侯,甚至李三堅篡位,奪取老趙家的江山社稷,趙佶、趙桓又能怎樣?根本是毫無辦法,只能望洋興嘆,因而此時不如選擇相信李三堅的忠心。

趙佶隨後爬上炕,自炕上櫃中取出一個玉盒。

玉盒被趙佶抱在懷裡,趙佶使勁擦拭幾下後,方才開啟玉盒。

玉盒之中為趙佶的御寶、筆墨紙硯、錦帛、御印等等。

玉盒在趙佶等人北去的途中,數次被金人搶奪,趙佶拼死相拒,同時在完顏宗望的“照顧”之下,玉盒才得以保全,這也是趙佶身邊僅存的一些寶物了。

趙佶隨後取出筆墨紙硯、錦帛,研好墨之後,在錦帛之上寫下了三道御詔。

“曹卿家,盼你能夠南返,將此物交給諶兒與翰韌。”趙佶隨後將寫著三道御詔的錦帛遞給曹勳後,叮囑道。

趙佶的這三道御詔也算是他幡然醒悟了。

“臣就是死,也決不辱使命。”曹勳含淚接過錦帛,鄭重的放入懷中後泣道。

對於趙佶、趙恆等人,金人當然是看守得異常嚴密,可曹勳如此小人物說不定能夠逃離金京城會寧府,從而南返。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