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宣撫,為何不跪下謝恩?難道你想抗旨?”亳州城頭之上,宋使鄭內侍宣旨完畢之後,金使韋昌見李三堅、姚輿等人居然既不跪下,更不謝恩,悻悻的站在當地,臉露憤怒之色,於是指著李三堅喝道:“今日,本使就實話告訴爾等吧,汝主已寫降表,汝南朝已歸降了我大金,僅憑爾等是無力回天的,若爾等不降,天兵一至,定令爾等灰飛煙滅。不過我家都元帥念你為故交,故網開一面,招降爾等。李宣撫,快快跪下領旨謝恩,歸降我大金吧,就不追究爾等擅動刀兵之罪了。降了我家都元帥,富貴榮華,如探囊取物...”

“住口!”李三堅見韋昌喋喋不休的,於是大怒,一把搶過詔書,隨後幾把將詔書扯為碎片。

鄭內侍、韋昌見狀頓時大驚失色。

“抗旨?”李三堅怒道:“李某自幼喪父,與母親大人相依為命,家道中落,家境貧寒。元符三年,蒙聖恩,登進士科,自此刻起,李某便立下心志,便是報國恩,報聖恩,李某自問對我大宋忠貞不貳,豈敢抗旨?但今日李某就抗命一回了,今日李某決不奉旨,今日李某決不為金人的奴才。”

“你...你...你...欲反乎?”韋昌大驚,不過仍是強作鎮定,聲色俱厲的喝道。

“左右何在?給我拿下!”李三堅懶得跟他廢話了,喚左右道。

山魁、濟空等虎衛早已對這個驕橫跋扈的金使憤恨異常了,聽到李三堅下令,於是一擁而上,將韋昌及其從人一齊按在了地上。

山魁捉住韋昌就如捉了只小雞一般,拎在了手上。

“全部斬了!”李三堅面不改色的下令道。

山魁、濟空等虎衛聞言就將韋昌及其從人按在了城頭之上,並抽出了雪亮的腰刀。

此刻韋昌才嚇得魂不附體,渾身抖索,說不出話來了,同時下身感到涼涼的,已經被嚇得尿了褲子。

“李...李...李...相公...”鄭內侍見狀也是被嚇得魂不附體,抖抖索索的勸道:“李相公你這是何意啊?兩國交兵,不斬來使啊!”

自金軍攻破宋東京開封府之後,朝廷之人便將金人當做爺爺一般伺候,哪裡像李三堅如此這般的,動不動就全部斬首的?宋各州府也有不奉旨,不降金人的,可一般都是將金使趕走了事,哪裡像李三堅這樣?

斬了金使,事情就鬧大了,後果是異常嚴重的。

“今日李某斬的是叛國之奸佞,而非什麼使臣。”李三堅揮手打斷鄭內侍之言道:“汝為宋臣,卻替金人傳話,又有何面目立於天地之間?”

鄭內侍聞言頓時滿臉羞慚之色,諾諾而退。

“斬!”

山魁、濟空親自操刀,山魁揮刀斬了韋昌,濟空斬了一名從人,剩餘從人也被其他虎衛斬於城頭之上。

數顆人頭斬下,滴溜溜的滾落在了城下,引得周圍黑旗軍將士紛紛駐足抬頭觀望。

李三堅走上前去,一腳將韋昌的屍身踢開,“滄浪”一聲拔出了腰間吳王劍。

“將士們!”李三堅看著城下諸黑

旗軍將士大聲說道:“京城已經陷落,陛下等已落虜賊之手,金人於我大宋各地掠我財物,淫我女子,燒我房屋,毀我良田,壞我宗祠,其燒殺擄掠,是無惡不作,令人髮指,罄竹難書。將士們,我大宋山河實已破碎。但今日李某想說的是,我大宋不會亡,江山社稷還在,大宋黎民還在,我大宋兒郎決不屈服於金人的淫威之下,李某也決不為金人的奴才,李某今日在此立誓,誓與虜賊決一死戰,決不歸降,不死不休!”

“決一死戰!”

“決不歸降!”

“不死不休!”

“吾等甘願跟隨宣撫相公,與虜賊奮戰到底!”

“萬勝!萬勝!萬勝!”

姚輿、閔武炎、馮湛、拓跋魁、羅布瑞、呼延烈、許彪、姜屠、崔虎臣、骨勒海、鄭泰、司馬威、符鱗、翟進、高堯康、花榮、山魁、濟空等將及眾黑旗軍將士一起揮戈大吼,吼聲如雷,聲震亳州城池上下。

宋靖康二年三月,大宋範陽子爵、正奉大夫、觀文殿學士、籤書樞密院事、江浙閩淮宣撫使李三堅扯詔斬使,正式向天下宣佈與金勢不兩立,正式扛起了抗金的大旗,也就正式向金人宣戰了。訊息很快就傳遍了宋各地,各地軍民感到驚異的同時,均是感到歡欣鼓舞。

此時的整個大宋沒有一人像李三堅這樣,堅決而又徹底表明了抗金的決心。

..............................

“李...相公...”鄭內侍結結巴巴、哆哆嗦嗦的對李三堅說道:“相公大義,奴婢實在是感佩之至,奴婢也是被逼無奈,前來此地,按說當...自刎謝罪,可奴婢還要趕回去伺候陛下...”

“太上官家、陛下怎樣了?”李三堅打斷鄭內侍的囉嗦後問道。

“太上官家、官家、太子殿下、后妃、親王、宗室、文武大臣等均被金人關進了金營,哎,慘不忍睹,苦不堪言啊。”鄭內侍嘆道。

“嗯,回去尋得太上官家、官家,就說李某正在想辦法相救。”李三堅點頭說道。

鄭內侍應了一聲,就打算告辭離去。

李三堅揮了揮手,鄭內侍就帶著幾個隨從下城騎馬離去。

李三堅看著鄭內侍等人的背影,搖了搖頭。

營救二帝等人?談何容易,李三堅還未蠢到以區區數萬步騎對陣風頭正勁的金軍十餘萬鐵騎,還未蠢到在廣闊無際的平原之上以步軍對陣金軍騎兵。

金軍強悍,用兵也是極有經驗,善於發揮騎兵的特點與優勢,慣於包抄後路,截斷糧道,慣於分兵合擊,指東打西的。

黑旗軍再強悍,但在平原之上,被金軍截斷後路、糧道,那麼就大事不妙了。

因而李三堅此言不過是安慰之言而已。

就算李三堅不顧一切的領軍疾行,損兵折將的,拼死救下二帝,但救下他們幹什麼?救下他們繼續禍害大宋江山,救下他們繼續禍害天下萬民嗎?李三堅心中暗暗思忖道。

......................

........

“師叔,你此舉是否太過兇險?”亳州城外,騎在馬上正準備領軍出征的姚輿,還是不放心,於是騎馬走到李三堅身前說道:“不如師侄領軍前去如何?”

“呵呵...”李三堅聞言騎在馬上笑道:“兇險?再兇險有當年我等塞北之地兇險嗎?叔興你放心便是。你的事情也是不輕的,望你謹慎而為。”

“師叔之言,姚某謹記於心。”姚輿拱手道。

“庭舉、虎臣珍重!”李三堅點點頭,於馬上拱手道。

“相公、師叔珍重!”崔虎臣、姚輿二人一起拱手說道。

李三堅點點頭後,揚鞭策馬,與花榮、翟進、索超、山魁、濟空等將引三千鐵騎向著西北方向而去。

黑旗軍兵分三路,李三堅領三千鐵騎向西北而去,姚輿、費景陽領萬餘鐵騎向北而去,崔虎臣、呂師囊率黑旗軍步卒駐守在亳州、拓城一帶。

..............................

“汝平日所言,皆應於今日,吾恨不聽汝言也!”一身道袍,臉色蒼白的宋太上皇趙佶於開封府城外,手撫張道士之背泣道。

宋靖康二年三月二十九日,金人在掠奪了大量的金、銀、絹、帛、糧草、騾馬、牛羊、禮器、金石古玩、奇珍異寶、圖籍等等之後,終於心滿意足的準備北返了,將宋二帝、太子殿下、后妃、親王、宗室、文武大臣等人一同押往金地。

金人撤軍共分七路人馬,第一路押送的便是大量的金銀財寶等物及宋皇族和達官顯貴的男子二千二百餘人、婦女三千四百餘人,趙仲理、趙孝騫、趙孝參、趙有奕、趙有恭等人都在其中;第二路人馬負責押送宋太上皇趙佶、鄭皇後及親王、皇孫、駙馬、帝姬、嬪妃等人;其他五路人馬分別負責押送宋帝趙桓、朱皇後、太子、宗室及何慄、孫傅、張叔夜、秦儈等不肯屈服的大臣。

被金軍押送回金地,這日子能好過嗎?答案是否定的,趙佶等人的座駕均是牛車,分乘八百六十餘輛牛車,一路之上,是悽風苦雨的,異常悽慘。

趙佶這輩子沒受過這罪,於是見到張道士之後,不由得悲從中來,後悔未聽張道士之言。

宋宣和年間,金國擒獲遼帝耶律延禧,並派使臣來宋炫耀。趙佶卻高高興興地宴請金使臣。宴會之後,趙佶再見到張道士,對他提起宴會的事。可張道士卻說:“天祚帝至海上,築宮室以待陛下久矣。”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當時的趙佶只當張道士是一句戲言,並不在意,可怎料卻一語成讖,此時的趙佶等人真的被金人擄往北方...

“道君,你何止未聽臣言啊?你若是聽俺三堅兄弟一言,也不至於落此...落此下場啊,嗚嗚嗚...”張道士聞言也是扶著趙佶大哭。

趙佶聽張道士說起李三堅,頓感大羞,是無言以對,掩面上了牛車。

“道君,事已至此,無可奈何,只願陛下愛護聖躬。”張道士隨後對著牛車喊道:“我那三堅兄弟是個有本事的人,必能救得道君回返。”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