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黑旗軍統帥,渾身披掛的李三堅騎在神駿異常的白馬“嘯風”背上,抽出腰間吳王劍,用力往前一指。

“殺!殺!殺!”

“黑旗軍!”

“萬勝!萬勝!萬勝!”

大宋黑旗軍眾將士便發出一陣山呼海嘯般的吶喊聲,或騎馬,或步行,高舉各種兵刃,向著敗退的金軍衝殺而去。

“殺!殺!殺啊!”

“摧鋒軍!”

“摧枯拉朽!”

“殺!殺!殺!”

“神策左軍,跟俺老許殺啊,休要讓他娘的摧鋒軍小瞧了俺們!”

羅布瑞、呼延烈、索滿倉領摧鋒軍,許彪、姜屠、徐寧領神策左軍自左右殺出,向著金軍殺去。

姚輿、閔武炎、索超、翟進等將橫刀躍馬,率領驃騎軍分左右兩邊,如風捲殘雲般的,向著金軍席捲而去。

李三堅隨後催馬前行,山魁、濟空等數百虎衛擎著巨大狼旗緊緊護衛著李三堅向著金敗兵掩殺而去。

李三堅同時也暗暗舒了口長氣。

黑旗軍果然沒讓李三堅失望,在一個時辰之內便打敗了面前的此股金軍。

黑旗軍也應如此,以數萬兵馬對陣對方數千兵馬,若是被對方擊敗或者打了個平手,那麼李三堅乾脆就別勤王了,乖乖的領軍回江南算了。

黑旗軍是李三堅的心血,是李三堅多年以來的心血,李三堅也是多年之前就準備這一天了,同時整個大宋無一人如李三堅這般,能夠預料到這一天,無一人像李三堅這樣,準備著這一天。

大宋黑旗軍人數雖少,但皆招募的是鄉野之民,平均年齡為二十歲上下,個個勇悍好鬥。同時黑旗軍軍紀嚴明,殺敵者重賞,敗陣者殺。待遇無比優厚,不但將士待遇優厚,李三堅還給予他們家人優厚的待遇,殺敵立功者不但賞其人,還會賞其家人,給予他們家人免稅、免徭役等優厚待遇,若投敵、逃跑、戰敗等,也會牽連到他們家人的。

等等等等,諸如此類的,李三堅的許多新穎的練兵、激兵之法,如“換腦”。

因此眾黑旗軍眾將士怎不個個爭先,奮勇殺敵?立下戰功,便會惠及全家。

而黑旗軍的軍械也是無比犀利,出現了許多這個世上從未出現過的兵器,今後將逐漸展示在世人面前,將逐漸展示在敵人面前,令敵聞風喪膽。

建立一支強軍,護國保家,為李三堅多年的夢想。

“殺!殺!殺!”

“黑旗軍!”

“萬勝!萬勝!萬勝!”

黑旗軍首戰便大敗金軍,同時己方折損也是微乎其微,因而士氣大振,大聲吶喊著,漫山遍野的追殺金軍。

宋靖康元年,大宋黑旗軍自江南江寧府出發,北上勤王,於亳州一帶大敗金軍,殲敵數千,繳獲馬匹、軍械、糧草等無數,並趁勝克復了亳州、拓城等地。

此戰黑旗軍是以多擊少,金軍完顏藥師所部兵馬又非金軍主力,還犯了輕敵冒進之錯,又中了黑旗軍的埋伏,因此金軍大

敗,幾乎是全軍覆沒,沒逃回幾個人。

黑旗軍此戰多少有些勝之不武。

不過只要打了勝仗,豈會有人會在乎什麼勝之武不武的?此戰過後,頓使大宋各地的軍民是大喜過望,是備受鼓舞,抗金信心倍增,大宋黑旗軍,大宋李相公之黑旗軍,其大名又一次的響徹天下,如一股春風般的,刮遍了大江南北,刮遍了黃河南北。

..............................

“李青天,李青天!”

“原來他就是李青天啊?”

“原來他這麼年輕啊?”

“不年輕了,不過是長得年輕而已...”

“李相公威武!”

“黑旗軍威武!”

李三堅率軍進入亳州城池之時,亳州城中剩餘的百姓均於城門之前,夾道歡迎大宋黑旗軍克復亳州,見到李三堅及黑旗軍之時,頓時大聲喝彩歡呼。

亳州原有百姓十餘萬人,亳州被金軍攻陷之後,金人燒殺擄掠的,百姓們因此逃的逃、死的死,此時只剩萬餘人,這萬餘人個個面黃肌瘦的,但仍是用盡全身力氣,大聲為黑旗軍喝彩歡呼,如此不禁令李三堅萬分感動,騎在馬上連連抱拳答禮。

不過李三堅在感動的同時,心中也是在暗暗發愁。

這些百姓明顯是多日未吃過一頓飽飯了,甚至顆米未進,如此就給李三堅帶來一個嚴重問題,那就是賑濟百姓。

李三堅率領黑旗軍大破五千餘金軍,之後也是繳獲了大量金軍來不及運走的糧草、軍械、馬匹、錢財等等,因而賑濟這些百姓也並非是件難為之事。

不過黑旗軍數萬大軍每日的口糧將會是個天文數字,而此時已至三月,已到了春暖花開之時,但餘雪未盡,道路是異常的泥濘不堪,從而造成了後勤補給困難。

賑濟亳州的萬餘百姓還好些,黑旗軍擠些口糧出來便是,可隨著黑旗軍所克復的大宋城池越多,所面臨同樣的問題就越多,這將會給李三堅帶來沉重的負擔或壓力。

當然黑旗軍也可以採取其他辦法,那就是對於這些饑民置之不理,任其凍死、餓死,或者縱兵劫掠。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此時的大宋大江以北已經亂成了一鍋粥,兵荒馬亂的,許多宋軍得不到補給,於是就縱兵劫掠,四處掠奪百姓的餘財、餘糧,甚至比金軍還殘暴,許多宋軍轉眼間就變成了賊盜,可謂是賊盜叢生。

可這種事情李三堅是無論如何都做不出來的,黑旗軍為大宋王師,為堂堂正正之師,為威武之師,為仁義之師,如此豈能為此令人不齒之事?

“去城頭議事。”李三堅進城之後,對姚輿、費景陽、呂師囊等人說道。

..............................

“快趁熱吃。”亳州城頭之上,山魁、濟空等人燒起了一堆篝火,並就著篝火熬煮了一盆豆粥,於是李三堅端著一碗粥對姚輿、費景陽、呂師囊等人說道。

大戰過後,眾人也是感到異常飢餓,於是

姚輿、費景陽、呂師囊就一人捧著一碗香噴噴的豆粥,“稀里嘩啦”的吃了起來。

“相公給將士們吃肉,自己倒是喝粥...”軍中參軍呂師囊邊吃邊嘟囔道。

李三堅聞言搖頭道:“我等有這些吃食已經是萬幸了,京師之人可沒有如此幸運了。”

“京師?師叔你這是...何意啊?”姚輿詫異的問道。

李三堅聞言自懷中取出一封書信,遞給了姚輿等人,隨後繼續悶頭“稀里嘩啦”的喝著豆粥。

“京師外城被虜軍攻破,朝廷危矣,大宋危矣...相公?”姚輿等人看望燕四、戴宗送來的信件後,均是大吃一驚。

“危矣?”李三堅搖頭道:“某料此刻金人已經全取京師了,朝廷?朝廷已亡,陛下等人已落入了金人的手中。”

“師叔!”

“相公!”

對於如此結果,李三堅當然是早已預料到了,而李三堅也早已給姚輿、費景陽等人提過此事了。

但事到臨頭,姚輿、費景陽等人仍是吃驚不已,均是呆呆的看著李三堅,原因就是他們當時是半信半疑的,甚至認為李三堅得了失心瘋...

開封府城池被金軍攻陷,大宋皇帝趙桓等人落入了金人手中,那就意味著大宋已亡。

“師叔...我黑旗軍為何來此?我等下一步又當何去何從啊?”吃驚之後,姚輿結結巴巴的問道。

勤王失敗,大宋亡了,大宋黑旗軍也就成了孤魂野鬼了,就像個沒家的孩子一般,姚輿等人均感到異常迷茫。

同時姚輿話裡話外的,頗有些埋怨李三堅。

既然你李三堅李大仙師叔知道大宋將亡,為何還統兵來此?為何不加緊趕路,不顧一切的殺到京師,從而力挽狂瀾?

李三堅率黑旗軍勤王的用意,只費景陽一人知道。

“朝廷已亡,陛下等人落入了虜賊手中,但我大宋江山社稷還在,我大宋千萬黎民還在。”李三堅聞言堅定的答道。

“主人,城下來了一些人,說是朝廷傳旨使臣。”正在此時,山魁過來稟報道。

“朝廷傳旨使臣?”李三堅聞言皺眉問道。

朝廷傳旨使臣?姚輿等聞言又是大感疑惑不解,均是轉頭納悶的看著李三堅。

不是說朝廷亡了嗎?那麼這朝廷傳旨使臣從哪裡來的?

“都看著我作甚?”李三堅見狀瞪了眾人一眼後道:“定是金人逼迫的,乃是矯詔。”

“帶他們上來吧。”李三堅隨後吩咐山魁道。

山魁頷首接令,領人下城,不一會功夫,就將數人帶上了亳州城牆。

前來傳旨的使臣,共有一胖一瘦的兩人,長得胖的是宮中的一名內侍,姓鄭,長得瘦的也是名漢人,不過卻是一副金人的打扮,戴著皮帽,穿著裘皮外衣,姓韋名昌,原為齊州一名籤判,齊州失陷後,韋昌便降了金人。

兩名使臣上了城牆,見到李三堅之後,便宣讀大宋皇帝趙恆命李三堅歸降金人的親筆御書。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