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燒餅師傅這一手功夫看的楊振興如痴如醉。

王師傅在一邊早就注意到了楊振興的目光被那邊吸引,一直笑眯眯的沒有說話。

等到這一爐子燒餅烙上後,他才開口問道:“怎麼樣?手藝不錯吧?”

被王師傅這麼一打岔,楊振興這才回過神來,然後意識到自己剛才有些失態。

自己居然看那邊師傅做火燒看入了迷,把王師傅一人兒給晾在一邊。

他不好意思的摸了摸鼻子,說道:“王師傅對不住,第一次瞧見看入迷了。”

“哈哈哈!”

王師傅笑的頭微微後仰,然後看著楊振興說道:“沒事兒,當初我第一次瞧見的時候表現不比您強多少。”

然後王師傅扭頭對繼續做下一爐燒餅的師傅喊了一聲:“馬師傅!我這邊兒小夥子也看您的手藝看丟神兒了,您真是寶刀未老!”

被叫做馬師傅的白案師傅轉過身,拍了拍手上的乾麵,拱手說道:“您捧了!吃飯的手藝而已,上不得大檯面。”

有王師傅這麼一起頭,店裡其他客人也紛紛開始誇讚馬師傅的手藝。

結果馬師傅非但沒害羞,反而又玩兒起了更多花活兒技巧,引得大家紛紛拍手叫好。

這時候他們點的早餐也被老闆送了過來。

同時,老闆還放了一小碟羊雜,說道:“一點兒不值錢的羊雜,算馬師傅謝謝這位小師傅捧場,您二位別嫌棄!”

楊振興大感意外,無意識的拱手說道:“當不得!謝謝老闆,也替我謝謝馬師傅!”

送菜的事兒楊振興做過幾次,但沒想到居然有一天自己也能體驗到這種待遇。

王師傅等老闆走後,十分得意的看著他,問道:“怎麼樣?我說的沒錯吧?這家店不錯吧!”

楊振興點點頭,回答道:“是真不錯,老闆好,手藝好,味道好。關鍵是沒想到小小的店裡,居然還有這麼一位有水平的師傅。”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小地方也有能耐人,出門在外可不能小瞧每一個人。”

“是啊,王師傅您這話說到點子上了。”

本以為今天的早餐沒有別的驚喜,結果一低頭,楊振興發現驚喜還沒結束。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以馬師傅的手藝,燒餅不存在不好吃的可能。

端上來的兩碗喝頭,居然絲毫不比燒餅遜色。

先說說楊振興點的這碗甜粥。

所謂甜粥是把白麵調成稀糊,然後用勺子盛了在燒開水的鍋裡,順時針研磨。

麵糊融到水裡,稠了之後加點兒水再盛糊,再研磨。

如此反覆,等鍋裡的水徹底調成粥,再加上紅糖,跟喝麵茶炒肝兒一樣轉著碗喝。

看著碗裡的甜粥紅彤彤的反著光亮,光聞味道楊振興就知道肯定又香又甜。

再看對面王師傅點的豆腐腦兒,同樣十分講究。

京城豆腐腦分兩種,一種是清真做法,一種是漢民做法。

傳統的漢民做法如果用嫩豆腐,吃的時候澆上肉片打滷。

打滷要用煮爛的五花肉,切成薄片兒,然後肉湯肉片和黃花菜、木耳煮到火候,勾芡,甩上雞蛋即成。

吃的時候就著燒餅油條,十分順口。

如果用老豆腐,就要用芝麻醬、韭菜花、蒜汁兒、醋、辣油、香菜調味。

街上基本上用老豆腐的居多,嫩豆腐腦已經不是很常見了。

說完漢民的做法,接下來就是清真做法。

王師傅帶楊振興來的這家店,正是清真店。

清真店的豆腐腦全都是用老豆腐來做,在吃的同時同樣要打滷。

清真滷料用的是切得薄薄的鮮羊肉片,輔以上等口蘑、澱粉、醬油打滷。

打出來的滷汁橙紅透亮,可以根據口味再新增辣油或者蒜汁吃。

口蘑是一種白色傘菌蘑菇,一般只生長在有羊骨或者羊糞的地方,多產於蒙古草原。

因為從張家口往內地輸出,所以被叫做口蘑。

這種蘑菇產量不大,需求量不小,價格一直居高不下,是國內比較昂貴的一種蘑菇。

正是因為價格的問題,現在幾乎沒有哪家店還在堅持用口蘑打滷。

哪怕是牛街還有京城很多清真老字號也不怎麼用了,而是選擇其他材料替代。

由此可見能在這樣一家衚衕裡的小店吃到如此正宗的清真豆腐腦,是有多麼難得。

也是為什麼楊振興認為絲毫不比店裡燒餅遜色的原因。

“王師傅,您這是怎麼找到這家店的?這也太厲害了吧?”

喝了一口甜粥,楊振興忍不住感嘆道。

王師傅正取著餅瓤加小菜和羊雜吃。

聞言手上動作沒停,笑著回答道:“只要想吃,加上有心,總能找到這樣堅持傳統的小店。”

加完東西,他吮吸了一下筷子,放下後繼續說道:“我瞧您也是好這口的,如果以後有機會,您不介意的話,我可以多帶您去一些類似的館子。”

楊振興聞言大喜,咧著嘴開心的回答道:“那我先在這兒謝謝您了!”

吃完飯,王師傅擦著嘴喊來老闆說道:“借您地方姆們倆說句話。”

老闆把餐具收走,一手端著一手擦著桌子說道:“您隨意,給您二位上壺茶慢慢兒聊?”

“甭忙活,就兩句話,說得(dé)了還得上班兒去呢,您忙您的。”

“好嘞,有事兒您再喊我。”

等老闆走後,王師傅才開始跟楊振興說今天兩人見面要說的正事。

“姆們素菜餐廳聽名字就知道專門做素菜,鴻興樓的素菜宴在京城一直十分有名。

聽說怹們家關門兒了,店裡頭經理一直再找原來的素菜師傅,想要把人帶到姆們餐廳裡。”

這些事情楊振興已經聽時師傅說過了。

他點了點頭,說道:“姆們家是打算看看能不能找到原來鴻興樓做餃子的師傅。

家裡的店也在城南,想把原來的招牌接過來做下去。

而且現在外頭競爭激烈,想給自己添一張底牌。”

猜到了楊振興的目的,但王師傅沒想到他居然這麼實在的坦白了。

點了點頭,王師傅說道:“餐廳找到了兩位原來鴻興樓的師傅。

但是怹們沒有立馬來上班,而是說可以幫忙聯絡另外幾位師傅。

等回頭多找些人再一塊兒過來。

負責這事兒的是姆們的經理,人也是怹找到的,那些師傅的聯繫方式我暫時不知道。

不過等對方來上班之後,我可以幫您問問,或者給您引薦一下對方。

至於對方願不願意,這事兒我就說了不算了。”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