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過去很快,轉眼間,一個小時的製作時間只剩下最後五分鐘。

主持人巴頓給出提醒以後,楊振興收回自己觀察的視線,開啟鍋蓋檢查紅燒牛肉的情況。

巴塔利那邊五道菜已經基本製作完成。

剛才藏在高壓鍋裡沒看到的那道菜現在也已經出鍋,是意呆利傳統名菜、米蘭招牌菜小牛脛肉。

說白了就是小腿骨,是膝蓋到腳踝中間的部分。

把脛骨上的肉切成環狀後,用白葡萄酒和各種香料燉制而成。

跟北方大棒子骨一樣,吃肉是一部分,主要吃的是骨頭裡的骨髓。

對方剩下還沒出鍋的菜是意呆利燉牛肉,和紅燒牛肉一樣,也是燉肉菜。

掀開鍋蓋用筷子夾了一塊嘗了嘗,楊振興滿意的點頭。

剛才放進去的白醋發揮了它的效果,牛肉燉了還沒一個小時,已經燉爛了。

雖然不是那種特別爛、入口即化,多少還帶有不小韌勁,但完全達到了出菜標準。

要是評委都是上年紀的老年人,可能會嚼不爛。

但他們都是壯年,牙口很好,完全不需要擔心這個問題,多嚼幾下還是能嚼爛的。

繼續蓋上蓋子燜一會,楊振興並不著急現在就完成製作。

眼下不是正在拍節目嗎?

倒計時結束前,廚師手忙腳亂進行最後收尾,是全世界綜藝節目的固定環節。

楊振興又不是沒參加過節目的菜鳥,去年參加《頂級廚師》,他就是這麼幹的。

這點最基本的常識還是明白的。

在這個空檔,他把高壓鍋裡的牛骨湯分別盛了三碗,稍微撒了一丁點鹽提味。

還把剛才做完四道菜,觀察巴塔利製作時抽空燜的一鍋米飯,同樣盛了三碗。

又是蔥爆牛肉,又是水煮牛肉、紅燒牛肉的。

除了冷盤生拌牛肉,剩下每一道菜都是拌米飯吃的不二神器,他豈能不利用這一點優勢?

巴塔利那邊不也是麵包麵條全都備上了?

他準備一碗米飯沒有任何問題。

一直到巴頓提示還剩下最後一分鐘,楊振興這才轉大火收汁,拿出盤子準備裝盤。

“五、四、三、二、一!比賽結束!請所有人舉起雙手,停下手中的動作!”

楊振興卡著時間,最後還剩下三秒的時候,擦乾淨盤子沿上的湯汁。

然後手掌向上,舉在兩個肩膀前,示意自己已經停手。

接下來到了評委品嚐時間。

作為挑戰者,被挑戰者巴塔利預設首先接受點評。

五道菜的點評沒有出乎楊振興預料,佛羅倫薩牛排得到了一致差評。

三位評委還是很懂的,對巴塔利居然用普通肉牛製作這道菜表達了很不滿的情緒。

除此之外,楊振興也看出來了一點東西。

那就是唯一的一位男評委安德魯諾爾頓給出的評價都十分中肯。

不管是作為專業廚師從技術角度出發,還是作為評委從普通食客角度出發,都給出了很有水準的點評。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反倒是卡琳娜巴克姆,給出的點評在楊振興看來十分不專業。

節目拍攝時主持人介紹過對方的身份。

對方身上掛著廚師和美食作家的頭銜,平時的業務主要是教家庭主婦做菜,出的書也幾乎全都是菜譜。

雖然不是在飯店工作的專業廚師,但能寫菜譜教一般人做菜,怎麼著也得有點專業水平。

至少在業務能力上比普通人強吧。

結果點評時,只要在她之前的諾爾頓沒有說太過分的評價,她總是滿口稱讚,除了好吃就是震撼。

克洛艾更別提了。

這位老熟人,作為營養學家,完全是在背稿子。

把每一道菜的主要輔料都有什麼樣的營養價值,背書一樣的念出來。

偶爾靈光一閃,也會說一些食材搭配的內容。

總而言之就是業餘。

楊振興真不清楚她們兩個人究竟是怎麼混到節目裡來的,居然能成為評委點評專業廚師的菜。

這一點安東吉姆之前沒有告訴過楊振興。

卡琳娜巴克姆是花錢進來的,加上她在阿美利加國內有不小知名度,菜譜書籍賣的的確也很好。

所以美食頻道看在錢和她背後出版社的面子上,把人塞了進來。

實際上卡琳娜在節目裡就是刷臉來的,目的是賣出更多的書。

克洛艾也是之前節目的營養學家離開以後,透過面試和走關係加進來的。

算上這一季節目,一共就參加了兩季。

兩個人不像諾爾頓那樣,每期節目都出現,是真正的固定嘉賓。

她們倆算是輪換陣容,後面還有好幾位跟她們情況類似的人排著隊上節目,輪流出現在節目裡。

輪到楊振興出場,面對評委,他心裡多少有些沒譜。

有克洛艾這個人存在,誰也不敢保證她是不是跟其他評委說過什麼,或者達成了什麼默契。

安東吉姆是製作人不假,但也沒辦法完全控制評委怎麼說。

總不能重新拍攝,專門讓評委說好聽的吧?

好歹也掛著評委的名號,給出的都是專業評價。

再說他們節目組還巴不得評委們把廚師做的菜點評的一無是處,這可是吸引觀眾收看節目的一大賣點。

果不其然,第一道生拌牛肉上,楊振興擔心的事情便發生了。

首先是諾爾頓,他對這道菜給出了不錯的評價。

“這道菜很棒,生牛肉的處理非常有智慧,西餐裡雖然有酸熟,但並不會真正的吃完全生的肉,多少還是會炙烤一下表面。

拌菜也非常爽脆,把食材的特點凸顯出來,香氣很足。”

接著是卡琳娜進行點評。

“作為前菜,這道菜非常合適,很開胃。”

先表揚了一句,結果話鋒一轉,她繼續說道:“但是作為前菜,它太油膩了,滿滿的都是香油味道,根本吃不到其他食材的味道。

吃完後會影響接下來品嚐其他食物的口感。”

楊振興翹了翹眉毛沒有說話,坐在中間的巴爾頓也微微皺起了眉頭。

生拌牛肉的確倒了香油,但算起來也就半湯勺的量,目的只是為了封口。

香油味道大不假,但這點量根本不可能像她說的那樣,整道菜完全是香油味。

這個評價完全是吹毛求疵,是在雞蛋裡挑骨頭。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