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道菜做完,楊振興又整理了一下擺盤,剩下的只需要等紅燒牛肉出鍋就可以了。

不過看眼下的情況,他心裡多少有點沒底。

一般在家裡,買來牛肉、羊肉或者豬肉這些肉類,都會洗一洗直接放涼水裡煮,把血水煮出來。

但是在飯店,或者廚師手裡,不會直接下鍋,而是會先在涼水裡泡上一兩個小時。

用水泡,可以更好的把肉裡的血水清出來,再下鍋燉煮,就會發現血沫非常少,幾乎沒怎麼有。

而且吃的時候更香,一點腥味也沒有,也更容易煮爛。

因為肉在泡了那麼長時間,更換過好幾次水,裡面吸滿了水分,道理跟注水肉差不多。

再下冷水去煮的話,裡面水分大,煮過後肉就不會變緊,吃起來也輕鬆。

可節目就一個小時的製作時間,楊振興沒辦法把肉泡太久,剛才只是用大量流動的清水反覆清洗了幾遍而已。

沒有泡過肉,只是洗了洗焯過水直接燉煮,怕是一個小時也不容易煮爛。

楊振興有些後悔剛才沒用高壓鍋來製作。

用高壓鍋的話,差不多三四十分鍾,紅燒牛肉就能直接做出來。

但用高壓鍋,肉就沒有用鍋小火慢慢煮味道好、口感好。

吃起來只是覺得肉很爛而已,不像慢慢煮出來的還帶有一絲嚼勁,讓人有咀嚼感,可以更好的品味菜的味道。

讓味道充滿口腔,慢慢去品味。

現在換高壓鍋也來不及了,楊振興只好繼續等著鍋裡的肉煮好。

雖然之前加了不少啤酒,可以讓肉更快更好的煮爛,但他還是打算再加點速。

找到沒用完的白醋,轉大火把鍋燒熱後,倒了半炒勺,在肉上來回打了幾下,剩下的全都沿著鍋裡的湯汁邊上淋了一圈。

他希望現在加了一些白醋,可以讓肉更快煮爛,不至於一個小時規定時間結束,鍋裡的肉還沒有煮好。

閒來無事,楊振興抱著胳膊,滿是興趣的觀察起旁邊巴塔利的製作。

作為一名意呆利廚師,巴塔利製作的菜幾乎都是意呆利菜。

意呆利菜的歷史也很長,菜餚十分豐富,菜譜數量雖然沒法和中餐相比,但也跟中餐常見菜譜數量差不許多。

它對歐美等國家的影響很深,素有‘西餐之母’的稱號,也被譽為‘歐羅巴大陸烹調之母’。

一般人所熟知的意呆利菜,逃不過意呆利麵條、比薩、意式燉飯、意式乳酪。

大多數菜都以米麵為主,實際上意呆利菜裡使用的食材種類非常豐富。

其中以牛肉作為主料的意呆利菜,數量有很多。

從最簡單的風乾牛肉、臘腸,到小牛肉片、燉牛肉、牛排、牛肚,花樣繁多。

楊振興首先看到的是佛羅倫薩牛排,使用的是T骨牛排,在意式餐廳,這道菜基本兩人份起點。

如果客人沒有要求,統一按照三成熟製作。

很早之前,楊振興收到京城勁松職業高中西餐大師侯老師,給他的一些西式菜譜和書籍。

他在侯老師在意呆利求學時記的筆記裡,有記載過這道菜。

正宗傳統的佛羅倫薩牛排,要求非常嚴格。

因為按照侯老師的筆記,在意呆利,每一道菜、一個酒名、一種乳酪,甚至一種食材和物種,它的名字都不是隨隨便便起的。

要配上這個名字,每一道工序、鑑別,都有嚴格的標準和要求。

像是牛,規定嚴格到那一塊山頭的草皮,飼養出來的才是有自己命名的牛。

就這道牛排來說,看上去好像跟常見的牛排沒有什麼不同,其實裡頭大有學問。

首先,使用的牛肉,必須是來自意呆利的一種名叫a的牛。

這種牛是世界上體型最大,也是最古老的牛。

牛排必須使用腰部的肉,也就是T骨部分,重量在1到1.5公斤左右,厚度要求三到四指寬(五六釐米)。

上菜前,服務員會先把牛肉端過來,讓客人驗明正身,跟國內早先吃魚當面殺活魚一樣。

客人確認好,才會送去後廚製作。

做的時候沒有花裡胡哨的東西,就直接在石板上烤,要求外面焦,裡面三分熟。

去正宗的意式餐廳,或者意呆利當地的餐廳點這道菜,不會跟其他餐廳一樣,會先問你牛排要幾分熟。

下單後,服務員只會說好,絕對不會問你要幾分熟。

因為佛羅倫薩牛排,就應該是三分熟,沒有其他熟度讓你來選擇。

要是你直接說要幾分熟還是幾分熟,後面的主廚會直接衝過來好好的和你噓寒問暖。

看看到底是誰,要糟蹋這麼一塊頂級牛排。

脾氣大的把客人直接趕出店裡不接待也不是沒可能。

節目現場食材是節目組提供的,自然不可能是a白牛,用的是阿美利加最普通的肉牛。

結果巴塔利還要製作這道菜,楊振興覺得只要三位評委真的是行家,肯定會把這道菜批的一無是處。

等節目播出後,對方也會受到意呆利廚師們的集體抗議和詛咒。

拋開這道菜,楊振興還看到了意呆利傳統前菜意式生牛肉。

和他製作的生拌牛肉不同,意式生牛肉選用的是菲力,切成薄片後,直接拿噴燈把牛肉表面烤變色。

然後和擺在其他幾種生菜上面,配上檸檬片、黃芥末,或者其他醬料。

檸檬在這裡的功效,跟楊振興用大量白醋殺牛肉是一個道理,都起到一個酸熟的作用。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不同的是,楊振興提前把生牛肉酸熟好,巴塔利則是等客人吃的時候再自己擠檸檬。

而且牛肉也烤過,跟霓虹一些壽司一樣,不是完全的生牛肉,表面至少有五成熟。

除了這兩道菜,剩下還在製作中的三道菜,楊振興還認出來的是意呆利燉牛肉和意式麵條。

最後那道菜在高壓鍋裡,他看不見,現場各種氣味也很複雜,聞不到具體味道,不知道製作的是什麼。

只是看到巴塔利的這四道菜,楊振興就已經確定這場比賽自己贏定了。

選擇對方是因為查到對方一直以創新而聞名。

但現場親眼目睹之後,他心裡非常失望,因為他根本沒看出來對方的創新究竟體現在哪裡。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