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煩的還不僅僅是這些。”

張成似乎開啟了話匣子,一直說起來沒完。

“老闆跟員工還得有上崗資格,還要熟悉餐館內衛生條件和衛生操作標準,這些考試都是由阿美利加餐飲協會來操作的。

老闆和員工都要考試,不管是廚師還是服務員。”

楊振興皺了皺眉頭,問道:“這麼麻煩?他們國內所有幹餐飲行業的都必須如此嗎?”

張成點點頭,回答道:“當然,楊總,之前我也是考過了資格以後才入職的,如果沒有資格證,是沒辦法上崗工作的。”

話沒說完,只聽到張成接著說道:“到時候廚師也是一件麻煩事,工資比國內高是一方面,要是從咱們國內派人過去,簽證和身份是個不小的問題。”

“那你具體說說,還有其他哪些麻煩事兒?”

楊振興索性讓張成一次性說完,好直接掌握全部資訊。

“好的楊總,在阿美利加,中餐行業的廚師是最難找的,唐人街許多餐廳都是父傳子、子傳孫一代代把手藝延續下來。

這種情況不可避免的會讓味道變得越來越歪,然後客人越來越少,漸漸就關掉生意,轉而去做其他工作。

但是想要聘請國內廚師,就必須要申請H類的工作簽證,但阿美利加移民局和工會對外來勞務人員都有嚴格的限制,以此對國內民眾的就業提供一定保障。

想要透過合法渠道申請工作簽證,需要花很多時間和金錢,往往要折騰大半年,可能最後還無功而返。

被拒絕簽證的情況十分頻繁,當初我不少同學就是因為這個原因沒能留在那邊工作,我也是借了公司的便利才申請下來。”

張成頓了一下,不等其他人開口,他又再次往下說道:“而且國內工資水平和國外差距太大。

國外中餐廚師一個月工資大概三四千,換做人民幣就要兩萬多,後廚的其他工作人員工資水平普遍也不低。

在阿美利加,一間餐廳後廚只有三四個人是十分普遍的情況,大概一名大廚配兩三個打下手的幫廚。

畢竟老闆不可能像國內這樣在後廚招募一大群人,主廚錢賺的事多,但需要做的工作量也更多。

我聽過太多國內因為聽到賺錢多就去那邊做‘黑工’的廚師或者幹其他行業的人,不出一個月他們沒有一個不後悔的。”

許南一直在旁邊沒說話,他之前在霓虹生活,雖然也在國外,但阿美利加的情況卻不如張成那麼熟悉瞭解。

畢竟楊振興是打算在阿美利加開店,而不是在霓虹開店。

不過他整理了一下張成說的幾個要點,然後確認道:“張總監的意思是,咱們想要在阿美利加開店,首先最好是收購一家原有的飯館,這樣可以省去許多麻煩。

其次是各種證件的辦理,還有人員的資格、簽證和工資費用支出對嗎?”

張成想了想,發現沒有問題後,點頭回答道:“許經理總結的很全面,基本只有這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楊振興習慣性的抱起胳膊陷入了思考。

他看著許南剛總結的筆記,想了一會才對兩個人說道:“現在交流的事情到底怎麼去做還沒確定,根據我知道的情況,至少還要籌劃半年左右的時間。

屆時候經濟交流是一定有的,說不定可以解決一些困難。”

他站起來,直接吩咐道:“時間還有一些,咱們現在暫時計劃是關注國內的發展,迅速把門店開遍各大城市。

國外開店的事兒從長計議吧,也不急這兒一時半會兒的,你們兩位回去以後忙完手頭的工作,可以多考慮考慮,提前做一些準備和計劃。

等時機成熟了再做打算吧!”

開店的熱情被現實情況澆滅,楊振興恢復了理智,沒有一味地堅持要藉著這次友好城市交流的機會把事情做成。

不過他藉此表達了自己心裡的打算,反倒讓許南和張成都十分高興。

別管是出於什麼目的,要進軍海外市場,就意味著他們公司會成為跨國企業。

作為現在的高層管理人員,學識、水平和能力都不弱,未來必定會成為楊振興的左膀右臂,得到他的重用。

那麼他們的身份地位還有收入就能有很大幅度的提升,這種事情換到任何人身上,都是願意看到的。

雖然說了困難很多,楊振興也表示做長遠打算,但他們回去後還是十分積極的開始收集資料,謀劃進軍海外的方案。

這時候,京城臺史振乾原本的節目開始改版。

原節目播放完最後一期後,楊振興參與拍攝的第一期《街頭美食王》正式播出。

收視率比改版前的節目略微有些上升,但效果並不是那麼明顯。

不過大家都沒有灰心或者失望,剛開始是看不出來什麼的,得等著多播放幾期節目後,才能知道這次改版到底成不成功。

但也有不少外界人士猜測楊振興重回電視熒幕可能不會像第一次那樣一帆風順。

說到底改版前的節目是教人做菜,改版後直接變成了遊玩吃喝的節目,跨度未免太大,改版直接改成了另一個節目。

大家認為這樣大幅度的改變,會讓原本一些收看做菜的主婦收視群體迅速流失。

新節目上來一開始肯定也吸收不了多少新觀眾。

第一期節目收視率能小幅度提升,可能跟一部分主婦還不知道節目已經改版有關。

在她們發現了節目已經變了之後,沒有新觀眾,老觀眾流失掉,收視率會變得十分難看。

外界各種議論,給節目組和楊振興都增加了不少壓力。

好在從內心裡,他們還是有信心把節目做起來,得到觀眾的認可和喜愛的。

現在這種形式的節目在國內還是很少見的,新穎的模式,相信會調動起不少人觀看的興趣。

就這樣,在收視率一直不上不下的情況下,楊振興又拍攝了幾期節目,度過了自己三十三歲的生日。

在過完生日後,他也收到了一份雖然有些晚,但讓他十分高興的生日禮物。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