喧鬧聲漸遠,王生看著臺下的九人,面無表情。

“諸位身為寒素,也通經學,本侯心甚慰之,然而只有經學,不懂變通,也只能說是腐儒而已,本侯的第二考,便是策問。”

策問?

九人頓時議論紛紛起來了。

“不知道君侯所言之策問,為何?”

出來說話的是傅青。

“片刻後,諸位自然知曉了。”

王生轉頭,衛階則是滿臉帶笑的上前去。

“諸位,隨我等來堂內罷。”

眾人見到衛階如此俊美,他的身份,亦是呼之欲出了。

這是河東衛氏的衛階!

寒門士子一邊痛恨世家高門,但這所謂之痛恨,其實不是真正的痛恨。

而是嫉妒演化而來的。

換言之,就有點像後世的鍵盤俠一般,世界冠軍我也可以噴。

在網上我重拳出擊,但是線下見到自己噴的人之後,馬上萎了。

王生入堂中,後面九個人隨即而入。

有美豔侍女端著酒樽,侍立在側,食塌上美酒佳餚皆有之。

眾人都沒有見過什麼世面的。

便是其中最見過世面的傅青,原來不過是給山都縣公王愷做食客。

但只是最邊緣的食客。

如此美酒佳餚,是沒有見到過的。

更別說身後有如此美豔侍女作陪了。

一時間,眾人都有些失態起來了。

這九個人的模樣,王生是盡收眼底的。

他擺出這個架勢,當然也是有考校成分在裡面的。

看的,就是這些人的心性。

不過很可惜。

王生輕輕搖頭,這些人當真是沒有見過什麼大世面的。

沒有見過大世面,也就意味著視野的狹窄。

視野狹窄,連自己的事情都沒做好,又如何會看天下事?

俗話說的好,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這修身齊家都沒有做到,如何治國平天下?

這不是在開玩笑嗎?

王生輕笑了兩聲,倒也沒有說其他的話。

“諸位,美酒佳餚皆奉上,今日問策,所問三道,諸位擇其善者而答之。”

王生看著眾人各自落座,繼續說道:“第一問,問的便是異族,諸位知曉本侯有《徙戎論》,雍梁之地也出現了齊萬年此種禍事,不知道諸位如何看?”

“這第二問,問的便是益州,諸位知曉,益州刺史趙廞叛逆,如今被圍成都,諸位如何看?”

“第三問,問的是諸王,諸位知曉,我大晉有封王,前些日子,齊王也薨逝在了洛陽,對於諸王,諸位有何見解?”

三問說完,王生靜靜的看著臺下眾人。

寒門士子九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知道從何下手。

他們之中,有的人以為在經學之後,恐怕是清談亦或者是詩賦。

不想卻是問策。

問策便也就罷了。

這可是家國大事。

眾人頓時遲疑起來了。

在這個時候,還是傅青領頭說話。

“君侯在上,在下有一言,不知當說不說。”

“但說無妨。”

傅青深吸一口氣,臉上的掙扎遲疑也變成了坦誠。

“在下雖然有些文賦,但是實在不敢談論國家大事,更別說是與諸王有關的了。”

“既然不想討論,便不用說諸王的,選益州,或是異族。”

傅青臉上也有些難看之色。

“實在是益州如何了,異族人如何了,我等也不知曉啊!”

聽到此處,王生才有些明悟。

他今日這個問策,恐怕是無疾而終了。

原因也很簡單。

資訊。

世家高門為何能出諸葛亮這般的人。

聰明或有之,苦讀或有之。

但更多的,諸葛亮在小小的臥龍崗,也能知曉天下大勢?

何也?

這便是世家的力量。

寒門不僅僅在讀書上面有些限制,在眼光與訊息的獲取程度上,都是大不如的。

如此。

寒門能比得上世家高門,那就見了鬼了。

即便是有些年少聰穎的,恐怕也早早的做了傷仲永。

王生輕輕嘆了一口氣,問道:“可有人可策論?”

王生一問,場下寂然。

果然...

王生看了張賓一眼,後者似乎是沒騙他啊!

寒門,確實是難出大才。

不過。

難出,不代表王生自己不能投資。

“諸位既然無法策論,那今日便如此了,今日招賢,所招的是屯田之官,經學或有之,算數恐怕也要識記一些,金谷園上有書籍,諸位十日內可借閱之,十日後,再有考校。”

給這九個人十天的時間。

再看看成色。

不然,以他們現在的才幹,便是去做了屯田校尉,恐怕也是沒有能力做的。

王生起身,便出了大堂。

王生都走了,衛階自然不會留了,他連忙跟上王生的步伐。

至於張賓,則是冷哼一聲,也起身離開了。

一時間,大堂之中,只有傅青九人了。

他們也知道是因為自己的本事不夠,入不了廣元侯的眼。

這一點,沒什麼不好承認的。

眾人雖然感到羞愧,但是心中的喜悅之情是更多的。

最起碼,是留下來了。

廣元侯何許人也?

權臣,陛下身邊的信臣。

府邸書籍,簡直是包羅萬象。

便是最後沒有透過廣元侯的考校,這十日裡面看的書,也算是值了。

不僅僅是值得了,還是血賺。

須知。

這個時代的書籍,可是世家專利,普通人家要想得到書來看,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出了大堂,王生折返兩步。

“小郎君,你這是要去何處?”

王生腳步沒停下來。

“這些寒門士子,恐怕難當大任,我看那裴行有些本事,不如去見見他。”

衛階見王生有興致,也是輕輕點頭。

“這也是極好的事情,我看那裴行既然是出自聞喜裴氏的,便是有兩下子的。”

三彎五繞之下,王生很快便到了安置裴行的客房了。

砰砰砰~

先是敲門。

吱吖一聲,門開了。

裴行見到眼前的是王生與衛階,臉上頓時露出震驚之色,接下來,便是受寵若驚之色。

“君侯大駕光臨,在下甚是榮幸,請。”

王生笑著步入客房。

“你是聞喜裴氏之後?”

第一個問題,王生與之前問的問題一般。

“確實是。”

裴行一臉迷惑,不知道王生問兩次名字是什麼意思。

“只是問問而已。”

王生輕笑一聲,接著說道:“寒門士子策問過了,本侯現在來,是策問你的。”

裴行臉上連忙露出鄭重之色。

“還請君侯考校。”

王生輕輕點頭,說道:“所問有三,你能選擇自己擅長的作答便是了。”

王生將在之前大堂說過的話,再說了一遍。

裴行聽完,果然沉默起來了。

片刻後。

“那在下便選異族人這一條罷。”

對諸王,裴行自然是不敢妄加議論的。

至於益州的事情,他也不熟知,便只得是選擇異族人了。

況且,對異族人,裴行還有些瞭解。

“且說。”

王生靜靜的看著裴行,後者輕輕的吸了一口氣,說道:“主要便是在於雍梁幷州異族人太多了,烏桓人,鮮卑人,羌人,氐人,甚至比漢人還要多,且,受不到漢人的重視。”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這句話當然是沒有問題。

但這些異族人在漢人的土地上生活了幾十年,為何還會一直反抗?

照理說,應該是被中華文化給感化了才對。

但是事實上,並非如此。

在雍梁幷州,氐人是氐人,羌人是羌人,烏桓人是烏桓人,鮮卑人是鮮卑人。

為何會如此?

答案呼之欲出。

漢人根本沒有想過要接納這些異族人,在漢人眼中,他們就是工具人而已。

更有甚者,只是牲畜,或者連牲畜都不如。

接著,裴行又說了一段關於烏桓人的故事。

這個故事,是關於一支烏桓人騎兵首領的故事。

這個故事也很簡單。

說的是在建安二十二年,曹操在降服漢中張魯後,向中原撤軍。

撤軍過程中,把一隊烏桓騎兵留在長安的附近,保衛魏國的西部。

這支烏桓騎兵的首領叫魯昔。

魯昔因為妻子在晉陽,分隔兩地,甚是思念,所以就背叛了曹魏,領著騎兵到了幷州接老婆回草原。

結果被時任幷州刺史的梁習招募的鮮卑人殺死。

說到這裡,王生也明白裴行要說什麼了。

漢末魏晉之際,烏桓人勢力強於鮮卑。

實際上,烏桓人很早就參與了東漢末年的軍閥混戰。

袁紹和烏桓人來往頻繁,甚至借烏桓騎兵替自己打仗。

曹操滅了袁家,烏桓也被曹操打敗了。

烏桓的大首領甚至被曹操大將張遼在戰場上直接砍了。

之後烏桓就開始和曹操合作了。

在很多人看來,草原遊牧民是殘暴的化身,但實際上草原遊牧民的生活比漢地更加自由散漫,當然生活也更加貧乏。

由於遊牧經濟的主要財產積累形式是牛羊牲畜,當遊牧者遭遇災害或者專制權力的時候,往往就趕著牲畜到另外一片草原生活了。

遊牧民往往是沒有什麼中央政權的。

所以,烏桓人如果產生所謂“大首領”,那往往是大首領的個人魅力或者大首領的部族非常強力。

一旦大首領被殺了,那烏桓也就重新回到各部落各自為政的狀態。

這也就給了漢人政權有機可乘的機會——經常籠絡一部分烏桓,打擊另一部分烏桓,來保證中原政權的安全。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對於被打擊的烏桓,胡人像牛羊一樣,被用繩子或者鎖鏈穿起來,一排排的被驅遣到漢將軍的座下,進行獻俘儀式。

要麼在戰場上被砍死,要麼就這樣和一個畜生一樣被當做奴隸來對待。

而被籠絡的烏桓呢?

當時的被籠絡的烏桓人,他們往往可以進入塞內,但是他們的家人往往被扣押為人質,要麼在晉陽,要麼送鄴城。

他們進入塞內之後,戰鬥力強大的,可以組成騎兵,參與戰爭。

而普通人,就必須放棄草原的生活習慣和遊牧生活,被強迫進行農耕,納稅,被漢人專門任命的官員管理,驅遣。

遊牧民由於遊牧的謀生手段,往往是很嚮往自由的。

如果有人壓迫他們,他們就直接領著牛羊去了別的草原。

但是進了塞內就不一樣了。

在專門的官員和管理機構的監視下,他們往往被當做農耕民一樣固定在某塊土地上,受到官員的各種壓榨。

你想反叛?

首先你有家人作為人質,其次,你要越過那個高聳的長城才能回到草原。

這是入塞的普通烏桓人的現狀。

而烏桓貴族和年輕力壯成為騎兵的,應該有機會立有戰功,獲得一個相對優渥的生活吧?

但是,在魏晉之際封侯的,沒有任何一個是胡人。

曹魏的核心統治階層的構成中,要麼是曹魏皇族曹—夏侯氏,要麼是士族。

連漢人寒族都很少。

寒族鄧艾立了滅蜀的軍功,不僅沒有封侯,被曹魏士族內部直接找了個藉口清算了。

曹魏政權的大門是封閉的,連漢人自己都擠不進去,更何況你胡人?

胡人騎兵的命運,就是炮灰。

隨著戰爭的進行,他們戰死的人越來越多,但也許得不到人員補充,得不到物資補給,更別說嘉獎了。

而如果他們失去了戰鬥力,他們就、和普通烏桓人一樣,被驅趕去變成了農民。

最後,裴行來了個總結。

以烏桓的例子,自然也可以推向所有的胡人。

胡人,在長期的胡漢交流過程中,在當時中原王朝的眼中形成的胡人的形象,並不是自己人,而是其心必異的異族人——要麼是必須討伐的敵人,要麼是可以壓榨的工具。

後來的大趙天王石勒,便是成為被漢人販賣的奴隸。

此時的漢文化,還是相當的排外性的。

這樣也是為何異族人依舊是異族人,而成不了漢人。

裴行話語一畢,王生重重點頭。

這個裴行最起碼在看待異族人上面,與別人是在不同層面上的。

“依你看,這些胡人,我漢人,如何接納之?”

不想裴行卻是搖了搖頭。

“胡人遭受漢人多年欺辱,多少家破人亡,多少妻離子散,此時接納之,為時已晚,以在下看來,所為者二,其一,殺之,其二,逐之。”

王生愣了一下,旋即大笑。

殺之?

逐之?

百萬人如何殺?如何逐?

裴行還是太過於偏激了。

雖然他認為漢人很殘暴,但他也是漢人,所以漢人沒錯。

果然是屁股決定腦袋。

想想後世米國在中東搞得事情,其實與現在漢人對羌氐烏桓鮮卑又何其相似。

“你先在金谷園歇息罷,過幾日會有你的任命,至於你不想待在金谷園,也可離去。”

王生這句話,就是接納了裴行。

後者臉上馬上露出狂喜之色。

“不過,既然你來參加寒門之選,那聞喜裴氏,便少交通些罷。”

高門旁支,或許也可用之。

寒門之中,有才的人還是太少了啊!

........

ps:接下來兩天,更新可能不穩定。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