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宮。

太極殿中。

皇帝司馬遹一如往日的在處理政務。

不過此時的太極殿便不是只有他一個人。

中書監梁王司馬彤,中書令何劭,尚書令王衍,以及門下省的兩位侍中:侍中陳準,侍中淮南王司馬允。

中書省,門下省,加上尚書臺的人。

這可謂朝堂上手握重權的人都聚在一起了。

這些人被皇帝召見過來,恐怕是發生了什麼大事。

當然,面前就有一件大事。

中書監梁王嘴角微微勾起,現在皇帝將所有人召見過來,自然是要解決常山王的問題了。

一想到這件事馬上就不是他的事情了,而是大家的事情了,梁山王心中也是變得輕鬆了不少。

這常山王的事情不壓在他身上,而是壓在大家夥的身上,他便是做的不好,也不無不可。

不過讓司馬彤稍稍有些詫異的是,他們幾個人在太極殿等候了接近一刻鍾,而皇帝司馬遹只是低著頭批閱奏章,絲毫沒有抬頭的意思。

王衍眼皮跳跳,雙手插在一起,居然是閉眼假寐起來了,顯得十分閒適。

相比較王衍的輕鬆,何劭就顯得有些緊張了。

他低著頭,眼睛時常轉動,偶爾抬頭瞥一下正在批改奏章的皇帝,心中的想法外人看不出,但這急切的心情,眾人卻是可以看出來的。

至於門下省的兩位侍中,淮南王司馬允就不說了。

司馬允乃是晉武帝第九子,品行端正,在宗室與朝堂都是有美名的,在司馬遹為太子時,更是關係莫逆,此時的司馬允,心中是一點壓力都沒有的。

另外一個侍中陳準,是曹魏司空陳群從孫、青州刺史陳佐之子,潁川陳氏的人,可以說是世家人的力量了。

他心中自然也是不急的。

時間一點一滴的過去。

“啊~”

司馬遹將筆放下去,伸了一個懶腰,殿前苦等的幾個人連忙把頭抬起來,眼睛看向司馬遹。

“諸位,倒是來得早,居然沒有人通知朕一聲,害得朕的國之棟樑殿中苦等?”

大內官連忙向前請罪。

“奴婢見陛下正在批改奏章,是正事,遂不敢上前攪擾。”

“批閱奏章是正事,我邀諸公過來,難道不是正事嗎?”

大內官連忙跪伏下來請罪。

“奴婢該死,奴婢該死。”

“陛下,大內官所言不虛,況且,我等也不過是稍稍才來的,並非等候多久。”

梁王在這個時候是笑眯眯的發話了。

皇帝司馬遹輕輕點頭,道:“如此的話,倒是朕錯怪大內官了,你起來罷。”

司馬遹對著大內官揮了揮手,後者連忙爬起來。

接著,皇帝的目光馬上在殿中群臣掃射一遍,之後換了一個坐姿,對著群臣。

方才他在訓斥大內官,但是殿中眾人都知道,皇帝訓斥的不是大內官,亦或者說不止是大內官。

不過是在殺雞儆猴而已。

目的就是在談話之前,便殺殺群臣的銳氣。

“諸位,看看一這個奏章罷,鄴城來的。”

司馬彤臉上上前接過奏章,放在眼前仔細端詳起來了。

只是看到一半,司馬彤的臉色便古怪起來了。

“梁王既然看到了,就唸出來罷。”

念?

司馬彤愣了一下,連忙點頭。

“諾。”

他雖然應允了,但是臉上的表情依舊是不好看。

他原本以為今日所來之事,是關於常山王的,但是皇帝給他的這份奏章,便明顯不是關於常山王的。

這是鄴城那邊一個官吏的文書奏章。

“梁王快念罷。”

梁王在躊躇之時,司馬遹卻是開始催促他了。

“咳咳。”

被皇帝催促了,梁王只好把奏章上的內容念了出來:

“一日案行,並視曹公器物。

床薦、席具、寒夏被七枚,介幘如吳幘,平天冠、遠遊冠具在。

嚴器方七八寸,高四寸餘,中無鬲,如小人嚴具狀,刷膩處尚可識。

疏枇、剔齒纖綎皆在,拭目黃絮二在,垢,垢黑,目淚所沾汙。

手衣、臥籠、挽蒲棋局、書籍亦在。奏案大小五枚,書車又作岐案,以臥視書。

扇如青竹,要扇亦在書箱。筆亦如靈毫,硯亦爾,書刀五枚,琉璃筆一枚所希聞。

景初三年七月,劉婕妤折之……見此期復使人悵然有感處。器物皆素,今送鄴宮。

大尺間數,前已白。其繐帳及望墓田處,是清河時……臺上諸奇變無方,常欲問曹公,使賊得上臺,而公但以變譎,因旋避之,若焚臺,當雲何?此公似亦不能止。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文昌殿北有閣道,去殿文,內中在東,殿東便屬陳留王內,不可得見也。”

齊王唸完這個所謂奏章,心中是越發疑惑起來了。

說起來,這所謂奏章,其實並非是奏章,而更像是一封書信,這連奏章的基本格式都沒有,所言之,更像是朋友間的問答而已。

不禁齊王迷惑,便是便是王衍淮南王等人也是迷惑起來了。

皇帝要念這東西,有何用意?

司馬遹自然是知道面前這些人的迷惑的,他再拿出一份奏章。

梁王趕忙上去接過這份奏章。

“將這個念出來罷,”

梁王應允。

“聖王在上,而民不凍飢者,非能耕而食之,織而衣之也,為開其資財之道也。

故堯、禹有九年之水,湯有七年之旱,而國亡捐瘠者,以畜積多而備先具也。

今海內為一,土地人民之眾不避湯、禹,加以亡天災數年之水旱,而畜積未及者,何也?

地有遺利,民有餘力,生谷之土未盡墾,山澤之利未盡出也,遊食之民未盡歸農也。

今鄴城動亂,鄴人張承基亂鄴,聚數千人,盤旋魏郡,百姓響應,蓋張承基妖言惑眾也,然....”

這又是鄴城的事情。

梁王念到一半,心中的疑惑已經是達到頂峰了。

而其他人亦是如此。

待梁王將這些奏章唸完的時候,司馬遹終於是開口了。

“諸位皆是朕之肱骨,都說說罷,如何看?”

如何看?

這劇情有些不對啊!

眾人都感到十分意外。

感情今日之事,當真是與常山王沒有半點關係。

“鄴城之事,臣等並不瞭解,單從這兩個奏章,恐怕也看不出什麼東西來。”

王衍對著司馬遹行了一禮,話也是緩緩說出來了。

“便要從這兩份奏章上看出東西來。”

自家這個岳丈,或許文才是有的,但是這為官方面額才能,卻是有得不多啊!

“陛下。”

何劭站了出來,說道:“第一份奏章說的是魏武帝曹公遺物,說到有些殘缺,恐怕是有人偷了曹公陵墓中的器件,至於此事是否與陳留王有關,就不得而知了。”

“繼續說。”

皇帝揮手示意。

“第二件事,便是鄴人作亂,不過鄴城有重兵駐紮,這數千人作亂,恐怕很多就會被鎮壓下去的。”

“尚書令果然睿智。”

司馬遹也絲毫不介意直接的誇獎。

“不過陛下一連說了這兩件事,不知道有什麼干係?”

“你說有何干係?”

何劭仔細想了想,最後重重搖頭。

“臣不知。”

便是知道,他也是不會說的。

不僅僅他現在說出來的話可能不是皇帝心中的意思,加之他方才說的話已經夠多了,這個時候要是把其他人的話都說完了,恐怕他也就得罪人了。

“淮南王,你來說說。”

被皇帝點名,司馬允連忙向前一步,對著司馬遹行了一禮,這才說道:“這高陵被盜,恐怕是這鄴人所為,可是?”

皇帝深深看了淮南王一眼,輕輕搖頭。

“不是。”

“莫非此事背後有曹魏遺族的動作?”

“慎言。”

在這個時候,司馬遹卻是嚴肅起來了。

曹魏與晉,有很多不能說的話題,其中一個便是關於陳留王的話題。

曹奐被迫禪讓,退居鄴城之後,被晉武帝降封為陳留王,陳留王表面上接受晉朝禮遇,但實際上受到晉朝軟禁,被監視居住,不得與民間交通,為防範曹魏宗室作亂、復辟,西晉在鄴設有“監鄴城諸軍事”一要職,終西晉一朝,自泰始元年(265)至永嘉之亂。

“監鄴城諸軍事”職雖有更替,除泰始六年至泰始八年間,由山濤擔任外,均在西晉宗王們中替換,不假外姓。

先後擔任這一職務的有:濟南王遂、高陽王珪、彭城王權、高密王泰、趙王倫、河間王顒、南陽王模、范陽王虓、新蔡王騰等10位宗王,其中任職最久的是趙王倫,在職15年。

由西晉宗王統領重兵,負責對陳留王的監禁,可見西晉對陳留王監禁的重視,陳留王等被軟禁的曹魏宗室,不得擅離鄴宮,不得與民間聯絡;晉王朝的官民也不得因私進人鄴宮,與陳留王等被軟禁曹魏宗室交往。

他今日要說的話,與陳留王是沒有關係的。

淮南王見到司馬遹發怒,連忙把自己的嘴巴閉上。

“若非如此,那又是何種原因?”

司馬遹輕輕搖頭。

他是想找個聰明人把這兩件事和齊王聯絡下來的。

但很顯然,他面前的臣屬,都沒有這個意思。

當真就是怕齊王怕到極點了。

而且這個鄴人張承基的事情,可不簡單。

雖然是聚眾幾千人,但是卻封了官吏官署,一套妖言惑眾,若非鄴城是重鎮,恐怕都讓這賊人得逞了。

由此事,司馬遹心中便更是急迫了。

如今天下百廢待興,又有宗王頑疾,南有吳國餘患,北有異族環伺。

攘外必先安內!

若不先將宗王的問題解決了,那這張承基的事情只會越來越多。

尤其是今年的雪,變大了。

詢問了幾句,司馬遹也心累了,他旋即換了一個話題。

“常山王的事情,你們中書監可有章程了?”

一聽到常山王的事情,梁王眼淚都要哭出來了。

娘啊!

終於到這件事情了。

“啟稟陛下,如何處置常山王,中書監意見不一,恐怕要尚書臺與兩位侍中勠力同心,共同謀劃了。”

簡單一句話,就是要將尚書臺與門下省拉下水來。

“諸位如何看?”

司馬遹也順著梁王的意思,將目光定格在在場的大臣身上。

王衍與陳準淮南王等人心中雖然鬱悶,但也不敢表露出來。

“臣等亦是沒有章程。”

“哼!”

一個個都滑溜溜的,想當泥鰍?

司馬遹臉色很是難看。

“無非就是重罰與輕罰,居然沒有一個人敢拿出章程來,莫非你們食的,不是君祿,拿的,不是君俸?”

“臣等無能。”

王衍等人連忙跪伏下去。

跪是跪下來了,但是還是沒有一個人想要說出處理方法的人。

對付一個常山王,便如此了。

接下來對付齊王,那還了得?

面前這些人,都不可用啊!

司馬遹心裡感慨一聲,用力揮了揮手。

“都下去罷。”

他有些累了,心累。

又感到十分孤獨。

他雖然是天下最有權勢的人,但身邊確實沒有能夠幫他的人,沒有真心實意願意幫他的人。

便是他的岳丈,也是一心自保,不想趟渾水,便是他的長輩,淮南王與梁王趙王平原王,也是不願意做這個惡人。

但你們不做這個惡人,難道要讓這個惡人讓朕來做?

看來...

還是朕太沒有威望了。

司馬遹的眼神頓時犀利起來了。

莫非真要讓這洛陽下一陣血雨,才能讓這些臣子,這些宗王覺得朕不是好糊弄的。

就在皇帝心思繁瑣之際,大內官卻是匆匆入內。

“陛下,廣元侯求見。”

“不見。”

司馬遹現在在氣頭上呢,哪有心思見人。

但是很快,他便反應過來了。

“廣元侯?他如何來了?快讓他進來!”

“諾。”

大內官連忙出殿。

而在殿外,王生其實早就等候了差不多有一刻鍾了。

只是當時皇帝還在與尚書臺中書省門下省的人說話,王生到來的訊息並沒有得到通報。

緩步入殿。

王生對著司馬遹行了大禮。

“臣,拜見陛下。”

王生人還沒有跪下去,便被司馬遹扶起來了。

“朕不是批了你十日假嗎?為何假期未到便見朕,莫非是有事?”

王生知道皇帝是好面子,連忙說道:“臣確實是有事見陛下的,況且臣是閒不下來的人,這十日待在金谷園,那是渾身難受,如今洛陽出了大事,臣為陛下臣子,理應為陛下分憂,陛下的事,便是臣的事情,為陛下盡忠,乃是臣下本分,本分之內,何來假期之說?”

這話說得,王生都被自己感動了。

“好好好!這才是朕的好臣子。”

面前的廣元侯,與前面的所謂臺閣重臣,當真是形成鮮明對比。

他能信何人?

那豈不是一目瞭然的事情?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