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網..org,最快更新漢冠最新章節!

洛陽西郊。

桃柳園。

此時的桃柳園的景象已經漸入深秋。

原來外莊小院裡面的屍體,也被王敦處理乾淨了。

當然,現在的桃柳園,尤其是桃柳園外莊,總是顯得有些陰森的。

畢竟是死過人,而且是死過很多人。

像是囡囡,這幾日都是要張氏哄著她,她才敢入睡的。

王生不是小孩子,當然不會害怕這些東西。

作為二十一世紀的有志青年,這些神神鬼鬼的事情,他向來是不信的。

若世上真有神鬼,恐怕這世界也不是這個樣子的。

不過...

他一個穿越者在討論這個世界有沒有神鬼,好像是有些不妥...

王生暗自翻了翻白眼。

深秋時分,溫度也降下來了不少。

在霜降之前,就要將黍米收割了。

還有莊外的桃林,如今也爛掉了許多果子。

前幾日有了那一夜的殺戮,桃柳園的佃戶也老實了不少。

當然,他們還是乾巴巴的看著外面的桃林,看著莊外的黍米地。

本著心中的某些考量,王生也允許他們出去採摘桃子,收割黍米。

不過只能他們出力,而不能請別人來出力收割。

往年,桃柳園的佃戶是收不完這麼多黍米的,通常在農忙的時候都要請別人過來收割。

但現在王生遇到的情況,顯然是不敢讓外人進入桃柳園。

這外人,說不定就混著那些想要殺他的人。

看著趙壯光德叔在外面勞作,王生則是回到書房,拿起筆墨,在左伯紙上不知道是在寫什麼東西。

在王生身側,囡囡也拿著一杆筆毫,此時正在費力的在劣質紙上寫著字。

說起來,囡囡這個年紀,也是到了要讀書寫字的時候了。

不然以後真的成了瘋丫頭,這可沒人家要了。

那筆毫是王生用的,小蘿莉拿在手上,總感覺有些怪異的樣子。

與她的小手比起來,這筆毫實在是太大了。

囡囡這傢伙,現在握筆都不會握,寫字自然是難看到了極點。

在囡囡身後,張氏與紅袖侍立側畔,時不時更正小蘿莉握筆的姿勢,剛開始,小蘿莉還是十分認真的。

一筆一劃的在紙上寫著一個個歪歪扭扭的大字。

但是坐久了,小蘿莉頓時感覺屁股癢癢的,頓時變得坐立不安起來了。

說起來,要讀書認字,這還是小蘿莉自己提的,但是到了現在,她後悔了。

非常後悔!

為什麼要學寫字...

我要去玩!

小蘿莉眼眶漸漸通紅,嘴巴也漸漸扁了起來。

“囡囡,你這字,怎麼也寫越差?”

囡囡嘟著嘴,有些委屈的說道:“阿孃,囡囡都已經練了一個時辰的字了。”

張氏撇了撇嘴,說道:“哪有一個時辰,分明只有一刻鍾,之前是你要學寫字的,現在你兄長,還有你娘都一起來教你,你可不能說現在不學了。”

“誰說我不學了。”

小蘿莉眼珠一轉,笑著說道:“只是囡囡累了,要去吃些點心,等一下就回來。”

實際上,在囡囡心中,出去之後,她可不想回來了。

不!

就算是要回來,也是吃完飯的時候。

哼哼哼!

我真是聰明。

然而小家夥的聰明才智很顯然被張氏看穿了。

“不許出去,把這十個字抄寫一百遍,直到寫的好看為止。”

小蘿莉眼眶通紅,黑寶石一般的眼珠周圍,已經是漸漸的溢位淚水出來了。

“阿孃,囡囡不要。”

“不行!”

張氏可是知道只是的重要性。

現在是大郎想要囡囡讀書,囡囡這才可以讀書。

萬一之後大郎改變了主意,那囡囡豈不是讀不了書了?

女子讀書雖然不能想男人一般改變命運,但是也能讓女人變得更加聰明,日後遇到如意郎君的機會也大得多。

張氏早年就是讀書讀得少了,現在才感覺到後悔。

現在他可不想讓囡囡步了她的後塵。

“今天不寫完這些字,不僅不能出去玩,晚飯也不給你吃。”

“嚶嚶嚶~”

囡囡小聲啜泣起來了。

她看著張氏堅定的眼神,知道她是說不動自己的孃親的。

但是...

她說不動阿孃,不代表別人說不動阿孃。

而這個能夠說動張氏的人,很顯然就是王生。

這個臭兄長。

哼!

見到我在這裡被訓,不僅不來幫我說話,還在一邊偷笑。

看我日後如何煩你!

哼哼哼!

囡囡心中已經在裡面想那些‘陰謀詭計’了。

“阿孃,囡囡在這裡練字,兄長為什麼不來練字?”

張氏看了王生一眼,訓斥道:“大郎字寫得這般好看,若是你的字寫得如大郎一般好看,我也不用看顧著你了。”

哼!

囡囡撇了撇嘴,心裡有些不甘,又不敢違背張氏的命令。

即使心裡不開心,也只好規規矩矩的練字。

她對張氏可是很瞭解的。

一旦張氏做了決定,基本上是不會改變的。

王生將筆毫放下去,看著囡囡桌塌上歪歪扭扭的大字,心裡總有些快意。

他最喜歡的,就是看小學生寫作業了...

想到這裡,王生忍不住笑了起來。

將視線收了回來,王生定格在手上的左伯紙上。

王生在左伯紙上寫的東西,便是幾年王生要給朝廷交的稅。

桃柳園原來是王敦的莊園,自然是不需要交稅的。

但是到了王生手中,這就必須要交稅了。

他只是一介白身。

更別說,即便是王敦,也是要交稅的。

只不過琅琊王氏家大業大,故此不將這些稅賦放在眼裡罷了。

王生自然也是不將這些賦稅看在眼裡的,但是,過幾日便是洛陽府衙來收稅的時間了。

他不想讓外人來桃柳園,故此想要自己將稅賦交上去。

戶調制度是晉朝的主要財政制度。

按照晉朝的戶調制度,每個成年男子,每年向國家繳納三匹絹、三斤綿;每個成年女性或者“次丁男”減半繳納。邊境上的郡則按照三分之二繳納,偏遠的則是三分之一。西南地區的少數民族則向國家繳納質量相對較差的賨布,每戶一匹,地方更偏遠的則是每戶一丈。

戶調製制定之後,漢代的算賦和口賦就被廢止了。

戶調製下,政府徵收的內容是布匹,如絹、綿、賨布,而非糧食。

布匹在古代社會,特別是漢魏時期,是具有一定貨幣屬性的商品。

在這裡,就要說一下晉朝的財政收入的大頭了。

晉朝的財政收入主要分兩部分,一是人頭稅,即戶調,主要形式是布匹,二是田租,即佔田,主要形式是糧食。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而要確保戶調的徵收其實要非常依賴佔田制的實行。

在國家掌握大量土地,可以確保佔田制順利實施的前提下,政府能準確掌握人口數量;農民承領土地後,又被禁錮在土地之上,只有老老實實繳納戶調。而對於偏遠地區,則實行非常具有彈性的賨布、義米和算錢。

用不恰當的方式比喻,晉朝用這種國家掌握大量主要生產資料的封建國有制確保了財政收入的穩定,這一點是和漢代不同的。而穩定的財政收入也是曹魏和司馬晉能一統天下的經濟基礎。

王生要給洛陽府衙交的,就是兩部分的賦稅。

布匹與糧食。

這也是王生要佃戶們去收割黍米的原因。

既然外面有黍米,收割了,曬幾天交上去就好了。

王生也攔著去買什麼黍米。

至於布匹的事情,王生則是把他交給王導了。

他現在,實在是不好出面。

有了郭彰懸刀在上,王生在緊迫的同時,也有了一點時間陪伴囡囡張氏。

畢竟桃柳園出不去。

這也算是意外之喜了。

不過...

他也不能一直呆在桃柳園啊!

看著眉頭緊皺的囡囡,王生的思緒也發散開來了。

.........................

洛陽東市。

楊洪小院之中。

有三個人對立而坐,

其中兩個是王生的熟人了。

歐陽建與楊洪。

至於另外一個人,則是一個管事服的老者。

這個人是郭彰府上的老人,也可以說是郭彰的心腹,叫做趙明。

歐陽建目光緊緊的盯著楊洪,說道:“今日我與冠軍侯府管事前來找你,是要你做一件事。”

楊洪呵呵一笑,看起來十分熱情,但是心中卻是十分想要拒絕。

當然,他也有自知之明,若是只有歐陽建來,尤其是一個名聲已經敗壞的歐陽建過來,他自然是不怕的。

也可以不用在乎。

歐陽建背後雖然有衛尉石崇,但是他楊洪背後也不是沒有人的。

但是現在加了一個冠軍侯府的管事,事情頓時就不一樣了。

這代表這冠軍侯郭彰的想法。

歐陽建的想法他楊洪可以不在乎,但是郭彰的想法,他是不敢不在乎的。

“何事,若是我楊洪能做,定然幫手。”

管事趙明呵呵一笑,他的聲音有些陰柔,聽起來倒像是宮中人的聲音。

“此時,你自然能夠做到。”

楊洪嘴皮微動,問道:“敢問何事?”

這下子,倒是歐陽建站出來說話。

“殺王生!”

歐陽建的回答十分乾脆簡潔,與楊洪平時對歐陽建的印象都是改觀了不少。

當然....

不是什麼好的改觀就是了。

“殺王生,此事小人自然也想做,只是...”

楊洪分別看了趙明與歐陽建一眼,說道:“只是便是我想殺,恐怕也殺不了啊!”

“錢不是問題。”

趙明拍了拍手,身後便有幾個漢子搬著一個可以裝下兩個人的大箱子出來。

楊洪眼睛頓時一亮。

他害怕王生不假,但若是錢夠了,說不定他能夠戰勝這個‘恐懼’也說不定。

吱吖一聲。

箱子被開啟來了。

但與楊洪想象的景色不一樣。

在楊洪心中,這箱子裡面的事物應該是馬蹄金,珠寶一類的。

金光閃閃。

然而實際上,只是一箱子的五銖錢。

這箱子雖然大,五銖錢也裝的慢慢的,但是這一箱子,估計也就幾十金...

幾十金就要我殺王生...

這小子只值幾十金???

“箱子裡面是五十萬錢,只是定金,後面,還有五百萬金等著你。”

楊洪翻了翻白眼。

他可更想要馬蹄金,而不是這種五銖錢。

五銖錢,還不如布匹來得實惠。

到這裡,就不得不提一下晉朝的貨幣制度了。

漢武帝時期,中國開始鑄造五銖錢,此後,王莽改革及公孫述在蜀中割據時曾經改換幣制,旋即因為漢光武帝的中興而回到了鑄造五銖錢的老路上。但五銖錢的使用並非一帆風順。

漢光武帝建武十六年,漢光武帝在馬援的建議下正式重新鑄造五銖錢,“天下以為便”。

但到了漢章帝年間,物價高漲,朝廷經費不足,尚書張林建議改革幣制,以布帛為流通中的貨幣,並透過食鹽均輸專賣的方式解決財政收入不足的問題。

這一建議遭到了尚書朱暉的反對,反對的理由則是“天子不言有無,諸侯不言多少,食祿者不與百姓爭利”。

漢章帝一開始採納了張林的建議,聽到朱暉的議論,勃然大怒,將朱暉關押三天,但四五年之後,到了和帝時期,均輸的做法就被廢止了。

漢桓帝時有人上書,稱當時人均收入不足、購買力低下的原因是“貨輕錢薄”,建議“改鑄大錢”。

這個建議的實質其實不過是透過人為造成的通貨膨脹提高貨幣票面價值,來解決收入較低的問題。如此簡單的問題在當時卻引起了軒然大波,朝廷拿不定注意,“下四府群僚及太學能言之士”,即讓太尉府、司徒府、司空府和大將軍府的官僚以及太學生們出出主意。

孝廉劉陶上書指出,當前經濟上的最大問題,不在於商品價格高企,而在於人們吃不飽飯。近年來,旱、蝗災害不斷,老百姓最擔心的事不是錢厚錢薄,而是吃飯問題。即便是“沙礫化為南金,瓦石變為和玉”,老百姓一樣是沒有吃的。

所以說老百姓可以一百年買不起商品,但不能有一天不吃飯,解決糧食問題才是最要緊的事。

蓋百姓可百年無貨,不可以一朝有飢,故食為至急也。

劉陶指出,出主意的人不考慮農業生產這一本質性問題,而只是在貨幣問題上打轉轉,不過是想利用金融手段行欺詐之實,發國難財罷了。

錢幣這東西,即便是一萬個人鑄造,讓一個人擁有,還不能讓他滿足,更何況是讓一個人鑄造,讓一萬個人擁有呢?即便是用陰陽做炭、用萬物做銅來鑄造錢幣,讓不吃飯的人勞作、使喚永遠不餓的人,也不能滿足人類貪得無厭的慾望。劉陶的建議則是,減少對老百姓的剝奪,才能讓老百姓富足起來。

而鑄造大錢來解決貧困問題,不過是在開水鍋裡養魚、烈火枝頭養鳥,最後得到的不過爛魚焦鳥。

漢桓帝最終採納了劉陶的建議,不再鑄造大錢。

但東漢末年的貨幣亂局只是剛剛開始。

漢獻帝年間,董卓鑄造了小錢,導致商品價格飛漲,“谷一斛至錢數百萬”。

到了曹操為相,才廢除董卓小錢,恢復使用五銖錢。但這時農業生產被戰亂破壞嚴重,恢復五銖錢並未使得市場糧食價格回落。

到了魏文帝曹丕年間,廢除了五銖錢,使用穀物和布帛作為貨幣。

魏明帝曹叡時,由於五銖錢長年不在市場上流通,人們開始用浸溼了的穀物和很薄的布帛作為貨幣,在市場交易中套利,即便嚴查,也不能禁止。

魏明帝有鑑於此,又開始恢復五銖錢,一直持續到晉代。

三國時期,曹魏因為穩定市場的需要,使用五銖錢。東吳孫權,則在嘉禾五年,自行鑄造“當五百”的大錢發行,到了赤烏元年,又鑄造了“當千錢”的大錢,人為造成通貨膨脹。

呂蒙定荊州,孫權賞錢一億,其實算下來也沒多少。後來孫權也發現了這個問題,回籠之前鑄造的大錢,平抑物價。但東吳貨幣混亂,遠不止此。

發現東吳曾經鑄造過大泉二千、大泉五千

此外,蜀漢政權也曾經鑄造過“直百錢”“直百五錢”。

吳蜀兩國的貨幣混亂,是長期存在的。

晉朝一統,繼承漢魏傳統,使用五銖錢,但是這個問題還是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

五銖錢價值波動極大,這也是楊洪不太喜歡五銖錢的原因。

在這個時代,交易時用到的東西,布匹比五銖錢要更加流行。

當然,如果數目巨大的人,那百年要用到馬蹄金了。

當然,心中雖然不情願,但楊洪心裡明白,若是他敢拒絕郭彰的命令,他的下場絕對好不到哪去。

在這個時候,便是李陽,也是保不住他的。

呼~

楊洪深吸了一口氣,最後重重的點了點頭。

“罷了,那我便接了這單生意,只是,要殺那小子,還需要冠軍侯府多多配合才是。”

趙明輕輕點頭。

“該當如此。”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