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5章 天下歸元II

硝煙散去,凌晨時分,東直門方向是人聲鼎沸,犬馬交錯,皇太極與一眾八旗勳貴均在列,一個個眼神中充滿了不捨。

“豪格回來沒有?”

“陛下,肅王的人馬在子時後便離去,眼下算著時辰當在返回的路上。”

“多爾袞那邊如何了?”

“還沒有訊息。”

皇太極看了看天色,便揮手:“出發...”

八旗旗民、連帶滿蒙家眷,人數不下五十萬,這還只是單純的家眷,滿蒙騎兵和漢八旗軍力加在一起還有十五萬人,人數龐大。

從凌晨開始行動,如此巨大的嘈雜之聲不可能不讓明軍這邊注意,但令那些八旗旗丁疑惑的是,就在東直門不遠處十里不到的地方便有上萬明軍結陣等待,不過這些明軍就好像是歡送隊伍一般,根本沒有採取任何行動。

陳操接到訊息之便從兩個女人的懷裡起身,穿戴整齊之後和一眾將領也在不遠處觀看,站立了近半個時辰,這才道:“看來皇太極那邊還是有聰明人,誰來著?”

趙通道:“寧完我、范文程二人。”

“此二人皆是遼東漢人出身,早年投靠建州韃子,現在聽說被皇太極倚為左膀右臂。”

陳操聽完後道:“這個走法,估計在明日中午之前能夠全部走完,咱們也能夠兵不血刃的進入北京城內;

仁信,你率參謀本部與楊漣兄弟步卒在明日接管京城,穩定治安,朕要親自去山海關解決我大明與建州的舊怨。”

“陛下,”一騎快馬趕來:“報告陛下,城中訊息,於京西與神策軍接戰的部隊領軍的人叫多爾袞,還有他的兄弟多鐸。”

“原來是這兄弟二人,有點意思,趙信,帶著代善,儘量勸降此二人,還有他們麾下的人馬。”

“是...”

及至天明時分,皇太極的前鋒馬隊已經過了薊州,皇太極在一眾八旗勳貴的簇擁下拉動了戰馬的韁繩:“這是何處了?”

“稟陛下,再有五十裡便可抵達興州左屯衛境內。”

寧完我策馬來到皇太極身邊道:“陛下,眼前大隊人馬在午時之前抵達豐潤縣不成問題,可是後隊八旗的家眷現在剛剛到薊州,餘下還有許多輜重還在前往薊州的路上。”

“豪格...”

“父皇...”

皇太極看著豪格道:“咱們八旗子弟不可放棄家眷,不然便失去了東山再起的機會,鑲黃旗分出兩萬人,你速返薊州帶著家眷北上馬蘭峪關口返回關外,範先生...”

范文程拱手,皇太極道:“你隨著肅王行動,豪格,路上但有所問,皆詢範先生。”

“領命...”

皇太極再次回頭看著後方一望無際的馬隊道:“出發...”

...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三呼萬歲之後,陳操在精兵強將的擁戴下自建奴逃跑的東直門進入了北京城,想到最近的一次在北京城還是天啟七年的時候,心中不禁一陣感慨。

此刻陳操根本顧不上在北京城內耀武揚威,按照先頭計劃追擊建奴才是重點,於是按照計劃將李巖留在了京師穩定地方之後,便帶著部隊開始急行軍北上。

在多爾袞和多鐸兄弟沒有被完全勸降之外,整個北京周邊的戰鬥尚未結束。

“若是尤世威的人手到了,告訴他,立刻前往山海關堵截建奴韃子,不管他怎麼行動...”

...

山海關,天下第一雄關,自崇禎自縊之後,守關總兵趙率教與大凌前鋒總兵左輔同時守關,但最後還是被韃子攻陷,總兵趙率教自戕,總兵左輔重傷被擒,用以脅迫守關士卒投降。

自左輔傷愈之後,一直被囚禁在關內的牢獄中。

山海關地理位置險要,皇太極在的手之後,命自己的侄兒尼堪鎮守山海關,並配置了一眾八旗其餘的勳貴。

尼堪正在梳理京師這幾日的邸報,在對於與明軍的失敗戰鬥中深深感到了滿洲在中原的存在地位危機,不多時,便有一名戈什哈慌張的跑進了總兵衙門大堂,打斷了正陷入深思熟慮的尼堪。

“主子爺,大事不好,關外出現了大批的敗兵,全是從盛京潰逃而來的。”

尼堪大驚失色,連忙起身隨著戈什哈的帶路去了北關城,站上城頭的那一刻,他才看見自遼東方向正在源源不斷趕來的潰敗兵卒。

“貝子,情況不明,我不敢放這些人入城。”

早一步得到訊息的伊爾登在看見這個情況之後便嚴令再沒有弄清楚情況之前不得放入一個兵卒。

尼堪皺眉:“開門,放一些人入城問清楚底細...”

不多時,兩個牛錄打扮的鑲白旗將領被帶上了城頭,撲通一聲跪在了尼堪面前,當先一個將領以滿語磕頭哭訴喊道:“大人,禍事了,禍事了,盛京丟了...”

一名戈什哈啪的一巴掌把那牛錄打翻,呵斥道:“眼前是山海關總兵貝子尼堪當面,你且胡說八道什麼?盛京怎麼會丟?”

伊爾登朝著另一個牛錄當先開口問道:“你說,盛京將軍和碩圖現在在何處?”

“啊...”

另一名牛錄大哭道:“貝子,明軍自旅順登陸,沿途掃蕩我朝各個據點,及至訊息傳到盛京之時,明軍的前鋒部隊已經抵達了盛京二十裡外,明軍的前鋒不是明人,一個個說著咱們聽不懂的話,那些人身材矮小不說,但是打起來比咱們都狠,和碩圖將軍聞訊之後帶著三千盛京留守騎兵出城迎敵,遠處騎戰被明軍火器壓制,等到那些個步卒衝上來之後,那是一邊倒的屠殺啊...”

這個將領說的便是已經被徵用的瀛洲軍,領副軍長的是平田召一,漢名趙甲第,而他們的軍政委,也是實際的指揮人員,便是當年的御史高宏圖。

一向自詡為騎戰第一的滿洲騎兵在被火槍壓制住陣腳之後,瀛洲軍衝上來便是一陣猛打猛殺,便是當年浙江抗倭之時也要十個人組成鴛鴦陣才能殺敵的情況下,同樣五短身材的滿洲人卻不是倭國人的對手。

只第一個回合之後便被瀛洲軍壓著打,盛京將軍和碩圖當場戰死,兩個集團軍在翁林志和曹變蛟的聯合指揮下,只用了兩天便將盛京打下,爾後再次改名廣寧城。

按照陳操當年的要求,協助登陸的劉興祚僅僅帶著本部一個師的兵力便繼續深入瀋陽,他的目的是陳操當年的安排,去赫圖阿拉挖努爾哈赤的祖墳。

當然了,這些遠在千里之外的皇太極並不知曉。

隨後便是一邊倒的戰鬥,清軍自入關之後,除了盛京瀋陽各自留守了一營三千人馬之外,以往明軍所擁有的各個鎮、堡,最多的人數不過百人,少的只有十人,有些大城甚至連軍隊都沒有駐紮,僅靠投降的漢軍旗協管。

以至於瀛洲軍勢如破竹的殺到廣寧前屯衛之時,整個遼東連報信的人都沒有去到山海關。

聽完講訴之後的尼堪震驚不已,自滿洲入關之後,他實在是沒有經歷過一場大戰,當年在山東劫掠的時候打的也是順風仗,絲毫沒有阻力。

伊爾登見著沉默不語的尼堪,便拱手道:“貝子,廣寧前屯衛距離山海關僅有五十裡,若是明軍步卒趕來,最快也在今夜,關牆縱深防禦足夠,如此我們有足夠的時間在傍晚之前把訊息傳到京師去,山海關堅守月餘,援軍趕來綽綽有餘。”

尼堪良久才點了點頭,然後道:“有道理,立刻收攏敗兵,派出信使去京師求援,伊爾登,你帶著漢軍旗和綠營兵上城協守,左翼營分出兩隊人馬上城,哨探馬隊立刻出關查探明軍的虛實,行動...”

“喳...”

...

“此乃何處?”

“陛下,前面不遠就是撫寧衛,距離山海關還有六十裡。”

“全軍加快馬速,爭取在天黑之前入關。”

“陛下...”

“啟稟陛下,山海關有傳令信使抵達。”

風塵僕僕的求援兵在半道遇見前鋒營的馬隊,還以為遠在京師的人已經知道了明軍抵達關外的訊息,於是在見到皇太極之後便下馬請安:“叩見吾皇萬歲,陛下可是知道訊息了?所以御駕親臨?”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皇太極不明就裡,寧完我聽出了不對,急聲呵斥問道:“大膽,陛下剛剛從京師撤離而來,到底是什麼訊息?”

傳令兵抬頭,驚慌失措道:“啟稟陛下,辰時左右在關外陸續趕來了自盛京敗退下來的兵丁,明軍自旅順登陸,攻陷了盛京,盛京留守和碩圖戰死,據敗兵回報,明軍前鋒部隊已經抵達廣寧前屯衛,距離山海關不到六十裡。”

皇太極盯著寧完我看了一眼,突然感覺到天旋地轉,眼前一黑,便墜落下馬。

寧完我急忙命戈什哈衛隊護住皇太極先行入城,然後指揮後續的將領分別前往界嶺口等長城隘口,準備多方保住出關的地方,不至於被明軍包了餃子,而此刻,寧完我望著開始有些慌亂的部隊,內心一陣落寞,自己精心策劃三方後路,此刻全部被明軍破了。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