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4章 天下歸元

“請兩位先生教朕。”

寧完我看向范文程,然後道:“先前制定的西退聯合兩部蒙古的計劃已經徹底失敗,看來陳操是知道我們的打算,既然如此,也只能尋求退守遼東。”

“退守遼東...”

皇太極默唸了一次,范文程此刻開口:“鑑於兩部蒙古的前車之鑑,臣在陳操會不會也在遼東提前下手?”

嘶...

寧完我深吸一口涼氣:“壞了...”

他看著同樣一臉發愣皇太極的皇太極道:“陛下,臣此刻才想到,陳操經營江南多年,還派出了遠征部隊去了西域,他們的戰船太多,完全有能力運送兵力去遼東登陸,當年毛文龍可是咱們的心腹大患啊...”

皇太極終於回過神,一臉凝重的說道:“兩位先生,朕準備放棄北京城,不過在走之前,得毀了這個地方,朕要讓陳操也得不到。”

“萬萬不可...”

這次是寧完我和范文程同時開口,讓皇太極也有些困惑,這個寧完我之前不也是支援火燒北京城的,雖然先前被范文程的道理說服了,但也不至於轉變的這麼快。

於是一臉殺氣的看著二人道:“怎麼,二位先生是因為死到臨頭了,想要做些什麼?”

寧完我和范文程二人苦笑,寧完我道:“陛下當真誤會我二人了,我二人可是漢奸錄上排名一二的首位,便是投降了明軍,也斷無活路,再說,先帝在時對我二人恩遇有加,便是真的到了大清覆滅之時,我二人也會一同陪著上路,決然不會做出賣主求榮的事情出來。”

皇太極聽完有些不好意思,便道:“是朕誤會了,還請先生說個明白。”

寧完我拱手:“陛下折煞了,臣之所以現在拒絕,是因為我滿洲所有人想要撤離京城回到遼東,還得靠著這個北京城。”

范文程點頭:“臣也是這個意思,明軍四面圍城,獨獨放開東直門與朝陽門,為的就是讓我軍主動退出去,從這一點便可以看出,陳操還是想要一個完整的北京城的。”

皇太極道:“如此,可讓人去與他談判?”

寧完我搖搖頭:“怕是不行,據臣知道的訊息,陳操在南京出發之前說過此次絕對會一鼓作氣,斷然不會與咱們講和,也不會再談判,形勢比人強,他是皇帝,若是同意與我軍談判,只會讓他在百姓的心中掉價;

而從他下令放開東直門和朝陽門的情況來看,也是陳操的一種默許,畢竟北京城在明國人心中的地位不低,特別是那紫禁城,尤為重要。”

“兩位先生的意思是,我軍只管撤離,他們不會追擊?”

兩人同時點頭,范文程再道:“而且我軍現在只有一天半的時間,若是明日下午察哈爾的人來了,那時候就算咱們出了城,能不能完整退到山海關都是一件未知數。”

皇太極聽完心中有數,出城之後肯定會被追擊,而且蒙古人和尤世威的騎兵實力也是一股不可小覷的力量:“朕知道了,立刻下令城中八旗各部開始出城前往山海關。”

臨走之前,范文程叫住了皇太極,先是拱手躬身:“陛下,臣要說一句不中聽的話,值此滿洲存亡之際,那些不如意的東西能不帶就不帶,畢竟是後撤關外,若是被身外之物攔住了行動,最終損失也是我大清自己承擔。”

寧完我也附議:“臣同意,臣也想請陛下下令八旗各部丟掉細軟,輕車返回關外,不然...”

皇太極聽懂二人的意思,若有所思的點著頭:“朕知道了,兩位先生也趕緊回家收拾東西,咱們隨後出發。”

寧完我和范文程站立在正陽門下,看著已經遠去的皇太極,范文程當先開口:“公甫兄,八旗入關儘管享樂,值此不過兩年,我卻見大部分人已經被磨滅掉了鬥志,此次我大清是凶多吉少了...”

這種話絕對不能對著皇太極說,寧完我也是暗暗嘆氣,他知道范文程是真心實意為大清國著想,但兩人私底下又是競爭對手,實在是不好說:“你說的是,那幫旗下大爺,未必會拋去那些財貨,你且先去準備吧....”

陳操自然不知道發生在正陽門的事情,此刻戰鬥已經打了三個多小時,炎炎烈日之下是屍橫遍地,血流成河,乾涸的血堆成為泥濘之路,雙方打的是難捨難分。

恰在此時,城中響起了鳴金之聲,那些個正在死戰的清兵聽到這個聲音之後紛紛開始後撤。

嚴春來不及追殺,因為按照先前的部署,他們早就得到了不得追擊的命令,畢竟現在他們是圍城的一方,佔據著主動權。

陳操渾身溼透,他是迫不得已穿上的板甲,雖然沒有到夏季,但此時氣溫也至少在三十度左右,厚重的板甲讓他有些透不過氣。

“陛下,韃子撤回城中去了。”

一騎快馬而來,是趙信,抵達之後抱拳:“皇爺,圍困西直門的神武軍來報,他們放進城中一個從萬全那邊來的探馬。”

陳操皺眉想著,李巖拱手道:“陛下,那探子定然是給皇太極送信的,萬全那邊過來的,肯定是洪軍長那邊的事情。”

陳操也恍然大悟:“對了,王孝傑做的很好,如此一來,皇太極從自己人那邊得到訊息之後,定然就要跑路了,於此,也與仁信的謀略不同而合了。”

李巖拱手道:“陛下過獎了,只要能保住北京城不被韃子損毀,任何事情都能商榷,放他們出城,沒有說不在路上殺他們。”

陳操斜睨著李巖良久不說話,隨後才慢慢的點頭:“你倒是想的周到。”

停戰不過兩個小時,李婉兒帶著李如梴的人又來了,只不過不是先前那一位:“拜見陛下,罪臣是李如梴之子李紹金。”

陳操道:“你可知道你兄長李紹寬的大軍從紫荊關出發到京城地界不過三十裡,城破之後,李如梴可有臉面面對他的侄子與侄女?還有你們李家在南京的一大幫家眷?”

李紹金跪在陳操馬前不住的磕頭:“罪臣等知曉做了什麼,眼下也是顧不得當年的錯事,家父只想在民族大義之間取捨,還請陛下成全。”

“說吧...”

“謝陛下...”李紹金再次磕頭:“陛下,就在剛剛,家父收到韃子的命令,令漢軍旗整裝,集結之後往西直門方向集合,家父還收到了放棄金銀細軟的命令,是以家父認為韃子要逃離京城。”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陳操看著李巖:“仁信算準了此事,可賀...”

“陛下已經知道了?”李紹金詢問。

陳操並未直面回答,而是看著李紹金道:“李如梴真的想要將功贖罪?”

李紹金聞言內心大喜,趕緊磕頭:“陛下明鑑,李家世授大明皇恩...”

李婉兒還想幫著說什麼,卻被陳操攔住了,陳操看了一眼李巖,然後道:“你過來,朕有機密吩咐於你......

回去之後讓你父親自己斟酌,順便告訴他,這是他最後的機會,建州之亂今年堪平,李家多他一個不多,少他一個,也不少;”

說著看了一眼李婉兒,再轉頭盯著李紹金:“你大哥背祖忘宗,幫著建州人幹了不少壞事,你爹老了,有些事情,讓他自己想好了在做,行了,你回去吧...”

李紹金走後,李婉兒想說什麼卻沒有開口,她知道按照陳操脾氣,這件事情肯定不行,於是和翁美芯離開返回大營。

陳操這才看著李巖道:“仁信,若是李如梴真的照搬,你覺得如何處置他們這一支?”

李巖想了想:“事涉皇貴妃一族,臣不敢妄言。”

“枕邊風的事情朕從來不會去做,便是朱家皇帝也是後面掌控不了權力才會那麼幹,你以為朕是什麼人?”

“李巖失語了,臣以為,只懲首惡,餘者可不糾...”

陳操若有所思的點點頭道:“此事且不提了,朕自有分曉。”

“陛下,萬全方向來報,我軍與察哈爾所部騎兵至多明日午時左右便可抵達戰場...”

陳操揮手讓人離去,然後盯著趙通道:“傳令下去,各部停止進攻,傳令給劉步堂,讓他的部隊立刻繞過戰場北上山海關,記住,沿途不得行走官道。”

“是皇爺...”

.

“李大人說,只懲首惡,餘者不究...”

“陛下的意思呢?”

“陛下沒有表達...”

李婉兒呆坐在椅子長嘆了一聲,翁美芯揮退了來人,然後道:“姐姐,漢奸錄上明確有李如梴和李思忠的名字,便是李紹金也在,先前我仔細看了,李紹金卻排名在一百二十三位,想來能保全。”

“妹妹,其實我...”

“我知道,咱們就不提...”

“提什麼?”陳操開啟大帳徑直進入看著翁美芯:“你們兩個,以為我不知道為什麼想來戰場?還不是為了李如梴,婉兒,你以往嫉惡如仇,現在怎麼有了這種想法?”

“夫君...我...”

陳操坐下:“李如梴如果聰明,自然會知道如何抉擇,李思忠那是壞事做盡,有些事情,他必須自己去面對,再則,南逃的人不少都被李思忠禍害過,他...絕不能留...”

李婉兒點頭:“臣妾知道了...”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