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說話間,遠處煙塵滾滾,一大隊騎士鮮衣怒馬急馳而來。隊伍最前面是一個中年男子,旁邊是兩位年青的俊俏公子。

他們衝到碼頭邊,趙香怡快步迎上去,對著中年男子悽悽的叫了一聲:“爹爹”,然後撲進了他的懷裡,嚶嚶哭起來。

兩個年青的公子身著鎧甲,對趙瓊英與路守平見過禮,便開始細細打量楊炯。眼前這個和尚長得比他們還俊美,不知道與救了小妹的法緣大師有何淵源。

趙瓊英口直心快,對兩人道:“他就是救下香怡的楊炯大師。要是沒有他,香怡不但要受害。樊城不知道還有多少女子,要被那個江湖騙子禍害。”

一個公子道:“姑父,你凌晨急報,救下小妹的是法緣大師,怎麼這時又變成楊炯大師了?我們匆匆處理完楊青松,就是趕來向法緣大師道謝的。”

趙瓊英指著楊炯道:“他就是法緣大師,現在已經還俗名楊炯。將來他也是你們的妹弟,正好可以好好親熱一下。”

她的雷語一波接著一波,炸得兩個年青公子一愣一愣的。楊炯習慣的合什道了一聲阿彌託佛,忽記起自己已不是出家人。他向兩人道:“我現在已經還俗,姓楊名炯。”

趙香怡在父親懷中哭夠了,便拉著他給楊炯介紹:“這是家父。”滿臉的甜蜜與幸福。

汝陽王皮膚白皙,面容英俊,雖然已過中年。但能看出他年青時,必然是天下少有的美男子。兩位年青公子,劍眉星目,英氣逼人。趙香怡介紹道:“這兩位是大哥和二哥,爹爹與兩個哥哥對我可好了。”

汝陽王與兩位王子對楊炯道謝後,一名侍從端上一個大托盤。盤中金光閃閃,盡是黃白之物。

汝陽王誠懇的道:“大師對小女的救命之恩,本王銘記在心。這點薄禮略表謝意,請大師收下。”

楊炯擺手道:“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我輩佛子除魔衛道,普渡眾生。救人也是我輩的本份,王爺不必介懷,阿彌陀佛。”十七年的習慣很難改變,楊炯合什還了一禮。

趙香怡拉了拉楊炯的衣角,小聲道:“楊大哥,你不要金銀,正好借這個機會,求父王把

我許配給你啊。”

她聲音極小,江風凌冽,汝陽王與兩個兒子站得較遠,聽不見她說話。但是看到趙香怡與楊炯之間那種自然親熱感,均感覺有些詫異。平時溫文賢雅的小女兒家,怎麼今天這麼大方,與一個男人那麼親近的說話?

楊炯看了她一眼,不知道該怎麼回答。這個熱情而熱烈的女子,現在就迫不急待的想嫁給他了。可是他的心中滿滿的只有若蘭,暫時還沒有與她成親的想法。他們從認識到現在,畢竟還不滿一天時間。

趙香怡人長得極美,她的愛熱烈而專注,從內心而言,楊炯對趙香怡並不反感,他是也很喜歡這個美麗的女子。

趙瓊英夫婦與汝陽王見過禮,她拉著汝陽王去一邊嘀咕。說了一陣,汝陽王神色怪怪,不時向楊炯打量。當她說到楊炯為了香怡而還俗,香怡因為楊炯而投江時。汝陽王驚得目瞪口呆,被趙瓊英雷得裡焦外嫩。

趙瓊英自豪的道:“大哥放心,這次小妹不會再眼拙了。楊炯比那個楊鈺好了千萬倍,是怡兒的最佳夫婿人選。”

趙香怡催楊炯向父親求親。楊炯安慰她道:“現在我一身僧衣,頭上九個戒疤明顯。等我長出頭髮,過一段時間再提這事吧。”

趙香怡急道:“你是頂天立地的男子漢,我一個弱女子都可以放下身段與矜持。難道你還不如我一個女子?”

楊炯被她頂得老臉一紅,血氣上衝。他對汝陽王朗聲道:“王爺,貧僧——我有一事相求。”

汝陽王點頭道:“大師請講,但有所請,本王盡力完成。”

楊炯道:“我現在已經還俗,並與令嬡兩情相悅。承蒙香怡不棄,懇請王爺把香怡郡主下嫁於我,望王爺成全。”

雖然趙瓊英給汝陽王預先做了鋪墊,但楊炯突然當眾提出來,也是石破天驚。汝陽王臉色漸漸沉下去,過了好一會兒也沒有回答。

趙香怡是汝陽王的掌上明珠,他寵這個女兒勝過兩個兒子。從內心而言,楊炯人長得俊朗而且武功高強,品性也不差。無論從哪一方面來說,都是女兒的良配。

可是楊炯盛京佛鬥大勝正德,已是龍騰國家

喻戶曉的人物。他如果與女兒成親,必然要引起皇帝猜忌。自古帝王多薄情,他怎會允許在一個郡王家出現天人境高手?

他與皇帝趙君安是同一個祖父,到了他們這一代血緣關係已經淡薄。趙君安當皇帝十多年間,手腕狠辣,處事果敢,絕不是一個仁慈之輩。如果引起皇帝不安,他這個原本邊緣化的王爺,只怕要當到頭了。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趙瓊英一介女流,對政治反應遲鈍。汝陽王卻是深思熟慮,考慮的方方面面較多。

趙香怡看父親長時間沒有回答,急道:“爹爹,女兒非他不嫁,你不會逼女兒再去投一次江吧?”

汝陽王沉聲怒道:“胡鬧!”然後狠狠的看了趙香怡一眼,上馬揮鞭走了。他既沒說同意,更沒說不同意。

楊炯幾人不明所以,路守平與世子久於世故,卻是知道汝陽王的意思。他是默許楊炯與香怡成親了。

他沒有應承楊炯,便是不在眾人面前落下口實。誰也不敢保證這幾百禁衛與隨從裡,沒有皇帝的眼線。萬一皇帝問起此事,他能以此為推脫,說並沒同意香怡與楊炯在一起。

二公子只比香怡大兩歲,剛二十年紀。他對法緣笑了笑道:“大師是白蘭寺高僧,在佛鬥中大放異彩,為龍騰國贏下殊榮。我有一點疑問,你真還得了俗?”

趙瓊英與趙香怡異口同聲道:“他被道濟大師收回法號,改名楊炯。這是不爭的事實,你怎麼還不相信呢?”

汝陽王世子道:“老二不是那個意思,我也有些懷疑。你真的能還俗嗎?”

他們言下之意,楊炯不是一般的普通和尚。道濟現在把他逐出佛門,並不表示他就真正還俗了。白蘭寺是龍騰佛教聖地,還有權力大過主持方丈的長老院,護法院。最關鍵的是,龍騰佛教興盛,對國家統治有利,皇帝趙君安會同意楊炯還俗嗎?

楊炯沉吟了一下肯定的道:“我能還俗。”

世子與二公子一齊對楊炯抱拳道:“那小妹就交給你了,一定要愛護她,照顧好她。”如汝陽王一般,兩人率領剩下的幾十鐵騎絕塵而去。都沒說帶走趙香怡,更沒說兩人成親之事。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