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緣帶著書信趕回桐城別院時,已是夜深人靜。他來回上百里路,身體不累心倒是累了,悵然若失間不知道該不該向師傅提出還俗。

回到房間,法緣仔細把姚若蘭的信又讀了一遍,然後揣在懷裡,便開啟《玉皇經》讀背起來。

《玉皇經》是姚若蘭手寫,內容並不多。法緣天資聰慧,精神力強大,記憶遠超常人。一個時辰就將經書背的爛熟。試著背了幾遍都一字不差,便把經書放在燈火上,瞬間化成一堆紙灰。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伊人已遠去,唯留下深深的思念,等回到白蘭寺,晉升大禪師升任主持後。位高權重之際,便可以號召全國百餘所寺廟,幫自己留意若蘭的訊息。

如果她在其它國家,就是踏遍千山萬水,也要去她身邊。問問她到底是遇到了什麼麻煩?法緣暗下決心。

天亮後,師徒眾人坐樓船揚風直下,眨眼之間已過數重山。第二天,就到二百裡外的樊城。

兩天以來,法緣按照玉皇經中意念初篇之法,開始修煉意念之力。

透過修煉他才明白,自己創造的意念修煉之法,只是涉及了意念方面的一點皮毛。

精神是意念的產物,意念的強弱決定了精神力的強弱。意念之力強大,精神之力必然強大。

精神是意念的一種體現。人們所說的念頭、快樂、傷心、堅持、努力等,都只是一種精神體現。

如果把意念之力比著一片大海,那麼精神力就是海中的波浪。平時我們所想、所思,才是意念的具體運用。修煉這個所想,所思的根本,就是修煉意念了。

如果能控制腦中的意念,把意念調動起來。那麼,意念修煉就算入門,換一句話說,就是神識修煉入門了。

法緣從小精神力就強大,他閉著眼睛就能看到周圍事物。按照這個能力,在《玉皇經》中已經屬於意念修行的初級水平,稱之為“初窺”。

沒想到自己會有這得天獨厚的資本。法緣心裡小小的自豪了一下。同時也明白了師傅與其他人,按自己所說的方法去磨鍊意念,沒絲毫作用的原因。氣運決定人

生,當真是各人有各人的機緣。

法緣現在意念之力強大,能伸出體外去感應事物。已達到了《玉皇經》中意念篇中的中級水平,稱之為:出竅。

按書中所述,這個時候意念出竅離體,就可以吸收天地間的元氣了。意念就不再是單純的一種念頭,出竅後便可稱之為意識了。

天地元氣是天地間讓事物生存發展的根本元素,沒有這種元素,動物、植物便不能存活並生長。換一句話解釋,如果沒有這種元氣滋潤萬物。天地間將一片死寂,沒有一個活物。元氣是生命的根本。

試著吸引天地元氣,法緣又一次恍然大悟。原來自己每次修煉意念後,吸回來的斑斑點點,正是天地間的元氣。

這方天地間元氣稀少,按這種程度練下去,一百年都到不了高級階段“意念化實“,更不用奢望達到“神”境了。

所謂化實,就是意識在體外能化為實體。那個時候,就可以意念驅物,用意念拿動物體了。

當把意識修煉到化實高階後,就要精、氣、神歸一。這個時候,意識將會發生質變,變成一種新的意識。書上稱之為“神識”。

全身的真氣,也將在三合一中轉變成一種全新的力量,稱之為“法力”。從這一刻起,人也就脫離了普通人的範疇,世人皆稱之為“神仙”,這種境界被稱之為“神境”。

如何把精、氣、神三者歸一呢?精、氣、神三者又分指何物?書中的內容到此便中斷。

樊城沿江而建,依山傍水。樓船靠岸後,船老大與水手去採購生活物資,眾人可以休息半天。

法緣從船頭往舢板走去,剛到舢板還沒踏腳。旁邊一個師兄“哇”的一聲,一股黃色的腥物從他口中射出,原來是法明師兄暈船。

江上風浪大,行船不暈停船暈。法明從早上忍到現在,終於得以爆發。法緣拍拍他的背,問道:“師兄暈船,不如下船去走走,見識一下樊城的特色。”

旁邊系船繩的水手道:“大師真該去看看,樊城有兩大特產。一是樊城玉全國聞名,二是樊城盛產美女,嘿嘿。”他說完向法

緣擠了擠眼睛。

佛教雖然禁慾禁色,但是龍騰佛徒過萬。話說人上一百,五顏六色,寺廟裡除了正規的和尚,還有一些職業和尚。他們穿著袈裟,剃了光頭,白天在廟裡唸經做事。晚上回家摟著老婆、孩子熱炕頭。

樓船水手是生活在社會下層的人物。他對社會的陰暗一面,看到的要多一些。

他聽說這次盛京佛鬥,龍騰出了一位天人境佛學大師,法緣禪師為龍騰立下了汗馬功勞。可惜有緣對面不相識,他並不知道,他擠眼調笑的這位年青和尚就是法緣。

整個樓船上,和尚大大小小有二十多人,大都是七老八十的老和尚。除了幾個年青的沙彌,就數這個和尚看著英俊、順眼。

水手在這一條水路上長年奔波,樊城青樓上有幾個熟識的姐兒。這個和尚英俊、多金,應該是青樓姑娘們喜歡的那種,便主動為她們拉客。

法緣扶著法明走上岸,碼頭寬廣,人來人往。搬運工密密如螞蟻,正為泊在碼頭的大大小小船隻,上貨、下貨。

法緣帶著法明往城裡走去。那個水手跟了上來道:“兩位大師如果對樊城不熟悉,小的可以給你們帶路。”

法緣對他擠眉弄眼的樣子很不喜歡,拒絕道:“不用了,你去忙你的吧。”法明離開船,很快便緩過神來,兩人結伴往城裡走去。

樊江碼頭就在城中,師兄兩人很快就步入了鬧市區。街道兩旁店肆林立,車馬粼粼,人流如織。商販頗具穿透力的吆喝聲陣陣,好一個熱鬧的樊城。

兩人在街上轉了幾圈,來到一個玉器店門口。既然樊城玉天下馳名,不看看也可惜。

店裡空間頗大,櫃檯上擺放著各種玉器,樣式別緻,琳琅滿目。龍騰國的和尚一般都是金主兒,小二滿臉討好的跟在他們身邊介紹。

法緣買了個扳指,準備送給師傅。法明買了幾樣簡單掛飾,準備回白蘭寺送給徒子徒孫。

小二這一次有不少抽成,樂得眉開眼笑,殷勤的把他們送出門去。

剛走過轉角處,法明一把扭住擦身而過的一個年青人手臂。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