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緣趕回房間後立即盤腿坐下,結不動明王印。他表面平靜,其實心裡翻江倒海。

受正德啟發,他突然靈光閃現,或許盤在腦海裡的那朵雲,就是精氣神中的神。

他從小就精神力強大,異於常人。誤打誤撞、創造了一套修煉意念的法子,居然給練成了。不但意念可以延伸出身體之外,在腦子裡,意念還能化著一朵雲。

那朵雲平時不顯現,意念一引動就浮現出來。有時候把意念沉入到雲朵中雲,感覺自己好像漂浮在一個光點斑斕的湖泊中一樣。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毫無疑問,這朵雲既是意念的化身,也是意念的大本營。如果能證實意念就是精氣神中的神,那自己真的有可能窺視傳說中的神境了。

越是站得高,越是發現自己的矮小,知道的越多,越發現自己懂的少。精氣神三者合一,怎麼樣合一呢?

法緣與師傅在爛柁寺靜修了幾天。天都佛團早已回國,佛比的熱潮逐漸平息下來。法緣等人向皇帝和趙君培,李淳風告辭,一路浩浩蕩蕩出城而去。

出了盛京,法緣給道濟提議,先去桐城,然後由桐城坐船南下直達楚陽。從桐城到楚陽順風順水,可以一水而下,千里楚陽幾天便可到達。

當然,法緣還有一個私心。他想去看看若蘭,再想法給師傅提出還俗的請求。

道濟還在路上就開始策劃,如何給法緣舉行一個盛大的,晉級大禪師的典禮。然後便自己退位,讓法緣主持白蘭寺。老人家早已迫不及待,想把最好的東西,交給自己的徒兒。

皇帝賞賜的財物,加上李淳風與爛柁寺的饋贈,足足裝了十幾只大箱子。盛京距桐城三百裡,法緣、道濟與一眾白蘭寺和尚,五天時間才到桐城。

到了桐城,離姚若蘭只有五十餘裡。法緣心中焦急,在這裡再不提出還俗,回到白蘭寺哪裡還有機會。

龍騰佛鬥大勝,全國傳頌。法緣一行到了桐城,受到城主的熱情款待。

晚上安排休息後,法緣在道濟門口徘徊數次,內心天人交戰。師傅九十七歲了,這樣冒失提出來,萬一師傅經受不住打擊怎麼辦?

想起師傅期盼的眼神,諄諄教誨。他手在門上伸了幾次,終是

沒有勇氣敲下去。

先去見見若蘭,請她再給自己一些時間。或是帶若蘭面見師傅,有根有據更容易說服師傅。

女孩子細膩,比自己這個大老粗更會安慰人些。法緣想定,便往城外而去。二十多天沒見她了,實在想見她的發慌。

心中有盼,速度更快。法緣很快便看到水潭,潭邊沒有思念中的那個身影。法緣氣機散開,直接往樹林中小院而去。

院門大開著,氣機感應之下,院內竟然空無一人。若蘭沒在,姚老婦人也沒在。法緣心中頓有一種不好的預感。

此時天色已晚,她們會去什麼地方?法緣隨後把樹林裡裡外外尋了一個遍。

越找心情越沉重,他回到小院仔細打量。中間那張吃飯的桌子上,布了一層薄薄的灰,長時間沒使用了。

推開姚若蘭住的房門,房間內淡淡的香味讓人舒爽,東西井然有序。

桌子上有一張紙,被折成了一個心形。法緣還未開啟紙,心已經撲嗵、撲嗵跳起來。

開啟紙,上面只有一句話:“我最難忘的地方。”

她留下這一句話有什麼意思?是給自己暗示什麼嗎?有什麼話,不可以明明白白的留信告訴我?

法緣心思玲瓏剔透,前後一聯絡,便有了一個大概:若蘭母女,應該不是被人劫走,可能是為形勢所迫不得不走。

她想給自己留下訊息,又怕別人看透。於是留下這一句話,任誰看到這句話也不知道,她難忘的地方是在哪裡?

但法緣知道,一個女孩子一生中最難忘的地方。應該是她把自己初次奉獻出去的地方。那是她刻骨銘心之地,自己又何嘗不是?

來到潭邊,法緣仔細尋找了一轉,沒有什麼發現。最後來到大青石旁,圍著石頭轉了一圈。

石頭靠潭邊處的泥土,有挖動過的痕跡。

他運足真氣,雙掌抵石大吼一聲。強大的力量,推得萬斤大石向旁邊移去。石頭下面有一個布包,裡面有一封信、一本書。

信上字型娟秀,告訴法緣,因為家中有急事,她母女回老家去了。老家相當遙遠,讓法緣不必記掛,更不必去尋找。但有相見之日,她自會來尋

法緣。

由於情況有變,才把這布包埋在石頭之下,留下線索,讓法緣自己找來。

信最後告訴法緣,給他留下了一本練功的法訣,可以試著練練,成與不成全看天意。並要求法緣背記住法訣後,立即燒燬,流傳出去將是天大的災難。

法緣拿起書,書上仍然是娟秀的字型,寫著“玉皇經”三個字。翻開書,扉頁上寫著:

潭邊花飛欲盡春,天涯去住淚沾巾。有緣千裡來相會,為君孤秀鎖身心。

法緣滿腹經綸,自然明白這首詩的意思。明白了若蘭內心那份苦楚與無奈,和對自己深情的愛戀與承諾。

法緣懷著甜蜜而激動的心情,把玉皇經從頭快速翻了一遍。

《玉皇經》,竟然不是武功修行之書,而是講如何吸收天地元氣,壯大意念力量,形成意識實體化的一種修行方法。把意念修練到實體化的過程,即為修煉神識,意念也被稱為意識或神識。

若蘭一個普通女子,竟然寫出這樣高深的一本書來?這是一部修煉意念的寶典。比法緣自創的法子,高明了千萬倍,不可同日而語。

在這個世界,修行意念的方法絕無僅有。法緣能夠修煉意念,純屬誤打誤撞的結果。若蘭母女到底是什麼來頭?法緣越想越猜不透。

她所著《玉皇經》共三篇。第一篇是初階意念篇,講如何修煉意念到初窺境。第二篇中階篇,講如何把意念修煉到出竅境。第三篇是高階篇,講如何把意識修煉到化實境。

然後是對神境的簡單介紹,需要精、氣、神三者合一,才能進入神境。此時的字跡逐漸潦草,所述內容不再詳細,只是從大體上籠統闡述。

最後三個字是“練氣期”,所有文字到此便嘎然而止,剩下的書頁便是一片空白。想來定是情況緊急,若蘭匆忙中沒來得及把這本《玉皇經》寫完。

至始至終,書信裡都沒有頭腦中出現意念雲朵的介紹,法緣不禁有一點微微的失望。

姚若蘭在意念篇中有建議,由於這個世界靈氣稀薄。如果有一天,法緣的精神力,修煉到能透體而出後,就應該去名山大川,風景優美之地修煉。那些地方天地元氣較濃,修練意念事半功倍。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