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在劉青敗於李太白,歸隱山林之時,曾經有一位少年初入江湖。

這個少年初入江湖便聽說了李太白的事蹟,一心嚮往,如此一來也堅定了這個少年混跡江湖的決心。

可惜的是,少年練武資質並不如何,家世更是無從談起,這樣的小人物很快便埋沒在江湖的浪潮之中,再無半點波浪。

可是少年沒有放棄,而是一步一個腳印走在江湖當中,勤學苦練,慢慢的從一個不知名的小子,成為了今天的顧愷之。

在成名之後,顧愷之曾經邀請李太白來鐵桶比武,兩人點到為止。

顧愷之贏了,可是李太白也沒有輸。

在武道一途,顧愷之勝過了李太白。

可是在劍道之上,李太白依舊是天下第一。

在那之後,顧愷之親自送李太白走出鐵桶關,以晚輩禮對李太白拜了三次。

李太白在走出鐵桶關之後,大笑三聲離去,“我輩江湖人!”

只可惜當時周圍沒有一個人聽到這樣的評價。

顧愷之此生不敬天,不禮地,唯獨敬重李太白。

“春秋百年,蒼生入烘爐。鬼谷,你說老夫要是將你宰了,是不是對這天地有大功勞?”

鬼谷老人微微一笑,對於顧愷之的言語毫不在意。春秋當中,或者說在春秋結束之後,那些春秋遺民,有哪一個不想這般如顧愷之一般,殺了自己。

他們恨不得將自己萬刀凌遲而死,死後再鞭屍,可能這般也無法消除他們對於自己的恨意。

只是長陵一戰,鬼谷老人便曾經用計坑殺降卒三十萬,致使現在的長陵平原之上,寸草不生,萬物不見蹤影。

“老夫要做的事情,豈是你可以理解的。”

顧愷之瞥了一眼鬼谷老人,問道:“你要是在攔著老夫去往梁王府,那麼我真的會將你打死在這裡。”

鬼谷老人也不繞圈子,直接說道:“攔住你,我是不行,不過老夫要與你做一樁買賣,不知道你願不願意?”

“說來聽聽。”

與一個極為講究做事情公平的鬼谷老人做買賣,顧愷之是第二次。當年第一次與眼前這個老人做過一樁買賣,那次的買賣徹底改變了顧愷之的江湖之路,這也是為何顧愷之願意停下來與眼前這個老人說些“廢話”的原因。

“你放過趙安,老夫給你挑選一個與你實力相當的對手?”

顧愷之做事情與鬼谷老人一樣,也講究一個“公平”,只不過這個“公平”對於江湖人士來說,不是那麼的公平。

在鐵桶關之內,任何人與顧愷之比武,顧愷之都不會要他們的性命。可是在鐵桶關之外,顧愷之出拳,不問勝負,只分生死。

在鐵桶關之內,有人與自己比武,那是提攜江湖後輩。

可是到了鐵桶關之外,你們這些老夫的手下敗將,活著就是這座江湖的拖累,還不如死去。

深知顧愷之行事風格的鬼谷老人既然敢在顧愷之前行道路上攔下顧愷之,自然是有著自己的解決辦法。

“實力相當的對手?是誰?”

顧愷之對於鬼谷老人說的話來了興致,主動開口詢問。

自從躋身仙人境之後,顧愷之便再也沒有遇到過這樣的人了。

鬼谷老人看見顧愷之的樣子,便知道自己今天提出的條件,有了成功的可能。

“不是現在,可能是將來的某一天?”

顧愷之輕笑一聲,“將來的某一天?是不是等老夫飛昇之後,才會有這樣的人?那老夫現在答應你作甚!”

“放心,不超過五十年,甚至可能更短,這個人便會出現。”

顧愷之搖搖頭,顯然這位武夫對於鬼谷老人的安排很不滿意。

鬼谷老人知道顧愷之不會答應此事,“怎麼,你顧愷之就這麼等不急了?”

顧愷之笑了笑,雙手拂過自己的鬢角,微微一嘆,“老夫在江湖之上等了三十餘年,也不見一個人可以戰勝老夫,再等上五十年有如何。”

這次輪到鬼谷老人有些糊塗了,你顧愷之都這麼認為了,為何有不答應自己的提議,你顧愷之到底要做什麼?

不等鬼谷老人發問,顧愷之直接說道:“老夫就是一個武夫,純粹武夫,只信自己的一雙拳頭。你這個只會耍耍嘴皮子的老頭,老夫看不起,也看不上,搬唇弄舌的,老夫也就是沒有成名在春秋之中而已,否則便要見到你一次打你一次。”

鬼谷老人沒有任何發怒的跡象,右手拂過自己的鬍子,看著眼前的顧愷之,沉默不語。

“李太白當年有句話說的不錯,老夫曾經求取李太白親自書寫了,迄今為止都掛在書房當中。你知道是什麼嗎?”

鬼谷老人沒有回答,顧愷之笑了一下,轉過頭,對著躲在一旁的張儀問道:“你可知道?”

張儀搖搖頭,他哪裡有心思猜測顧愷之喜歡李太白的哪句話,現在的他只想快點離開這裡,再也不想見到顧愷之一次。

“所以說啊,當世之中,老夫也就佩服李太白。”

說罷,顧愷之晃動一下自己的腦袋,而後起身,對著不遠處想要靠近,卻又害怕自己的山水郎說道:“都回去吧,老夫不去梁王府了,順便替老夫與梁王帶個話。”

山水郎當中走出一人,書生模樣,雙手抱在胸前,對著顧愷之行了一禮,“不知道顧前輩想要對我家王爺說什麼?”

顧愷之起身,一步踏出,瞬間走出幾百裡,“告訴梁王,老夫看他很順眼。”

“還有,鬼谷老頭你說的那件事情,我希望不會讓我等太久。”

留在原地的山水郎如釋重負,抬起手抹去自己額頭上的汗水,低下頭,看著自己身上被汗水浸溼的衣衫,苦笑一聲。

鬼谷老人對著不遠處的張儀招招手,本來打定主意在顧愷之面前裝死,躲到府邸柱子後面的張儀瞬間跳出,來到自己的師父面前。

“師父,您老。。。。。”

不等張儀說完,鬼谷老人一口鮮血吐出,臉色十分難看。

張儀面色鉅變,從自己的懷裡掏出

一粒藥丸,放到了自己師父的嘴裡。

吞下藥丸的鬼谷老人瞬間提氣,運轉內力,待到自己的傷勢穩定之後,鬼谷老人才緩緩睜開雙眼,看向顧愷之離去的方向,露出苦笑,“真是個老匹夫。”

張儀有些不放心,關切問道:“師父,你的傷勢?”

鬼谷老人擺擺手,示意自己的弟子不必擔心自己,“沒事,只是些小傷,過幾天就好了,既然顧愷之不再去找趙安,那麼我們也要啟程了。”

鬼谷老人直接起身,來到那個書生模樣的山水郎面前,直截了當說道:“回去和你家王爺說,答應我的事情不要忘了。”

書生模樣的山水郎雖然在山水郎裡面的地位很高,但是這種只有王爺與鬼谷老人知曉的隱秘,他當然不知道。更何況,他也就是個傳話的。

“在下一定把老先生的話待到。”

鬼谷老人滿意的點點頭,隨即帶著自己的徒弟張儀離去。隨後滿街的山水郎也是消失不見,人山人海的街道,再無任何一個人。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長安城,楊府。

下朝歸來的楊釗心情不錯,今日自己在朝會上提出的《治理江南道賦稅十二策》被陛下很看重,這說明自己終於可以插手江南道的事務,現在唯一等的便是陛下召自己進宮,就具體的細節當面陳述。

走在府中的路上,看著身邊對著自己行禮的僕人,楊釗都覺得格外順眼,擺手招來管家,“去給所有的下人每人發放五兩銀子。”

管家應聲離去,沒有詢問為什麼,自己家老爺說什麼就是什麼,照做就是。

楊釗走到屋子裡面,在婢女的服侍下,換上了常服,手中端著源自大秦王朝的茶壺,躺在搖椅之上,哼唱著小曲。

楊釗的高興是有原因的,雖然楊家現在在大明可以算得上頂級的門閥,並且有妹妹在宮裡做策應,只要自己楊家不會傻到去謀反,那麼便可以高枕無憂。甚至於將來要是自己的妹妹能夠誕下子嗣,那麼未來皇位,還說不一定輪到誰來坐呢。

但是沒有一個人會嫌棄錢多,也沒有人會滿足以自己的勢力。

江南道作為大明最為富饒的地區,每年上繳的賦稅便可以佔據大明賦稅的半數,這塊肥肉,誰人不眼饞。

只是可惜,江南道半數歸了成王,剩下的半數,一些被皇帝給了自己的兒子趙王,剩下的那些被各家瓜分。

只是可惜,去年的江南道發生了天災,糧食收成可能連每年的十分之一都不到,這樣的事情發生,皇帝自然坐不住,便要派遣欽差大臣,帶著糧食前去賑災。

但是最為關鍵的問題便是朝廷沒有糧食,當初太祖皇帝爭奪天下的時候,便意識到了糧食的重要性。在天下各處,總共設下了九處糧倉,防止有戰爭或者天災的發生。

那麼問題便來了,朝廷要賑災,可是國庫當中的糧食都有了安排,如果沒有糧食可以賑災,那些江南道的人便會餓死。

所以今年年初的時候,嚴之維在臨走去往涼州之前,曾經上過一道摺子,只是可惜沒有人重視。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