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只有一個皇上,明皇。

但是大明確有七位王爺,七位藩王。

當年太祖皇帝親自冊封了四位王爺,將自己的二兒子封為燕王統帥北部邊軍三十萬,封地長安城。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將自己的三兒子封為趙王,可惜尚未就藩,就身死宮中,不算在內。

還有一個當年被封為慧王的太宗皇帝。

最後一個就是當年太祖皇帝的親弟弟,被封梁王,封地涼州,手下一支涼州騎兵,驍勇善戰,駐守西域,威懾西域各國。

在那之後,太宗封自己的義子朱平為成王,封地益州,封當年前朝大秦的駙馬李勇為齊王,封地幽州。

到了如今,明皇陛下,親自冊封自己的大兒子李忠為趙王,封地襄州。當年朝廷對於這位明皇長子的封號還是有所異議的,因為當年的太祖三子就是這個封號,所以當時御史臺的摺子飛雪般堆積在御書房的案頭。最後,還是御史臺的楊釗上了一個摺子,徹底解決了這件事情,也正是因為這件事,楊釗才算徹底留在了明皇陛下的身邊。

二皇子,李霄雲,封為代王,封地就是姜維七人死守七日的揚州,而後便是三皇子,李茂,封地汴州。

其實當年封為藩王的人不在少數,但是因為各種原因,只剩下了七位王爺,其中燕王勢力最大,齊王用兵最神,梁王騎兵最精良。

魏老國公來到雞鳴寺的時候,天色剛矇矇亮,老人拄著柺杖,輕輕走下馬車,他知道那位陛下就在裡面,等待著自己。

霧氣漸起,魏老國公擺擺手,示意管家留在原地,不必跟隨自己,進入雞鳴寺。

雞鳴寺的大門前,一位小沙彌拿著手裡的掃帚,清掃落葉,見到魏老國公的到來,急忙雙手合十行禮。

魏老國公笑著回禮,對著雞鳴寺大門的方向指了指,像是在問大門開了沒有,小沙彌搖搖頭,輕輕說了句,“施主,時間稍早,雞鳴寺還沒有開山門,要不小僧去叫醒他們為你開門?”

魏老國公拉住想要回去雞鳴寺叫人的小沙彌,微微一笑,“多謝小師傅了,我還是坐在這裡等會吧,也不急於一時。”

說罷,魏老國公撿起地上的掃帚,幫助小沙彌清理起落葉,一旁的小沙彌摸了摸自己的光頭,“施主,快放下,這是小僧要做的事情,您是香客,交給小僧就好。”

魏老國公眨眼睛就清理出不少的落葉,“小師傅,人老了,待不住的,不做點事情,我這把老骨頭就難受,要不就當小師傅可憐可憐我這個到

了年紀的老人。”

小沙彌還是不肯讓魏老國公清理落葉,拿過掃帚,輕聲說道:“不行的,要是被監寺師叔看到,我就慘了,老人家你還是坐在那裡,安安心心等著,時辰到了,就進去山門吧。”

“小師傅,你說佛祖真的會保佑那些誠心改過的人嗎,能夠讓讓去往西天嗎?”

小沙彌想起自己師父讓自己抄寫的經文,對著魏老國公誠心說道:“施主,佛祖一定會保佑您這位好心人的。”

魏老國公輕輕一笑,不再勉強,手中的佛珠慢慢轉動,坐到一旁的臺階上,一隻手拄著地,一手拿著佛珠,搭在腿上,靜靜看著小沙彌清理落葉。

時間匆匆過,小沙彌很快就清理完了落葉,對著一旁的魏老國公輕聲告辭,走向雞鳴寺。魏老國公點頭示意,偌大的雞鳴寺門前的廣場,又只剩下魏老國公一人。

春風驟起,吹落一片片樹葉,剛剛被小沙彌清理過的地面,又落下不少的樹葉,魏老國公看著落葉,人這一生又何嘗不是如這落葉一般,小時候就像那春天裡,剛剛長出的嫩芽,柔弱而又新鮮,之後長成葉子的時候,那段時間彷彿少年時候的自己,懷念而美好,而這地上的落葉就是現在的自己,到了離去的時候了。

耳邊傳來孩童嬉戲的聲音,魏老國公抬眼望去,幾名孩童走出雞鳴寺的大門,成群結伴,手裡拿著小鏟子,來到一旁的土地之上玩耍。

魏老國公輕輕一笑,不由得想起當年自己爺爺好像也是這般看著自己的,爺爺坐在那裡,一坐就是半天,當時自己還在猜測爺爺看什麼呢,現在想來有些明白了。

目之所及皆是回憶,心之所想皆是過往。

原來是在懷念自己逝去的時光。

坐在那裡的魏老國公緩緩起身,手中的佛珠轟然斷裂,珠子一顆顆掉落在地上,老人沒有彎腰去撿,而是正了正自己的衣衫,邁著年老的步伐走進雞鳴寺。

“死去就死去。”

嘉和五年的的秋天裡,當朝四大將軍之一的魏老國公,徐天德,死於長安城,雞鳴寺。

今天對於王逸來說是最不尋常的一天,,因為今天明皇陛下要在太和殿召見自己與馬順等一眾去往南楚的錦衣衛。

就在前幾天,明皇派人接走了住在子午巷多時的肖文璇,當天下旨,昭告天下,肖文璇認祖歸宗,改名李文璇,封其為太平公主。

這是王逸加入錦衣衛以來,第一次來到太和殿外,自然是有些緊張的。

一旁

厚著臉皮,非要跟來的李源站在那裡,十分放鬆,看著周圍人的樣子,李源有些想不明白,不就是見我那位表哥嗎,有什麼好緊張的,我當年見過好幾次呢。

太和殿裡面,有資格站在這裡的人,無一不是在大明有資格決定大明走向的人,而一身皇袍的中年人高坐於龍椅之上,下面的官員正在慷慨陳詞的說著自己奏摺上的國事。

坐在龍椅上的中年人只是輕輕打了一個哈欠對著身邊的高力士問道:“他說到哪裡了?”

高力士急忙彎腰,將自己的身體儘可能的靠近陛下的耳邊,輕聲說道:“陛下,劉大人正說著戶部今天的計劃,說到削減軍餉的問題了。”

明皇只是輕輕哦了一聲,緊接著對著下面的劉大人說道:“行了,朕聽明白了,接下來的不用說了,下一個。”

下面正說到自認為得意處的劉大人聽到陛下的話語之後,只得停下舉起的右手,告罪一聲,退入群臣的佇列之中,不再言語。

高力士見狀高喊道:“還有哪位大人想要與陛下上奏?”

群臣之中,無一人敢於說話,高力士悄悄看了一眼站在那裡一動不動的張居正,而後轉過身,低著頭,對明皇說道:“陛下可以了。”

本來有些睏意的明皇一聽這句話,瞬間站起,雙手負後,“諸位,朕今日要說一件李家的幸事,大明的幸事,太祖時期的趙王,朕的三皇叔,尚有子嗣留在人間。”

明皇說完,下面自然有人高呼天佑大明,陛下聖明。

站在一旁的禮部尚書姚先知冷眼看著那群人,心裡十分不屑,一群大明的蛀蟲。

在明皇站在太和殿上的時候,有五百騎的騎兵自長安城的東門進入,為首者一身蟒袍,身下騎著一匹棕紅色的高頭大馬,身後一杆金黃色的燕字王旗緊緊跟隨。

長安城的大街之上,寂靜無聲,所有人屏住呼吸,在看到那杆燕字王旗的時候,接連跪倒在在地,高呼“燕王”。五百騎勢如破竹,在為首者的帶領下,一路行駛到皇宮午門面前,無一人敢阻攔。

為首者翻身下馬,從一旁的馬匹上,接過一個“士兵”,士兵有些較弱,下馬之後,輕輕叫了一聲“二叔。”

這一聲“二叔”,惹得燕王哈哈大笑,燕王抬起頭,看了一眼高大的城門,拉著這名“士兵”手,帶著身後的幾名親衛旁如無人的走進午門。

午門兩側的守城將士,從始至終,無一人敢出聲呵斥這位大明七位藩王之一的燕王。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