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辛聽得蔡邕提醒,腦後已經有勁風趕到。他朝蔡琰做個鬼臉,身子突然向前倒下。在快到地的時候,他伸出雙手在地上一撐,雙腿雙手一起用力,向斜前方快速飛去。

這一招正是那天在竹林避開李儒的一招。蔡邕“咦”的一聲,手指點空,看向地下的史辛時,已經像只大蛤蟆一樣,逃離在他一丈之外。

蔡邕吃了一驚,心想竟然有這麼奇怪的招數。他大踏步而上,雖然他的步法沒有史辛精妙,但他五等九重的修為,豈是剛踏入四等的史辛可比。這兩者綜合之下,隨著時間的推移,史辛腳步不再像以前那樣輕鬆,還被迫打翻了幾個花盆。

見蔡邕又是一指伸來,史辛停住腳步,口中呼呼喘氣,“前輩,你等級比我高那麼多,差不多了吧?”

蔡邕見他認輸,也停了下來。“我看你的步法,對棋藝的理解應該也不差。但我發覺有好幾次,你馬上就能進入中間得魚,但就是不進去,反而向旁邊跳了幾步才進入,這是為什麼呢?”

“司空大人說的是哪一步?”史辛虛心求教。

蔡邕從桌子底下抽出一盤六博棋,與史辛對面而坐,指著棋盤道,“就是這裡,你大可以從十二道進入中間得太極得魚,為什麼非要還要跳到七道,再跳到十一道進入?不是又簡變繁了嗎?”

史辛苦笑著搖頭道:“按照棋盤的走向,當然是直接從十二道進入好,但我修為不夠,跳不進去,只能按照上面的方法,迂迴而進。”

蔡邕恍然大悟,哈哈一笑,“原來如此。”他想了想,搖了搖頭又道:“不對,你大可以用剛才那個姿勢,向前撲倒在地,也同樣按時到達。”

史辛一拍腦袋,“對啊,還是司空大人棋藝精湛,我怎麼沒想到呢?”

蔡邕一撫短髯,臉上露出得意的表情,彷彿被一個小孩子誇獎是件多麼榮幸的事情。

當下蔡邕又再指出史辛幾個地方的不足,史辛連連發出驚歎,不著痕跡地拍著馬屁,讓蔡邕老懷大暢。蔡邕教完步法,又開始跟史辛對弈起來。

有了六博步的珠玉在前,史辛相對較弱的六博棋蔡邕就不甚苛刻了。兩人對弈過程中,蔡邕一步一步地指點出史辛的錯誤走法,不知不覺間令史辛的棋藝大進。

蔡邕一個教得起勁,史辛一個學得虛心,時間過去了兩個時辰,已經日薄西山。

看兩人依然沒有住手的趨勢,蔡琰上前提醒,“爹,時間不早了,五嬸都過來催幾次了,我們回去用膳吧。”

“好好好!”蔡邕頭也不抬,隨口敷衍道。

“你已經答應好幾次了,就是不動。我都好餓了。”蔡琰只好祭出殺手鐧。

果然,一看見蔡琰揉肚子,蔡邕抬頭看了看她,笑著道:“乖女兒肚子餓了,最後一盤,最後一盤。”

隨著棋盤當中的“魚”被史辛吃掉,兩人的比分定格在十比二,史辛贏了兩盤,已實屬難得。

就在此時,史辛收到神識的提示:由於蔡

邕的提點,你的棋藝專業屬性提高5點,現在是85。

史辛喜不自勝:不錯不錯,哄了老丈人開心,還能收點利息,也算是意外之喜了。

蔡邕站起身來,拍著史辛的肩膀,“小子悟性不錯,繼續練習的話,在洛陽棋壇也能有一席之地了。”

史辛對他的態度越發恭敬,“以後還得求司空大人多加指點。”

“有機會的,哈哈,有機會的。”蔡邕發出爽朗的笑聲,大踏步走出。

史辛和蔡琰並肩走在蔡邕後面,史辛不停地向蔡琰擠眉弄眼,好不得意。

蔡琰裝作沒看見,但心中也像吃了蜜一樣。她時不時瞟一眼史辛,差點被他的模樣逗笑,連忙用手掩住了嘴巴。

三人走近大廳高大的牆壁,只要拐個彎就到達大廳的門口。

這時牆壁跟前站著一個雜役模樣的老人,正用沾滿了石灰水的掃把掃在牆上。原來在翻新外牆。

看到蔡邕一行人走來,老人低著頭,恭敬打著招呼,“老爺好,小姐好,客人好!”

蔡邕停了下來,用稍微責怪的語氣道:“陳伯,不是說了讓你兒子過來,你在家頤養天年的嗎?怎麼還在做工?”

陳伯牙齒都掉了一半,但依然笑得燦爛:“做了一輩子,閒下來就渾身不舒坦啊。老爺放心,我這身子骨還能做。對了,以後如果小陳有什麼做得不好的地方,你儘量罵他,打他也可以……”

見陳伯絮絮叨叨的,蔡邕微笑著,口中敷衍應著,“好好好。”邊應著邊向前走去。

史辛上前笑著點頭,也算打過招呼。正想跟上前去,不料差點與匆匆折返的蔡邕撞個滿懷。

蔡邕皺著眉趕到陳伯身邊,怔怔地站在原地,眼睛一眨不眨地盯著片灰片白的外牆,不知在想些什麼。

史辛和蔡琰面面相覷,不知蔡邕想幹嘛,都吃驚地看著他,同時又看看外牆,卻並未發現異樣。

陳伯以為蔡邕怪責自己做工做得不好,連忙跪在地上,口中求饒,“老爺恕罪,是不是老奴做得太差?唉!我應該有自知之明了,那麼老了還非要逞強。這件事就應該小陳來做……”

聽到陳伯在旁邊聒噪個不停,蔡邕眉頭輕皺,卻並不出聲,也不做任何動作,只保持姿勢一直站著。

史辛忽然記起,當初自己領悟六博步的時候就是這個表情,想抓住腦袋中的靈感,卻總也抓不住。這個時候是最怕人打擾的。

他走過去輕輕將陳伯扶起,手指放在嘴唇邊,示意他不要做聲,隨後拉著他離開了蔡邕身邊。

蔡邕足足思索了一刻鍾時間,眉頭越皺越緊,最後長嘆一聲,“算了,我們回去用膳吧。”

“等等……”史辛勸住蔡邕問道,“司空大人可是想到些什麼?”

蔡邕搖搖頭:“我也不知道,只是覺得沾了白灰的掃帚劃過變舊的外牆時有些特別。我站了許久,卻越看越普通,只好作罷。”

史辛誘導道:“是不是關於書

法的一些靈感?你可以再想想……”

蔡邕深深看了史辛一眼道:“難道說你也看出些什麼名堂了?不妨說來聽聽。”

史辛笑了笑道:“我能有什麼名堂,只不過是覺得這掃帚的走勢,確實有些像字。”他一邊說,一邊用手指對著外牆隔空比劃,放佛在寫字一樣。

蔡邕與史辛並排站著,也學著他的樣子比劃。不多久,他腦海中靈光一現,大喝一聲:“筆墨伺候!”

蔡邕是文學泰斗,有時興之所至,隨時隨地都可能有詩作或者書法出品。久而久之,他府內的下人也變得機靈,於府內不同地方多放筆墨錦帛,只要蔡邕一呼喚,就會在最短時間內奉上。

蔡邕拿著毛筆在手,沾了點墨水,尋思半晌。只一下筆,眉頭就開始皺了起來,他搖了搖頭,換了支筆,又是不滿意。他一連換了十支筆,都不知道如何寫下去。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正一籌莫展間,蔡邕突然聽到旁邊一陣削竹子的聲音,回頭看時,只見史辛不知何時拿起一把小刀,蹲在地上認真地削著竹子。

蔡邕忍不住問了一句:“你在幹什麼?”

史辛不答,只一心削著竹子。當他再起來時,手裡已經拿著一支特別的筆。這支筆用數條小竹條扎好,越到尾端就越尖,就跟縮小版的掃帚一模一樣。

“司空大人再用這個試試。”

“妙哉!”蔡邕驚歎一聲,拿筆蘸墨,筆走龍蛇,飛快地在錦帛上寫下了一個“蔡”字。

“好,好……”

蔡邕定定地看著自己寫出的字,神情激動,口中只重複說著一個“好”字。

眾人湊上前去,只見字型瀟灑飄逸,有的部分呈枯絲平行,轉折處筆畫突出,在書寫中產生力度,使枯筆產生飛騰而出的空白之處,這與濃墨、漲墨產生對比,大大加強了字型的韻律感和節奏感。

就算史辛不懂書法,仍然看出了強烈的個人風格和高超的書法境界。

“請司空大人為字型命名。”史辛適時地提醒著蔡邕。

“就叫飛白書吧!”蔡邕金口一開,為流傳萬世的飛白書命名。他又在“蔡”字左下方寫上自己的大名,字型當然也是新創作的飛白書。

蔡邕拿著錦帛左右觀看,又傳給蔡琰,下人等,顧盼間頗為自得。

下人在蔡琰的示意下,小心翼翼地捧著蔡邕的新作,急匆匆地走了下去。用不了多久,洛陽城又會因為飛白書的產生,颳起一陣風潮。

史辛當然是知道“飛白書”的,當他看到蔡邕望著牆體怔怔出神的時候,他就意識到自己顯露書法的機會來了。白天的時候他連闖兩關,分別是“琴”和“棋”。剛開始的時候,他聯想到下一個“書”要考書法,實在是頭大。作為後世人,他鍵盤敲得“啪啪”響,但對執筆寫字實在毫無頭緒。以前在靈寶派蔡琰也教過他,但屢次的實驗失敗告訴他,他在書法上面確實沒有天分。如果天眼通可以檢查“書法”這項專業屬性時,他擔保只有20左右。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