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辛和蔡琰出了太尉府,下一站應該是司空府,拜見的是蔡琰的父親蔡邕。

蔡琰低著頭看著自己的腳尖,腳步移動得極慢,她抬頭看看史辛,語氣吞吞吐吐,“師兄,不如我們還是先不去拜見我爹了……”

史辛卻一臉輕鬆,饒有興趣地東張西望。問道:“為什麼啊?”

“因為……”蔡琰一下被他問住了,想了想又輕輕嘆了口氣,“唉!畢竟他不同意我們的事,見面只會更加尷尬。”

“我們為什麼要他同意?”史辛冷笑一聲,“既然他不想讓你幸福,你為什麼還要聽他的?”

蔡琰看了看動氣的史辛,雖然她也贊同史辛的話,但她受多年正統儒術教育,“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已經深入骨髓。雖然她有一顆追逐自由戀愛的心,但一時又哪有勇氣衝破多年的思想禁錮?

今天史辛剛醒來的時候,是蔡琰這幾年來最激動,最放縱的時刻。她暫時拋卻了身上的重擔,只沉浸在兩人這幾個月以來第一次重逢的喜悅當中。但當激動漸漸退卻,她卻不得不重新接受現實:我該怎麼面對師兄?又怎麼面對父親,獻帝?

史辛冷笑完,側目看向蔡琰,只見她一雙大眼睛充滿憂慮,長長的睫毛上沾了滴滴淚珠,我見猶憐。

史辛心中一疼,語氣轉軟,“琰兒,你能告訴我你爹將你許配給獻帝的經過嗎?”

“嗯……事實上,我爹並沒有將我許配給獻帝。或者說……尚未將我許配給獻帝。”

史辛矍然一驚,瞪大了眼睛問道:“什麼?”

“雖然我也很生我爹的氣,但事情也不能全怪他。”蔡琰幽幽嘆了口氣,“我嫁入皇宮,是聖教的教規。聖教規定,聖教的領袖如果是男的就是教主,與皇帝結為結拜兄弟;如果是女的就叫聖女,那麼就與皇帝結為夫妻,並成為皇后。教例這樣規定的目的,其實就是要讓聖教服務於皇室。”

“聖教三長老除了我就沒有其他後代,我是可以登上聖教領袖位置的唯一人選。本來,三大長老有權力去改寫教規。私底下盧伯伯和王叔叔也曾提過,問我爹要不要那麼做,畢竟現在的皇帝已經不是以前的皇帝,後宮被董卓匹夫淫‖亂。但我爹死都不鬆口,只推搪以後再說。其實我很清楚,他是不想連累兩位兄弟多年得來的好名聲。”

“聖教三長老,朝廷三公,他們肩上揹負太多了。就算他們顧及我,不要名聲。但一旦改教規,董卓就會引動所有輿論,從中挑事,拉幾位長老下臺,或者以此事要挾聖教聽命於他,這不止朝廷遭殃,我們所有人都不能獨善其身。”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史辛聽蔡琰說著,心中思潮澎湃。這是一件很複雜的事,糅合了宗教,政治,人性在裡面,而且是一件大家時刻關注,辦得不好就會引起譁變的大事。聽得出蔡琰的語氣,她一方面怪她爹的不作為,另一方面也是感嘆命運多舛,理解她爹的

做法。為什麼生來就是蔡琰?為什麼不是男兒身?為什麼另外兩位叔伯沒有後代?

“教規,教規……”史辛喃喃自語,“琰兒,能改教規的人就只有三長老嗎?噢,對了,我到現在對聖教的組織結構都不清楚,你能給我簡單介紹一下嗎?”

“聖教自武帝時創立,第一代教主是董仲舒,教主下面最大的就是三護法,並不是現在的三長老。歷代聖教都是為皇室服務的,這一點誰也改變不了。後來王莽篡政,那時朝綱崩壞,滿朝文武都是王莽的人。王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率眾多高等級脈師偷襲聖教,殺害教主和三大護法……那時聖教教眾龐大,他不敢貿然取締聖教,只有退而求其次,立一無能之人為教主,改三大護法為三大長老,當然,安排的都是自己人。後來光武復興漢朝,就又把聖教掌握回自己的手上,但三長老這個職位就一直沿用至今。”

史辛點點頭,“原來還有這等波折。對了,我聽說聖教有一部天人神書,乃聖教的傳世寶典,這次角逐成功的選手將得到三位長老的傳授,是不是真有這回事?”

蔡琰點頭道:“我聽說是有這麼回事,據盧伯伯說,天人神書在王莽年代就失了蹤,但後來機緣巧合下又找回來了。這是聖教不向外傳的秘密,但是三長老為了增加選拔賽的吸引力,竟然將這個秘密說出來了。”

史辛道:“那不會是個幌子吧?如果真那麼厲害,為何不讓你修煉?”

“天人神書並不是什麼人都可以修煉的,有許多的修煉限制,或許我還不夠強,因此三位長老並未傳授。”

蔡邕的司空府就在太尉府的旁邊,蔡琰雖然磨蹭,但轉眼就到了。

看著熟悉的大門,蔡琰抬起的腳又放下,遲遲不願走進去。

兩個門衛見是小姐,連忙把門開啟,躬身相候。見蔡琰許久都不動身,又好奇地望向她。

史辛哈哈一笑,拉了拉蔡琰的衣袖,當先踏了進去。

蔡琰進入自己家裡,當然不需通報,他們在大廳轉了一圈,沒看到蔡邕,聽下人說在花園彈琴。

蔡琰領著史辛,走向花園。

史辛跟著蔡琰,離遠就聽到幽幽琴聲傳來。走得近時,琴聲更盛。史辛雖然不通樂理,但一下就認出了這首曲。這首曲聽蔡琰彈過太多次了,正是《陽春白雪》。

二人在花園中轉了個彎,來到一個拱橋前,透過紅紅綠綠的小花園,可以清晰地看到了蔡邕的背影。

史辛和蔡琰停下腳步,蔡琰在他耳邊低聲說道:“我爹的脈器是焦尾琴,琴聲比我的綠綺琴雄渾,因此他彈奏的《陽春白雪》與我是有區別的,你仔細聽聽。”

史辛側耳細聽。果然,雖然兩人彈的《陽春白雪》曲韻差不多,但是蔡邕的聽起來會更加老練一些,男性化一些。而蔡琰的聽起來就更朝氣一些,女性化一些。

前世

的歷史裡,蔡邕是東漢末年的儒學大師,文學家,音樂家,書法家,一句話概括就是有關文人的事情他都非常通達。他以孝義聞名,本來不想仕官,後經太尉橋玄(不是大小喬的父親)舉薦才出仕。後董卓器重,三日之內,歷任侍御史、治書侍御史、尚書、侍中、左中郎將等職,封高陽鄉侯,世稱“蔡中郎”。蔡邕因在王允座上感嘆董卓的死而被下獄,不久便死於獄中,年六十。

但世事就是如此讓人哭笑不得,這世蔡邕和王允竟然成為了生死之交,還同為三公之一,三長老之一。

史辛在腦海裡搜尋蔡邕有關的資料,並細細分析。按照目前接觸過的歷史人物來看,他們的性格和以前都差不多。從蔡邕感嘆董卓的知遇之恩而死這件事看來,他的文學修養是很高,但性格就太過剛直,不圓滑,並不適合搞政治。

一曲奏罷,蔡邕也不回頭,背對著他們說:“過來吧!”

蔡琰一拉尚自望天出神的史辛,兩人走了過去。

因為蔡琰的緣故,這是史辛第一次見蔡邕,在他內心深處,這算是第一次拜見未來老丈人。

史辛態度恭謹,行的當然也是大禮。他一躬到底:“末學後‖進史辛,拜見司空大人,二長老好!”

“哼!琰兒,你過來,不要跟別的男子站那麼近。”

雖然史辛和蔡琰中間的距離足以再站一個人,但這位老丈人仍然覺得兩人靠得太近了。他眼珠都要突出來了,臉色自然也很難看。

上次蔡琰因為史辛昏迷而跟蔡邕吵了一大架,但父親畢竟是父親,她內心是很尊重他的。見父親黑著臉,她只好忐忑著心情,看了看史辛,移著蓮步走了過去蔡邕身邊。

蔡邕一直不叫史辛起來,他就一直躬著。蔡邕譜擺夠了,為免蔡琰難堪,這才冷淡地喊了聲,“起來吧。”

“剛才我在撫琴,你似乎在凝神靜聽。《陽春白雪》可是春秋時期晉國的樂師師曠所作,年代久遠,源遠流長。你聽出什麼名堂了?”

“司空大人曲韻高雅,琴藝登峰造極,晚輩聽得太過入迷,怎敢妄言什麼名堂?”

“哼!你也不必太過自謙。我聽王越講過,你在鉅鹿的時候曾經指點過琰兒琴藝,琰兒在你指點下打敗了周瑜,還學會了自己作曲。看來你對音律還是有點造詣的。你儘管說來便是。”

“這是一個考驗!”史辛意識到這個問題時,心猛然提了起來。

看向蔡琰,見她微笑著緩緩點頭,似乎在鼓勵他一試。史辛曾經指點蔡琰琴藝是事實,今天醒來時又不知說了什麼,讓琴藝高絕的嵇康如痴如狂,忘形而去。這些輝煌的往事,讓蔡琰對他頗為放心。

史辛心裡苦笑一聲,搜腸刮肚地想些奇特的讚美的詞。瞥眼間看見蔡邕一副看笑話的表情,充滿了不屑,彷彿在說,就憑你就想追求我女兒?省點吧,不自量力。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