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主公戰死沙場,曹仁許褚典韋等人叛變,投降史辛。荀文若荀公達向西逃亡,張勳紀靈戰死,只有龐令明以身殉職?咳咳咳~”

初聞曹操身死的噩耗,郭嘉眼前一黑,險些摔倒。好不容易扶著椅柄站穩身子,依然搖搖晃晃,早已淚流滿臉。

他和曹操的感情不一般,大家有同樣的嗜好,同樣的話題,每次聚在一起都是說過不停,既是賓主,也是至交。

主公出征前還躊躇滿志,談笑風生,怎麼會死了呢?

但想深一層,再厲害的人就能免除戰死沙場的命運嗎?

理智告訴他,這是不一定的啊。

至於荀彧和荀攸,是他從小玩伴兼同窗,自己年輕時受荀家照顧頗多,言語間客氣一些,最重要的是他並不相信他們會潛逃。

他們向西潛逃,目標很明確,那就是司馬懿。

除了在軍中有超然地位的郭嘉之外,其餘人等如程昱、五子良將、夏侯兄弟,曹植曹彰等人跪了滿地,淚流滿臉。

與此同時,十個從兗州戰場逃回來的逃兵跪在大帳之內,臉色蒼白,表情惶恐。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他們其實是曹丕的心腹,被安排在曹操身邊當親兵。當時戰場亂哄哄的,他們瞅準機會逃了出來,快馬加鞭回到曹丕身邊,並把自己的所見所聞告知於曹丕。

他們的到來讓曹丕對計劃的成功執行又多了幾分信心。

“大公子從何得知?”

郭嘉雖然悲傷,但還是意識到了關鍵之處。

“這是父親臨行前給我的錦囊,他預知自己大限將到,於是拼著與史辛同歸於盡的想法,儘量消耗他們的兵力,同時也可以為我們這邊創造最大的勝利條件。唉,可惜……”

“我不信!主公事前沒跟我們說過!”

郭嘉表示懷疑,曹操的死讓他方寸大亂,竟然忘了此時最高統帥是曹丕。

面對郭嘉的質疑,一直以溫文爾雅示人的曹丕並無不悅之意,輕輕抹了把眼淚,“開始時我也不信,但事實擺在眼前,奉孝可以看看。”隨後又嘆息一聲,“我想,父親是怕我們擔心和阻擾,因此直到剛才才讓秒才叔把錦囊交給我。”

說完把楊修臨摹的錦帛送了過去。

雖然郭嘉聰慧過人,但只限於軍事,論文學水平還是跟楊修有些差距。接過錦帛一看,果然是曹操的筆跡,內容和曹丕說的一樣。

但他也並未盡信,皺眉沉思。

郭嘉心思縝密,曹丕還真怕他想到什麼,咳嗽一聲道:“這十位士兵乃父親的親兵,他們不願加入史辛,因此在我們即將兵敗的時候拼死逃了出來,趕過來報信。”

郭嘉看向這十人,渾身鮮血,一臉疲憊,看得出確實是經過一番苦戰。

曹丕點名一名口齒伶俐的士兵起來說話。

“主公那時和史辛決一死戰,而各位將軍在鬥將之時已經帶了傷,荀彧和荀攸軍師看到情況不對,早在兩軍交戰之時不知去向,主公只好把軍隊的控制權交給張勳和紀靈兩位將軍。奈何兩位將軍力有不逮,被張飛一招陣斬。後來主公死於史辛之手,曹仁等三人以及十萬大軍全部投降史辛,這場大仗輸得不能再輸。”

未等郭嘉有所反應,夏侯惇勃然大怒,瞪著獨目道:“好啊,曹子孝這個叛徒,枉主公平時那麼

看中他,到頭來還不如新加入的龐德忠誠。以後讓我碰到,一定手撕了他。”

曹仁在宗親中一直壓過夏侯惇半籌,曹操在的時候夏侯惇不敢發作,現在新仇舊怨一起算,首先針對曹仁。

郭嘉看看夏侯惇,不說話。

程昱作為副軍師,頭腦開始冷靜下來,想到的卻是其他事情,向曹丕拱手道:“大軍不能一日無主,請大公子繼承主公的遺志,帶領我們勝下這一場硬仗。”

曹丕頹然道:“史辛新得我十萬大軍,加上原先的三十萬,總共四十萬,難啊!”

程昱道:“在難也要做,大公子必須振作起來。”

曹丕眼淚直湧,忽然哭得呼天搶地:“父親啊,我什麼都不想要,我只要你回來!子桓想你啊!”

嘴裡說著傷心欲絕的話,哭得幾近昏厥,把地上的曹彰和曹植顯得甚是冷淡。

其實他倆不是不傷心,但少年人究竟是少年人,從未經歷過生死。他們更多的是發懵、無助、腦袋一片空白。

眾將動容,郭嘉連忙扶起曹丕。

曹丕再三跪倒。

楊修伸出衣袖抹把眼淚,眼睛藏在衣袖後面看好戲,心裡一直冷笑:這偽君子、假孝子,倒是演得一手好戲。

同時也有點自食其果、作繭自縛的無奈,曹丕之所以變成人人稱道的大孝子,與自己的扶持功不可沒,畢竟連曹操都被他騙了。

曹丕整這一出,大帳裡更是哀聲一片。

半晌之後,程昱舊事重提,讓曹丕領主公位。

這次郭嘉也贊成了,沒辦法啊,曹操三個兒子當中他能力最強,最孝順,其餘兩人完全不是敵手。

曹丕倒不急著做主公,當務之急是先保存實力,趕緊逃離這個地方。

穩定下情緒,沉聲問道:“兩位軍師,兵馬可已調動完畢,我們馬上就要出發了。”

他的計劃很簡單,回到襄陽據險而守,有真龍護罩的保護抵擋個幾年不是問題。同時派出使者向司馬懿俯首稱臣,作為交換條件讓他派大軍支援。

之所以是襄陽而不是譙,是因為襄陽有長江天險,極端情況下還可以向益州撤退,而譙和壽春就沒有這個優勢。

至於揚州和豫州,曹丕深知沒能力守住,只能忍痛丟棄了。

郭嘉咬牙道:“主公這個仇,我們遲早要報!”

……

史辛對這支曹軍表現得很客氣,畢竟曹操對自己奉獻了那麼多,無論曹丕按不按照曹操的吩咐做,他總要善意一些。

因此,他沒有把十五萬兵馬全部帶出,只帶出了八萬人,由周瑜坐鎮中軍,總督兵馬。餘下的七萬人留在營寨,魯肅全權負責。

史辛身處軍陣的最前面,策馬揚鞭,指點江山,意氣風發。

諸葛亮和蔡琰跟在他旁邊,諸葛亮羽扇綸巾,談笑風生,時刻提供意見。孟獲和祝融跟在他身後。

蔡琰時不時瞄向史辛,芳心暗許。

李彥、童淵、孫策、太史慈、趙雲、周泰、王越、黃敘、甄宓各位戰將一字排開,拱衛主公和軍師,當真是星光熠熠。

張繡、張任軍事才能卓越,各自領軍,落在後頭。高順陳宮、張寧有特殊兵種陷陣營和五行營,護衛在大軍的兩翼,殺氣騰騰。

途中,諸葛亮

問向躊躇滿志的史辛:“主公,若是那曹丕不遵父命,拼死反抗,你將如何對他?”

之前史辛就說過要教訓曹丕,那是開玩笑的說法。

曹操送那麼大的便宜給自己,如果對曹丕無情就顯得自己太過無義。

既然諸葛亮問起,史辛據實回答:“也不會對他怎麼樣,但總容不得他阻礙我前進的腳步。最壞的結果就是把他抓起來軟禁,但錦衣玉食是少不了的。”

諸葛亮嘆一口氣,“曹公的佈局如此精妙,如果曹丕依計行事,我們攻取成都就輕易許多了。”

大軍行至半路,忽見前方塵土飛揚,一隊人馬擋住去路。

一條瘦高的身影策馬出列,指著史辛大罵:“史辛你這卑鄙小人,還我主公命來!”

夏侯淵怒氣沖天,光華一閃,奔襲弓早已祭出,一支急箭同時射出。

此言一出,史辛和諸葛亮無奈對視,對曹丕的抉擇了然於胸。

“夏侯淵爾敢!”

不需史辛親自動手,早有一將策馬出列,彎弓搭箭,也是射出一箭,對準了奔襲箭。

正是太史慈!

尖銳的破空之聲響起,只眨眼間,砰的一聲,奔襲箭被太史慈準確射中,落月箭餘勢未消,還在空中飛行了一段距離才掉落。

夏侯淵大怒,這次同時搭上兩支箭,卻不射史辛,專門瞄準太史慈。

太史慈冷笑,心想這樣對攻顯不出我的本事,應該以奇招取勝。

哪個大將不想在主公面前表現表現,何況太史慈完全有這個實力和自信。

“架”的一聲,一夾馬腹,一人一馬向夏侯淵殺去。同時搭上兩箭,也不見如何瞄準,嗖嗖射了出去。

砰砰兩聲,又射中了!

場中響起了雷鳴般的掌聲,俱佩服太史慈的神技。

太史慈的難度比夏侯淵高出不少,他騎在快速奔騰的馬背上非常顛簸,各種姿勢都不好把握,而且他幾乎沒有瞄準,顯得輕描淡寫。

作為曹營為數不多的遠端高手,夏侯淵被太史慈的蔑視徹底激怒,他要證明自己的實力。

這次一次搭上了四支箭,兩支射向馬頭和馬脖,另外兩支射向太史慈臉上和上身。

這時太史慈已經狂奔到距離夏侯淵的十丈之外,正想取出四支箭,但轉念一想,四箭對四箭沒啥意思,因此只取了兩支箭。

史辛等人在後陣看到,都替他捏了一把汗,是不是託大了些?

要知道距離越近箭矢的速度越快,能給他作出反應的時間就更短。

兩支箭一前一後被發射出去,太史慈在射箭之前有一個按壓的手勢,兩箭以妙到巔毫的角度射出,在空中劃出一道匪夷所思的弧度,以一對二對四箭全部打落。

“了不起,了不起!”

史辛看得神馳目眩,不自覺地發出驚歎。太史慈大膽老練,箭法已與黃忠不相上下。

夏侯淵的臉氣成豬肝色,幾輪比試下來,自己完全落於下風。眼見太史慈馬上就要殺到,尋思討不了好,匆忙射出三箭,調轉馬頭,狂喊道:“大家快走!”

領著手下的奔襲騎士,倉皇逃走。

太史慈舞起落星戟把三箭打落,緊追不放。

史辛怕太史慈有閃失,準備招呼大軍上前支援。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