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褚典韋,你們護送曹公的遺體回陳留,那裡是他的出生地,他的家鄉。待下葬後守陵一年。另外,按照龐德的遺願把他葬在曹公的旁邊。”

“是!”兩人擦去眼淚,拱手應承。

許褚大聲道:“史教主,既然你如此深明大義,我和典韋也不是那不識好歹之人。一年之後,你就是我們的主公,我們會像對待主公一樣對待你!”

他這番話說得不算通順,但大概意思史辛能夠聽明白。

“好,我等你們。”史辛拍拍兩人的肩膀。

“曹仁將軍,你領著我的親筆書信,快馬加鞭趕回陳留,交給賈詡軍師。以我們治下九州的名義向全國發喪,一定要在遺體運回之前做好所有相關的事宜,將曹公風光大葬!”

“是!”

看史辛安排得如此周全,曹仁甚是感動。

史辛長嘆一聲,揮了揮手,“走吧!”

待曹仁等人走後,史辛走回戰場,向曹軍降兵釋出曹操的死訊和他的臨終遺言。

剩下的將領和士兵們早有耳聞,皆大哭起來,一時哀聲遍野。

史辛和眾人收編軍隊,一直忙到夜晚,這才基本結束。

他心繫徐州戰場,把餘下之事交給眾將領,帶著趙雲周泰連夜離開大營。

……

豫州沛郡治所相縣與徐州楚國治所彭城交界,曹丕大營。

曹丕臉色鐵青,胸膛高低起伏,努力壓抑著自己的真實情緒。

他的案上放著一個錦囊,錦囊已空,裡面的一張小小錦帛被緊緊拽在手裡。

這張錦帛上寫著的內容,正是曹操要送給史辛的第二份大禮,由夏侯淵親自送上。

當然,為了保護計劃的獨立性和將風險降到最低,曹操並未把荀彧執行的那部分告訴給曹丕。

“子桓,怎麼了?錦囊上寫的是什麼?”

夏侯淵很是好奇,往曹丕的手上瞄了瞄,禁不住問道。

要是面前的人是曹操,夏侯淵自然不敢冒犯。但面前的是從小看著長大的後輩曹丕,雖然大家都認定他是曹家的繼承人,但夏侯淵是曹操一直倚重的宗親大將,當兩人獨處的時候還是少了許多顧忌。

“秒才叔,我想問你,父親將這錦囊交給你的時候,說了什麼?”

曹丕好不容易擠出一點笑容,當真比哭還難看。

“哦,主公只交待我於明日決戰之前把錦囊交給你,還重複強調一定要屏退左右,除此之外,並無多講。”

夏侯淵據實回答。

徐州戰場上,這兩支大軍已經糾纏了幾天,都是小打小鬧,沒有什麼實質性進展。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在另一場大戰上,那場大戰的結果將直接影響這邊的戰況。曹操把徐州戰場決戰的日子定在明日,這是他臨行軍~前就計劃好的。

曹操並未選擇郭嘉來辦這件事,在他心目中,郭嘉是知己良朋和屬下,但依然跟夏侯淵這種宗親有些差距。

夏侯家和曹家捆綁在一起,一榮俱榮,一損俱損,他們只會效忠於曹操,只會嚴格執行曹操的命令,這是曹操至死都不會改變的想法,也是不爭的事實。

當然,曹操不是信不過郭嘉,他是擔

心郭嘉太聰明了。聰明人的想法一般會很多,他會從中找原因,為什麼曹操選擇史辛而不是自己的親生兒子?這個問題本身就很複雜,就算曹操當面解釋,郭嘉也很難接受。

難道說為了征服世界的宏願,為了消滅司馬懿這種邪惡勢力,為了還大漢一個朗朗乾坤?

這是主公間同等地位的惺惺相惜,郭嘉還沒達到那個高度。

最重要的是,郭嘉跟史辛、諸葛亮這些年來積下了許多仇怨,只能透過長時間的相處和共事化解,不能一蹴而就。

“秒才叔,我想一個人靜靜,麻煩你先回營吧!”

曹丕很快就穩定下情緒,不動聲息地下了逐客令。

待夏侯淵依依不捨地走後,曹丕立即派親兵把楊修請來,並把錦囊裡的錦帛交於他看。

楊修激動啊,多年的臥底工作馬上就要結束,迴歸主公的陣營指日可待。到時所有對他的誤解將會變成無盡的讚美,光耀門楣,光宗耀祖的機會終於到了!

雖然楊修極力隱藏自己的情緒,但雙手依然微微顫了起來。

“啪!”

曹丕一把搶過錦帛,憤怒地拍在案上,表情猙獰。

“父親啊父親,你竟然把我們曹家的基業拱手讓於他人,讓我們如何自處?下了黃泉如何面對曹家的列祖列宗?”

曹丕用嘶啞的聲音低聲咆哮,在“心腹”楊修面前變得肆無忌憚,質疑曹操的做法。他這話已經說得相當嚴重,可以說是大不敬。

楊修的心情卻因為曹丕一手搶過錦帛變得微妙。

他是故意為之,還是憤怒所致?

這是曹操留下的唯一證明,如果被毀,曹丕可以翻臉不認賬,甚至反咬史辛一口,說他害死曹操,與史辛死戰到底。

楊修心裡留了個意,但也並未太過著緊。作為最瞭解曹操的人,他現在很想告訴曹丕:老主公這是最明智的抉擇,因為他瞭解你們的能力不足以和史辛司馬懿等人爭霸天下,他更瞭解史辛的為人,這才是儲存你們、儲存曹家的最好做法啊!

但他不能這麼說,至少他要徹底弄清曹丕是怎麼想的,打算怎麼做。

他手上還有十五萬大軍,就算在哪個地方都是一股不容小覷的勢力。更何況,他可以回去三州中任意一個有真龍護罩保護的城池,據險而守。

“大公子有何打算?”

曹丕突然抓住楊修的手,眼睛直視楊修,問了一句,“德祖,你值得我信任嗎?”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楊修心念急轉,惶恐道:“大公子何出此言?德祖從兩年前的青州攻伐戰開始,就一直將大公子視為心目中的明主。難道大公子感覺不到?”

到了後來,楊修變得氣呼呼的,臉色更是蒼白,身子有些發抖,因為忠誠受到質疑而氣惱。

作為一個間諜,演技是最基本的條件。而作為聰明又浸淫多年的間諜,楊修的演技已經到達爐火純青的境界。

“我自然是信得過德祖的,不然又怎會在這緊要關頭把你找來參詳呢?我要讓德祖幫我做一件事。”

“大公子但說無妨。”

“幫我用父親的筆跡仿冒出另一張錦帛。”

楊修大驚,“大公子,你……”

“你就照著我念的去寫就行。”

曹丕目光幽冷,他又怎會按照曹操的意思前往成都做間諜?就算成功,也不過幫別人做嫁衣。

現在的曹丕,誰也不信。請來楊修也只不過他學問高,文采好,自己無人可用。特別是那一手字,要模仿誰都沒有問題。

曹丕一邊說,楊修一邊寫。

當他知道曹丕的真正意圖時,心情不住地往下墮。

……

史辛趕到徐州大營的時候,已是夜深。

都督周瑜和軍師諸葛亮接住,除此之外並未驚動其他人。

雖說這幾天只是小規模的衝突,但畢竟雙方各握十五萬大軍,隨時都會由小變大,任何時候都不能放鬆。

士兵們的精神高度集中,將領們時刻注意,因此他們更需要抓緊時間休息。

史辛坐在中軍大帳,對昨天發生之事稍作交待。

諸葛亮慨嘆道:“一直以為曹孟德是個陰險自私的梟雄,想不到有如此大度的一面,真讓人刮目相看。”

周瑜附和:“放眼歷史,又有誰能做出這等高義的事?我很佩服他。”

說來也奇怪,這兩位前世一手策劃了赤壁之戰,把當時躊躇滿志的曹操趕回北方的絕代都督和軍師,在今世竟然對曹操不吝讚美,心存敬佩。

幾人緬懷一番,史辛問道:“兩位,如今情勢一片大好,我們接下來應該怎麼做?”

“如果能順利接收完曹操的二十萬大軍,我們的兵力就達到六十萬,而天下只剩主公和司馬懿角逐。當務之急,是搞清曹丕是否會按照曹操的臨終意願辦事。如果順利的話,我們應該把所有兵力都分配到與司馬懿接壤的幾個要處。”

諸葛亮輕搖羽扇,目光閃閃。

周瑜接過話茬,“不錯!這幾個要處分別為:冀州和幷州接壤的壺關,兗州和洛陽接壤的虎牢關,荊州和益州的關鍵之處江陵和上庸。照我之意,到時可以把軍隊從新分配到這幾個地方去。”

兩人相視一笑,惺惺相惜。他們分析得非常透徹,現在已經不是群雄並起的年代,天下大勢非常明朗,剩下的就是兵力和實力之間的較量。

史辛滿心驕傲,誰能想到美周郎和妖智諸葛亮有共處同一陣營,聯手謀劃天下的一天?

幾人就餘下的事情商議一番,對於曹丕將如何做,他們只能被動等著,最多就派多點斥候,密切注意對方大營的動向。

同時史辛也在等,楊修會不會冒著危險來通風報信?

他也知道,曹操只會把主動權交到曹丕手裡,畢竟是自己的骨肉,而且三個兒子都聚在這邊。萬一有什麼突發的情況,起碼有緩衝的時間。

過不多時,一名鷹部斥候在外求見。

“稟告主公,曹營有異動!”

史辛等人神情一緊,“快快說來。”

“曹營內人頭攢動,戰馬嘶鳴,估計馬上就會有大動作。”

“好!”史辛長身直立,朗聲道:“都督,軍師,我們點齊兵馬,看看曹丕到底聽不聽話!”目光轉冷,“如果不聽話,我們就替曹孟德教訓教訓他。”

“遵命!”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