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修派出去打探訊息的斥候臉色蒼白地跑了回來,顫聲道:“不好啦,不好啦,郭將軍被史辛斬首,三千騎兵全部投降,我們也趕快逃命吧。”

楊修捶胸頓足,咆嚎大哭,在幾近暈厥之後才被人攙扶起,抽泣道:“我與郭將軍一見如故,引為忘年之交,想不到如今天人相隔,楊修痛失一知己啊,哀哉,痛哉!”

他演技逼真,聽者無不垂淚。

“唉!恨郭將軍不聽我勸,非要去劫營,如今賊勢強大,更收繳了我軍三千戰馬,要是殺將過來,我們必敗。大家覺得我們是不顧一切殺過去報仇,還是從長計議先撤退?”

一副將走到他旁邊,拱手道:“楊參軍,郭將軍走時帶走了所有騎兵,要是聖教軍率領騎兵衝殺過來,我們斷無倖免之理。”

另一人道:“如今不是衝動的時候,我們當回頭稟告主公,再作打算。”

楊修長嘆一聲,“只能如此了。”下達了撤退的命令。

全軍行至半路,碰到了前來支援的張遼和荀彧。兩人見只有楊修一人回來,兵馬少了差不多一半,士兵們一個個垂頭喪氣,士氣落到谷底,連問其故。

楊修照實說了一遍,張荀二人面面相覷,做聲不得。

楊修裝模作樣傷感一番,後又不無擔憂道:“郭汜將軍一意孤行,不聽我的勸阻非要前去劫營。如今既成事實,不知主公會不會降罪與我!”

荀彧安慰道:“都知道郭汜一向目中無人,就算是我也未必勸得動他。德祖放心,我必會在主公面前為你求情!”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張遼卻並未把郭汜的死放在心上,只關注目前的戰局。

“兩位,我們先後遭遇兩場大敗,接下來這場戰鬥對我們的大局來說至關重要,可以說是只可勝不可敗,你們覺得應該怎麼辦?”

荀彧讚道:“文遠將軍果然有大局觀,這場戰鬥的確很重要。我認為……”

楊修搶著道:“我認為應該合兵一處,以兵力壓制聖教軍,必定能反敗為勝。”

荀彧眼眉一挑,看一眼他,沒有說話。

張遼為主將,楊荀二人都需聽他號令。他在出發前受了曹操重託,把這場戰鬥看成能否在曹營立足的關鍵一戰,哪有未戰先退之理,當下贊成了楊修的提議,兩人合兵一處。把一萬一千人分為三部,張遼在中間,楊荀二人為羽翼,氣勢洶洶地殺向史辛的營寨。

趕到營寨時,只見裡面黑暗一片,整個軍營靜悄悄的。張遼上前掠戰,無人應答。

修上前道:“將軍小心,當時郭將軍也是這般,原來裡面全是埋伏,因此才中奸計被斬,我們斷不可衝動。”

張遼思忖半晌,突然奮起道:“戰戰兢兢地裹足不前,豈不是更讓敵方恥笑?就讓我先試試他們的底細!”

綽起月牙戟,策馬邁入營寨裡面。

楊荀二人恐防有失,皆祭出脈器跟上。三人進得寨來,卻發現裡面人去寨空,方知聖教軍真的全部撤退。

三人正待再追,忽聽後方一匹快馬趕到,傳令兵報:“主公令三位將軍原地休整,等候主公親率大軍匯合。”

又等了一會兒,天已經矇矇亮,曹操率領兩萬軍隊殺到。

曹操軍合兵一處,升帳議事。

楊修率先跪在地下,聲淚俱下道:“主公賜罪!德祖有負重託,郭汜將軍已經陣亡。他率領的三千心腹,亦盡數為史辛所擒,已經投降與他。”

他說到“心腹”的時候,特意加強了語氣。

曹操一拍方案,怒道:“怎麼會這樣?我不是讓你好好看著他的嗎?”

荀彧出來求情:“主公息怒,我已瞭解全部實情。楊德祖本想勸阻郭汜,可惜勸他不聽,實不能怪在他身上。”

大家想起郭汜的所作所為,幾乎全部將領都站出來幫楊修求情,夏侯淵更大聲道:“郭汜目中無人,死有餘辜,而且被俘的又是郭汜的親兵,留在我營遲早也是禍事。楊德祖做的是好事,主公不能治他罪!”

曹操的眼睛一眯,臉色陰沉道:“夏侯淵,你嚷什麼?”

夏侯淵心中一寒,氣勢陡降,連忙低下頭來,囁嚅著不敢再言。

其實曹操心裡明鏡似的,這正是他要見到的結果。楊修只不過是很好地執行了他的計策。他也懶得去分辨到底是不是郭汜自己去劫營的,假意訓斥楊修兩句,此事便匆匆揭過。

“大家也看到了,史辛並非你們想的那麼簡單。大家也明白為什麼我放棄攻伐豫州,先追擊史辛。如今他得了郭汜的三千兵馬,加上自己的三千,多達六千。我軍抽調所有城池的兵馬,總共十萬。如今有四萬在長舍,三萬多在此。長舍的兵馬用於防備袁術,不能動;各城池最基本的防守兵馬,不能動;其中有一萬在山陽防備劉備軍,也不能動;至於陳留這一萬兵馬……”

曹操目光閃爍,心中在計較著得失。

楊修瞅準機會進言道:“陳留有真龍護罩保護,萬無一失。不如就讓郭奉孝和大公子,還有于禁,樂進領兵出征,追擊史辛?這樣的話,

我們一前一後窮追不捨,史辛部隊遲早有力乏的一天,待追上他時,也是他兵敗之時。”

楊修這個進言冒險至極,但他自有自己的計較,用的正是以退為進之法。曹操的性格敏感多疑,別人的進言要反覆揣摩,一旦發現什麼不對,立即否定,這樣才顯得自己更勝一籌。

這次荀彧卻與楊修唱了反調:“陳留雖然有真龍護罩,但那是我們兗州的根本,不容有失。真龍護罩擋得住外敵,擋得了內敵嗎?當然,我不是說陳留有人叛亂,我只想說有足夠的兵馬在大本營總讓人心安一些。”

曹操道:“兩位都言之有理。但郭奉孝重疾未愈,丕兒經驗不足,于禁和樂進新加入對軍務不熟練,這一萬大軍……我看還是不要動的好。”

楊修心中暗喜,既然已達到目的,決定不再多言,拱手回到自己的位置。

“數來數去,還是我們這四萬軍馬。也罷,離長舍遠些就遠些吧,就當做是長途拉練。傳令下去,全軍快速行軍,直到追上史辛為止!”

曹操一聲令下,全軍起拔。四萬兵馬何其壯觀,旌旗遮天蔽日,腳步聲震天裂地。

曹操騎在中軍的最前面,把楊修叫了過去。

“德祖,做得好!”曹操低聲贊了句。

他在帳裡自然不能這樣說,說出來的話大家都知道他謀害屬下,以後還怎麼讓人替他賣命?

楊修裝傻充愣,“主公指的是……?”

曹操瞥他一眼,嘿嘿笑了聲,“你知道的!”

楊修依然是那副懵然的表情,“屬下只知道,萬事要以主公為先,主公不方便出手的事,就算千難萬難,屬下也要辦成。”

“好,好!”曹操很滿意楊修的態度,“難得你不居功,只是有點難為你了,做了事情卻還要被我責罵。”

“屬下知道自己的才能在哪,軍國大事,行軍打仗我比不上荀文若,郭奉孝等人。但是我與主公一條心,主公的煩擾就是我的煩擾,縱背上一些罵名,何足掛齒?”

楊修這番話說得甚是肉麻,但聽在曹操耳裡很是受用。身為上位者,誰都願意有人在旁邊吹噓追捧,這也是成就之一。正如楊修所講,反正他的才能擔不起重任,乾脆就做好曹操身邊的知心人,做一些他不好出面做的事情就可以了。

“嗯,德祖也不要過謙,以後多在我身邊辦事,才能也是靠積累的嘛。”

楊修大喜:“多謝主公賜我機會!”

“這是你應得的,哈哈!好好做吧!”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