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融惱史辛把楊修打跑,寒著臉一副愛理不理的樣子。他的身份在漢朝,聖教,文壇都有著崇高的地位,史辛倒不敢太得罪。

好不容易等這些人欣賞完墨寶,五人分席而坐。史辛開門見山道:“文舉先生,大家同屬聖教弟子,都是自己人,我也不拐彎抹角了。剛才楊德祖在大廳那樣對我叫囂,我作為一教之大護法,個人得失早已拋到九霄雲外,做事一直以大局為重,為了維護聖教的威嚴,最後派人將之擊敗。但我也有做得不對的地方,楊德祖是文舉先生的弟子,無意中得罪了文舉先生,實乃罪過。史辛在這裡向文舉先生磕頭認錯!”說罷緩緩站起,大動作地挽起長袍,作勢就要跪下。

史辛說話有技巧,意思是教訓楊修是不得已而為之,得罪你孔融也是為了聖教,如果你這樣都要生氣,就是你不顧全大局了。

孔融乃一代大儒,名聲和風骨比什麼都重要,如果受了史辛這一拜,豈不是成了自私小氣,沒有大局觀的護短之人?傳出去可是會被人笑的,讓一百個梨都挽回不回來。他紅著臉連忙搶上,扶住史辛的手,長嘆口氣,“大護法不必如此。楊德祖自小就爭強好勝,我方才已經出言提醒,可惜他仍一意孤行,有這結果也是咎由自取。只是……唉!孔融與他自小情同父子,如今他一人孤身而去,對這裡人生地不熟,老兒擔心啊!”

孔融來的時候已經跟楊修商量好,儘量為楊修爭取一個聖教的高位,就算得不到教主,至少也是個護法之類的。因為三天後就是史辛升任聖教教主的日子,等他坐實位置後,教主位置自然難以撼動,連那空缺出來的大護法或者左右護法位置也會被別人填補,楊修再難有機會染指。

但這畢竟是聖教內部的事情,孔融打算齊聚所有聖教高層一起討論,大不了讓史辛和楊修文比武鬥一番,決出輸贏。誰知道楊修在聖殿門外一看到蔡琰就情緒失控,以致在外人面前一敗再敗,導致了不可挽回的境地。

不過話又說回來,如果讓史辛和楊修在文學上堂堂正正地比賽,史辛還真是毫無勝算。從這方面考慮的話,楊修的衝動行為倒是幫了史辛。

孔融太明白楊修了,恃才放曠,心高氣傲,在這麼多人面前出醜,恐怕再也難以接受在長安聖教總部任職。既然這樣,孔融就要為他鋪好後路,來聖教前的計劃就要改變了。

此時的孔融,絕口不提把北海分教合併回來的事,只撿些閒話來說。諸葛亮目視蔡邕,向孔融努了努嘴。蔡邕會意,咳嗽一聲,“文舉啊,這次把你找來,也是想透過北海分教來壯壯我們的聲勢。你貴為青州州牧,又是分教掌教,在北海發展得有聲有息,我們有必要向其他諸侯展現一下我們的實力嘛不是?”

既然蔡邕提起,孔融也不好意思再藏著掖著,他長嘆一聲,“伯喈兄啊,我也打開天窗說亮話吧。在我們來往的書信中,我確實提過

將北海分教合併過來,但在來的路上我跟德祖商量過,這裡面其實有很多難處,我想之又想,以前的想法不成熟啊!”

蔡邕雖已處於半退休狀態,但他基本的政治觸覺還是有的。孔融這樣說,很明顯想推翻以前的決定,不再把北海分教合併過來。蔡邕皺眉道:“請文舉言明過中難處!”語氣已經有了不滿。

“第一,長安正處在漩渦之中,董呂聯盟把持朝政,雖然這次極有可能把他們瓦解掉,但是他們的餘黨怎麼辦?那可是二十萬大軍啊,我北海軍只有三萬,怎麼撼動他們?萬一這邊有個什麼不慎……不好意思,我是說萬一,其實也有這種情況嘛不是……長安這邊全軍覆沒,還有北海一支啊,到時你們過去北海,也有個棲身之所;第二,說到我們青州,四戰之地,接鄰曹操,劉備,袁紹這三路諸侯,可算是強敵環視。他們各家的軍力都在十萬以上,如果不是互相牽制著,有所忌憚,早就對北海發起侵略,我這三萬軍隊,也是為了自保啊!”

史辛心中一計較,覺得孔融這番話也有幾分道理。他在北海苦心經營,很難做到眼看自己的基業毀於一旦。也就是說,孔融讓分教合併過來,本來就是一件可做可不做的事,如果楊修成為長安聖教的高層,他老有所依,定當奮力一搏,孤注一擲。但如今楊修不知去向,與史辛的關係勢成水火,他自然也就想給自己留條後路。

史辛明知楊修已經成為自己打進曹操內部的間諜,但苦於不能告訴孔融。孔融對楊修關懷備至,對楊修做這種危險的事肯定一萬個不願意,到時很可能會影響計劃的實行。

諸葛亮正待再勸說孔融,史辛止住了他,對孔融拱手道:“文舉先生,既然你已經決定了,我們也不強人所難。你先在聖教住下,一邊找尋楊德祖的下落,一邊考察下我們聖教總部,或者提出些寶貴意見讓我們改進改進。如果覺得我們建設得可以,要改變主意加入我們,那我們無任歡迎。如果覺得我們還是不成氣候,那三日後可自行離去。”

孔融出爾反爾,他自己也覺得過意不去。史辛說的第一種可能,是不可能實現的了,為了彌補長安聖教,他答應了三天後觀禮完畢,馬上回北海籌備五萬金,以資建設之用。

五萬金說多不多,說少不少,史辛明白他的心理,心安理得地照單全收,之後當然也說了不少好話。

蔡邕引孔融到客房休息,蔡琰忍不住問史辛:“師兄,為何這麼容易就被他說動了?不像你風格啊!按照你的性格,肯定要從三萬士兵中至少拐個一萬來啊。”

史辛笑而不答,反而望著諸葛亮道:“孔明,你覺得我這個決定怎麼樣?”

“大護法神機妙算,高瞻遠矚,亮自愧不如,就不妄言了吧?”諸葛亮笑得若有所指。

史辛哈哈大笑,“孔明懂我啊!”

蔡琰聽兩人說得高深,又彷彿什麼

都沒說,心裡就更糊塗了。她皺眉問道:“到底什麼意思啊?我怎麼越來越聽不懂了。”

史辛終於解釋道:“孔融剛才的話提醒了我。董呂有二十萬大軍,就算他們兩敗俱傷,但很可能仍然有不少同黨遺留。運氣好的話,雙方拼掉了一半軍隊,還有十萬呢?我們加上北海軍才四萬,即使能以少勝多,把餘黨連根拔起,但自己也元氣大傷了。到時隨便一路諸侯開進長安,我們就輕易被人一鍋端了。”

諸葛亮笑著接過話茬:“因此大護法放棄初衷,讓北海軍按兵不動,一旦長安局勢不穩定,還有個後退之路。這就是我說大護法高瞻遠矚的原因。”

前世真正的歷史是:美人計後董卓身死,呂布敵不過李傕郭汜的西涼軍,被趕出長安,由此朝政從新被他們把持。

這世的呂布固然很強,但董卓也是深不可測,兩人為貂蟬火拼,實在難以猜測誰贏誰輸。但可以預料的是,西涼軍依然比幷州軍強悍,就算呂布殺了董卓,他也定然不能全身而退,不要忘了還有眾多諸侯參與這件事,這是前世所不具備的。

除此之外,更有一個不穩定因素,那就是司馬懿團隊的提前出世,讓整件事情更加撲朔迷離,他們將會扮演怎樣的角色,沒人能預料得到。

諸葛亮固然佩服史辛的應變能力,史辛更佩服他只透過自己的隻言片語就能猜到自己的想法,要知道諸葛亮是自己分析出來的,可不是預知歷史啊。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接下來的三天,史辛有大把事情要忙。他要熟知美人計所有的步驟,接待從遠處趕來的諸侯。值得一提的是,所有參與計劃的諸侯在第二天的時候已經到齊,這包括第一天就到達的曹操,第二天到達的劉備,孫堅和劉表。有了這四家的加入,大家信心大增,更期待日子的儘快到來。

劉備帶來了關張,孫堅帶來了孫策,周瑜,太史慈。而劉表則帶來了黃忠和魏延。

史辛與劉表三人素未謀面,想起黃忠和魏延的勇猛,垂涎三尺,刻意接近,盡力巴結。

黃忠年齡不小了,大概四十歲左右,生得虎背熊腰,雙眼精光內斂,一看就知道修為了得。史辛想用天眼通檢視其屬性,卻發現他已到達七等,天眼通檢視不了。史辛並沒太過吃驚,前世身為五虎上將的猛將,這完全在意料之中。只是黃忠正值壯年,卻華髮早生,鬍鬚和頭髮已經半百,總是一副沉默寡言的樣子,顯得滿腹心思。對史辛的落力討好冷冷淡淡,並不熱情。

倒是身為同僚的魏延很是上道,對史辛大加稱讚,“少年英雄”,“未來棟樑”之類的詞語張嘴就來,熱情洋溢。不止如此,魏延對劉備也是大有好感,經常泡在劉備那裡“相見恨晚”,至於聊什麼話題,就不得而知了。

讓史辛吃驚的是魏延也到了七等,就連孫策周瑜太史慈幾人,也到了六等以上的修為,這不得不讓史辛大為感嘆。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