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辛不慌不忙,微笑道:“指導嵇康先生一事,完全出於巧合;至於飛白書,也是剛好提供給蔡司空一些靈感。坊間傳聞豈可盡信?倒是這個迷題嘛,我看第一眼就有了答案,但不知和楊德祖的是否一樣?不若這樣,我們分別寫於紙上,再同時翻出,就知道誰對誰錯!”他並未否認指導嵇康和提示蔡邕這兩件事,以謙虛的方法承認,讓人更加容易接受,也更有說服力。

楊修見史辛說得自信,心裡頓時變得懷疑:看他胸有成竹的樣子,不似做假。哼!那有什麼奇怪的,蔡邕乃聖教二長老,他把謎底預先告知於他,再讓他在眾人面前大大露面,哄抬他的名聲,跟剛才競價為了哄抬價格一個道理,真是夠卑鄙的。

想歸想,但目前只有史辛提到的方法證實兩人是否答對,而場中多數都是學子,找來筆墨紙張也不難。史辛和楊修背對而站,在紙上寫上了幾個字。

就在兩人即將揭開謎底的時候,曹操突然一拍大腿,驚喜叫道:“我猜到了,兩位稍等!”匆匆要來筆紙,也在上面寫出了幾個字。

三人同時將手中的紙翻開,上書“絕妙好辭”四個一模一樣的大字。曹操的字狂野灑脫,楊修的工整大氣,裡面蘊含了極高的書法。反觀史辛的字歪歪擰擰,毫無章法,就連最沒水平的學子也不如。

三人分別向周圍的群眾解釋謎題“黃絹幼婦,外孫齏臼”的解法:黃絹,有色的絲織品,寫成字是‘絕’;幼婦,少女的意思,寫成字是‘妙’;外孫,是女兒的孩子,寫成字是‘好’。齏臼,裝辛之器,盛納五辛(蔥、蒜、椒、姜、芥)的器具,寓意“辭”。四個字組起來就是“絕妙好辭”的意思,是蔡邕用以讚譽《曹娥碑》的。

史辛根本不在意自己的字寫得像鬼畫符,他臉不紅心不跳,哈哈一笑,“果然英雄所見略同,兩位才思敏捷,大漢幾乎無出其右了。”誇別人的同時,也等於狠狠地誇了自己。

曹操嘆道:“我的才能比不上你們,只能說英雄出少年啊。不過,我倒是從中領悟到一些字謎的真諦,如今兩位分不出勝負,我可以出些題給兩位比試比試!”

史辛笑得神秘,“正合我意。”

楊修驕傲地仰起頭,“有何不可?放馬過來。”

忽聞門口一把驚喜的聲音道:“大護法,真是你回來了,怎麼回得如此突然?咦?孟德公也來了,真巧啊。”正是聞訊前來的諸葛亮。

一年半沒見,諸葛亮雖然仍然是那副文質彬彬的氣質,但言談舉止之中已經有了不少威嚴,看上去也更加沉穩,這是他這段時間以來一直總管聖教培養出來的。

“孔明!”

史辛迎了上去,兩人熱情擁抱在一起,不想彼此間的護體真氣一撞,又剎那被分開。

史辛早就皇陵時就透過天眼通.精通檢視過諸葛亮的修為,知道是六等四重。而諸葛亮卻被史辛的修為嚇了一跳。附在他耳邊低聲問道:“六等五重,怎麼如此之高?

“你也不低,六等四重。”兩人相顧而笑。

“萬事俱備,只欠你了,多怕你回不來!”諸葛亮嘆道。

“萬事俱備?備什麼?”史辛被諸葛亮說得一頭霧水。

兩人只稍作交談便分開,畢竟曹操和孔融地位顯著,一直候在外面也不是那麼回事。由於時間有限,人多口雜,史辛也無暇問及曹操和孔融前來所為何事,只能等安排妥當之後再私下問諸葛亮了。

史辛,諸葛亮和蔡琰乃聖教年輕一輩中地位最高的幾個人,史辛更是大家心知肚明的教主人選,由他們接待,給足了曹操‖他們的面子。

諸葛亮哈哈一笑,邊走邊問道:“聽說孟德公要考考大護法和楊德祖,孔明不才,也想領教領教。”

曹操笑道:“都說諸葛孔明是漢朝難得一見的奇才,其智近妖。這一年多的時間,聖教在你的打理下,一掃以往的頹勢,成績讓人刮目相看。別人都說,聖教可以沒了大護法,但是這個左護法,可萬萬不能沒有了啊……哎喲,瞧我這話說得,不是得罪了大護法了嗎?該打,該打啊!不過啊,在孔明面前出題,我是大大的獻醜了。”

曹操不著痕跡地挑撥著史辛和諸葛亮的關係,不等諸葛亮解釋,史辛已經哈哈一笑:“孟德公說得沒錯啊。當初我死皮賴臉地找來孔明,不正是瞧中了他出色的能力嗎?我這個做大護法的有自知之明,不該管的絕對不會管,省得煩心。你看我離開了一年半,聖教被孔明打理得井井有條,我都開始佩服自己的識人的眼光。”

“哈哈,正是,正是!”曹操隨口應道,想到兩人的智慧,這小小離間之計未必湊效,只好一筆帶過。此時他們正好踏進大門,曹操腦海中靈光一閃,表情喜不自勝,“三位且住!”伸手攔住史辛,諸葛亮,楊修三人,笑著接著道,“我路過此大門時忽然心生感應,一道字謎衝進思緒,三位要是要分勝負,就要準備好了。”討來紙筆,在上面寫了一個字,笑嘻嘻地看著三人。

諸葛亮微笑拿著紙筆,神情放鬆;楊修則緊張兮兮地看著曹操手中的紙,生怕慢了半分;而史辛則笑嘻嘻地逗著許褚和典韋,“蒜頭典韋,頂上的蒜苗長長了哦。”“光頭許褚,你的光頭是剃出來的,還是天生的寸草不生?怎麼光得如此徹底?”

曹操心底冷笑,“你如此託大,是因為太自信了還是根本瞧不起我?”嘴裡卻稱讚道:“大護法對比試一事順手拈來,這種從容氣度已經贏了幾分。”他捧高史辛的同時,也不怕得罪諸葛亮和楊修,畢竟這二人算是史辛的下屬。同時,他看到楊修看上去有些忿忿不平,似乎是不服史辛,他不介意試著挑撥兩人的關係。

楊修聞言怒道:“他是瞧不起你,跟從容沒半點關係。快快翻紙吧,何必多說?”他語速極快,生怕曹操趁他說話的時候突然翻紙。說完之後立即回到凝神準備的狀態,旁人看來多少都有點滑稽。

蔡琰見史辛一副無所謂的態度,心中

也著急,問旁人拿來毛筆,塞到他手裡,雙手拿好紙,只等曹操一翻紙,就要拿到史辛面前給他作答。

曹操哈哈大笑,終於把紙翻了過來,上面寫著一個“活”字。蔡琰把紙伸到史辛面前,緊張兮兮地看著他,害怕他沒看題,小聲提醒道:“是個“活”字,師兄想到什麼了嗎?”

史辛笑嘻嘻地看著蔡琰,只見她大眼睛撲閃撲閃地看著自己,一副小心謹慎的樣子,露出了少有的可愛表情。史辛看得心癢癢的,又不敢在公眾地方動手動腳,只好吞了口唾沫,隨手在紙上寫上“闊”字。

“看來大護法已經有答案了?亮也要獻醜了!”諸葛亮笑著往紙上寫上“闊”字。與此同時,在他停筆的時候,楊修也在同一刻放下了筆。

三人同時翻紙,上面都是一個“闊”字。

史辛是最快的,而且他顯然心不在焉,這個前提下,三人之中自然以他為冠;諸葛亮在史辛落筆的一剎那說了句話,證明他那時已經停止思考,有了答案了。他跟史辛差不多同時解除謎,但他解題的時候並無分心,顯然又比史辛又遜色了一些;楊修最認真,但速度最慢。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誰優誰劣,但三人同為聖教中人,史辛不想在外人面前讓楊修覺得難堪,“哈哈,大家同時寫下答案,這把不算。”

豈料楊修頗為耿直,雖然萬分不願,但始終漲紅了臉道:“輸了就是輸了,用不著你同情,下一把我會贏回來的。”

場中只有史辛心裡清楚:大門之內寫個“活”,就成了闊字,這個迷題很簡單。但聯想到曹操乃是初學,字謎遊戲又是剛剛被蔡邕創造出來,曹操舉一反三,化大題為出題,這份智慧實屬難得。諸葛亮固然比楊修快那一點點,但反過來說,楊修只比“其智近妖”的諸葛亮慢那麼一丁點,整個大漢朝也是屈指可數的人物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史辛就更不用提了,《曹娥碑》上的迷題和曹操的“闊”字題答案,前世的史料上都有記載,否則以他對文學一知半解的榆木腦袋,想破了都想不出來。

曹操和孔融被帶到聖教的招待室,弟子奉上點心茶水。為了表示對二人的隆重其事,諸葛亮吩咐弟子把塞北購入的酥拿出來招待貴客。

史辛坐在主人席上,聽到諸葛亮說出“酥”字的時候,心中一樂,心想:今天真是巧了,不知道這發生在曹操和楊修之間的“一盒酥”的故事,會不會再次發生呢?

弟子捧出一盒酥,擺在史辛面前,然後掀開了蓋子。酥就是鬆軟的點心,這盒酥做得很是精緻,而且體積很大,弟子捧出來後轉頭又走了開去,準備拿刀具把它分開。

弟子走到半路,卻被曹操突然叫住。他朝史辛一拱手,笑著道:“大護法,如果你不介意,就由我來分了這盒酥如何?”笑容中飽含深意,一雙眼睛精光閃閃地看著史辛。

史辛心裡在偷笑,臉上卻毫無痕跡,大手一揮,“孟德公奇思妙想,看來又想到什麼古怪點子了吧?”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