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的假期轉眼即逝,之後的日子裡,李曜白天大部分時間都要按照巨國珍的要求記誦各種千奇百怪的經方,煉製各種五花八門的丹藥,一時間成了金丹閣內最忙碌的人。

不過,李曜卻也因此享受到了接近宗聖觀法師一級的優等待遇,除了可以身穿皇家道觀的高階女冠袍服乃至享受專人打理日常飲食起居之外,她還與師父巨國珍進行了一場簡單的受劍儀式,並獲得一柄價值不菲的法劍。

所謂法劍,即為“齋醮法師劍”,起壇作法可蕩穢,雲遊四海可防身。

劍的造型,為隋唐時期最常見的三耳雲首劍,也就只有那刻有陰陽八卦圖案的劍鞘,方能讓人一眼看出這是道家所用的器物。

劍身則是由上等百煉鋼打造而成,劍刃更是吹毛斷發,鋒利無比。

這就是說,此劍其實是一件優質的傷人利器,一把真正意義上的寶劍。

起先李曜寶劍在手,便興高采烈地跑去找劍術好手鍾馗切磋技藝,結果她用千年後的比賽型劍法與劍斬猛虎的實戰派代表鍾馗一較量,就在技術層面上直落下風,甚至連自詡劍技平平的靜雲,她都遠遠比不過。

對此,李曜不由感嘆後世的華夏武術當真變成了花架子,見不得真章。

而鍾氏兄妹倒是沒有料到貌似功夫了得的李曜,竟也會有如此嚴重的短板。

要知道唐人好劍,不僅是喜好公孫大娘那種觀賞性的劍器舞,對於用來技擊的劍術也是同樣推崇。

最讓李曜無語的是,靜雲還說她的劍法就算是劍舞,也不太符合這個時代的流行風格,端的是讓人欣賞不來。

於是乎,李曜就把自己白天有限的閒暇時間,全都用來跟鍾氏兄妹學習實戰劍法。

不過好在李曜武術技擊方面的悟性極佳,每日的劍術學習都是驚人的突飛猛進。

雖說比不得她那無師自通且刁鑽狠辣的橫刀技法,但憑她個人遠超常人的身體素質,卻也在短期之內掌握了一些乾脆利落的殺人劍招。

李曜這些天的生活過得很有規律。每天早晚兩餐,上午背記經方,下午煉製丹藥,黃昏時分學劍,吃過晚飯,再欣賞一支靜雲演奏的琵琶曲,便早早回房歇息,當坤院所有人都睡下的深夜之時,復又翻牆而出,在說經臺周邊地帶一寸一寸的搜尋,尋找藏匿“天道玄機”的疑似之處,待到天邊有了快要現出魚肚白的跡象,方才返回坤院的居所,重新上榻睡個回籠覺,直至晨間送餐的陳桃兒前來扣門,便是又開始了新的一天。

不知不覺間,這般日復一日的輪迴,竟也持續到了李曜收到度牒的這一天。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不過李曜並不著急,因為隨著搜尋範圍的漸漸縮小,這樣的日子也終於到了該結束的時候了。

再過一日,宗聖觀便要為李曜這個新成員舉行正式的入道科儀。

然而,李曜依舊夜如往常,按時翻出坤院,來到了最後一片尚未探索的區域。

這裡是位於說經臺東南方的一片崖壁,崖壁上分佈著幾孔古代修道者開鑿的石洞,李曜一個一個排查,終於在其中一孔僅能容納一人進出的崖洞中發現了一個可疑的機關。

機關其實並不隱蔽,可以說是擺在了明處,只是其外觀著實不起眼,看上去就像一塊陷了半截在地裡的天然石墩。

李曜剛把石墩搬起來,崖洞的深處立刻傳來了輕微的聲響。

李曜心頭一陣激動。

她果然沒有猜錯,這就是一種利用槓杆原理和重力作用製作而成的“自來石”機關。

那位穿越者前輩竟以非常原始的作業方式,在極為有限的自然條件之下,佈置出這般簡單而不失高明的隱匿機關,倒也算得煞費苦心了。

李曜循聲過去,在乾燥的地面上發現了一個形同自然凹陷的方坑,不過俯眼一看,坑內卻似空無一物。

於是,李曜蹲下身子,再低頭仔細去瞧,就見方坑面向崖洞口一側的坑壁上居然還有一個壁龕,而龕中正放著一個綠鏽斑斑的銅箱子。

李曜不禁長嘆了一口氣。

難不成……這破箱子裡裝的,就是所謂的“天道玄機”?

李曜抱出銅箱子,發現這箱子雖不是什麼密碼箱,但也需要開個鎖。

鎖並不複雜,嚴格來說甚至不算鎖,不過是一個可以轉動、長得像方孔圓錢的裝置,只是這開啟裝置的工具又在哪裡?

“同志欲知天道玄機,請攜帶秘匣獨自前往此處……秘匣!”

李曜只默誦了一遍等高線地圖上的小字內容,便立刻想到了要點,隨即從懷中拿出幾乎從不離身的俞石匣子,並發現這匣子剛好與那裝置中間的方孔大小相同,便將匣子嵌入方孔之中,再輕輕一擰,就聽得“咔噠”一聲,銅箱就自行開啟了。

一切都很簡單,簡單到讓人感到失望。

箱中除了三卷舊兮兮的古老帛書之外,再無他物。

李曜再次長嘆了口氣,從箱中拿起帛書,只一一略瞟了眼,心中頓時生出一種哭笑不得的感覺。

“時空守則”、“生存方略”、“經驗備忘錄”……這就是天道玄機?

好吧,其實這樣也不錯。

本來自己就對返回後世沒有抱多大的希望,提前做好了充分的心理準備,算不上有多麼失落和難過。

看一看穿越者前輩的高見,瞭解一下他人的經驗教訓,肯定不會是什麼壞事。

最起碼,不能白費自己穿越以來的一番艱苦努力,不是嗎?

只不過,此地顯然不是一個適合看書的地方。李曜把三卷帛書和俞石匣子都小心翼翼地收入懷中,又從洞外搬來幾塊石頭將凹坑連同那銅箱子一起掩埋好,再把石墩放回原位,待到隱藏了洞中所有的人為痕跡,李曜走到崖洞出口,突然頓住腳步,回頭看了眼洞內,又仰頭望了眼高懸於天空的一輪圓月,便迅速投身到了茫茫的夜色當中……

夜,還很長。

夜色中人的路,彷彿也變得更加漫長。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