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天,真的好懸!”

李曜一夜無夢,沒了心理暗示的作用,大腦的假想狀態便在無知無知間自行解除了,醒來之後再回想昨天所發生的一切,心頭不由暗叫慶幸。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她本以為最有可能懷疑自己的人,便是那宗聖觀的監院歧平定。

卻萬萬沒有想到,自己居然會直接與原主之弟李元吉來了個這般不期而遇的照面。

如果她沒記錯的話,即使在後世,樓觀臺依舊有著許多這個時代名人到訪留下的遺蹟。

而且,唐高祖李淵時不時就會敕修宗聖觀,還會派遣官員代表他老人家頒賜糧帛和田地給樓觀道眾,以此充實他們的齋給和基業。

說不得什麼時候,李曜就會再撞見一兩位重量級的歷史人物,而她卻不可能每次都能提前做好萬無一失的準備。

只不過,李曜要想確定自己未來該何去何從,還必須先把那所謂的“天道玄機”尋得才行。

況且後世多次重建後的樓觀與現在的“宗聖觀”相比,早已是面目全非。

所以對李曜來說,這整整一天的假期,自然是用來熟悉這裡的地理環境了。

待到李曜洗漱穿戴完畢,就聽得有人敲門,打開門便見到一個穿著普通麻衣,梳著雙丫髻的豆蔻少女,手中提著一個食盒,竟是專程來給她送餐的人。

雙丫髻少女向李曜規規矩矩地行了一禮,隨後遞上食盒,還往屋內瞅了瞅,似乎在尋找什麼事物,接著很勉強地擠出一個笑容,艱難地問道:“敢問女道,那只貓兒……還好嗎?莫有影響到女道的休息吧。”

如果不是這少女提起,李曜倒還真沒在意那只狸貓的存在。

因為透過以前那些動物以及此貓的表現,李曜隱約明白了一件事:她自己就能避鼠。

而且她都不知道自己還能在這裡住多久,哪有什麼閒情逸致養貓,這時又見到雙丫髻少女似乎對那只貓兒有些感情的模樣,便問道:“那貓兒原是你養的?”

雙丫髻少女羞怩地點了點頭,算是承認了。

李曜將那一直縮在屋角一動不動的貓兒捉給了雙丫髻少女,笑著說道:“這貓兒跟我合不來,而且我住進來,這裡自然也不會再有甚麼老鼠,所以你可以把它領回去了。”

雙丫髻少女聞言,當即表示感謝,也沒有去深想為何李曜住進來,就不會有老鼠,反正對方把她被人強行帶走的寵物還回來,便是對她做了件好事,可謂是求之不得。

李曜正吃飯時,坤院內響起了動聽的琵琶聲,顯然是從音樂愛好者靜雲的房間裡發出來的。

為了不打攪寂寞美人兒的興致,李曜沒有多想,便打消了飯後邀請靜雲陪自己去附近遊玩的念頭。

隨後,李曜瞧了瞧抱著貓兒守在自己身邊等待收拾食盒的小姑娘,心頭登時有了個新的人選,也不注意什麼食不語的禮儀規矩,不顧形象地一邊吃飯,一邊與之攀談。

得知這個叫做陳桃兒的小姑娘是膳堂師傅的女兒,李曜便聲稱自己初來乍到,對宗聖觀一點都不熟悉,希望陳桃兒能給她做一回臨時嚮導。

陳桃兒對李曜這般接地氣且容易親近的女道也是頗有好感,當然是毫不猶豫就答應了。

待得李曜吃好飯食,兩人就一起出了坤院,先在膳堂交了食盒,安置好了小貓,李曜便在陳桃兒的引領下在宗聖觀及周邊地帶四處遊逛。

李曜不緊不慢地跟在陳桃兒的身後,一邊漫步而行,一邊怡然而望,貌似在欣賞文人墨客詩詞作品中所述的美好風景,實則觀察沿途建築與地形的分佈情況。

此時樓觀臺的建築和景觀分佈很散,四下裡綠竹叢叢,古樹參天,而且很難碰到一個在外走動的道士,若非時不時就會傳來修築場地上工匠和民夫們的吆喝聲,這裡完全可以算得一個幽深僻靜的所在。

一路上陳桃兒顯得無比熱情,就連一些較為隱蔽的地方都要帶著李曜走上一遭,而這樣的表現,當然也正是李曜所希望的。

兩人逛完樓觀臺方圓十數裡的全景之地,已是到了黃昏時分,而後又在膳堂吃了晚飯,李曜方才與之告別。

返回坤院內的居所,李曜臉上的怡然之色頓時消失了,她趕緊關好房門,小心地取出藏在秘匣中的等高線地圖,藉著透過窗戶的殘陽暉光,與今日所見的各個建築景觀的地理位置進行比對。

經過一番認真仔細的參考和分析,李曜認為圖上的圓圈所指示出來的地理位置上,雖然遠不止一個建築或景觀,但還是能大致看出區域範圍並不在宗聖宮,而是在說經臺一帶。

除此以外,她還發現自己所住的坤院,正好在未來的唐玄宗為胞妹玉真公主所修築的玉華觀的地址之上。

而作為她重點調查物件的說經臺,就在坤院的西南方向,兩者相距不過百米。

……

……

夜色深沉,萬籟俱寂,惟有一片蟲鳴。

李曜出了屋子,輕輕掩住房門,現在她穿著一身整齊的圓領男袍,襟角掖在腰間,兩隻袖子的袖口也用布條緊緊捆著,腳上蹬著一雙柔軟輕便的蒲草鞋,走起路來幾乎沒有聲音。

來到坤院的西南牆角近前,李曜雙腿稍微蓄力,突然疾衝幾步,再猛然一個縱身,順手在牆頂一搭,便如輕燕一般飛出了院外。

此時此刻,天邊掛著一輪若隱若現的新月,星光亦是頗為黯淡。

即便如此,李曜還是憑著夜視如晝的能力,儘量沿著建築和樹木的陰影,小心避開地上各種能夠發出聲響的事物,悄無聲息地前行。

畢竟,她可不敢保證,在觀中一群修道者當中,沒有一個耳力發達,警惕性超強的高人存在。

此時的樓觀臺雖說沒有後世那高聳的金黃色老子巨像,但在李唐朝廷的修葺之下,還是由一處高崗樓臺變成了一片磚瓦結構的建築群。

這裡自然是有人住的,只是沒有什麼值得盜賊光顧的東西,因此宗聖觀也就沒有專門安排人來守夜。

李曜如同夜行的靈貓,低矮著身子,穿梭於說經臺內,四處摸索和翻找可疑的事物,甚至不顧屋內有人睡覺,翻窗而入,查遍了任何一個角落,卻是直到臨近黎明,依舊毫無所獲。

顯而易見,說經臺的內部建築已經可以排除了,而那個“天道玄機”的藏匿處便只會在說經臺的外圍一帶。

李曜心中不由一嘆:這下搜尋範圍可就大了太多,看來自己真的要做一陣子“夜遊神”了。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