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康坊北街的吐蕃驛館裡,收到唐皇迴音的祿東贊、賽乳恭頓、桑布扎三人圍坐一堆,個個面沉似水。

“祿東贊紕論,那妖女著實可惡,你說我們該怎麼辦?”賽乳恭頓心中煩躁不寧,抓起一杯冷飲咕咚咕咚灌入口中,然後重重放下,震得杯口水花四濺。

起初他得知前日陪同唐皇接見他們仨人的漂亮女子正是大名鼎鼎的護國公主之時,還忍不住多瞅了幾眼,暗自驚歎對方駐顏有術,美如雪山神女臨凡。

可李曜阻礙唐蕃兩國和親的意圖已經昭然若揭,再好的印象也蕩然無存。

於是乎,“雪山神女”到了賽乳恭頓口中,就變成“那妖女”了。

祿東贊擦了擦額角滲出的汗水,幽幽地道:“我聽說……李淵老兒對那妖女言聽計從,恐怕我們此行的主要目的已經沒有任何達成的可能了。”

桑布扎垂著雙眸,平日裡掛在項上的骨鏈已被他捏於手指之間,反反覆覆撥動著,不過他顯然不是在唸經,嘴裡咯吱咯吱的,好像要咬碎自己的一口白牙。

屋內沉寂了半晌,忽然“咔吧”一聲響,骨鏈在桑布扎的手中斷裂開來,撒了一地的骨珠,桑布扎睜開眼睛,原本柔和的面相立時變得無比猙獰,“李氏父女沒將贊普放在眼裡,究其原因……就是我們吐蕃還不夠強大!陰險狡詐的妖女,必須受到殘酷的制裁!我發誓,如果有機會,我定要親手將那妖女的舌、心、皮、寶瓶……”

“冷靜!”

祿東贊急忙打斷桑布扎戾氣滿滿的起誓,掃視著兩位副使,沉聲道:“輕狂是愚者的表現,謹慎是智者的表現。憤怒於事無補,衝動只會讓自己後悔。只有懂得運用智慧,才能滿足你們的一腔熱血。如今事已至此,既然我們難得來一趟長安,絕不能就這樣回去。”

賽乳恭頓心中一動,故作疑惑地道:“紕論的意思是……”

祿東贊斬釘截鐵地道:“我們滿載而來,也該滿載而歸!”

“如何滿載呢?贊普可不需要好看而無用的財寶啊!”桑布扎耐心拾起一顆顆落在地上的骨珠,說話的語氣亦變得非常平和,與此前怒目金剛般的表現完全判若兩人。

“辦法當然是拖時間了,我們不能使贊普娶到唐朝的公主,至少也該得到一定有用之物來補償,時間總是寶貴的,我們越晚離開長安,得到的就越多。”

祿東贊說著,望了一眼窗外灰暗的天空,長身而起:“現在時辰已晚,我們各自回房好生休息,明早一起去見那李淵老兒。”

……

……

“知了~~~知了~~~”

“阿姊,那些吐蕃使節何時才會離開呢?”

“知了~~~知了~~~”

“阿姊,父親應該不會同意和親吧?”

“知了~~~知了~~~”

東宮的一座涼亭內,雲陽縣主蘭韶英靠坐在一根亭柱旁,雙目緊閉似已睡著。而在亭子的中央,李曜與永寧郡主有一下沒一下地下著圍棋,另有兩個宮裝少女分別跪坐在棋盤的左右兩側,一邊輕輕搖著紈扇,一邊嘰嘰喳喳地說話,跟那林間的此起彼伏的蟬鳴相互交織,聒噪個不停。

這兩個宮裝少女都是李曜這具身子的便宜妹妹。

一個是永嘉公主,杏眼桃腮,娥眉如黛,腰如約素,看著非常明豔嫵媚,只可惜平日有些驕橫放縱,如今已是二八之齡,卻仍未婚配。

另一個剛到豆蔻年紀,名叫李澄霞,三歲得封淮南公主,其姿容雖不及永嘉公主,但畢竟有著李淵妃嬪的基因,生得五官乖巧,肌膚賽雪,也稱得上是個俏麗佳人。

李曜耳根沒得清靜,而且她的心思也沒在棋局上,很快就被永寧郡主贏下一局,淮南公主見李曜投子認輸,忙不迭地幫著收拾棋子,永嘉公主則搖晃著李曜的胳膊,嬌嗔道:“阿姊怎麼不理人家呢?這些吐蕃人一日不走,妹妹心裡就慌得緊。”

自打吐蕃使節入唐請婚的訊息傳來,永嘉公主就有些寢食難安。

因為,當前李淵一共有十九個女兒,其中七個已為人婦,兩個出了家,四個定了親,四個十歲未滿,只有她和淮南公主還具備著和親資格。

李曜朝永嘉公主翻了個眼皮兒,沒好氣地道:“慌個甚,要去當和親公主的也該是出身旁支的宗室女,哪輪得到你們兩個正牌公主,更何況兩國會不會和親都不一定呢!”

“多謝阿姊,看來是我杞人憂天了!”

永嘉公主笑靨如花地給李曜來了一個大大的擁抱,那廂淮南公主也聲音甜甜地道:“謝謝姊姊指點。”

李曜淺笑:“二位妹妹客氣。”

這時,永寧郡主斟酌著開口道:“說起來……任誰都能看出,姑母所提建議有羞辱外邦國君之嫌,目的就是想讓吐蕃使節知難而退,誰知他們竟能忍常人所不能忍,藉著由頭賴在京師不走了,玄音覺得這些吐蕃人很可能會有甚麼動作,姑母應該派人多多盯著他們才是。”

李曜輕輕點頭:“這是當然。”

事實上,“麗競門”早已採取了行動。

昨日朝會一結束,李淵就派鴻臚丞劉善因將廷議的結果告知了吐蕃使團,可祿東贊等人聽到等同贊普入唐為質的和親條件,非但沒有憤然離去,反而還入宮向李淵表示他們願意立即派人回吐蕃傳信,如果贊普松贊干布同意,他們這些使臣自然也不敢反對,只是請求皇帝在得到贊普的答覆之前,多給吐蕃使團一些自由走動的權利,以便能讓他們好好領略大唐帝都的風土人情。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俗語雲:“事出反常必有妖”。

祿東贊等人這種不和常理的表現,足以證明他們並沒有把兩國和親當成此行的唯一目的。

李淵為彰顯天朝上國的開放胸襟,自是滿口答應下來,不過這位老皇帝心中也是明亮的,祿東贊等人前腳剛走,他後腳就把雙方的談話內容一五一十地告訴了李曜。

有鑑於此,李曜豈能對吐蕃使節們的活動放鬆警惕?

炎炎夏日,斷續蟬聲催人眠。李曜掩嘴打了個哈欠,滿臉睏倦地對永寧郡主說道:“我乏了,你和兩位小姑母對弈吧,反正她倆閒得很。”

說罷,李曜往那涼蓆上一躺,就手枕玉頰,打起了盹……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