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人說,皇子們年歲尚幼,現在看不出孰優孰劣,而且護國公主說聖人所患疾症並無大礙,只要精心調養,延壽十年之上亦未嘗不可期,此外我還發現,聖人似乎對武功王也有些掛懷。”

尹德妃這話早已斟酌了多時,端的是言簡意賅。

其實,尹德妃心裡酸楚得很。

作為目前宮中地位僅次於萬貴妃的女人,尹德妃又何曾沒有做過皇后夢。

要知道,當初她倚仗老皇帝的寵幸,一度為自家親族苦心竭力地提供入仕當官的機會,然而她寄予厚望的兄弟死了,父親跟著瘋了,餘者的才能也都非常平庸,迄今為止,居然沒有一人混出個樣兒來。

而更令尹德妃感到失望的是,她以喪失二次生育能力為代價誕下的酆王李元亨患有嚴重的先天病症,數年如一日地泡在藥罐裡,莫說與其他皇子爭奪儲君之位,能否活到成年都是個問題。

有鑑於此,她為了自己能在李淵百年之後有條不錯的活路,只好降低個人願景,同時放低姿態,迅速抱上了大腿,整日唯萬貴妃馬首是瞻,並一改跋扈作風,在宮中見誰都是笑臉相待。

萬貴妃聽罷,兀自點了點頭:“如此說來,聖人這是鐵定要立賢了。”隨即吃力地從坐榻一側的抽屜裡取出一隻錦盒,正色道:“我今日召集諸位來此,其實就是按照聖人的想法,給諸位一些忠告。”

她說著,忽然開啟盒蓋,譁啦啦地往案几上倒出一堆小物件,其他人定睛看去,就見裡面有各色信箋、細竹管、刻有文字的木牌,甚至還有破裂的鴿筒,除了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尹德妃與正大光明依附護國公主的劉婕妤以外,其餘幾位在場妃嬪,包括定力向來不俗的宇文昭儀、崔商都不禁一陣瞳孔劇烈收縮。

萬貴妃的目光從幾位驚惶不定的宮裝女子的嬌顏上一一掃過,冷笑道:“莫要以為我這老嫗年事已高就耳目不靈了,這盒子裡的某些事物,想必諸位心裡都是有數的吧?”

宇文昭儀、崔商、孫修儀等七名妃嬪不約而同地起身走到席間中央空處,一起面向主位雙手伏地跪下,齊聲道:“請貴妃恕罪!”

萬貴妃睨了猶自坐於席上且故作老神在在的劉婕妤一眼,劉婕妤觸到她的目光,立馬打了個激靈,趕緊加入下跪者的行列:“求貴妃開恩。”

萬貴妃語氣冷厲地道:“臨湖殿外的斑斑血跡浸透地裡,至今仍清晰可辨,既然聖人暫緩立儲之事,若想維繫江山社稷的穩定,這宮闈之中就絕不能再起波瀾,諸位過去如何相互傾軋算計,我保證既往不咎!可是,如果將來誰不一心一意伺候聖人和教養皇子,還敢明知故犯的話,就別怪自己命薄,諸位都聽明白否?”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妾等明白!”

萬貴妃聽得宇文昭儀等八妃嬪異口同聲的回應,揮袖一指殿柱旁正燒著熱水的小火爐,對尹德妃說道:“勞煩德妃幫個小忙。”

“喏。”

依唐制,宮中若沒有設定皇后,貴妃就是六宮之主。俗話說“位高一級壓死人”,尹德妃入宮這麼多年,還是頭次見到萬貴妃發威,不由有點戰戰兢兢,就見她此刻低眉順眼的模樣就像一個普通的宮女,在數道目光的注視下,小心翼翼地捧起這堆雜亂的小物件走向了火爐……

……

……

當尹德妃替她的好姊妹們銷燬所謂“證物”的時候,邱福邱內侍借送文書之機,已經來到顯德殿書房,將尹德妃如何轉彎抹角地從皇帝口中套取資訊的經過向李曜絲毫不漏地說了一遍,然後又補充道:“德妃與大家分別後,並沒有直接回她的寢殿,而是急急趕去了延嘉殿。”

李曜靜靜地聽完之後,暗歎這德妃還真是個識時務的,不由對邱福頷首笑道:“既是如此,我倒放心了。”

言罷,李曜從木匣子裡捧出一摞卷宗,邱福正要上前幫忙,李曜連連擺手道:“你在這裡待久了容易惹人生疑,還是趕快回去吧。”

“是,奴婢告退。”

邱福答應一聲,正要起身退出房間,卻聽李曜又突然喚道:“且慢。”

邱福立即湊上前恭順地問道:“貴主可還有吩咐?”

李曜唇角勾起一抹和煦的微笑:“差點忘了告訴你一件事,我最近以你的名義給你家阿爺添置了四百畝上等永業田,只要你忠心為本公主辦事,以後絕不會虧待你。”

邱福是華陰人氏,在他的家鄉,四百畝上田絕對是一筆鉅額財富。

雖說邱福看起來不像一個忘恩負義之徒,但畢竟為李曜所作之事需要承擔許多無法預計的風險,所以李曜認為給予對方適當的物質獎勵也是必不可少的。

邱福愣怔了一下,隨即“撲通”一聲癱跪在地上,把腦袋重重地磕下去,激動地道:“多謝貴主賞賜,奴婢一定不負貴主所託!”

李曜揮了揮手:“沒事了,起來吧。”

等邱福滿心歡喜地離去,李曜便開始忙碌起來。

雖說今天是休沐日,但有道是“槐花黃,舉子忙”,再過幾天,那些公卿舉薦的春闈落第者,就要進獻新文參加禮部的秋試,故此求賢若渴的李曜不得不早些做好準備。

而李曜的故友任雅相,也是其中的一員。

說起來,任雅相原本是可以不用參考科舉考試的,早在天輔國師府成立之初,他即收到李曜發出的入幕邀請,但他自持才學出眾,當即婉拒了公主的好意,決定參加春闈,以進士及第的方式涉足仕途。

因為時至今日,朝野上下仍有許多人對有功於天下社稷的護國公主心存芥蒂,再看到一眾前明園管事、護衛乃至僕婢俱都雞犬升天,堂而皇之地成了大唐的衣冠門戶。曾被博州刺史達奚恕、浚儀縣令崔賢首先後掃地出門的清河人馬周,竟然不到一年就擔任了中書省的要員,以致有人震驚之餘,將長相奇特且完全稱不上英俊的馬周,與容貌傾國傾城的護國公主聯絡在一起,,那各種流言蜚語自是少不了的,更有甚者著下詩文對其極盡諷刺挖苦之能事,要多難聽就有多難聽。

儘管任雅相對李曜頗為欣賞和崇敬,同時還對李曜的師姐也有些心心念念,可渭南任氏終究是“孔門七十二賢”之一的任不齊的直系後代,在南北朝和隋代也出過不少高官,而他作為族中的一個嫡系子弟,則不大敢去冒名節受人非議的風險,去攀附護國公主這根高枝。

當然,李曜若是輕易放過這位在原史裡出將入相的文武全才,那就太對不起她自己了……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