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覺,雨後天晴,一宦官上樓向李淵稟報:“德妃來了,說是伺候陛下服用藥膳。”

這宦官姓邱,可謂是李曜的老熟人,不過他現在已不再是當年那個充當妃嬪傳話筒的小宦官了,在“玄武門之變”幸運地躲過長孫順德等人的屠刀之後,因忠心護駕之功,“邱內謁”升作了“邱內侍”,並很快成為了皇帝的貼身近侍,而救下他性命以及為他表功的人,正是護國公主李明真。

所以,這位邱內侍明面上是皇帝的親信,暗地裡則是李曜安插在皇帝老爹身邊的眼線。

李曜將手中杯盞往案上一擱,向李淵告辭道:“既如此,女兒就不打攪父親用膳了,改日再來對弈。”

對李淵來說,請女兒過來下棋本來就是一個幌子,此刻心事稍緩,掃了一眼令人發笑的棋局,便點了點頭:“嗯,你且下去吧。”

隨後,他又對邱內侍吩咐道:“邱福,過來收拾桌案,朕不下了。”

“女兒告退。”

李曜起身離席,與整理棋盤的邱福悄悄碰了個眼色,看到對方眨眼表示會意,這才迤迤然走下樓去。

尹德妃一見仙子臨凡般的護國公主自望雲亭裡出來,忙領著身後兩個手提食盒的宮女迎上兩步,向李曜規規矩矩地行了個萬福:“妾身見過國師。”

要知道,在封建社會,庶母的地位是不及嫡女的,尹德妃雖位居一品夫人,但自從發現李曜與平陽公主李三娘是同一人之後,每逢二人見面,她就不敢有絲毫怠慢。

淡淡香風撲鼻而來,李曜也忍不住多看了這位庶母一眼,其實尹德妃的父兄相貌都長得平平無奇,甚至還有點猥瑣,而她卻生了一副國色天香的好模樣,須知尹德妃乃武德元年入宮,歲數已近半老徐娘,可她如今依舊豔光四射肌膚嬌嫩欲滴,身材曼妙宛如二八少女,一顰一笑媚得人驚心動魄,所以說……莫怪老李一大把年紀還控制不住自己,若是換作別的男人,估計也沒有幾個不喜歡這樣的尤物。

李曜心中嘖嘖讚歎了一番,面上卻掛著疏淡的笑容,垂首還禮道:“德妃不必多禮,快上去侍奉聖人吧。”

“好的。”

尹德妃笑應一聲,在兩個貼身侍女的陪伴下,扭起水蛇腰,娉娉婷婷地步入亭中……

……

……

“運去金成鐵,時來鐵似金。讀書須用意,一字值千金。逢人且說三分話,未可全拋一片心。有意栽花花不發,無心插柳柳成蔭……”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就在尹德妃和李曜打過照面之後,與望雲亭相距不遠的紫微殿中,十七皇子李元裕正稚聲稚氣地吟誦著,素衣素顏的崔商則跽坐在側,手捧一本李曜默撰的《增廣賢文》,滿意地看著自己的兒子。

李元裕出生於武德六年,未滿五歲就能一字不差地默寫《千字文》與李曜改編的《三字經》,是繼趙王李元昌、吳王李元之後,第三個被宮廷中人稱呼為“奇才”的小皇子,可以說老李出產的子女整體素質之高,足以令兩晉南北朝所有皇帝都感到臉紅。

而他的母親崔商出身書香門第,自幼飽讀詩書,是後宮妃嬪中數一數二的才女,而且容貌姝麗,氣質端莊,言行舉止盡顯名門閨秀之風範,相較騷媚入骨的尹德妃而言,可謂各有千秋,因此也頗得皇帝寵幸與欣賞。

但對於宮廷中的生活前景,崔商比尹德妃有著更清醒的認識。

在她看來,除了護國公主那種疑似修仙得道的“凍齡女”以外,常人都是會老的,正如先秦名相呂不韋所言“以色事人者,色衰而愛弛”,而愛弛則恩絕,作為皇帝的女人,親生子才是最可靠的倚仗,無論自己將來能否會坐到母儀天下的位置,將兒子培養得優秀一些,終歸不會是什麼壞事。

“有意栽花花不發,無心插柳柳成蔭……”

崔商正翕動雙唇,反覆品味著文章裡的一段字句,殿外忽然傳來了一個女聲:“昭容可在裡面?”

崔商向伴坐在身邊的侍女阿桑遞去一個眼神,阿桑立刻起身迎出殿門,看到殿階下站著一個身穿正七品淺綠羅衣的年輕女子,立時認出對方是萬貴妃身邊的女官,忙施禮答道:“見過林娘子,昭容正在考較鄶王背書。”

林女官道:“貴妃有請昭容到延嘉殿小敘。”

林女官的吐詞清晰而響亮,不等阿桑轉身回去通報,殿內便響起了崔商的回應聲:“林娘子稍等,我換身衣裳就出來。”

約莫過了小半個時辰,崔商從殿中出來已是煥然一新,但見她發挽高髻,頭插珠翠,額貼花鈿,上穿紫色齊胸大袖宮衣,下穿八幅石榴裙,臂搭一條雪紗披帛,雍容華貴又不失青春氣息。

林女官上前盈盈一福:“打攪到昭容清靜,還望海涵。”

林女官是萬貴妃的心腹,在宮中歷練多年,舉止自有一番氣度,崔商暗道萬貴妃派遣此女來請自己,絕非只是為了閒聊,遂鄭重地虛扶道:“無妨,貴妃相邀,妾身豈敢推託,有勞林娘子在前引路了。”

崔商跟隨林女官一路來到延嘉殿的偏殿,步入門內,眸光一掃,就見朱紫宮裝薈聚一堂,萬貴妃蹙眉端坐主位,宇文昭儀、孫修儀、郭婕妤、劉婕妤、張美人、楊美人、王才人分坐主位左右兩旁,七女俱都面色緊張,不言苟笑,見到崔商進來,也只是輕輕點頭示意。

崔商懷著滿腦子的疑問,向萬貴妃優雅地福了一禮:“崔商見過貴妃,貴妃萬福金安。”

萬貴妃抬手一指右上首的位置:“崔昭容入座吧。”

“商謝貴妃。”

崔商答應一聲,恭謹地坐在宇文昭儀的對面,便向萬貴妃問道:“聽聞貴妃相召,卻不知所為何事?”

宇文昭儀感到有些好笑,忍不住道:“莫非妹妹平日裡只顧著讀書了吧?”

崔商搖了搖頭:“還請……指教。”

萬貴妃也是一愣,隨即問崔商:“你真的不知今日聖人會找明昭商議一件大事麼?”

崔商納罕道:“甚麼大事?”

萬貴妃一臉凝重地道:“一件涉及本朝國本的大事。”

崔商一聽這話,再省起殿中另外七個年輕妃嬪膝下都有了皇子,而且她們兒子的年齡都比李元裕大,心中登時瞭然,卻故作驚疑道:“貴妃是說……聖人想要立儲了?”

萬貴妃輕輕點頭,肅聲道:“依我之見,聖人確有此意,但明昭的想法,實難判斷,而我請諸位過來,就是希望你們坦誠相對,能夠一起等待訊息。”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