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飛逝如電,轉眼幾個月過去了。

自從李淵抵達幷州這個龍興之地以後,這位老皇帝似乎起了戀舊的情懷,在那晉陽宮中一住就不想走,迄今仍未有準備啟程前往他處的動作,就連故太子李建成與齊王李元吉的一週年祭,他都是交由護國公主和宗正卿竇誕二人在京一手操辦。

對此,朝臣們並不是沒有一點意見,幾個性子剛烈的諫官實在看不下去了,紛紛遣使上書,詢問皇帝滯留一地的緣由。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李淵回答得理直氣壯他老人家受不得熱,需要休養一段時日。

朝臣們俱都無力吐槽並在心中翻了個大大的白眼,只道皇帝這是玩得樂不思歸,找個理由來搪塞他們。

而事實上,李淵的確有一個夏天極易復發的遺傳疾病,只是作為至高機密,僅有極少數皇室成員和御醫知道罷了。

不過,滿朝文武也不得不承認,在護國公主監國的這段日子裡,即便皇帝沒有幹過一樁正事,朝廷的一切運轉都無比正常,這大唐還是他們熟悉的那個大唐,甚至儼然已有了邁入太平盛世的跡象。

比如,李淵離京後不久,朝廷改少府“交市監”為“互市監”,天輔國師府騎曹參軍兼互市監何潘仁奉護國公主教令,在豐州、朔州、幽州等地與親附唐朝的草原部落進行貿易,然後將購來的牲畜分批依次送往河北道諸州縣,用於恢復當地因長年戰亂而遭到嚴重破壞的農耕經濟,在外乞食的河北流民得知此事,無不扶老攜幼,趨返家鄉重操本業。

又如,一年一度的春闈結束之後,朝廷宣佈來年科舉將增設格物科,主考《水經注》、《齊民要術》、《考工記》、《種植法》等科學典籍,用以彌補和完善朝廷的人才儲備,而後又將國子學的生徒名額從原來的三百擴招至八百,並在國子學內設立“格物館”和“算學館”,增置博士、助教,專門講授格物、明算兩科的相關知識。

由於格物科的考核內容,一向被古人視作旁門小道,自然難入高門子弟的法眼,但很多庶族士子卻躍躍欲試起來,因為護國公主此般舉措對於他們來說,無疑增加了一個及第入仕的機會。

再如,今年入夏以來,河南道發生大旱,朝廷首先免去了災區全年的租賦,然後又命令河南道諸州縣開倉賑濟,保障受災百姓的基本生活,並委派監察御史張玄素對賑災工作進行監督。

張玄素為人忠直磊落,不畏權勢、不偏私、不收受賄賂,行事雷厲風行,收拾了一個又一個剋扣賑災錢糧、中飽私囊的貪官汙吏,拯救了無數飽受飢餓之苦的災民,所以他每離開一縣,當地都會上演百姓沿途涕淚相送的感人場景,而鼎力支持他的護國公主,也因此在無形中漲了不少民望……

如此種種,不勝枚舉。

國運蒸蒸日上,百姓安居樂業,試問天下除了李曜的政敵,還有誰會在乎那主持朝政的人,不是皇帝而是公主呢?

……

……

七月流火,又是忙碌的一天。

此時顯德殿的書房裡,李曜埋首翻閱著何潘仁呈報的絹馬交易記錄。

而在她的身側,一個小女冠正用自己略顯青稚的聲調,抑揚頓挫地念著一張奏摺上面的內容。

小女冠約莫豆蔻年紀,樣貌並沒有魚玄微那般可愛甜美,只能算是個清秀佳人,但自有一身文雅的卷香味兒,正是當初李曜從食人者口中救下來的三弟子宋玄塵。

宋玄塵唸完奏章,欠身道:“請師父批示。”

這是朔州都督高滿政的奏章,說是苑君璋率部向他投誠,遂上表朝廷詢問安置事宜。

說起來,高滿政也算李曜的老熟人了,她卻頭也不抬,只淡淡地問了一句:“相公們擬定的意見是甚麼?”

宋玄塵答道:“委以苑君璋嵐州都督一職。”

李曜眉頭微蹙,一口否決道:“不妥,你立刻查一下淮南、山南、江南三道是否有空缺的刺史之位。”

如今東突厥內部政局不穩,李曜對苑君璋的歸降,其實早有預料。

與原史不同的是,在當年李曜的干涉下,高滿政不但還活著,而且還成了苑君璋的受降人,但兩者之間有著不可調和的殺子之仇,若使他們毗鄰而居,後果可想而知,所以李曜決定把苑君璋扔到一個遠離河東的富庶地區,以免產生不必要的變故。

宋玄塵從書架上取出一宗文卷,仔細瀏覽了半晌,說道:“回稟師父,唯有淮南安州。”

李曜略一沉吟,吩咐道:“你為我照此批註,改嵐州為安州都督,掌督安、黃、光三州諸軍事,而授爵之事,則通報聖人定奪。”

“喏。”

宋玄塵應了一聲,忙提筆蘸了蘸硃砂,在奏摺上飛快地書寫起來。

這時,書房外忽然響起了一陣短促的鈴聲,李曜也觸動書案下的機關,用銅鈴聲予以回應。

隨後,蘭韶英推門而入,李曜揉了揉睛明穴,問道:“何事?”

蘭韶英語氣不悅地道:“貴主,霍國公來了。”

李曜微微愣怔了一下,那表情好像白天見了鬼似的,隨即便故作一臉坦然地道:“你告訴他,可以去見玄恆、玄寧,想要見我,那就不必了。”

蘭韶英轉身而去,不一會兒,李曜就聽得蘭韶英和柴紹在外面爭執起來,心情不禁有些煩躁,把書冊往桌案上一拍,起身走到門外。

不想那柴紹已經出現在李曜眼前的廊道上,就見他頭戴一頂斗笠,穿一襲米黃色的袍服,從頭到腳風塵僕僕,堂堂國公竟然扮作了一名普通的胥吏。

李曜再看柴紹身後按著刀柄追過來的蘭韶英等人,輕輕嘆了口氣:“阿蘭,你們就不用過來了。”接著又朝書房內喚道:“玄塵,你也回去歇息。”

蘭韶英目光狠狠地剮了柴紹一眼,這才氣哼哼地帶著宋玄塵和一群侍衛退下了。

李曜與柴紹隔案而坐,對視良久,李曜率先開口道:“你怎麼來了?”

柴紹眸光深沉地看著她:“因為我想來。”

李曜磨了磨牙,一字字地道:“按唐律,諸州刺史,私自出界者,該杖一百!”

柴紹滿不在乎地笑了笑,緩緩說道:“整整一年了,玄武門之變,涇州、鹽州大戰,故太子和齊王出殯、週年祭禮……喔!對了,還有回京述職的通知,我全都沒有收到,若是我再不回來,只怕你會將我忘得一乾二淨了吧。”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