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呃啊啊~呃啊啊啊~~~”

畫舫的甲板上,長孫順德被迫向後退走著,放聲慘叫著。

他用力握住刺入腹部的刀刃,兩眼往外凸出,面孔已因痛苦而變得極度扭曲。

前一刻,他才把刀子捅進一個小宦官的體內,可轉眼間,就輪到了他自己……

一群持刀執槍的監門府士卒圍在李曜身周,各個面面相覷,戰戰兢兢,看到對方用刀插著長孫大將軍,緩緩走向船艙,竟無一人敢於挺身阻攔。

臨近艙門,李曜的唇角忽然冷冷地勾起,長孫順德看得眼角猛地一跳,顫聲哀求道:“李……李三娘……不……不要……我是被逼的……”

“你馬逼的!”

刀尖驀地從長孫順德的後腰透出,李曜狠狠地一捅到底,又旋轉刀柄,使勁攪動了兩圈,再橫向一刀劃出,長孫順德整個身子劇烈地抽搐了幾下,隨即“撲通”一聲跪在地上,腸子頓時從他的腹腔裡流了出來,簡直死的不能再死。

霎時間,空氣裡不但瀰漫起了濃郁的血腥味,還多了一股騷味,因為有的人褲襠突然溼了。

片刻的寧靜過後,這群看守畫舫的士兵紛紛棄械跳水,爭相逃命,只恨自己不能變成一條魚。

“噗通!”

“噗通!”

…………

李曜根本連瞧都不瞧這些人一眼,甩去鋒刃上的汙穢,然後收刀入鞘,再一抬眸,她就看到了她的老父親李淵。

“蓮華……”

在陳叔達和裴寂攙扶下,李淵老淚縱橫地走出艙門,看到李曜鐐銬加身的模樣,一時難以抑制心中的悲痛,竟忍不住當著他人的面喚出了平陽公主的小名。

“父親!女兒來遲了!”

李曜扶住李淵的手臂,眼裡晶瑩的淚珠兒便一顆顆地往下掉落。

裴寂、陳叔達、蕭三人也陪著以袖拂淚,各個抽咽起來,彷彿全然沒有看見這對相扶而泣的父女身旁還有一個被開膛破肚的死人。

父女二人傷心地哭了好一陣子,方才各自拭去淚花,一起進入了船艙。

剛剛坐定,李曜便注意到軟榻旁邊的矮几上放著一碗粟米粥,不由端到鼻尖前聞了聞,隨即眸光一轉,冷冷地看向了被李世民譽為“疾風知勁草”的蕭。

根據史料記載,她知道此君是在場唯一有親附李世民嫌疑的人,所以她眼神裡表達的意思,再也明確不過:“過來喝一口。”

蕭與李曜目光一碰,登時打了個激靈,再想起長孫順德的死狀,忙不迭地說道:“陛下久未進食,恐傷康健,但為以防不測,此粥……還是讓臣先來試吃吧。”

蕭說罷,兀自上前端起碗,在他人的注視下,仰頭往嘴裡倒了一大口。

過了片刻,李曜確認蕭沒有異常反應,這才又把這碗粥遞到李淵面前,柔聲說道:“看來二郎沒有下毒,父親快吃,再不吃就涼了。”

李淵點了點頭,自覺張開嘴巴,讓女兒一勺接著一勺地餵食。

一碗米粥下肚,李淵的精神也隨之恢復了幾分,見到李曜手腕上深可見骨的傷口,以及渾身溼透的衣衫,忽然流下了兩行渾濁的老淚:“蓮華竟受苦如斯,造孽啊!”

李曜輕鬆地笑了笑:“父親,我不打緊的,取了鐐銬,換身衣裳,再上點膏藥就沒事了……”

她頓了頓,忽然收斂笑容,鄭重其事地道:“而現在是非常時期,最要緊的事情,便是如何處理二郎和他的同黨。”

李淵有些不明所以,開口問道:“這‘處理’二字,究竟所為何來?”

李曜忽然趴下去,將耳朵貼在船板上,片刻之後,重新坐正身子,說道:“父親,這是一艘危船,我發現船底有些滲水。”

李淵哪會不明白這是怎麼回事,原來他的好二郎還真做了沉舟弒父的打算,不由得臉色一沉,恨恨地罵了一聲:“孽子!”

李曜又補充道:“此船短期內不會沉,但再過兩個時辰就不好說了,請父親和諸公先隨我離開這裡。”

裴寂緊張道:“可是臣不會游水啊。”

李曜道:“裴相莫怕,我有船。”

李曜與李淵、裴寂、陳叔達、蕭四人走出船艙,又對他們說道:“請稍等片刻。”

說罷,她就一頭躍入了水裡,迅速朝畫舫所在的水灣外面遊去。

過不多時,一艘雙層的小型樓船悠悠駛入水灣裡,船上除了李曜,還有幾個宦官正在奮力划槳,李淵認得這是原本監門府用來巡視海池的船隻,不想卻被他的女兒奪取了,而且還順便從船上救出了他的幾個死忠。

待兩船靠近,李曜命人搭上跳板,親自引領李淵、裴寂等人進入樓船的艙房,隨即開啟艙中一個木櫃,從裡面取出李建成和李元吉的頭顱,然後莊莊重重地擺放在了一條桌案上。

李淵望著兩個死去兒子的面孔,嘴唇微微哆嗦了幾下,痛心疾首地道:“真是家門不幸啊!”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裴寂和陳叔達忙上前安慰李淵,蕭卻驚疑地對李曜問道:“貴主可是遇到了尉遲敬德?”

李曜眼神冷冷地看著他:“沒有,卻不知蕭公此言何意?”

蕭覺得心底有些發寒,支吾道:“因為……因為太子和元吉的頭顱……本來在那……尉遲敬德的手上。”

李曜眸光一閃,擺出一臉無比驚怒的樣子,恨聲道:“我若遇到尉遲敬德,定將這個匹夫千刀萬剮!”

蕭吃了一驚,納罕道:“為何?”

李曜咬牙切齒地道:“因為我大哥和元吉的頭,是我在路邊撿的!”

李淵一聽這話,頓時暴跳如雷:“這個逆臣賊子,若不挫骨揚灰,否則難解朕心頭之恨!”

李曜沒料到父親的反應會這般強烈,怕他氣壞了身子,趕緊上前哄勸,費了好一陣子工夫,才讓這位老人家心頭的火氣稍稍緩解。

裴寂小心翼翼地問道:“聽貴主此前舫中所言,可是知曉了目前的局勢?”

李曜頷首道:“沒錯。”

蕭神色立時緊張了起來,咽了口唾沫,忙介面問道:“那秦王現在如何了?”

李曜輕描淡寫地道:“東宮和齊王府有很多忠勇之士,想來戰況一定很激烈吧。”

陳叔達憂心忡忡地道:“秦王雖囚禁父姊,弒殺兄弟,做出此等大惡之事,但太子和齊王畢竟已經去了,而其他諸位庶皇子都太年幼,陛下也越發年邁,為免以後江山易姓,除了立秦王為太子以繼大寶,便再無更好的辦法……萬一秦王再出事,那該如何是好?”

李曜道:“陳公放心,東宮和齊王府衛士缺乏攻城器械,只要他不出玄武門,就不會有性命之虞。”

蕭聞言卻有些急了:“然而秦王家眷都在宏義宮,臣擔心東宮和齊王府將領會藉此迫使秦王出城迎戰。”

李淵腦子很亂,有些彷徨無措,只得看向李曜,問道:“計將安出?”

李曜認真地說道:“女兒只需父親寫一道手敕。”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