魁梧大漢身穿一件青色道袍,頭上戴著一頂碩大的竹笠,竹笠往前壓得很低,遮住了他的大半張臉孔,只露出頜下一大把如鋼針般根根豎立的虯髯,除了肩頭搭著一大張虎皮,背上還負著一柄長劍,他立在客舍大堂的門口,夕陽的餘暉灑在了兩米多高的龐大身軀上,泛起一輪淡淡的光芒。

此形此態,猶如巨靈神降臨凡間。

客舍大堂中一片靜寂,呼吸可聞,絕大多數人都在打量著“巨靈神”,唯有一個跑堂夥計上前怯生生地問道:“這位道長,敢問是來吃飯……還是歇腳?”

“先吃飯,再歇腳。”

巨靈神的聲音很低沉,卻猶如悶雷作響,那跑堂夥計似乎感到了一種莫名的壓力,頓時打了個機靈,身子不自覺地一讓,結結巴巴地說道:“小的曉……曉得,請跟……跟我來。”

此時的大堂內,每張矮桌邊都坐了人,卻非全部坐滿,有幾張桌子邊上還有位置,跑堂夥計顯然是要領著巨靈神與人拼席而坐,一些膽小的食客見狀趕緊結賬溜之大吉,而其中腿肚子轉筋轉得最早,消失得最快的幾位,正是此前口若懸河,聲行並茂,為眾人免費說書唱曲兒的花腿閒漢,以及跟他同桌吃酒笑鬧的夥伴們。

於是乎,巨靈神便順理成章地獨佔了整整一張桌子。

巨靈神所坐的席位距離李曜和袁二一家的位置並不遠,只隔桌子兩三張,李曜心生好奇,便忍不住透過人縫悄悄打量起來。就見巨靈神坐得端端正正,一舉一動,如同受過長期訓練似的,俱都極有規矩,身形雖然威猛雄壯,卻不失文雅大氣的風範,顯然絕非魯莽粗鄙的糙漢可比。

長劍被巨靈神放在了桌面,李曜一眼便認出那是一柄兩晉時期形制的古劍,其劍柄與隋唐流行的雲首劍在外觀上有著明顯的差別,乍看上去有些像東漢鐵劍,卻比東漢鐵劍的劍身還要短,怎麼看都不像一件與巨靈神形象相匹配的兵器。可以說這把劍更應該算是一柄便於隨身攜帶的裝飾劍。但此劍作為裝飾品,似乎又太過於樸素,一根掏空的原木套上幾圈麻繩便組成了所謂的劍鞘,簡陋得仿如孩童即興製作出來的玩耍事物。

巨靈神吃飯的時候,依舊帶著竹笠,竹笠依舊壓得很低,蒸豚蒜醬,炙鴨點椒鹽,去骨鮮魚膾,兼皮熟肉臉,俱都擺上了他的餐桌,簡直無肉不歡。可是他卻不喝酒,也不吃米飯、麵餅之類的主食。而且他吃東西的動作雖很講究,但大嘴一開一合,卻也吃得不慢,所以未等李曜吃到半飽,晚來許久的巨靈神便已經將自己餐桌上的菜消滅得一乾二淨了。

飯畢,巨靈神從席上長身而起,雙手將虎皮展開,再高高舉起,然後在原地徐徐轉起身來,以便周圍的人都能將整張虎皮瞧個清楚。

大堂內很快又喧鬧起來,不時有人交頭接耳,對巨靈神的虎皮的品相進行點評。

“如此大的一張條斑白額,可是活了好些年歲啊,只是這位道長扒皮的手藝著實差了些,還弄得這麼髒。”

“皮毛上那條口子,老夫一看便知是用劍斬出來的,只是砍的位置不甚好,可惜了這張難得的好皮毛啊!實在可惜了!可惜!”

“畢竟此人不是獵戶嘛!想來他定是突遭大蟲襲擊,拔劍保命,是以顧及不得毛皮的好壞吧。”

“是啊,能斬殺大蟲,也算是好本事,換成你我,怕是早已被大蟲裹腹嘍。”

…………

巨靈神向周圍的人展示一番之後,便說出了四個字:“價高者得!”

隨著話音落下,幾個行商模樣的人立刻叫起價來。訊息似乎傳得很快,不一會兒,又有幾人從外面跑了進來,紛紛加入了競拍的行列。

經過一番激烈的競買,這張虎皮最終以二十貫“開元通寶”的價格賣給了那位曾經連嘆“可惜”的老行商。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這個時代自然還沒有誕生“飛錢”之類的匯兌方式,而且二十貫也不是一個小數目,但虎皮的購得者卻是個極講效率的人,不到半柱香的工夫,就讓隨從抬來了兩口裝滿錢的箱子。巨靈神開啟箱子也不驗數,抓起一串錢就往腰上纏。纏好了之後,他又將剩下的錢全都倒出來,當場從一食客身上買下一件衣裳,直接打了個包,然後往背上一扔,試著走了幾步路,竟是一副不費力的樣子。

唐朝是一個尚武的時代,世人皆崇拜力量,因此眾人紛紛叫好,一時掌聲雷動。

其實,不少人都希望巨靈神能夠講一講弒虎的過程,以便增添一些飯後談資,但礙於巨靈神龐大身軀給人帶來的一種無形壓力,再加上他是一副沉默寡言、生人勿擾的模樣,所以直到巨靈神離開大堂,都無人敢上前與之攀談。

李曜親眼目睹了這場突如其來的拍賣會,不由暗笑自己賣刀的時候怎麼就沒想到這種方式,不過她也不在乎那把刀能多賣幾個錢,只希望曹十九能把她的道具做得像樣一些,因為她心裡很清楚,唐朝的女道士可不是這麼容易假扮出來的。

幸虧現在是武德年間,大唐朝廷對出家人的管理不夠規範,還沒有李曜這具身子原主的好二弟李世民依附內律,參以金科而定的《條制》,更沒有後來更加細緻完善的“道僧格”,否則沒有“度牒”的她將會耗費更多的心思。

熱鬧看完了,飯也吃飽了,李曜便適時地向袁二一家說明自己不會去縣城,決定直接前往終南山,而袁二則表示他們需要先託人去聯絡袁家的宗族,打算在這家客舍暫住些時日以便等候訊息,故而雙方將不會再同路而行了。

夜幕降臨,行客各自歸房,由於一房僅有一床,李曜和袁大娘依舊如往常一般睡在了一起。

一向倒床就能睡著的袁大娘,這一晚卻是無心睡眠,大概是對未來尚未明了的生活感到忐忑不安,亦或者是因為知曉面冷心熱的仙姑明日就要和自己分離而依依不捨,是以小姑娘在半夜裡時不時就會喚醒李曜,問一些明知故問的問題。

而李曜瞧見她楚楚可憐的小模樣兒,卻是生不起氣來,只得一一作答,便是如此這般,一起熬到了天明。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