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擊狼山?”

祁黛雙一對眸子幾乎都要冒了出來,顯然對李曜的話語感到震驚極了,好半晌才緩過來,說道:“目前,焉支州統共只有六、七千人馬,打敗步利設實在太難了。”

“難麼?”

李曜反問了一聲,說道:“此番突厥大舉寇邊,步利設不去關中、河東富饒之地劫掠,專程跑來攻打你這塊兒貧地,難道你心裡沒有一點數嗎?”

在一年前,祁黛雙趁步利設遠征在外之機,打著報仇的名義,率眾偷襲了步利設的老窩,擄走大量人口羊馬不說,還放了一把大火,幾乎把狼山南麓的草場燒成了白地。

而當時步利設又跟著頡利可汗吃了敗仗,不但折兵近萬,而且其本人還做了一段時間的俘虜,結果再看到自家領地被劫掠後的悽慘景象,氣得差點病死,直到今年初秋才康復過來。

可想而知,這仇怨這憤怒會有多大。

祁黛雙當然知道自己與步利設結下的樑子已是無解,只得老實交代道:“貴主莫要太高看了黛雙,實不相瞞,我們只是掃蕩了狼山部的牧場,以及幾個依附突厥人的小部落,而步利設本部實力雖有所下降,但依然高出我們許多啊。”

李曜淡淡地笑了笑:“如果我沒記錯的話,如今你在焉支州西南牧養的馬匹之數已過萬五,本朝諸州可讓轄下軍府全員全部換乘雙馬出行作戰的地方首官,恐怕只獨你一人。”

祁黛雙心虛地眨了眨眼,不禁猶疑起來。

李曜見她一時不語,又接著道:“你雖兵少,卻有這等難得的本錢,不如組建多支輕騎馳入突厥境地,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突厥人怎麼對待漢人,你們就怎麼對付他們。”

祁黛雙道:“步利設為避免再遭我等偷襲,在狼山至紅谷關之間遍佈耳目斥候,可謂是下足了力氣,我們的人馬一出關就會被發現,有道是可一不可二,若想對其再行偷襲之舉,只怕會得不償失。”

李曜道:“黛雙會錯意了,我說的不是偷襲,而是擾襲。”

“偷襲”與“擾襲”雖只一字之差,作戰的形式卻是大不相同,前者追求一擊得手,而後者須得反覆出擊,祁黛雙何等聰慧的腦袋,頓時明白其中關鍵,於是試探著問道:“我等若不走紅谷,那……又該從哪裡出去擊敵呢?”

李曜道:“借道。”

祁黛雙問道:“借誰的道?”

李曜不禁好笑道:“莫非你已經忘記自己是大唐的一份子了麼?我這有皇帝手諭,可保你帶兵在鄰州地盤上自由行走。”

祁黛雙道:“黛雙自是曉得,只不過我們若走涼州,過了休屠澤,須得穿越突厥賀蘭部的數百裡領地,才能抵達南山牧場一帶,估計半道上就被突厥人趕回來了,另一個出境地點是甘州的峽口山,可出去之後,便是茫茫大磧……”

她說著,忽然靈臺一清,恍然道:“貴主言下之意,是先收服沙漠裡的小部落,再計取南山麼?”

李曜承認道:“正是,你也曉得,安紅玉的父親是肅州刺史,而她的叔父安興貴今年剛調任甘州都督,我會說服這對安家兄弟為你助戰,只需你多分他們一些好處便是。”

祁黛雙憨笑著道:“這是自然。”

可她似乎又想起了什麼,忽然問道:“貴主此前提到了祁連山,那……我又該當如何朝那邊擴張呢?”

在她的印象裡,吐谷渾人與唐軍交戰,一向屢戰屢敗,似乎遠比突厥人更好對付,如果只能選擇其中一個目標的話,她肯定會趁著現在唐朝與吐谷渾交戰之際,南出祁連山襲擊吐谷渾境內的部落。

李曜道:“向南的話,現在暫時還不成,通往湟中的唯一捷徑大鬥拔谷已被朝廷派兵封死了隘口,須得等到朝廷對吐谷渾進行全面討伐之時,你才有去河湟佔地盤的機會。”

祁黛雙撇了撇嘴:“這不知等到何時了。”

李曜語重心長道:“飯要一口一口吃,你先朝磧北好好發展吧。”隨即又微微一笑:“不過,也等不了太久,如果不出意外,最多再過十年,你們就可以在河湟放牧,賞遍青海四季風光。”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祁黛雙忍不住道:“若是那樣的話,到時候黛雙絕不會只是一州刺史,然而貴主如此費心相助於我,於己又有何益?”

李曜立刻用慷慨激昂的語氣說道:“我本為一女冠,有幸蒙今上隆寵,成為本朝公主,為報聖恩,決定為大唐消除外患貢獻自己的力量,而你雖為一女子,卻是一個真正懂得遊牧的漢人頭領,像你這樣可以取代胡人為我大唐打理草原諸部的人,天下罕有其二,我不扶持你,那還能扶持誰?”

……

……

李曜和祁黛雙滔滔不絕地聊了整整一個通宵,次日晨間起榻時,兩人的臉上依舊未見倦怠之色。

李曜天賦秉異,自是不用提。

而祁黛雙被李曜看似無私實則別有用心的一番洗腦之後,精神振奮非常,聽說奉聖諭而來的明昭公主要去紅谷關視察,一大早就呼喝著刺史府的男女侍衛整束戎裝,恨不得立刻橫刀立馬,去爭取在有生之年滌盪漠北,坐擁河湟,為焉支祁氏的子孫後代奠下一個不世之基。

簡單吃過早膳,李曜和祁黛雙各自領著一長列的人馬,浩浩蕩蕩地出了焉支城。

焉支城到紅谷關只幾十裡的距離,駿馬奔行,不過小半日工夫即到。

未行至谷口,羅仁俊、趙文彥等東方堂草創成員已經縱馬迎了出來,幾人一見李曜今天竟帶著軍隊擺出一個頗為盛大的排場,面上都有些誠惶誠恐,畢竟他們先斬後奏來此助戰,根本沒料到自己會引得李曜不遠千里親臨此地,一時間還真有些不知該如何應對才好。

李曜沒有心情為難他們,只對羅仁俊等人輕飄飄地說了一句“下不為例”,便徑直登上關隘,遙望北方一望無際的大地,見數里之外氈帳連綿不絕,馬群如洪水湧動,忽然冷笑一聲,道:“當真是好風景。”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