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若懷廓不為所動,板起一張老臉,振振有詞地道:“曹戍主,你身為朝廷命官,非但不制止民眾鬥毆,還竟敢在光天化日之下,公然帶兵披甲持械傷害平民百姓,目中可還有王法?你們若速速繳械投降,本官尚可依律問罪,否則一律以反叛論處,斬殺不赦!”隨即呼喝左右:“還不快動手!”

說罷,賀若懷廓頂著熾熱的陽光,站定身形,負起雙手,努力挺直略微佝僂的腰杆兒,眼神輕蔑地睨視著曹通,頗有幾分青天大老爺嫉惡如仇,為民伸張正義的光輝形象。

一隊隊持刀執矛的士卒立刻殺氣騰騰地撲將過去,人群裡頓時一片雞飛狗跳。

這些士卒在抓捕鬧事者的行動中,明顯採取了不一樣的手段。

而其中一名身材較他人更加高壯的軍官,表現得最為突出和分明,對鮮卑人至多只是不痛不癢的推攘兩下,對中原人輕則拳打腳踢,重則拔刀就砍,毫無顧忌。

“父親!”

曹通一見對方如此區別對待,愈加怒不可遏,不想正要張口痛罵,卻忽然聽得一聲悲慼的哭嚎,循聲一看,登時目眥欲裂。

就見地上有一個身著華服,相貌極其熟悉的中年男子靜靜地躺在血泊中,脖頸幾乎斷為兩截,顯然已是死的不能再死,一名背上有著幾條血口的少年郎正撲在他的屍體上面嚎啕大哭,場面當真是無比悽慘。

片刻之後,曹通又重新把視線轉到賀若懷廓的面孔上,狠狠地瞪著對方,咬牙切齒地道:“賀若懷廓,王斡……王雲旋死了,你可知這意味著甚麼?”

賀若懷廓乜了一眼王斡的屍體,目光中閃過一絲譏誚之意,只淡淡地道:“本官看見了。”

作為一個旁觀者,即使李曜之前再不明真相,此時也嗅出了一股濃濃的陰謀味道。

王斡何許人也?

武德五年,楊恭仁率軍平定瓜州之後,王斡作為誅殺叛臣賀拔行的首席功臣,即被唐朝廷封為從五品上的朝請大夫,其品級已與瓜州別駕賀若懷廓相等,可謂是當今瓜州中原士族之魁首。

可這賀若懷廓見王斡死了,神態言語間卻有種喜聞樂見的味道,隨隨便便的一句話,就打發了曹通充滿憤慨與別有深意的質問,就好像這樣一位瓜州本地的重量級人物的性命,去的好不輕鬆似的。

曹通怒極而笑,也只有冷笑。

因為此刻正有一圈鋒利的鐵矛抵在他的身周。

也因為他看出來了,這些士卒裡面沒有一個中原人。

只需看他們一臉狠戾的樣子,他便知道一旦自己有所異動,亦或再開口叫罵,立時就會血濺當場。

這時與李曜一起躲在街角的安紅玉看到這一幕,不由秀眉緊蹙,低聲對李曜說道:“明真,我實在沒有想到,前朝一代名臣賀若弼的兒子,居然是個這般護短的人。”

護短?李曜輕哼一聲,冷冷地應道:“此人很快就會為此付出血的代價。”

她現在算是徹底明白為何沙州的張護、李通會反叛了。

在隋末唐初,沙州、瓜州的人口是以鮮卑、漢人為主,並以少量羌、突厥、昭武胡人為輔而構成的。

大概是當地自南北朝以來,長期高度自治的緣故,她眼前的這些鮮卑人,依舊保留著古老的習俗裝扮,而且還明顯對漢人以及中原文化持有極大的排斥心理,如今看來,似乎都已經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但縱觀古今中外的歷史,成功緩解乃至消除這種族群矛盾的案例,可謂比比皆是。

而唐朝廷派遣鮮卑人賀若懷廓來執掌這裡的軍政事務,顯然是犯了一個異常離譜的錯誤。

俗話說“一碗水要端平”。

作為沙、瓜兩州實際上的地方最高長官,賀若懷廓卻一上任就擺明了立場,偏袒鮮卑人,打擊漢人,對治下百姓實施“抑漢揚鮮卑”的不對等政策。

難道是因為他覺得漢人很好對付?

要知道漢人的血性從來沒有斷絕過,從“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到“萬里一孤城,盡是白髮兵”,再到“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甚至在華夏文明最危險最黑暗的年代,也有無數人為了“不亡國滅種”而與異族抗爭到底。

就連李曜這個初來乍到者,亦能看出當地的漢人與鮮卑人積怨已久,再任由賀若懷廓這般不遺餘力地推波助瀾,待到忍無可忍之時,漢人就必然會群體反抗,進而爆發更嚴重的流血衝突。

李曜很想對這位老而無德,既狠且狂還蠢的傢伙說一句:你不作死就不會死。

只不過,現在的賀若懷廓,非但不知道自己會在不久的將來被人殺死,還在樂此不疲地行兇作惡,草菅人命。

僅僅片刻工夫,便有數人因反抗激烈而遭到鮮卑士卒的無情斬殺,而曹通及其部下面對重重包圍,亦只得束手就擒,隨後就見賀若懷廓輕捋長鬚,抬手隨意地指了指,一群士卒立刻心領神會,衝著曹通等人便是一頓狠打。

安紅玉實在看不下去了,終於忍不住想要現身去阻止暴行,卻突然被李曜一把拽住,不由急道:“明真,拉我作甚!”

李曜悄聲道:“看上面。”

安紅玉抬眸一望,俏臉登時白了幾分,只見附近的房屋頂上蹲藏著許多弓手,少說也有兩百人,各個持弓搭箭,端的是殺機四伏。

可以想象得到,若她突然冒出去,引來一陣亂箭攢射,恐怕連自己怎麼死的都不清楚。

安紅玉一陣後怕,卻用期待的眼神看向李曜,輕聲道:“明真,你能不能出手救他們?”

在她的心目裡,李曜是一個神鬼莫測的人。

不知何時,這種觀念已在她的心裡隱隱地扎下了根,彷彿這世間根本沒有李曜解決不了的事情。

但安紅玉的提問很快就得到了否定的回答。

只見李曜輕輕搖了搖頭,對她無比認真地說道:“我是人,亦不怕死,但,我不是神。”

說罷,李曜的耳朵忽地微微一動,隨即將食指豎在唇前,作了個噤聲的手勢。

安紅玉只得閉嘴,甚至連眼睛也閉了起來,學著李曜的樣子,靜靜地聆聽遠方的動靜。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