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稻香低頭想了想,道:“是我疏忽了,這事兒還是得找人暗中去辦,八姑姑終究是要到那府裡的,若無意外,那是八姑姑下半輩子一直待的地方。”

“羅姑姑說得對,我也是這麼認為的,對了,稻香,我姨娘為我另準備了兩個小丫頭帶過去,我想先放到你的院裡,讓她們隨了羅姑姑多學些規矩,你也知道,我是庶出,那邊那位待我不過是面上好看,我怕去了那府裡無意中犯了規矩連累了家人。”

劉芷菱看到羅姑姑才想起這事。

“無事,左右姑姑在這鳴翠館裡越發閒得慌,不然,她也不會竄拙了我去做這皮毛買賣,你回頭只管叫那兩個小丫頭來這裡就是了。”劉稻香一口應承下來,這本就不是什麼難事。

劉芷菱喜出望外,忙道了謝,接著兩人就著劉芷菱買田的事討論起來。

“說起買田,我那養爺的兩個姨娘生了兩小子,你是知道的,又因原本兩人是我娘那屋裡放出來的,總免不了要多照看些,她們也很爭氣,如今攢了些銀子也想託我幫忙買些田地呢。”

“說起來,我這樣養在深閨裡的庶女,還比不過你口裡的鄉下小姑娘,就連那兩個姨娘都會為自己的孩子打算呢,果真還是買田好。”劉芷菱心裡再一次感謝老天爺,在她快要絕望的時候。

讓她認識了親哥哥一家子。

“嗯,你儘可能多買些田吧!”劉稻香也覺得劉芷菱去那府做妾妃,也無法自由出門,買田地是最好管理的。

“回頭我去找我姨娘,她說了,要拿二千兩銀子給我辦嫁妝,我買了田地每每有了收益,也可以拿銀子孝敬我姨娘,我姨娘若知曉了,必然會很開心。”劉芷菱大抵是從小就知道了自己的即定命運。

對於走小妾這條路,她一點都不抗拒,又或是非要嫁個正室什麼的,反而覺得做個小妾比當正室的活得更開心。

劉稻香問她:“我娘可有說,大概能勻多少銀子出來?”

“你幫我賺了一千兩,我姨娘那裡有二千兩, 你娘說緊著點用,那些虛頭巴腦的都省了,大概能省個二千兩。”

也就是張桂花不貪她的這點銀子,實打實的給她置辦了三千兩嫁妝,已經足夠她嫁去恆王府而不被看輕。

“嗯,回頭你把銀票準備好,我讓我娘打發人去看看,尋個合適點的,離京城不太遠的莊子,我姐妹三個也要買,最好是能買到一塊兒,田裡有什麼事忙不過來,也能抽調人手互相幫襯一下。”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劉稻香又把雙搶忙碌的事與劉芷菱說了一下。

聽得她兩眼圓睜,半天合不攏小嘴。

“我以為春天把米灑在地裡,到了秋天就能收好多好多米呢!”

劉稻香笑道:“若真如此到省事了,省得還要把穀殼弄掉,這個最是考驗人耐心了。”

“我左右不懂這個,我知道你是個懂農事的,什麼都聽你的。”劉芷菱才明白自己把種田想得太簡單了,索性當個甩手掌櫃,什麼都交給劉稻香去弄。

劉稻香不免有些頭疼,一旁的羅姑姑心中一動,對劉芷菱道:“八姑娘,咱姑娘要到年跟前才會忙得腳不沾地,八姑娘何不在這段時日裡,常來向我家姑娘多多請教農事呢,又或是與姑娘一道去夫人那裡,聽她講講地裡幾時除草,幾時殺蟲,又要幾時施肥,用什麼肥好,種子呢,也有好歹,哪地兒適合種哪樣物,這一樣樣的細細道來,可夠叫人誰的呢!”

劉芷菱拂掌道:“好主意,稻香,這段日子我可要日日來打攪你了,你可不能嫌煩哦。”

“哦,你不繡你的嫁妝了?是誰一臉嬌羞的樣子,看得我雞皮疙瘩掉一地。”劉稻香一想起她坐在繡架前的樣子,小身板忍不住抖三抖。

劉芷菱不依了,挽著她胳膊笑道:“好稻香,當然是來請教你更重要啊。”她雖不明白羅姑姑為何要刻意如此,但她知道劉稻香肯定是有點不對勁。

正好她也有這方面的問題要請教,於是——就坡打滾了!

“好了,好了,都依你還不行?”劉稻香被她搖得頭暈眼花,只得依了她。

劉芷菱陪著她又說了一會兒話,有小丫頭來尋她,說是六姨娘找她有事,劉芷菱只得依依不捨的離開鳴翠館,臨走前再三確認,她明天過來吃早飯。

劉稻香朝她揮揮手:“快走,快走!”

於是,劉芷菱圓滿了!

劉稻香把帳冊整理了一番,她娘賺了五千兩,她大姐賺了四千,她三妹賺了五千,雙胞胎弟弟們竟賺了一千,當看到這個數字時,劉稻香驚得小嘴圈成了個“O”!

她的弟弟們才虛歲七歲吧!

她是背靠小禽禽才能賺到大把銀子,果然,累死累活賺得多不如胎投得好!

劉稻香懷裡揣著銀票,先去了香嫣閣,再去了書香齋,把三人所賺的連帶本金一併送去了,後又帶著丫頭們去前院尋劉正信,結果劉管家說老太爺已有數日不曾回家了,也不知在忙活些什麼。

最後,她去了靜水院。

“娘,我來了!”劉稻香嬌甜的聲音不似以往那般死氣沉沉,多了幾份歡快與活潑。

張桂花早在盧姑姑與唐姑姑回來時,已知道羅姑姑等人一道回來了。

聽到這熟悉而又久違了的聲音,張桂花的心也跟著鬆快起來。

“快些進屋來,今兒外頭冷著呢,你也不帶個手爐出門,有什麼事非得急巴巴的趕在這時候來,可有凍著了,快些過來讓娘瞧瞧。”

“娘!”劉稻香歡快地奔到她跟前,撲到她懷裡撒嬌,嗯嗯,有娘的孩子是個寶。

張桂花見她心情不似做假,笑問:“我閨女今兒真正高興呢,可是賺了不少銀子?”

“娘,啥事都瞞不過你,不對,是姑姑們告訴你的吧?”劉稻香從她懷裡滾出來,接過小丫頭給她湛的熱茶。

張桂花笑答:“可不,唐姑姑一回來就說了,聽說我投的一萬兩銀票賺了五千?”

“嗯,不過,娘您別得瑟,您閨女我比您賺得更多,娘最近可去過翠玉閣又或是金順樓,不知可有新鮮的時興頭面,您想要多少,閨女我都給您包圓了。”劉稻香一副財大氣粗的樣子,把自己的小胸脯拍得呯呯響。

張桂花見她眼角的鬱色散去,心中十分歡喜,笑道:“那我可得叫人去翠玉閣跑一趟,看看那裡有哪些時興樣子。”

劉稻香笑得眉眼彎彎,招手示意青梅上前,青梅把手裡的帳冊遞給了劉稻香,她翻到記有張桂花名字的那一頁,把帳冊遞給了自家孃親:“娘,這裡都記著呢,大家分攤掉所有開銷後,這是娘投資的一萬兩所得。”

“五千兩?真心不錯,這個我不告訴你爹,我要留著當私房錢。”張桂花笑得越發開心。

劉稻香捂嘴輕笑,她娘嘴上說是當私房錢,這錢最終還不是用在她爹和她姐弟幾個身上了。

“娘,這是大姐姐的銀票。”劉稻香從青梅手中接過一摞銀票給了張桂花。

張桂花自打家中有錢後,最愛做的事就是數票票,她順手接過來清點了一番,問道:“怎麼只有七千兩?你不是說你姐投了八千兩麼?”

劉稻香才發現自己忘說一事了,忙道:“是這麼回事,之前大姐姐買院子不是銀子不湊手麼,當初找我借了二千兩,找娘借了一千兩,另外還找小舅舅借了五千,這回做皮毛生意,大姐姐給小舅舅去了信,說是皮毛賣了後,讓小舅舅直接從中扣掉五千兩,因此,大姐姐才只有這七千兩。”

經她一提醒,張桂花才記起的確有這麼一回事:“行,我先收著,回頭打發人去問問她,看她是親自過來拿,還是我打發人送過去。”

劉正信一直沒有出現,劉稻香只得先把屬於他的那六萬兩給先收著。

轉眼又過了三日的光景,劉正信一身風霜的回來了,比早先在家時看上去老了不少,又或是太過疲憊,回來的第一件事倒頭睡了,一直到晚飯時分,他才出現在仁禧堂。

一家子依然和和氣氣的坐在那裡吃晚飯。

飯後,劉正信留意到劉稻香今兒帶的人換了,多了一位姑姑,他隱隱記得這個姑姑是會手腳功夫的,後來被自家二孫女給打發去青州了。

他眼裡的笑意漸濃,越發喜愛這個聰明的二孫女,這是提醒他呢,青州的那筆生意做成了。

“最近家中可還好?”

劉老夫人忙答:“一切安好,老爺在外頭忙碌,只管放心家中事務。”

劉正信點點頭,扭頭看向張桂花:“你母親自小在京裡長大,之後又嫁與了我,這些年一直待在這小小的院子裡,你若能做得過來,便從你母親手中多接些管家的事做,讓你母親也能多享受幾日鬆快的日子。”

“爹只管放心,但凡母親交待的事,媳婦都盡力做好。”

劉老夫人在一旁道:“我已把公中的一處莊子交給她在打理,想來年前那些管事們會找她回話,而且,公中的應酬也漸漸交到她手上了。”

張桂花低垂著頭,眸子微冷,不過,她也不曾說什麼。

劉正信又過問了劉三貴的學業,提及劉智財與劉智勝,又道:“那兩個我瞧著尚能得用,雖說過往與他們祖母有些恩怨,但人死如燈滅,更何況他們也不似他們祖母的性子,你往後走的是科舉路,爹能幫你的有限,都說好漢三個幫,你與兩人本就情厚,多多照顧他們些,將來入了朝廷,也有幾分香火情。”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