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番可謂給足了黃祖父子面子,又是出城郊迎,又是共乘一車,又是鼓吹開道,待遇遠超常規,襄陽士民,莫不矚目。

黃祖父子舉江夏、章陵二郡以降,意味著荊州徹底落入**掌中,襄陽百姓皆松了一口氣。

荊州南北大戰已持續四五年之久,襄陽儘管身處後方,未曾遭受戰火,但賦稅卻一日重過一日,而青壯不是被徵入軍中,便是調為丁夫,百姓苦不堪言。

而今南北一統,戰亂消弭,百姓們的苦日子總算是到頭了,至少壓在人們身上的沉重負擔,能夠稍稍減輕一些了。

由於劉表下葬在即,**不好設酒宴招待黃祖父子,畢竟**名義上都是劉表的屬下,更別說荷蒙殊遇的黃祖父子了,於情於理,此時都應以低調為主。

**以茶代酒,邊飲清茶,邊詢問黃祖父子江夏之戰詳情。

他之前只知黃祖利用拍杆的優勢,在夏口以逸待勞,大破江東軍,但並不清楚具體細節。

聽著黃祖、黃射你一言我一語講述此戰經過,**儘管早已知曉結果,仍不免為孫權"捏一把汗",這一戰敗得太慘了。

此戰江東軍死者以萬計,大將孫河、董襲、凌操等皆戰死,已經不能簡單用損兵折將來形容,這是足以動搖國本的大敗。

然而即便遭逢如此慘敗,江東軍仍然能夠於撤軍途中,設伏重創追擊的黃祖軍,其將帥之勇略,士卒之果勁,可見一斑。

不過也多虧了江東軍的這記回馬槍,令黃祖兵船折損大半,難以起到牽制**的作用,**由此不再顧慮黃祖,專心對付劉表,最終只用了短短半年時間便成功擊敗表軍,奪取荊州。

所以,江夏之戰,**是最大且惟一的贏家。

**心情極好,與黃祖父子暢聊不止,不知不覺已至日落,**察覺天色已經不早,正準備結束談話,劉亮、蔡升、黃忠恰在此時歸來。

**雖然派出手中全部騎兵追擊劉備,但說實話,他心裡對此並未抱太大的希望。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房陵、上庸等地重巒疊嶂,地形複雜,想要追上並殺死一心逃命的劉備,機率幾乎為零。

事實也確實如此,劉備危急時刻拋棄家眷,斷尾求生,從而成功擺脫了劉亮等人的追殺。

因為早有心理準備,是以**到也談不上多麼失望,不過劉亮等人隨後給了**一個巨大的驚喜——他們竟然擊殺了關羽。

關羽是誰?他可是天下名將,顏良威震河北,褚方勇冠荊南,二人皆為世間猛將,卻先後死於關羽之手,關羽之驍勇,完全配得上"當世無雙"四個字。

得知劉亮等人擊殺了關羽,自**以下,在座者無不震驚。

"將軍,這裡面裝的就是關羽的首級。"劉亮捧著一個四方木匣上前,語氣不無得意地道。

看著放置於面前案上的四方木匣,**一時間心潮騰湧,遲遲沒有開啟木匣檢視。

這個時空,關羽雖不至於泯沒眾人,他依然是東漢末年數一數二的猛將,可相比於原時空的威震華夏,卻是遜色遠矣。

而殺死關羽的黃忠,因是系虜新降,當前僅為先登校尉,自三月渡江北伐以來,黃忠每戰必先登陷陣,勇毅冠三軍,功勞居眾將之首,今又斬殺關羽,只升為中郎將已不足以表彰其功,**心裡升將軍的人選再添一人。

**最終也沒有開啟木匣,對左右喟然而嘆道:"我與劉鎮南之爭,並非因為個人私怨,而是出於公心。劉備以同宗身份,表面寫信勸和,暗地裡卻不宣而戰,突然出兵偷襲,致使諸子平、霍伯邈及上千將士枉死!危難之際,幸賴將士同心,三軍用命,才得以化險為夷,擊敗逆賊。"

"劉備罪該萬死,然關羽忠義勇摯,雖吳漢、蓋延不能及也,如此良才,本該效命國家,結果所託非人,亡於荒僻,昔哉!"說到這,**不禁拊掌惋惜。

諸葛亮道:"吳漢、蓋延皆沈勇而有謀斷,輔佐世祖,興復漢室。關羽勇則勇矣,卻不識時務,充其量不過是鍾離眛、龍且之流,安能比擬吳、蓋?"

**嘿然無語,在他心裡,不管是吳漢、蓋延也好,還是鍾離眛、龍且也罷,都不及關羽,只是關羽已死,多說無益。

隨後聽劉亮講起追擊始末,得知他們幾乎全殲劉備軍餘眾,盡俘其家眷,劉備僅率數十騎倉皇逃脫,**不由點了點頭。

接著劉亮又說到割據上庸、西城一帶的豪強申耽、申儀兄弟,率眾數千家歸順,為表示誠意,此番申耽親自隨軍前來襄陽,眼下就在門外等候**召見。

**眼前不由一亮,立刻命人將門外的申耽引入堂中。

歷史上房陵、上庸、西城等地合稱為"東三郡",因地處荊、益之交,成為四方關注的焦點,申耽、申儀兄弟以鄉下土豪之身,周旋於張魯、曹操、劉備、曹丕之間達三十餘載,以善終。

孟達更是仗著掌控東三郡,在蜀漢與曹魏之間反覆橫跳,最終落得身死名滅,徒為天下笑。

這個時空由於**崛起於荊州,上庸、西城等地的重要性必然大不如歷史,但申耽、申儀舉城歸附,依然令**大為欣喜。

"小人申耽,拜見將軍。"申耽跟隨侍者身後,亦步亦趨來到堂下,對著上方的**俯身拜道。

申耽雖割據一方,本質上不過是鄉下土豪,首次來到金碧輝煌的州府正堂,面見雄霸南方的**,內心自然止不住的緊張。

"足下不必多禮,快快請起。"**笑言道,"今天可真是一個好日子,前有黃江夏父子舍逆蹈順,舉郡歸附,後有足下兄弟心存忠國,獻城來投,可謂雙喜臨門,恨不能浮一大白。"

申耽再度伏拜於地,道:"我兄弟二人縱然身居偏僻,亦久聞將軍之威名,今蒙將軍不棄,得以效命麾下,願施犬馬之勞。"

**聞言不覺失笑,既然申耽、申儀兄弟誠心來投,他不能不有所表示,以免寒了遠人之心,便如歷史上一般,改三縣為三郡,表舉申耽為西城太守。

以申耽為西城太守的原因有三:

首先西城本就是申耽的地盤,沒人比他更合適太守之位。

其次西城位置過於偏遠,距離襄陽足有千里之遙,且多為山路,**縱使有心亦鞭長莫及。

最後西城與漢中張魯勢力接壤,**未來的戰略重心在東、北兩個方向,暫時無暇西顧。

綜合以上三點,將西城交給申耽,是目前最佳的選擇。

不同於地處偏遠的西城,上庸位居中部,乃是掌控三郡的樞紐,必須牢牢控制在自己手中。

**考慮片刻,決定以族弟劉亮為上庸太守,不提兩人的關係,此次劉亮率兵追擊劉備,一舉迫降三郡,加上之前積累的戰功,升任上庸太守綽綽有餘。

房陵距離襄陽最近,二者地界相連,過去便一直依附劉表。**目光掃視堂下眾文武,最終落在黃射的身上,既然打算免去其章陵太守之位,自然要有所補償,就讓他做房陵太守吧。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