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在中央圖書館,還能在哪裡?寧溪谷學院可沒有神學專業。”我搖了下頭,想不出答案。

雖說學院裡有許多歷史悠久的大專業,也各有專屬教學樓和小型圖書館。但是,哪個專業圖書館會收藏與邪教教義相關的書籍,甚至是所謂的“被祝福與眷顧者手稿”?!

“請問究竟是學院哪個專業圖書館?”我只好直接問他,儘管不抱有太大希望。

而他也果然不給出明確答案,反而問了我一句:“你想不起來……對嗎?”

這是什麼離奇古怪的問題,說得我好像知道卻又忘記一樣……

嗯……?

“不懂您的意思。”我帶著突如其來的複雜心情和重重疑問回應他:“我能想起什麼?”

“沒關係。去尋找吧。”他繼續說著莫名其妙的話:“看似偶然的巧合,總會導向必然的終極因果。命中註定之人,終將找回神遺之物……讓一切交給時間去驗證。”

這都是些什麼奇談怪論?這位前國家神學院教授恐怕也是邪教中毒頗深,時不時就會陷入夢囈般的瘋癲狀態,令人擔心他會不會作出某些極端之舉。

“就是不肯告訴我答案嗎……還是說根本就不存在?”我直接問他:“或者,就算存在你所說的那種手稿,卻只是讓我到處碰運氣去尋找?”

“運氣……某種意義上也是聖緣,特別是不止一次的奇遇。”他說:“被祝福與眷顧者,無論身處哪個時空,有朝一日總會回到聖明的命運軌跡……無論何時。”

“就像你我,在月鈴鎮上相遇,又在遙遠的北方重逢……”他看著我,問:“這是巧合嗎?還是……命運的暗示?”

“就是個巧合。”我直接回答他。

若非為了套出某些邪教情報,我壓根就不想與他在這種地方重逢。

而且,他所謂的“命運”怕是與聖明邪教有某些詭異的關聯,我可不想就這個話題展開討論。

雖然今晚確實聽到不少令人震驚的資訊,但似乎不能馬上解決實際問題。

就像原本待在一個密封房子裡,驟然被外人開啟一扇天窗。雖然得以瞥見滿天繁星,知曉夜晚天空的璀璨,卻仍不瞭解星辰的奧秘,甚至就連逃離這間黑屋也缺乏辦法或工具。

他一定知道某些重要細節,但每當涉及關鍵問題時就混淆而過。而且,這個人的某些說法好像也有矛盾之處,儘管他總能解釋過去。

比如這個“被祝福與眷顧者”。

“裡克先生。”我問他:“你剛剛說過,在聖明教的信仰中,聖明並不憐憫眾人。就算受到祝福,也不過是於聖境得到以物易物的機會。那麼,還能有誰可得到聖明的特殊‘眷顧’?!是這個教派的先知嗎?”

“就算先知也只是受到莫大祝福之人。”裡克感嘆一聲,說:“能獲得聖明唯一眷顧的,是其真正的侍徒。或許,那甚至就是聖明降臨人間的化身……”

“侍徒?”我聽過這個怪異的名詞,頓時皺起眉頭:“你剛剛好像也說過,聖明教也有不少歷代侍徒,比如最初的6名信徒……難道地位比教派先知還高?”

“不,教派侍徒只是授予最虔誠者的頭銜,就如其他教派的聖徒……”裡克說:“真正的聖明侍徒,不需要任何凡人組織的背書證明。”

“那你們……如何識別真正的‘侍徒’?”我覺得相當矛盾。

“神蹟。”裡克說:“如遠古聖籍所述那般,不依賴任何神遺之物就可展現神蹟。”

“什麼神蹟?比如分開海水之類……?”我感覺討論的話題好像越來越離奇,但仍繼續問下去,就像有某種好奇心在驅使自己一般。

“哈哈,不是那種開天闢地般的幻想神蹟。”裡克笑過後,繼續說:“對於聖明教而言,唯一真神聖明同樣是宇宙間無所不能的終極力量,是聖境執行的真理與法則,聖明或許就是聖境本身……聖明的侍徒,便是與聖境、聖明三位一體於人世間的化身。”

“……這究竟是在說什麼?難道說,聖明的侍徒不是‘人’嗎?”我都聽糊塗了。

事實上,我也不知道自己為什麼會聽這些詭異的言論!這不都是邪教的理念嗎……?!

“既是人,也不是‘人’……因為,人類的軀體,不過是一種裝載聖境之力的容器。或者說,聖明的侍徒以人的形態存在,也可以說是聖明及聖境的分身。”裡克說。

“這就是所謂聖明的侍徒,‘被祝福與眷顧者’?實際上就是聖明或聖境的人間化身?”我繼續追問:“那麼,所謂的神蹟又是什麼……?神遺之物是啥?”

“聖明的侍徒,作為聖明與聖境的分身,以人的形態降臨人間,或許還擁有某些人類情感,不再是人們死後必然面對的冷酷世界真神……”裡克說:“於是,在間隔幾百年才出現一次的短暫聖啟之時,擁有聖緣的虔誠信徒們,便可免去死亡痛苦,活著面對聖明的侍徒,請求聖明傾聽心願,祈禱聖境裁決並給予交換之機。”

“這就是無數聖明教徒夢寐以求的朝聖之刻。而在聖啟之時的其他任何年代,只有死後才能進入聖境。”裡克補充說。

“你說過所謂聖境是不分天堂地獄的混沌世界。”我接著問他:“那麼,以人型降臨人間的三位一體聖明侍徒,如果擁有某些人類情感,就會給予所有信徒祝福麼?那又會施展怎樣的神蹟……?”

“朝聖之刻本來就是一種聖緣和祝福,千百年來,只有極少數幸運信徒才能遇上。”裡克回答:“聖境的等價交換法則是永恆的真理,是神蹟展現的真核。聖明……判定信徒願意付出的代價,可以給予祝福和庇護,也可懲之災禍及死亡,能夠拿走生者的靈魂,也能再造逝者的生命……”

天啊……這聽起來就像個任意玩弄卑微人類的邪神,而且是以所謂等價交換之名……!

“即便是降臨人間的聖明侍徒,也是如此善惡不分嗎!?”我忍不住問出聲。

這句話說得有些衝動,但實在是無法忍受。信奉這樣的聖明,難怪那些邪教徒也變得越來越瘋狂!

“就如你所說,聖境是不分天堂地獄的混沌世界。”裡克似乎並不介意我的質問,語氣平淡地回答:“與聖明、聖境同體的聖明侍徒,自然也不分善惡,無謂生死……實際上,從也許經過幾千萬甚至幾十億年歲月的聖境來看,短短人世間的善與惡,生或死又有什麼意義,不過是在永恆法則下的等價交換兩端,也就是同種混沌狀態下的無限迴圈轉化罷了……”

真是瘋了……

“也就是說,聖明教的極端教徒崇拜並企圖模擬這樣的‘神蹟’?比如所謂的間隔幾百年教派儀式……?”我好像明白了某些環節,繼續問:“所謂神遺之物又是什麼?因為那些教徒們畢竟都是凡人,才要藉助某種工具來犯罪嗎?!”

“可以這麼說,儀式可以說是對古老信仰的傳承,也有崇拜並試圖重現神蹟的涵義。”裡克的語氣依然沒有半點波動:“神遺之物……自然就是曾經降臨人間的聖明侍徒展現神蹟後的遺留物。”

“傳承”?“重現”?這幾個詞……哎,罷了,就是荒謬!

“聽起來就像是某種聖器之類的東西。”我跟著說了一句。實際上,我並不相信這些。

“呵……不是某類金素製品。那些浮誇、充滿低級趣味的亮閃閃物件,只配擺在金碧輝煌的人造天堂裡吃灰。”裡克笑了一聲,說:“聖明侍徒出現並施展過神蹟的某些特殊地方,總會有其遺留的殘存力量息流,也有經法則交換後被粉碎溢位的靈魂碎片,混合後形成某種可悲的不滅之物,無法順利重入聖境,只能沉澱於某些自然物質之中。”

“那就像在黑暗中不知徘徊多久的塵埃,被粉碎得拼不出曾經的生命記憶、情感和意識。”裡克接著說:“只能等待某種機緣巧合下的特殊結合,或是數百年才來一次的聖明祝福,以求得再入聖境重塑的機會……儘管渺茫得幾乎沒有任何希望。”

“殘存”,“混合”,“沉澱”,“結合”,“再入”……

簡直讓人抓狂的陌生詞彙。但是,似乎又跟什麼東西很像……我一時想不起來。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他的每次回答總能牽扯出更多問題。就像點亮一簇火苗,視野之內仍是無邊無際的黑暗。

“真是複雜、荒唐……這個‘故事’究竟還有多少未知之謎?問題是……誰能證明聖境是否存在呢?畢竟,面對過所謂三位一體神力的凡人,內裡還是最初的靈魂嗎?還記得那麼多細節嗎?”我忍不住問他。

怎麼感覺自己無意中被帶入聖明邪教的信仰漩渦,越陷越深……

“既然是故事,又何必在乎長短或真偽?”裡克笑了一下,接著說:“這就是聖明教千年來由無數虔誠信徒共同記錄後形成的故事。當然,還包括‘被祝福與眷顧者’的手稿……或者更準確地說,是殘留的記錄碎片。”

記錄碎片……?

“那位‘被祝福與眷顧者’,也就是三位一體的聖明侍徒?記錄碎片也是其在人間留下的古籍殘頁?”我想,如果如故事所言,幾百年才“降臨”一次的話,那這位邪教“聖明”留下的任何文書恐怕也要變成灰……如果並非像州立第一圖書檔案館那樣精心儲存的話。

啊……我也是快傻了,居然拿邪教的故事和現實條件做匹配……

“是的。‘被祝福與眷顧者’,也就是聖明侍徒……”他重複著我的話,回答後,看了我一會,卻又說:“也許是,也可能不全是。”

“……?”我不知道他究竟在想些什麼,只覺得越聽越莫名其妙:“裡克先生,你的話好像跟前面有矛盾。這個故事的漏洞是不是越來越多了?”

“確實如此,畢竟也只是個‘故事’。近千年的歷史,不同視角下的記述細節,難免會有矛盾之處。”裡克說:“就是到了今天,渺小信徒的所知也是極為有限。”

停頓片刻後,他接著說“但是,未來依然有無數的虔誠信徒繼續記錄這個故事。當歲月老去,生命燭滅,無數已化為塵埃的靈魂,無論於世間徘徊飛舞過多少個千年,或許總能在某個聖啟之時,吸引到重返人世的聖明侍徒哪怕一瞬間的回眸,那便是至高無上的祝福。”

“而本人,就是其中的某個巡修者,記錄者,以及……觀察者。”他最後說:“我們終將化作塵埃……但是,又何妨?”

這種話居然出自一個邪教徒的口中。若非那些罪惡滔天的恐怖事件,很難說不會被這種殉道者的虔誠信仰所打動。

但是,這是個兇殘的邪教……而且,有可能不會停下犯罪!裡克的話就暗示過這一點!

“那麼,你巡修各地,記錄下所謂聖明留下的印記……還觀察什麼呢?恐怕,不只是觀察‘發生過的歷史’而已吧?”我覺得他並非普通的“故事”記述者。

就算如他自己所言並非邪惡的執行者,那大概也是旁觀者,甚至是慫恿者……只是不親自動手“製造”故事而已。

這是第幾次詢問他這個事了?

這次,他似乎也沒準備好好回答,又開始說起怪話:“既是觀察,也在尋找……比如,迷失或沉睡的靈魂。”

“裡克先生。”我嘆了一聲,主動問他:“是否要交換一個問答,才能得到你真實的答案?”

“不用。”裡克卻說:“我所關心的問題,已經基本得到答案。當然,可能還有一個問題,或許就留到最後吧。”

“再說了,交流到現在,難道還不夠坦誠嗎?”他笑著問。

一點也不。

但我沒想到的是,他竟然已經基本得到所關心問題的答案?難道我剛剛與他交流的過程中,被他套取了哪些關鍵資訊?

天,我對他以及聖明邪教卻還有大堆問題……!

“那麼,能否更坦誠地告訴我。聖明教那些瘋狂的執行者,確實在模擬‘故事’裡的聖明神蹟,實行犯罪嗎?”我怕他隨時離開,趕緊將話題轉回正軌,力求“等價”套取些情報。

“虔誠的信徒,堅信於聖啟之時重現古老聖籍的神蹟,便能換來幾百年一次的朝聖之刻。”裡克根本就不提“犯罪”兩字:“為迎接聖明侍徒降臨而獻出生命代價的信徒,必將獲得莫大祝福並重生。”

真是妄想……但我現在不想跟他爭辯這個。

“你剛剛還提到聖明教印記的事。既然連串案件是由不同教派組織或個別信徒實施……”我接著問:“假如還沒發生極端教徒犯罪的區域出現某種‘印記’,是否意味著……某種行動預告?”

其實,我想說的是犯罪預告……但在這種敏感節骨眼上,也許用點中性詞彙等便於確認一些猜測。

“確實會有些教徒會留下某些印記,暗示由其執行本區的儀式部分。”裡克回答。

“那這種印記……”我想起聖明教的標識:“是……六芒星麼?”

“對。這是最主要標識”他很乾脆地回應我,接著又說:“你專門瞭解過嗎?挺好。”

“……”我一時沒空搭理他。

雖然被確認過答案,心跳卻又開始加速。

有哪個地方……預留著六芒星“暗記”?!

……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