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萊看著陶樂的媽媽眼神裡漸漸有了恨意,發現話題變得尖銳了起來,於是撇開了方向,說:“照理來說,陶樂的奶奶也是女性啊,應該能理解,作為女性,不被人尊重和理解是多麼痛苦的事情。所以她這麼偏執,我還是不能理解的。”

“大概是因為陶樂她爺爺吧,”說到這裡,陶樂的媽媽語氣突然變得無奈了起來:“陶樂的爺爺死的早,我嫁進他們家不到兩年,就在工地上被掉下來的鋼筋砸死了。”

“這可真是太不幸了……”白萊的心裡已經開始嘀嘀咕咕了,為什麼最近遇上的事兒都是死來死去的。什麼李菲菲的爸爸,什麼林素素的爸爸,現在是陶樂的爺爺……

“他就是遭了報應,”陶樂的媽媽也是個直言直語的人,根本沒有死者為大的觀念:“那老頭子特別喜歡酗酒,喝多了就喝亂七八糟的阿貓阿狗吹牛、撒潑、打架。那天他看管工地上的鋼筋,還喝得頭昏腦漲,頭重腳輕的。上了工地覺得自己是個老師傅了,自己以為可穩重了。也不戴安全帽,不穿防護服地就往工地裡走。黑燈瞎火,連個手電筒都不打,摸黑在剛打完地基的工地裡瞎晃悠,不一腳踩空摔進去才有個鬼了呢!”

白萊挑了挑眉毛,他已經不知道該評價陶樂爺爺的死算是天災,還是算作人禍了。

但是白萊還是抓住了話題的主旨,問:“那,陶樂的爺爺對陶樂奶奶做了什麼呢?”

“那可真是要了命了,”陶樂媽媽說著話的時候,整個人都抖了一抖:“陶樂她奶奶說話可不好聽了,什麼髒的臭的字眼都罵的出來……”

“確實是這樣……”白萊完全同意。

“老師你怎麼知道的?”

“啊……那個,我聽陶樂說的……”白萊立刻裝作無辜的模樣。

“她奶奶以前其實是很好的人,”陶樂媽媽嘆了口氣,說:“你能想象,她奶奶家祖上是徽商,走南闖北賣茶磚和絲綢的嘛?”

“啊?”白萊愣了一下:“你是說,她奶奶,年輕的時候是個大家閨秀?”

“對啊。”

“不是,我再重複一遍,我的問題,陶樂的奶奶,在嫁給她爺爺之前,是一個,知書達理的,大家閨秀?”

“對,她奶奶認識不少字兒呢。”陶樂的媽媽無奈地說:“後來她奶奶家被抄家了,她奶奶的雙親都死了。她奶奶也被她爺爺搶回家去,當了童養媳。聽說,也是十幾歲的年紀,她爺爺直接用捆牛的麻繩,把還在被大家批鬥的陶樂她奶奶,從麥地裡捆回了家,當天就洞房了。”

“噫……”白萊頓時害怕得雞皮疙瘩都豎起來了,這種把人像牲口一樣直接搶回家,然後強迫對方和自己結婚生子的故事,實在是太令人不適了。

社會一直在強調著,要“女性平權”。女性在職場,在社會,在家庭之中,都逐漸擁有了地位。雖然,還是不能做到完全平等。但是,尊重、鼓勵和愛戴女性,已經在九零後,零零後的心中有了概念。所以,才會有黑御這種心狠手辣(黑御:你這條命要不要?),雷厲風行、獨當一面的職場女性成為社會主流媒體的關注物件。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我們這個時代,人們不僅是關注女性的美貌、關注女性的生育能力。而是更多地關注她們的智慧、勇氣和人格魅力。

所以聽到這種“搶一個女人回家當老婆”的故事才會分外令人覺得難受。這種難受程度越深,反而反映了社會開化地越完全,女性權益越完善。

白萊艱難地問:“那,您瞭解陶樂奶奶被她爺爺拐走之後的生活嗎?”

“我哪兒知道啊,”陶樂的媽媽冷冷地說:“拐了這麼一個媳婦兒回家,肯定是鎖在家裡,生怕她跑掉啊。所以我都沒聽到過什麼閒言碎語。我只知道,我嫁進他們家之後,就沒見過什麼安穩日子。”

“陶樂的爺爺覺得自己可厲害了呢,是村裡最厲害的泥瓦匠。沒人比得上他。所以對陶樂的奶奶就是吆五喝六的,我第一回和陶樂爸爸回他們老家,陶樂的爺爺就坐在大廳裡,脫了鞋子,讓陶樂的奶奶給他洗腳。洗完腳之後,又讓陶樂的奶奶給他點上煙,給他倒上水。然後一張嘴什麼亂七八糟的都罵出口,讓她奶奶‘滾去做飯去,少站在這裡噁心人’。”

白萊嫌棄地說:“陶樂她爺爺說話也這麼難聽啊?”

“豈止,陶樂奶奶罵人就是跟她爺爺學了個皮毛,你是沒見過她爺爺一開口,哎呦,村兒裡的農家肥都比他爺爺的嘴巴乾淨。一般人十輩子都聽不到那麼難聽的話,簡直不是人能說出口的,牲口都不會那麼叫喚。”陶樂的媽媽深深揉了揉眉心,說:“陶樂的爸爸尷尬的不行,第二天就帶著我回了華林市,過了半年,到了過年了,她爺爺上村口的供銷社打了十幾個電話來催,他才勉強帶著我回村兒去看看。”

白萊無奈地說:“所以,真正重男輕女的,其實是陶樂的爺爺吧。”

“沒錯了,從她爺爺對她奶奶的態度上,就能知道她奶奶這麼重男輕女都是被她爺爺毒害的。”陶樂的媽媽遺憾地微笑了一下,說:“還好,我老公算是從村兒裡出來,好好讀過高中的。這些事兒,也是他告訴我的。他說,他媽媽在他爸手底下吃了不少苦頭。所以他那麼勤奮地讀書,想要多賺點兒錢,在城裡安家,就是為了能讓他媽媽好好過日子。聽他說完這些故事,我的心也就軟了,這才答應接陶樂她奶奶來華林市,跟咱們一塊兒過日子。”

白萊從陶樂媽媽的口氣裡,還是能感受得到,陶樂的媽媽其實是個通情達理的人。陶樂的媽媽對於陶樂奶奶的不幸其實是有著深切的同情的。即使是在這種婆媳關系因為孩子而鬧僵的情況下,陶樂的媽媽還是能很客觀地站在一個女性的角度,對她奶奶的不幸遭遇表示同情,並且想要對她奶奶伸出援手的。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