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城斜陽,風沙千里,旌旗漫卷,笳鼓長揚。

夜以繼日,馬不停蹄,唐軍於第二日午時撤回到陽山城中,一幹軍務早已委派給諸將處置,駐防城外的安營紮寨,固守城池的修整樓堞,巡查城內的邏騎住來。

還是在城中間的那座石徹大院裡,唐軍帥府戒備森嚴,衛士肅立,偶有軍吏往來其中。

堂屋後面的寢房裡,布簾垂掛,光線暗淡,柴紹服藥後平臥在床,雙眼緊閉,一動不動,依舊氣喘粗重,面色潮紅,不時地冷戰哆嗦。

李三娘斜坐在床沿兒邊兒,身子前傾,雙手握著丈夫,目光須臾不離他的臉龐,似乎時刻都在等待他的甦醒。

“殿下,”身後的鳳鳶附耳輕語道,“謝郎中說了,雖然麻黃、首烏藤都已找到入藥,但是霍公連日高燒,已傷元氣,既便服了藥,恐怕還得數日才見起色啊,您……您車馬勞頓,也該歇息歇息了。”

李三娘盯著丈夫,沒有說話,只輕輕嘆息了一聲,然後擺擺手,示意鳳鳶先退下去。

丈夫的臉龐疲憊而憔悴,幾絲銀髮不知何時已悄然爬上鬢角,鼻翼翕張間,嘴唇不時咂動,似乎想說什麼卻又無力表達,接著便是沉沉的昏睡。

李三娘時時起身,給丈夫替換著額頭上的溼毛巾,當她靜坐床沿兒時,心裡卻如針扎一般,往事歷歷浮現,悲苦喜樂一齊翻湧……

十餘年的夫妻了,然而戰亂一起,卻是聚少離多,彼此牽掛,如同這般陪侍病榻前,彷彿是很久之前的事兒了,真是讓人感懷不已——

晉陽起事,丈夫顛沛奔波,喬裝乞丐,投奔大營,而自己振臂關中,組建義軍,牽制隋楊;大唐初建,丈夫任職朝中,早出晚歸,整日忙碌,而自己燕居府邸,溫書刺繡,終日等待;戰事重燃,丈夫身負重託,征戰西北,夫妻再別,而自己由等待而追隨,由追隨而輔佐……

這一路走來,坎坷起伏,分聚不定,似乎辛酸多於快慰,憂愁多於欣喜,經歷過的那些人和事兒,有的清晰依舊,有的模糊不堪,有的如在眼前,有的似在天邊……

突然間,又想到了長安城,那座浴火重生的都城,令自己

愛恨交加的地方——誠然,父親和兄弟已高居廟堂之上,成為國家社稷的主人,可這一切,代價是不是太大了呢?

不說“一將功成萬骨枯”,也不說“血流漂杵換江山”,只看看自己身邊,那個年僅十三便被梟首長安城的弟弟智雲,那個年近七旬仍遭活埋罹難的乳母趙嬤嬤,音容笑貌依舊,天人早已相隔,令人唏噓不已,長久緬懷……

正在思緒遊離時,只見丈夫“嗯”了一聲,似乎有些難受,李三娘趕忙伏下身去,拉著他的手,低聲輕問:“夫君,怎麼了?要不要喝口水?”

柴紹沒有回答,仍然緊閉雙眼,粗重喘息,只是艱難地翻了個身,額頭上的溼毛巾倏然滑落。

李三娘從木枕上把毛巾拾起來,沾水打溼,擰乾疊好,小心翼翼地給丈夫重新敷上,把他身後的被角輕輕地掖了掖。

看著自己的丈夫,這位戎馬半生的西北行軍總管,李三娘的目光變得柔和而愛憐——昔日目清目秀、意氣風發的鉅鹿郡公世子,今日已然雙鬢染霜、額紋如刻,歲月和沙場在他的身上和心中都留下了深深的印跡,唯一沒有改變的,是他那憂國憂民的情懷和對自己的摯愛。

想到這裡,李三娘心中頓時騰升起一股暖流,如沐春風,似臨溫泉,讓連日來的疲憊勞累一掃而空,她不禁伸出手去,輕輕地摸了摸丈夫的臉頰。

……

日頭向西,簷影漸長,風叩窗楞,嗒嗒有聲。

李三娘坐在床榻邊兒,漸覺得雙目酸澀,眼皮沉沉,頭往下一垂,不禁打起旽兒來。

也不知過了多久,但覺恍恍惚惚,影像幻動,一會兒是丈夫躍馬曠野,一會兒是長安人來車往,一會兒是宮廷黃鐘大呂,一會兒又是五弟低低啜泣……

驚見五弟稚嫩而無辜的臉龐,好似當頭被潑了一盆冷水,李三娘霎時清醒過來,側頭一看,唯見丈夫仍舊沉睡,一動不動,濃濃的藥味瀰漫房間,窗紗外的光線已變得暗淡。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李三娘籲出一口氣,正感到惆悵時,只聽到屋外有人竊竊私語,仔細再聽,原來是鳳鳶和孟通兩個人的聲氣。

小姑奶奶,您就讓我進去稟報一下吧,何將軍要將他們就地正法了!”孟通央求道。

“不行!霍公病重在床,殿下也數日未眠了,天大的事兒,也不能打攪他們歇息!”

“可是……可是,那是幾十條人命啊!”

“這我管不著!”

“鳳鳶,我可給你說,”孟通的語氣變得嚴肅起來,”這些人都是馮端的手下,要是他們被向善志給砍了,激起軍士譁變,你……你可擔不起這個責!”

“什麼責不責的,我只管讓霍公和殿下歇息好,就算是欽差大臣來了,也得外面等一等!”

“你這個人真是不講道理!”

“誰不講道理?孟通,你給我小聲點!”

兩人聲音漸高時,只聽見“吱嘎”一聲,房門開啟,李三娘一邊理著髮髻,一邊抬腳出屋,鳳鳶和孟通趕緊肅立,躬身待命。

李三娘轉身,把房門輕輕掩上,這才移步到庭院中間,低聲問道:“怎麼回事?”

鳳鳶抬頭,搶先說道:“殿下,遵照您的示令,非不得已,不要打攪霍公休養,可是孟通他……”

“確是萬不得已,”孟通打斷對方,哭喪著臉說道,“再晚一點,幾十個軍士就要人頭落地了!”

鳳鳶眼角一乜,狠狠地瞪了孟通一下。

李三娘擺擺手,讓鳳鳶先退下,然後向孟通問道:“究竟發生了何事,如此急迫?”

孟通咽了一口唾沫,拱手答道:“殿下,向善志將軍在城外巡防,抓到二十來個逃兵,一審問,都是陽山城裡投誠過來的士卒,向將軍本來打算把他們交給馮端處置,不料逃兵們破口大罵,向將軍惱怒之下,決定將其就地正法!”

“馮端可知此事?”李三娘濃眉一皺,問道。

“這個……事起倉促,他未必知曉。”

李三娘眨眨眼,低頭思索,須臾之間,已拿定主意,對孟通令道:“你即刻趕赴向營,讓他刀下留人,說我隨後便到;同時,通知馮端、劉旻二位將軍,一個時辰後到帥府來見我!”

“遵命,殿下!”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