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近黃昏,斜陽西下,晚霞映天,金光一片。

安西堡靜靜地橫臥在戈壁灘中,城頭旗幡煥然一新,晚風吹來,呼呼作響,城外十餘架攻城戰具兀自呆立,一動不動,好似沒有用武之地的猛士一般,垂手站定,無聲嘆息。

牆垣上,馬三寶帶著七、八名校尉正在巡查城防,邊走邊說,手指口授,偶爾停下腳步,倚在垛口四處瞭望。

一行人來到東邊的角樓處,只見此樓依隅而建,高出城牆二丈有餘,端立於城臺之上,形制規整,構造堅固,看到樓內供有銘文,馬三定不禁上前幾步,仔細地讀了起來,只見上面寫道——

“夫興邦耀國,宏德揚威,非文無以啟化,非武無以作畏,天兵西出,三載克靖,舉風雷以長驅,籠天地而雲卷,萬民伏首,千里歸流。亙峙戈壁,作鎮參墟;襟帶邊域,標臨朔土。倚堅城固壘,顯武威剛烈,雖治亂不改其形,寒暑莫移其志。一戎大定,六合為家,彰於天命,實賴神功,布之沙域,乃作銘雲!”

馬三寶還在低誦沉吟時,身後的樂紆走上前來,說道:“馬將軍,這篇銘文,據說是前朝宇文述大將軍西征吐谷渾時,親筆所書。”

“是啊,”馬三寶點點頭,嘆道,“當年西征不易,建造此城更加艱難,霍公早年曾經隨軍西進,我聽聞,沙洲之戰,慘烈異常,平定西域代價不菲,貫通絲路乃以血肉開道啊,所以,宇文述大將軍才會在此立城,並留下銘文!”

“可是,”樂紆不解地問道,“既然安西堡在西北如此重要,梁軍守將索周怎會棄之不顧呢?”

馬三寶眨眨鼓突的雙眼,沒有立即回答,只邁步走到角樓的欄杆處,雙手輕倚,舉目遠眺,思緒一下子飛到了後火城,飛到了軍府前的牌坊下…

原來,前日傍晚,馬三寶、何潘仁與蕭之藏在牌坊下敘談良久,正要辭別時,蕭之藏突然提出“錦上添花”,再立戰功的建議,且斷言堅固的安西堡可輕易攻破,甚至不費一兵一卒便能拿下,馬三寶與何潘仁聽聞,面面相覷,大為吃驚,追問之下,蕭之藏才淡眉輕揚,將個中原因娓娓道來——

“其一,我軍出其不意,迅疾攻下後火城後,安西堡失去了支撐,其當道扼守,東西呼應之勢立即瓦解,茫茫戈壁,孤城兀立,即將經受我數萬大軍的猛烈進攻!”

“其二”,蕭之藏繼續分析道,“安西堡雖然堅固,但畢竟狹小,其城中不過千餘人馬駐紮,從後火城攻破之後的情形來看,對方的糧草儲備並不充足,既然八千人的大城尚且如此,那麼只有千餘人的小城便可以推想了。”

見二人眉頭緊皺,尚存懷疑,蕭之藏又說道:“兩軍對壘,實則軍將博弈,那麼,安西堡的守將索周是個什麼人物呢?誠如劉旻所說,此人趨利而行,見好就收,指望這樣的人憑城固守,以硬碰硬,浴血城頭,這於常理不合啊!況且,今日我朝的西征王師,豈非當年高麗的先頭部隊所能比擬?兵鋒之盛,敵方自知。”

見二人沒有吭氣,仍舊站在原地,抱臂思索,蕭之藏輕嘆一聲,最後一語中的,說道:“如不出蕭某所料,安西堡只不過是梁師都的一個誘餌罷了,意圖吸引我軍屯於堅城之下,然後出動後火城裡的駐軍,內外夾擊,破我軍於城下…”

言猶在耳,朗朗有聲。

此刻,站在安西堡的角樓裡,馬三寶感慨萬千,唏噓不已,既欽佩蕭之藏洞若觀火的見地,又羞於自己當初的懷疑與猶豫;既慶幸最終提兵而來再立軍功,又感激妻子秦蕊兒的支援鼓勵…

“馬將軍,索周為何會棄城呢?”身後再次傳來樂紆的疑問,打斷了馬三寶的思緒。

“噢——”馬三寶籲出一口氣,稍稍定神,這才轉過身來,對部下說道,“至於索周為何會棄城而去嘛,我想,應該是大唐軍威震懾四方,令敵人不寒而慄,沒有信心固守堅城吧!”

角樓下,幾名校尉連連點頭,喜形於色,自豪之情溢於言表。

……

燭火初上,瑩瑩如豆,呼映星光,天地同輝。

馬三寶拿下安西堡的訊息像長了翅膀一樣,很快便傳回了後火城,唐軍大營如沸水翻騰,處處洋溢著歡樂的氣氛,將軍們則紛紛趕到軍府,向軍帥柴紹賀喜。

片刻之前,當訊息傳來時,何潘仁正在自己的營房中洗漱,準備就寢。起初,他不以為然,覺得是訛傳,稍後,屋外軍士們的歡呼聲一陣高似一陣,他派人一打聽,原來安西堡果真是座空城,馬三寶輕而易舉便將其收入囊中!

何潘仁聽聞,兩眼發直,呆坐榻上,一雙腳在木盆裡反覆搓洗,心中好像五味瓶打翻了一般,懊悔,羨慕,迷惑,慚愧…不一而足,湧上心頭。

直到親兵來報,說是各營將軍都到軍府賀喜去了,何潘仁這才反應過來,急忙擦乾雙腳,叫人備馬,匆匆穿上軍服,往營房外面大步走去…

一柱香兒的功夫,當何潘仁來到軍府正堂時,只見裡面燭火通明,人影綽綽,笑聲四起,歡悅無比,眾將早已來到,各居其位,正在論說著馬三寶輕取安西堡一事。

何潘仁抬腳入內,恰與蕭之藏的目光不期而遇,不知怎的,何潘仁的臉上“蹭”地一下紅了起來,熱辣辣地往下躥,直抵脖子根兒。

只見蕭之藏在座中微微一笑,若無其事地朝著門口拱拱手,與來人打了個招呼。

何潘仁低著頭,沒有言語,快步走到自己的位上,躬身坐下。

這時,門外傳來柴紹爽朗的笑聲,只見他一邊踱步進屋,一邊點頭致意,對眾將笑道:“都來了,好哇,好哇…”

柴紹走到主位上,轉身坐下,摸了摸唇上的短髭,說道:“諸位,安西堡兵不血刃,已為我所有,此事,雖在意料之外,卻在情理之中啊!”

見眾將側頭,注視自己,聆聽下文,柴紹接著說道:“如今看來,梁師都是把寶押在了安西堡上,可惜啊,他押錯了——我軍沒有如他所願,首先進攻安西堡,而是來了個聲東擊西,先拔掉了後火城,一下子打亂了他的部署,讓他誘軍城下,內外夾擊的企圖落了空!”

眾將聽聞,抱拳拱手,異口同聲地說道:“軍帥英明!”

何潘仁眸珠一斜,掃向眼角,瞄了瞄蕭之藏,只見這位觀文殿的學士端坐位中,面帶微笑,神色坦然,正看著帥位等待訓示,突然之間,何潘仁的心中升起一股敬佩之情,同時,也夾雜著一股濃濃的悔意,見軍帥還要發話,何潘仁連忙握拳捂嘴,輕咳一聲,略作掩飾。

“諸位——”只聽到帥位上繼續傳來聲音,“安西堡雖是空城,而然,馬三寶主動請纓,勇氣可嘉,功不可沒,仍將造冊在案,記予軍功!如今,兩城已下,通道大開,我軍已經深入敵境腹地了…”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說到這裡,柴紹頓了頓,似乎在作思索,加重語氣後說道:“‘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咱們雖已數城在手,徇地百里,然而,不到朔方不可懈怠,驕兵之氣斷不可有,全軍唯有精誠一致,戒驕戒躁,方能上不負皇恩,下不負民託,滌平朔方,清寧西北!”

眾將聽聞,收斂笑容,正襟危坐,一派肅然。

“我命令——”柴紹打直腰身,雙手倚案,高聲宣佈道。

眾將聽聞,紛紛起立,欠身拱手,側耳聆聽。

“休整三日後,大軍繼續北進,攻拔前方五十裡的陽山城!”柴紹大聲令道。

“遵命!”眾將異口同聲地回應。

燭火輕搖,人影晃動,眾將領命,依次退出。

女將秦蕊兒剛走到門邊時,便聽到身後傳來軍帥的聲音:“秦將軍,留步!”

秦蕊兒立即轉身,大步向前,站在軍帥面前,拱手待命。

“嗯,是這樣——”柴紹咂咂嘴唇,緩緩說道,“先前,我與公主有約定,拿下後火城和安西堡後,我就派人去接她,現在兩城已下,明日卯時,你領三百精騎,返回阿哈城,去迎接公主吧!”

“太好了!”

秦蕊兒一聽,高興得拍手歡呼起來,突然間,覺得身在軍府,多有不妥,一吐舌頭,扮個鬼臉,連忙躬身拱手,應道:“謹遵帥令!”

“呵呵,去吧——”柴紹往帥位中一靠,揮揮手,笑顏綻放。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