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河落日,風嘯邊關,堅城挺拔,刀戈輝映。

延州城頭,明黃的“唐”字大纛迎風招展,嘩嘩直響,數十面“柴”字旗幡繞城矗立,獵獵有聲。旗下,守城軍士握劍持戟,攜弩負弓,雙眼警惕,表情冷峻,正注視著城下的一舉一動。

連日來,駐紮山中的梁軍不斷前移陣營,屢屢派人挑戰延州——梁師都的驍衛將軍劉旻自得知柴紹返回長安,且有一萬人馬出城東去後,一改蟄伏的態勢,頻頻衝出小裡溝,在延州城附近四處活動,企圖引誘唐軍出城接戰,予以擊殺。

這日傍晚,劉旻麾下的致果校尉辛炳生率十餘騎,繞城飛馳,張弓發箭,將一封封挑戰書射向城頭,馬蹄陣陣,箭聲嗖嗖,揚起塵埃一片,久久不散。

早有城上軍士將書信呈交延州府衙大堂。

此刻,大堂裡眾將聚首,人影綽綽,代行軍帥事的驃騎將軍郝齊平端坐於帥位左側的一把木椅中,手裡的摺扇時開時合,空空如也的帥位前,那柄嵌金雕龍寶劍橫架在案桌上,煞是顯眼。

眾將正在傳看城上送來的戰書,個個義憤填膺,咬牙切齒,只見上面赫然寫道:

“大梁驍衛將軍劉旻邀約唐軍,會獵城外!

城中何人主事?怎同龜鱉一般縮頭不為!彼此皆擐甲執綹之人,血性所至,刀山無阻,奈何裹足不前,與裙襦婦人無異!

彼帥柴紹尚可顧忌,難與爭鋒,如今人去而城空耶?垛口眾人,沐猴而冠耶?眾人持握者,有如鉛刀耶?

明日辰時,本帥列陣布兵,在北門外迎候,企望暢快一戰!彼若膽寒,亦可不至,休怪本帥未行通稟,徑自撲向關中,殺入長安矣!”

大堂內,向善志看完劉旻的戰書,“啪”地一下把它扔到地上,恨恨地罵道:“他奶奶的,劉旻小兒欺人太甚!當真以為軍帥不在,咱們就不敢出戰?不用兄弟們動手,但憑向某手下的八千步卒,便可取那劉旻的首級回來!”

郝齊平聽聞,沒有吭氣,只是將手中的摺扇收起來,用拇指輕輕地捏了捏。

“自太和山大戰以來,騎兵久未活絡筋骨,馮某願與向將軍步騎協戰,一鼓作氣,滅了小裡溝來的這夥梁賊!”騎兵將軍馮弇朗聲說道,眼風一掃,飛快地瞄了瞄帥位旁邊的郝齊平。

步將宋玉緩緩抬頭,環視眾將,最後將目光落在郝齊平身上,說道:“此前,霍公固守城池,沒有派兵入山剿賊,容忍對方殘害山民,是因為守城事大,不可閃失;如今敵人自己送上門來,且兵力處於劣勢,我看吶,只要留下足夠的守城士卒,確保城防無虞,咱們可以出城一戰,掃蕩延州城外的這股敵人,除去癬疥之患!”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樂紆等都尉將弁聽聞,也紛紛點頭,贊同出戰。

座中,只有騎兵副將岑定方低頭不語,似在思量。

郝齊平眉頭一揚,笑容掠過,“譁”地一下開啟手中的摺扇,問道:“岑將軍,你可有話要說?”

“郝將軍,諸位,”岑定方在座中朝著郝齊平一拱手,然而環揖眾人,不緊不慢地說道,“去冬,太和山大戰的那一幕,總是縈繞在我的腦海中——我隨張世隆押運關中的糧草回來,正好碰上梁師都和吐谷渾人大舉進攻我軍營壘,張世隆違抗軍令,擅自出戰,結果被對方重重圍困在無名山丘上,霍公增援不利,幾險大軍於不測…”

說到這裡,岑定方扭頭看著馮弇,平心靜氣說道:“馮將軍,那日增援,你打頭陣,衝出轅門不過七、八百步,即遭對方三面圍攻,若非霍公及時鳴金,恐怕一戰下來,騎兵兄弟們已所剩不多了…”

馮弇聽聞,面色赧然,低下頭去。

岑定方深吸一口氣,惆悵地說道:“那日,我躍身下馬,站在張世隆的坐騎前,雙手拉綹,苦苦勸告,他卻說‘見機行事,乃是致勝之道’,執意出戰,最後惱羞成怒,舉鞭抽我,帶著人馬,揚長而去…”

說到這裡,岑定方憂傷無比,摸了摸馬鞭抽打過的手臂,然後手指胸口,沉沉地說道:“如今,我這鞭傷早已痊癒了,但是,這‘心傷’卻隱隱作痛吶!”

眾將聽聞,有的頷首點頭,有的沉默思量,有的凝神回憶,有的捋須觀望…

只見向善志在座中一扯豹皮護腰,站起身來,大聲說道:“岑將軍的話,未免悲觀!‘此一時,彼一時’嘛,昔日勢均力敵,咱們吃了對方的虧;今日我強敵弱,勝券在握,還怕打不贏那群狗東西!”

“譁”地一聲,郝齊平將開啟的摺扇猛然收起,挺直腰桿,站起身來,對眾人高聲說道:“適才,岑將軍聲情並茂,娓娓道來,已把不可出戰的道理講得明白不過了!況且,這也是郝某受霍公委託,代行延州軍帥事的原因所在!如若再有人論說出戰,違抗軍令…”

郝齊平停頓片刻,掃視堂中眾將,目光從向善志身上一閃而過,然後抬起手來,指著帥位案桌上的那柄嵌金雕龍寶劍,擲地有聲地說道:“違抗軍令者,斬首徇法!”

向善志聽聞,面色泛白,呼吸急促,徒然無助地坐回位中,低下頭去,像支霜打的茄子。

……

夜近亥時,月朗星稀,燭火閃動,吟蟲低唱。

步軍營房裡,將軍寢屋亮如白晝,向善志坐在桌前,自斟自飲,長吁短嘆,兩三個酒罈早已倒空,歪歪斜斜地躺在地上。

房門“吱嘎”一聲被推開,小校在門口拱手稟道:“向將軍,郝齊平將軍來見!”

“郝…郝齊平?不見!”向善志把臉一唬,揮了揮手,抱起酒罈來又倒了一碗。

“敢問將軍,屬下如何回覆郝將軍呢?說您已經安歇了,還是…”

“媽的,”向善志轉過頭來,瞪了小校一眼,罵道,“怎麼回答他,還用得著老子教你呀?去,就說老子病了,吃下了藥,睡著了!”

小校唯唯諾諾,退了出去。

片刻之後,房門再次“吱嘎”一聲,向善志“砰”地一下把酒碗垛到桌上,罵道:“老子不是跟你說了嗎?生病了,不見!”

“呵呵,向將軍的這個病呀,在心裡,得用好酒來治…”門口傳來了郝齊平的聲音。

向善志回頭一看,見郝齊平笑容可掬,已經走到門邊了,手裡提著一個土罈子,上面紅底黑字正正方方地寫著一個“酒”,用麻繩扎得結結實實,那小校跟在一旁,哭喪著臉,戰戰兢兢地說著“郝將軍不相信您病了,非要,非要…”

向善志揮揮手,讓手下人退了出去,扭過頭來,自顧喝酒,也不搭理門邊的郝齊平。

“‘獨樂不如同樂’啊!來,來,來,請向老哥嚐嚐兄弟帶來的這壇三十年老窖,”郝齊平一邊笑呵呵地走到桌邊坐下,一邊解開土罈子外面的麻繩,捧起來,稍一斜,給向善志和自己各倒了一碗。

向善志也不客氣,端起碗來“咕嘟咕嘟”一飲而盡。

佳釀入喉,芬芳四溢,棉長醇厚,回味十足。

向善志把碗放下,眉頭一揚,看著郝齊平問道:“這是終南山的老窖,你從哪裡弄來的?”

郝齊平輕啜一口,笑道:“從長安出來時,我便把這壇酒一直帶在身邊,太和山大捷也沒有捨得喝哩!軍中規制,唯有遵從;但沒有哪一條說,不能自帶佳釀,且只有一罈而已啊!”

向善志點點頭,捧起老窖來給自己倒了一大碗,“咕咚”入喉,暢快無比,一抹嘴唇,說道:“這三十年的終南山老窖,我已數載未嘗了!記得,還是在紅嶺溝滅了陏軍都尉辛又柯的時候,在南夢溪李家莊園喝過,那一夜呀,全是窖了三十年以上的好酒,真他娘的喝得痛快!”

說罷,向善志又倒了一碗,仰頭飲盡,然後起箸夾菜,一邊大口咀嚼,一邊盯著桌上燭火,眼眸閃動,似在回憶。

郝齊平捧起土罈子,給向善志盛滿,然後說道:“終南山的那些日子,快樂而又艱辛!說起南夢溪,兄弟我不得不佩服你老哥啊!昔日,公主殿下初回山中,晉陽義旗尚未高舉,山外州縣,鷹犬密佈,山中綠林,各自為戰,而你老哥是響應倡義,聚首莊園的第一人!”

郝齊平端起碗來,自飲一口,嘆息道:“那時,關中形勢晦暗不明,山中營寨各自矗立,大小頭領逡巡徘徊,進取者有之,自守者有之,觀望者有之,而南夢溪才區區百人,在山寨之中真是微不足道啊!你老兄果敢有識,毅然決然地率隊入園,協助公主殿下在紅嶺溝全殲鄠縣府兵,震驚山林,大快人心吶!”

向善志聽聞,臉放紅光,連連點頭,說道:“是啊,那一仗是李唐義軍同陏楊鷹犬的第一次正面交鋒,幹淨利落,酣暢淋漓,如今想來,仍讓人激動不已啊!”

郝齊平站起身來,將兩隻碗都盛滿了,說道:“來,老哥,這碗酒,讓咱們敬當年終南山的義軍兄弟們!”

“好,幹了它!”

“咣噹”一聲,兩碗相碰,玉液飛濺,燭火搖動。

郝齊平入座擱碗,看著向善志,說道:“老哥,從終南山一路走來,咱們歷經數十戰,當年山中的兄弟們也越走越少了,申宥、周孝謨、高羽成…兄弟們捐軀沙場,馬革裹屍,讓咱們這些活著的人無比懷念,懷念那些兄弟的音容笑貌,懷念那些快樂歡暢的日子,懷念那些金戈鐵馬的搏戰…”

說著,說著,郝齊平眼圈轉紅,聲音哽咽,悄悄地側過頭去。

向善志摸了摸兩肋的豹皮護腰,抬頭看著屋頂,長嘆一聲,說道:“郝兄弟,其實你今晚到這兒來,老哥知道所為何事!終南山的弟兄們真的是越走越少了,前兩日,何寨主帶著城裡的一萬人馬又去助戰秦王,我這心裡啊,變得空撈撈的!”

向善志低下頭來,看著面前的郝齊平,一捏拳頭,說道:“咱們成天在這延州城裡打轉轉兒,我實在是憋屈啊,恨不得手提陌刀,大步出城,和外面的梁賊拼殺一番,提他十幾個首級回來…”

“老哥,你的心緒,我明白,”郝齊平點點頭,深吸一口氣,嘆道,“正因為當年的兄弟越走越少了,我才不會讓老哥輕易出戰,任性而為啊!若有一日,真的需要老哥衝鋒陷陣,血染戰袍,於萬軍之中取上將首級,兄弟我絕不阻攔,且誓死相隨,就算同入地下,與昔日終南山的弟兄們相見於九泉,我也毫不顧惜!”

“好兄弟,咱們一言為定!”向善志抱起酒罈,“咕嘟咕嘟”痛飲起來,眼角的淚水順頰而下,和著嘴角溢位的酒水,浸溼了整片衣襟……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