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個孩子看到梅氏臉上、手上的傷痕時,都很心疼,各個臉上都掛著憤怒的表情,但孩子們都聰明的避開了這個話題,免得惹祖母傷心。

他們現在沒有能力和安國公府抗衡,想替祖母報仇,顯然是自不量力,但是,幾個孩子已經下定決心,祖母的這筆賬,他們早晚都要找安國公府清算的!

……

采薇一家人在安國公府住了下來,長春園是個小院落,只有三間小小的正房,左右兩邊各有兩間小耳房。

梅氏住在正房左邊的屋子裡,採菲心疼祖母,又不放心祖母一個人睡,就和梅氏同住在東間裡;正房的中間是堂屋,右邊也是一間臥室,住著文兒和武兒。

仲卿夫婦住在左邊的兩間耳房裡,采薇住在右邊的耳房裡,她只住了一間,另一間給兩個丫鬟住。

住下來後,姐弟幾個見天兒的圍著梅氏打轉轉,祖母長、祖母短的叫著,梅氏嘗到了兒孫繞膝的樂趣,終日裡嘴巴都合不攏了,原本病入膏肓的身子,竟在這些孩子們的照料下,神奇的好轉了起來。

文兒和武兒進了安國公府裡的家塾,家塾裡的先生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學究,待塾中的子弟一視同仁,絕不看人下菜碟。

穆仲卿把兩個兒子送去後,和先生討論了一會兒學問,發現先生是一位博古通今、極有學問的學者,便放心的把兩個兒子交到那裡,自己則回去幫女兒籌劃開店兒的事兒了!

原本,穆仲卿是打算和曹瑾合作開店兒的,他們早先也是這樣講好了的。

但是,此一時彼一時,現在,家裡有了帽兒衚衕的一間門面,完全可以自己開店兒了,不用再與人合作了,他和女兒商議的一下,覺得還是自己開店兒比較妥當,於是,便在某日特意去曹瑾的府上拜望了一下,說明了不能合作的原因,並表示,倘若曹瑾的酒樓有意賣燒烤,自家可以免費提供技術。

曹瑾當初想要於他們合作,並非為了賺錢,他已經是腰纏萬貫,根本就不在乎開酒樓賺的那點兒小錢。

他之所以要跟采薇合作,無非是為了把他們一家子賺到京城來,既然他們已經來了,而且也已經在他的計劃下住進了安國公府,他的義父為安國公府立下大功一件,應該可以很快就會贖身出來了。

當年,四小姐逃跑時,安國公曾下令全府的下人全力追捕,凡是拿到四小姐的下人,便可拿回自己的賣身契,從此做個良民,這對一個下人來說有多大的誘惑力啊!

義父怒籍出身,這些年雖然偷偷的賺下了金山銀海,但終究還是個奴才,沒有自由之身,也沒有花銀子的機會,若是藉此機會贖了身,便可從此坦坦蕩蕩的做個良民,也過幾天財主大老爺的日子,他也可以光明正大的孝敬他老人家,不枉他老人家收養他一回了!

穆仲卿的要求,曹瑾爽快的答應下來,他並沒有因為采薇一家食言兒不悅,反倒主動提,穆家開酒樓時,若有什麼為難的地方,儘管來找他。

謝過曹瑾,穆仲卿的心裡輕鬆起來,他現在可以心無旁騖的開自家的店兒了。

開店兒做生意,對讀了半輩子書的他來說很新奇,又很刺激,現在的他,對未來充滿了憧憬和期待,他對自家女兒的手藝和能力十分放心,所以在開店兒的具體安排上,完全聽從女兒的意見。

比如店面的裝修,別家的店面都是松欄墨閣、小樓軒窗,可女兒的店面,卻設計的很是怪異。

她親自在一些麻布上畫了兩幅稀奇古怪的畫,用畫框裱好後,掛在了一樓的大廳裡,那兩幅畫色彩豔麗,寫實逼真,看著就跟真的似的。

他不知道這是什麼畫,問過女兒後,才知道這叫“油畫”。

這些油畫很漂亮,也很吸引人,若拿到四寶齋去賣,肯定能買個好價錢,但女兒卻說,靠這些畫來吸引顧客,不能拿去賣。

再者,女兒對店鋪的一些小細節很著意,比如裝筷子的筷籠子,明明一個竹筒或用四塊小薄木板兒就可以做成,她偏要找到做細木工的木匠,給人家畫了圖,讓他們按照她的圖樣定置。

她的那些筷籠子都很古怪,有的形狀像個南瓜,只是在南瓜頂上開了個洞,在洞裡放幾雙筷子;有的形狀像一隻沒握緊的拳頭,拳心兒中剛好用來放筷子。

這些稀奇古怪的設計,在他們的鋪子中多不勝數,把穆仲卿和前來裝修的匠人看得目瞪口呆、瞠目結舌。

這些設計放在現代根本算不得什麼,但在古代,這些東西可謂是石破驚天,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了!(未完待續)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