揣摩上意這四個字,歷來可是升官發財第一緊要的。

再則說了,罵他,那也是表示親近,若是哪天國舅爺不罵他了,他靜大香頭怕就要坐立不安了。

要知道,以前靜大香頭和愛子貧賤夫妻的時候,他誤以為國舅爺看上他老婆了,一把鼻涕一把淚哭著說我們夫妻一體,可如今富貴了,是不是還會一把鼻涕一把淚,可就說不準了,到了那時候,想必心一狠咬咬牙,把老婆飯島愛給洗白白送來也不是不可能。

換了兩年前,鄭國蕃也沒料到,短短兩年,他風生水起,做到五軍都督府的右都督,還要以愛與和平的名義娶一堆女人,正所謂,今時不同往日,時也命也運也。

到了下午些,那邊盧郭兩女身邊的秀嬤嬤特意來請見了一番,言辭懇切,表示了自家老爺那邊的謝意,話裡話外,意思是說,咱們家新安縣主,國舅爺您就高抬貴手罷!卻是把乖官弄得哭笑不得,我看起來很像那種看見美女便收到後宮的種馬麼?你這是來謝謝我呢?還是來威脅我?

不過他也曉得,盧宗人令和武定侯爺身份特殊,人家過來講這番話,怕也是好意居多,而且未必真就是盧俊卿和郭軍的主意和原話,但對這個秀嬤嬤說這番話,肯定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故此,他客客氣氣裝著不知道,隨意應承了兩句話,就打發了。

那邊盧美美原本還指望國舅爺再過去說說話呢!卻是望穿秋水,眼瞧著秋陽漸漸西斜,再吃,就吃撐晚宴了,只好心中黯然地走了。

這小兒女情節便不消細表,待到晚間,唐三領著數人上來拜見,乖官知道,這些人不可能來得這麼整齊,定然一直在外頭恭候著,等大家夥兒都到了這才上得樓來,看得一眼唐三,眼中流露的幾絲讚許神色,就讓唐三歡喜不盡了,心說國舅爺果然曉得我辦事妥帖牢靠的。

眾人按照位份高低,逐一參見,為首的,自然是小羅祖羅佛正,明末絕大多數民間的教派,大抵都是由羅教所衍化出來的,故此要尊他為第一,所以說本事高不如投胎投得好,像是江南那邊的殷繼南,名義上是羅教二祖,可實際上卻是北方地盤容不下他,他只能在南方傳教。

這就好像是禪宗六祖,說是往南方教化,書上寫得好聽,可實際上呢?五祖把衣缽傳授給他,但少林寺的長老們並不認可他,而是認可神秀大師,野史更是有傳聞說一大群少林棍僧月色追慧能的,誓要把五祖傳授給他的法衣和紫金缽盂給搶奪回來,而當時的神秀更是天下知名的[兩京法主,三帝門師],有三個皇帝對他執弟子禮,北方哪兒有六祖混的份兒?不得已,只能往南方而去,要知道,古代南方可是蠻荒煙瘴之地。

而明季北方羅教昌盛到什麼地步?甚至有高僧大德痛斥當時很多和尚加入羅教的事兒,[時有僧大寧者,親承而師事之,而蘭風又私淑而羽翼之,俾其教至今猖熾宇內,無從撲滅。],連有度牒的正牌子和尚都要加入羅教,羅教勢大,可見一斑。

故此,北方眾教派,要尊小羅祖為第一。

羅佛正行了庭參,乖官笑著彎腰去扶他,這個姿態還是要做的,接下來,則是純陽教教主荊軻守,涅槃教教主師大秦,三陽教教主高揚……這些教派之主,甭看他們無權職在身,可勢力當真不可小視,譬如三陽教教主,不過二十來歲,可他神通廣大,非但在下層市井間信徒眾多,甚至有武臣勳戚和內廷太監也是三陽教教徒。

野史中甚至有說御馬監太監陳矩也是三陽教的護法,這位陳公公後來混到了提督東廠,再後來更是司禮監掌印。

明季,這些教派,那是無論如何都繞不過去的一個話題。

溫言嘉勉了眾人幾句,無它,這次京師災禍,這些教主還是出了大力氣的,別的不說,只說世面上的謠言,雖然謠言眾多,可實際上真正厲害的大抵只是在讀書人之間流傳,市井間反倒流傳不廣,這就是這些教派之力了,加之清流們藉著機會威脅皇帝下罪己詔,但乖官早早就補過鈣了,預先把小冰河時期的理念用宗教形式給推了出去,而這些教主們也是樂意的,一來,政教政教,有貴人扶持,教派才立得起來,而來,這種理念,也頗合這些教主們的胃口。

你想啊!以前天災,那是上天給天子的警示,如今天災,卻是因為我們腳下這片土地有靈性,她如今生病了,跟天子沒有一個永樂通寶的關係,那豈不是說,天子與庶民同罪?大家都是罪人,豈不暗暗和教義吻合?

總之,你若沒有聯想力,那是萬萬做不成教主的,而這些教主們的聯想力都十分之豐富,自動腦補了很多劇情,故此個個賣力。

眾人坐定,因陳惜微是女眷,恰好有羅教聖女羅佛廣前來,故此女眷單獨開了一席。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乖官這才發話,先是對眾人表示了一下感謝,隨即,便告訴大家,他給眾人卻是俱都請了官身。

眾教主聞言,個個大喜,酒色財氣這東西,只有佛能斷,眾人雖然都是一教的教主,可他們畢竟不是佛,什麼[野心勃勃所圖甚大]之類的暫且不好說,不過總的來說,還是極為喜歡的,要知道,連烏斯藏的那些活佛、西天佛子們,都要朝廷正式冊封,那才能算數,何況是他們這些民間教派?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故此,眾人俱都面露喜色,連那個看起來年紀最長,一直面色平淡的純陽教主荊軻守,也微微動容,率先便道:“如此,道人我卻是要謝過大都督了。”

諸教派雖然大抵是佛教流傳,不過和尚們苦修往往自稱[辦道],也有自稱貧道或者道人的,倒並非道教之專利說法。

乖官滿臉笑意就道:“些許小事,諸位也都是勸人向善的,我不也是大孔雀明尊轉世化身麼……”

眾人臉上笑容頓時就一滯,這時候才想起來,眼前這位笑眯眯的少年,非但是朝廷的國舅大都督,還是西天佛子鎖南堅措所推尊的孔雀大菩薩,這麼一來,眾人這個教主,在這位大都督眼中,未免還不夠看。

慢條斯理一伸手,旁邊奧真奈美給乖官茶盞中斟了茶,他這才回手,在眾人面面相覷眼光中,又微微啜了一口,才繼續道:“我在那海外扶桑國,還有個神號,東照宮,對了,他們那邊,最大的神叫做天照……”

一時間,雅間內鴉雀無聲,只有眾人微微沉重的喘息。

像是那三陽教教主高揚,雖然有舌粲蓮花之能,可到底還是年紀不大,見的場面還不足,而小羅祖羅佛正,說他是教主,他首先是個官場上的官兒,迎來送往那是拔尖兒的,但弘揚教法,卻未免欠缺些,不像別的教主們,說法張嘴就來,他還是老老實實刻印經冊為手段。

眾人一時間不由為之氣奪。

有時候,年齡還真是一個寶,這時候,年紀最大的荊軻守荊教主突然站起來,嗓音玄妙,就道:

無天無地,虛空在前,先有不動虛空,後有一祖出世,甚麼祖?祖是混元祖宗,是老祖宗佛,是治世老天,混元老祖,坐有阿羅國,備過去天佛,又是無極老祖,想無天無地,一人治世,先有鴻蒙化現,後有濨蒙混沌,先有鴻蒙,後有濨蒙,濨蒙長大,結為元卵,又叫做天地玄黃,玄黃迸破,才現出治世天佛宗祖出世,清氣為天,濁氣為地,一生二,二產三,三生萬物,諸般都是老祖留下,怎麼不是老無極?

這套話,那是諸位教主都說麻溜的,心說你老這時候說這些有甚用場,不曾想,荊軻守話頭一轉,“無極降世,化而為鄭,和那西天孔雀大菩薩,東海東照宮,那都是一而二,二而一的,誰不知曉國舅大都督是無極天尊轉世……”

眾人這才恍然大悟,心中齊齊就呸了一口,這廝,好生一張利嘴,話都被你說完了。

不過卻也慶幸,果然是家有一老如有一寶,這荊軻守,平素還嫌他為人甚是無趣,不大跟他勾連往來,如今看來,日後倒是要多多親近才是。

“是。”羅佛正此刻正色道:“我父遺留五經六冊,其中寶鑰經中便說,先有無極老祖天尊,後有天地,這無極老祖天尊化身億萬,俱都為佛菩薩,在他方國土更有他名,如今想來,怕不是就一念化為西天孔雀大菩薩,東海東照宮……”

眾教主不由合十,“果是如此了,羅祖大能,早早就料算透了。”

瞧著眾人這副嘴臉,乖官不由啼笑皆非,心說果然都是大忽悠,這樣也能掰出一番話來,不過,他卻是笑著道:“想那無極老祖天尊,是開天闢地之前的通天大能,怎能化為我這等肉眼凡胎。”說著,就雙手連連搖起,眾人以為他玩的是三辭不就的那套把戲,更是言辭懇切請他受了尊號。

可是乖官又怎麼能受這個尊號呢?佛教密宗在市井間眼中,便已經有些不對味了,一說起來,似乎便先想到歡喜禪三個字,好在還算是有正經流傳脈絡的正經教派,可若是再受了羅教的尊號,日後怕就不好說了。

他對諸位教主說那番話,其實無非就是敲打敲打,倒沒別的意思,卻不想把諸位教主嚇唬得不輕,趕緊要拍他馬屁。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