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豐這麼搞是很有深意的,白了他就是要把新軍當國防軍培養的,老軍閥們和他們的部隊終究還是一支舊軍隊,無論從指揮官到士兵都是舊式思想,即便是給他們配上最好的武器,也無非就是一支似新而舊的部隊,憑藉火力碾壓日本人當然是沒有問題的,即便是現在憑藉技術優勢對付歐洲國家也是沒有問題的。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但是二戰以後要對付那些經歷了戰火磨練的歐洲軍隊,尤其是勢必要重返亞洲的英國人,還有重返遠東的蘇聯人,這恐怕就有吃力了,所以要從現在起培養一支真正的新式軍隊,必須得為戰後的戰爭進行打算。

至於老軍閥們手中的軍隊,這貨的目標是讓他們都去禍害外國人去,以後朝鮮駐上幾個,越南駐上幾個,印度再駐上幾個,基本上也就分配出去了,到這些附屬國當太上皇的日子相信他們都會喜歡的。

當然這都是以後的事情了,現在最重要的還是印度,歐洲愛怎麼樣就怎麼樣吧!反正希三兩年內還不需要自己幫忙,但阿三那裡是一定要好好搞一下的,這個國家不好好折騰他一下那簡直就是天理難容。

如果現在就搞出巴基斯坦呢?以英國人允許他們duli為交換,當然獨立後還認英國國王當國家元首,這個都是事而已,但duli以後的巴基斯坦必須出兵對日本人作戰,至於武器什麼的。這個可以由英國人出錢從中國購買,這樣戰後阿三們會把巴恨得咬牙切齒,雙方就會像原本歷史上一樣徹底結成死仇,只要中國別停下給巴送軍火,印度就永遠別想在中國面前翻身。

另外一旦印度參戰軍和遠征軍打下阿薩姆邦,然後搞出獨立的阿薩姆王國,一定要王國,接著還可以讓孟加拉也獨立,都以中國為宗主國,這樣印度也就基本上只剩下半島那一塊兒了。北部再讓軍隊賴上個三五十年就完美了。

一想到肢解印度。這貨就立刻興奮起來,他決定親自訪問印度,反正擴軍什麼的,完全交給孫立人就可以。黃百韜到緬甸充當遠征軍參謀長以後。他兼職了參聯會主持。實際上他現在主要職責就是參聯會主持,保安師師長反而淪為兼職。

其實這個擴軍工作並不困難,從各地預備役中招士兵。從保安師中出軍官,楊豐至今沒有軍校,但保安師就是當軍校使用,所有士兵拉出來就能當軍官使,這樣搞估計半年之內三十萬新軍就能編成。

楊大老闆的新大力神專機從西安起飛,繞過藏邊的崇山峻嶺,然後出亞東走廊直飛新德里,為了保證他的安全,空軍提前起飛了十架雙身惡魔,在拉薩加油然後重新起飛為他護航。

十一架飛機組成的機群,先是在新德里上空盤旋幾圈,讓楊大老闆和兩位夫人參觀一下風光,這才在下面一片期盼的目光中依次降落。

歐洲戰場的慘敗,讓這裡的英國人如墜冰窟,可以支撐他們堅守在這裡的信念,就是等待本土的龐大軍團殺到,然後好好跟日本人還有印度人算賬,可現在一看,就這情況連本土能不能保住都很難呢,所以現在新德里防禦圈內的一百多萬英國人,已經很清楚他們唯一的救星就是這個中國人。

在機場上無數的英國人歡呼著楊豐的名字,那場面比起英王駕臨也不遑多讓,楊豐當然投桃報李,拍著胸脯保證,回去之後就會再派一個軍進印度。

“國王陛下賜予我這枚神聖的勳章,就意味著我和大英帝國已經永遠的連在了一起,英格蘭就是我的第二祖國,英國人民就是我的同胞,為了自己的祖國,為了自己的同胞,我將拼盡我所有的力氣。”這貨很無恥地對著記者的鏡頭道。

接下來自然不能少了各種歡迎活動,為了保證他的安全,已經常駐這座城市的空降旅更是傾巢出動,要知道雖然大部分印度人都被驅逐出了新德里,但多多少少還有一些殘留的,這些在偉大領袖鮑斯將軍號召下,隨時準備為印度duli而獻身的傢伙,是很有可能打他們目前最大敵人的黑槍的。

當天晚上楊豐和兩位夫人就下榻在印度總督府,晚宴,舞會結束後,楊豐和印度總督霍普侯爵,還有英國駐印軍總司令韋維爾上將單獨坐在了一起。

“侯爵閣下,上將,現在的情況很不妙,法國的淪陷已經成為定局,德國人的鐵蹄會很快踐踏整個歐洲,那時候他們的下一個目標肯定就是英國,所以至少三年以內,印度戰場是不可能得到任何國內支援的。”這貨嘆了口氣道。

霍普侯爵也跟著嘆了口氣,這段時間他可以心力交瘁,晦暗的前途讓他夜不能寐,應該這傢伙對自己的職責履行得還是很好的,在遠東艦隊全軍覆沒以後,他便採取了這種情況下最好的應對措施,將散佈印度各地的英國人全部集中在新德里,同時儘量將新德里的印度人強行驅逐出去,把這裡打造成一座避風港,這樣才最大限度避免了英國人是死傷。

可這也造成了一個巨大的隱患,一旦新德里淪陷,那麼躲在這座城市的百萬英國人,恐怕都會遭到tusha,但如果真像楊豐的,三年之內不會有國內增援,那麼這座城市的淪陷是沒有任何懸念的。

可這時候逃走同樣不可能,雖然有鐵路通往伊朗,而且伊朗也不至於拒絕英國平民透過,但這並不意味著能走出去,首先鐵路已經被印度人破壞,想坐火車是根本不可能的,所以只能走公路步行到伊朗,將近兩千公裡的漫長旅程。沿途是無數仇恨的目光,那些被蠱惑起來的印度人正像一頭頭餓狼徘徊在外面,實際上只要出了新德里防禦圈,英國人就很難保證生命安全,這一百萬老弱婦孺真要走將近兩千公裡,估計得丟下一半的屍體。

至於軍隊護送是別想了,新德里防禦圈外面雖然沒有日軍,卻有數十萬印度偽軍和作為日軍僕從的越南軍,甚至還有馬來軍,緬甸軍。這些傢伙正虎視眈眈地盯著新德里。規模戰鬥每天都在發生,殘餘的不到十萬英軍苦苦支撐,如果不是中國參戰軍嚇住了日軍,不定這時候新德里已經淪陷了。想想那些在各地被殘殺的英國人。就知道那時候等待這一百萬人的會是什麼樣的地獄。

“侯爵閣下。我不得不告訴您,因為運輸的困難,我在印度最多只能維持不超過五萬人的兵力。這樣一人肯定是杯水車薪,要知道現在印度最大的麻煩已經不是日軍了,現在最大的敵人是印度軍,鮑斯和尼赫魯至少擁有超過五十萬人,再加上二十萬日軍,近十萬越緬馬軍,我們至少需要面對八十萬敵人,而且這個數字還在飛速增加,真沒想到這些印度人絲毫不念大英帝國幾百年的哺育之恩,還有馬來人,緬甸人,這些無恥的人!”楊豐非常憤怒地啐了一聲。

“我現在能做的,就是從東面打通印緬通道,我會在緬甸再增加兩個集團軍,先攻下英帕爾,然後在一直向西同參戰軍會和,這樣就可以將日軍逼出孟加拉,再繼續向西一直打到新德里,那時候將在印度北部形成一片受我們控制的安全區。

可問題是這同樣需要時間,一年之內肯定無法完成這個目標,而新德里能否再堅守一年,這個我真很難,現在南線日軍還沒有北上,一旦他們北上,我肯定是無能為力。”楊豐道。

他描述的未來可是把霍普侯爵嚇壞了。

“勳爵,我想您一定有辦法解決這種困境。”他眼巴巴地望著楊豐,都忘了楊豐作為外國人,即便是掛著爵級大十字勳章,也是不應該稱勳爵的。

“方法只有一個,再找一個盟友。”楊豐道。

“誰?”韋維爾疑惑地。

“穆斯林。”楊豐道。

霍普侯爵眉頭一皺,作為一個老資格的zhengke,他立刻明白楊豐的意思了。

“侯爵,現在我們別無選擇,給穆斯林duli,允許他們成立純穆斯林的巴基斯坦國,但仍然以英王為國家元首,以此來換取他們幫助我們對抗日軍,這是目前最好的辦法,而且從現在印度的情況來,他們很明顯比印度斯坦族人更理智。”楊豐道。

“楊,你得對,我馬上發電報給國內,但同穆斯林聯絡,我想你比較適合。”霍普侯爵像個抓住根稻草的溺水者一樣道。

“非常樂意效勞。”楊豐道。

霍普侯爵給國內發去電報,先是描述一下當前的危急形勢,然後老生常談的要求增援,最後再明實在無法提供增援,那麼就應該以允許穆斯林獨立為報酬,換取他們對日本作戰。

這份電報丘吉爾剛看到不久,就出現在明日報上,而且還配以特裡凡得琅大tusha的照片,然後極盡恐怖地渲染一下新德里英國人的悲慘處境,立刻把英國國內情緒調動起來,這下子丘吉爾想猶豫都不可能了,在一個星期後既同意了霍普的要求。

而這時候楊豐的大力神專機降落在了卡拉奇機場,在駐守這裡的英軍撤往新德里以後,這座城市已經在穆斯林聯盟控制下,他們自己任命了地方官員,甚至組織起型軍隊,而其他城市也基本都是這樣。

不過這架飛機上下來的並不是楊大老闆,而是四名從中國請來的阿訇,他們帶著楊豐的親筆信,很快就找到了穆斯林聯盟的zhui真納,在明來意以後,喜出望外的真納隨即和他們一起乘飛機飛到新德里,然後在這裡由楊豐做中間人,和霍普侯爵進行了正式會談。

“真納先生,相信現在您應該明白我們的誠意了,穆斯林必須做出一個選擇,幫助我們,然後你們獲得合法的duli,或者幫助日本人,你們也可以duli,但戰爭結束以後,你們不但會失去duli資格,而且還將承受大英帝國的報復,作為穆斯林的朋友,我真不希望看到這種事情發生,所以才不惜冒險從中國趕到這裡。”楊豐對真納道。

“楊先生,非常感謝您的友誼,不過我必須問清楚一,如果我們幫助英國,那麼我們的軍火從哪兒來,您應該很清楚,一旦我們做出這樣的選擇,那麼必然會承受日本人的攻擊。”真納道。

“這個您可以完全放心,你們的武器彈藥全部由中國提供。”楊豐道,反正英國人掏錢,這筆買賣可是很划算的。

既然這樣真納也就沒什麼疑慮了,不過他並不能代表印度的穆斯林,遊那些土王們,各個城市的割據勢力,這個都是需要時間的,好在楊豐這個人信譽一直很良好,再加上有中國穆斯林兄弟的保證,穆斯林各派勢力逐漸達成了一致,同意英國人提出的要求。

實際上對他們來這件事很好選擇,首先一個duli的穆斯林國家是他們一直夢寐以求的,第二印度教徒已經成立了自己的國家,而且還是兩個,這樣穆斯林就肯定不能和他們再合夥,當然這時候他們自己duli,然後投靠日本人也可以,在這之前日本人也跟他們有過接觸,但那需要拿未來賭博,一旦日本人輸掉戰爭,捲土重來的英國人肯定會進行清算。

但如果幫英國人來換取duli,英國人贏了自然就不用了,就算英國人輸了,那無非就是投靠中國人,有中國人在後面撐腰,巴基斯坦的duli一樣可以維持下去,至於中國會不會輸,這個傻子都明白,日本人就是無法奈何中國人才跑來拿英國人瀉火的,從他們在中國那一場接一場的失敗就可以知道,而且這些失敗的主要原因就是他們和英國這位中間人。(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