鬍子的雷霆一擊和歷史上一樣,直接把英法給打懵了,接下來的幾天裡,德軍長驅直入,以讓人瞠目結舌的速度橫掃西歐,北平的報紙連更新的速度都趕不上他們前進的速度,這邊剛報道德軍開始進攻,那邊就已經報道荷蘭投降,這邊還在報道荷蘭投降,那邊已經報道德軍兵臨馬斯河,在一個星期內整個世界就像瘋了一樣,把楊大老闆搞得頭暈目眩。

實話他真沒想到英法還是如此不堪一擊,要知道德國人玩的這一套閃電戰,已經不是他們的專利了,無論裝甲突擊,空中打擊還是敵後空降,這些都是中國人玩濫了的,連光頭佬都知道搞一個裝甲師,把日軍十幾萬人攪得人仰馬翻,英法居然還對這套戰術無可奈何,就不得不是真得很詭異了。

如果因為馬其諾防線讓他們過於自信了,那麼在乍平嘉線上,日本人應該已經給他們做出很好的示範了,面對背後的敵人,堅固的工事是沒有任何意義的。

“老天也在幫著希呀!”這貨現在只能做出這樣的感慨,不過這場戰役跟原本歷史上還是有一些不同的,比如雙身惡魔之間的大規模空戰,德軍兵臨馬斯河以後,因為前線機場損失慘重,所以英國空軍從本土起飛了他們的一百架雙身惡魔,法國人也從南部機場起飛了他們的五十架雙身惡魔對馬斯河浮橋進行轟炸,而他們的對手則是德軍的雙身惡魔和bf109。

不過這場空戰的主角卻不是飛機。而是地面上那些使用無線電近炸引信的八八毫米高炮,即便是雙身惡魔這樣的大型戰機,在這種東西面前也幾乎是一邊倒的被tusha。最終馬斯河浮橋上空,英法損失了四百多架作戰飛機,作為主力的雙身惡魔損失超過一半。

就在古德裡安強渡馬斯河成功以後,很快他就遭遇了剛剛組建,實際上還沒成軍就被拉上戰場的法軍第一裝甲師,夏爾和摩索爾對t4和三號坦克,戴高樂對古德裡安。在法國的平原上兩支鋼鐵洪流撞擊在了一起。

結果還是讓世界瞠目結舌,法國第一裝甲師幾乎全軍覆沒,戴高樂帶著殘餘不到二十輛速度比較快的摩索爾逃回巴黎。德軍僅僅損失了三十輛三號坦克和一輛t4版的四號坦克。

這場戰鬥徹底打斷了法國人的脊樑,此後的時間裡法軍在德國的鋼鐵洪流面前一觸即潰。

英國遠征軍的表現比他們在亞洲戰場上的同胞們毫不遜色,即便是在比利時境內,也被缺乏裝甲力量的博克上將打得丟盔棄甲。博克是沒有裝甲師。但卻有火箭炮部隊,這些呼嘯著劃過天空,一下子就能砸下一片火海的武器讓英國人失魂落魄。

德國人用楊豐提供的技術,發展火箭炮已經多年,從仿造的一零七毫米到自己開發的一五零毫米,甚至還有威力巨大的二四零毫米,這東西雖然精度差但射程卻超過四十公裡,原本是為了炮轟巴黎準備的。

為了彌補缺乏裝甲部隊的劣勢。希給b集團軍群配備了至少十個團的火箭炮,面對這些恐怖的武器英國遠征軍幾乎一籌莫展。

在德軍的強大攻勢面前。閃擊西歐的時間表都沒有什麼太大變化,半個月後英軍就已經面臨敦刻爾克了,歷史在這裡並沒有出現意外變化,鬍子還是下令裝甲部隊停止了前進,給絕境中的英法軍隊留出了一線生機。

實際上不管歷史上如何評價他的這道命令,但在當時來看鬍子並沒有做錯,他遠比手下那些衝得忘乎所以的將軍們要理智,三十萬被逼到絕路上的士兵,一旦最後一線生機斷絕,那麼發起瘋來恐怕也是驚人的,萬一德軍最寶貴的裝甲部隊消耗在英國人的拼命中,那可就損失大了,反正就算換楊大老闆,他也會做出同樣的選擇。

不過德國裝甲部隊雖然停止了推進,但步兵部隊卻沒有,尤其是希把他作為戰略武器使用的六個二四零毫米火箭炮團開到了敦刻爾克外圍,在空中飛機的引導下,日夜不停地對包圍圈內進行大規模炮擊。

這種無論威力還是射程都不亞於戰列艦主炮的恐怖怪物,成為了英法聯軍的噩夢,在持續一週的撤退過程中,英法軍隊有超過五萬人死於這種火箭炮。

“瑪的,是德國人太厲害,還是英法太弱了?歐洲這場戰爭,真是越來越讓人看不懂了。”韓復榘一臉苦笑著,別他了,這時候除了楊大老闆,整個世界都懵了,雖然英法在亞洲表現拙劣,但這一也情有可原,畢竟這裡不是他們主場,而且日軍兵力可以是他們的好幾倍,打得不好並不奇怪。

但在歐洲,在自己家還打成這樣,就真心讓人驚詫了,尤其是號稱世界第一陸軍強國的法國,從他們戰場上的表現來看,好像還不如中國戰場上那些三流的雜牌軍,好歹那些雜牌軍還出現很多寧死不退的,在法國戰場上可沒看見任何寧死不退的,倒是望風而逃的比比皆是。

“不要管他們誰強誰弱了,法國人亡國這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情,幹掉法國,然後對付英國光轟炸就可以,反正德國人的海軍也沒能力幹翻英國,那麼德國陸軍閒著幹什麼?

他們下一個目標肯定就是蘇聯。

德國如果進攻蘇聯,以現在蘇軍的戰鬥力,恐怕比法國人也強不了多少,當然以約瑟夫的性格,投降這種事情他肯定不會幹的,那時候必然從遠東抽調兵力去保衛歐洲部分。

這樣一來日本人就得著機會了,只要日軍對蘇聯開戰,那就是我們收復東北的時候,但從現在情況看,我們的兵力有不足。

何鑄戈在江西,商啟予在緬甸,印度我們不可能只過去一個軍,至少得一個集團軍十萬人的規模才行,可這樣從西藏補給是肯定不行的,必須在緬甸打通一條進印度的通道,讓遠征軍拿下英帕爾,然後印度參戰軍渡過布拉馬普特拉河,把整個河東部分從日本人手裡搶回來。

這地方原來就是咱們的附屬國,現在正好養個傀儡讓它從印度duli出來,不要看這裡,這裡可是有大油田的,多了不一年弄好了採個百十萬噸還是很輕鬆的。”楊豐的話讓一幫老軍閥們眼睛一下子亮了,現在是人都知道石油才是真正的好東西,這些傢伙甚至還對延長石油垂涎了很久,不過沒好意思下手而已,現在聽印度還有一個大油田,那還不立刻精神起來。

“但是,這樣的話我們的兵力就嚴重不足了,現在我們留在北方的,也就還剩下四十萬人,這樣的兵力是無論如何不可能應付兩線作戰的,所以接下來我們要擴軍,至少要再擴軍三十萬以上。

不過我的意思是,新組建的軍隊就不要歸咱們各家了,現在咱們已經是一個整體,再搞得一家一塊兒,指揮起來也不方便,所以我的意思就是新組建的軍隊乾脆就叫新軍,至於指揮權則歸參聯會。”楊豐接著道。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一幫老軍閥們自然沒什麼意見,反正參聯會白了就是一個各方的代表會,就連他們自己的軍隊作戰指揮也是歸參聯會,把新軍指揮權交給參聯會自然很正常。

擴軍的事情就這樣定下來,至於如何擴軍這個就很簡單了,各地都有完善的預備役體系,尤其是平津光預備役就超過三十萬,加上山東,河北,察哈爾,熱河,綏遠,寧夏這些地方,總數超過一百萬,想從這裡面挑三十萬那簡直太簡單了。

至於武器裝備就不用了,即便是不用庫存的,武裝三十萬人對平津和重慶兩個工業基地的產能來也不過是一個月而已。

不過這三十萬人的編制可就需要好好考慮一下了。

“我這裡有一份編制方式,你們看看怎麼?”楊豐著拿出一份早準備好的編制表,然後接著道:“現在各國都在改三團制的師,取消了旅一級編制,我們的新軍也不妨這樣搞。

當然這只是步兵師的,新軍中必須還得有兩個裝甲師,另外再加上一個空降師,這樣就比較完善了。”

他給出的步兵師編制,實際上就是美軍的一九四三年以後編制,三個步兵團,不過炮兵稍作修改,兩個一零五榴彈炮營,一個一五零榴彈炮營,另外還有一個一三零火箭炮營。

再加一個坦克營,一個防空營,還有一個機械化偵察營,這套重火炮的編制體系應該非常適合這時候的北方聯軍,以平津的工業實力完全能夠支撐這樣的軍隊作戰,不過離開了交通體系完善的華北,這就有不太合適了,但在東北卻又是非常合適的,而楊豐搞這支新軍的主要目的就是東北,另外還有日蘇開戰後的蘇聯遠東。(未完待續。。)

ps: 還有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