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心音將信放入信封收好,隨後一路施展輕功,飛快掠向山間的小道。

從此再無京城國公千金挽心音,而是江湖女俠白心凝。

項府內,自此公孫詣登基,項啻便被下放到地方任知縣。

不少人感到疑惑,不過也能透過他們的私人恩怨猜出個大概,約莫著是皇后白妗靈的前夫,所以不願時常相見,便把他派到地方為官。

項候庶長子項奕因為屬於太子一派,所以清王公孫詣登基後,整頓朝堂時便收回了候爵的世襲蔭恩。老侯爺項綏的子孫往後須得靠自身才能加官進爵。

項奕雖足夠圓滑,左右逢源,但並不得朝中大官所喜,最後也不過官拜五品。項洋更不用說,可以說是不學無術卻又狂躁易怒,後半輩子都得靠兄長項奕的庇護。

項綏的境況不用想也知不好過,嫡子下放;庶長子封官後,尊國律法,另立府邸;小兒子項洋跟隨兄長項奕生活。這偌大的侯府,如今只剩他一人孤家寡人罷!

他這時才慢慢發覺自愛妻離世後自己的荒唐,如今家不成家,身邊沒有一個噓寒問暖的,這壓鬱的日子不亞於愛妻離世的那段沉痛時間。

或許是人越老越難看開一些事情,如今他已至暮年,垂垂老矣,直到雙腿一蹬兩眼一眯之前怕是要死死揹負對項啻的愧疚和遺憾不得解脫……不!如果黃泉之下見到亡妻,也怕是無法交代啊……

項綏此時便靠在項啻之前所住的破舊小院的榕樹下,仰頭望著蔚藍的天空,眼角竟劃過兩行清淚,眼中是一陣恍惚。花白的鬍子隨著秋風微顫,似他一顆被苦悶煎熬而微微發顫的降心。

曲府內,一片靜默。公孫詣登基前,曲國公便因痛失愛女告老辭官,公孫伏雖極力挽留,但最終因為不忍涼了一干老臣的心,許之。

但公孫伏卻並未對國公的爵位和府邸予以批示,禮部不知公孫伏的心思,便不敢對此事妄加進諫,遂終。

公孫詣登基後也依舊保留了國公府殊榮,以示敬重和榮寵。

不過有一件事情,京城不知情的眾人一直奇怪。那便是曲家千金成親前,府中突然來了位弟媳和她的兩個。

眾人還未曾聽說過曲國公在祖宅還有位同脈兄弟,可是曲公公既沒有否認也沒有正面承認。

是以京城的千金小姐們也都當她們是國公的親戚,客客氣氣的。

不曾想,那曲千金的表小姐李汝妍竟早勾搭上了廢太子公孫瑾,那時太子公孫瑾還穩穩坐著東宮太子的交椅。

直到太子被廢時,眾人才知道兩人早暗通款曲。太子承諾助她奪得國公府的權勢,她為太子出謀劃策,助他順理成章登基稱帝,太子還承諾待他登基便封李汝妍為後。

那些閨秀小姐們都嘲笑這兩人狼狽為奸,果真登對。

太子弒父便少不了她的功勞。

但是出乎意料的是,指證太子下毒弒父的竟然是這李汝妍的親兄長,閨秀們說著的時候臉上是毫不掩飾的不屑。

本以為他指證太子後,太子問罪,他便該因功封官。誰知病中的老皇帝公孫伏竟然一張聖旨便講他貶回了柳州,簡直匪夷所思,卻也大快人心。

這種臨陣倒戈,不惜插刀親妹妹的人放在身邊,若是予以重權,可謂是危險至極。

太子倒臺後,李汝妍名身盡毀,她母親劉氏帶她灰溜溜得逃回柳州。

戶部尚書陳永深得皇帝公孫詣器重,小女兒陳小倩此前一直與曲國公的千金交好。據說得知曲千金香消玉殞的訊息傷心了好一段時間,在曲千金的後事時,更是哭暈了過去。

卻也因此結緣了現在的夫君段思。或許曲千金還在,聽到這件事估計要驚笑活過來,眾人怎麼也想不到他們會湊一對。

就是皇后白妗靈每每想起也還覺得是說書人編的故事。

兩人是在曲千金辦後事的靈堂認識的,此前陳小倩不曾在眾人面前露面,也很少於京中其他閨秀親近走動,除了挽心音。

所以此前陳小倩和段思並未見過,但是陳小倩卻聽說過段思,是以在曲千金的靈堂上,對段思是討厭的。

陳小倩沒想到段思竟然也來給挽心音送別,除了她,所有人都感到驚訝不已。

連一向穩如泰山面不改色的曲江珩都不住訝異。心音何曾有這種讓他來祭奠的瓜葛?

連段家家主都因為這件事情開始感覺看不透自己一把手帶大的親兒子段思了。

當時陳小倩跪在靈堂,兩眼哭得痛紅,後來趕到的段思徑直跪在她身旁,一同祭奠挽心音。當時兩人是不認識的,因為兩人此前並未見過!

兩人都以為對方是挽心音的好友,都為對方的真誠感到動容。

後來兩人時常能在曲府相見,都是因為懷念挽心音吧,兩人經常會來曲府看看,所以時常能碰上面,一來二去,兩人便相熟了。

京城中但凡認識段思的,都察覺到了他的改變,他不再逛青樓,不再進賭坊,不再欺男霸女,甚至在外面遇到欺凌不平之事時經常仗義出手。

當所有人都感到疑惑不已之時,他又做了一番驚天動地之事,徹底讓大家明白了他確實改邪歸正了。

那時江浙等地突發洪澇,段思自覺捐贈糧米和銀票,那筆鉅款連公孫詣聽了都忍不住挑眉。忍不住問隨侍,段家何時這般大方了?

其實這哪裡是段家大方,分明是段思主意。

段雲看著自家闖貨精兒子竟然開始走上正道,自然樂得全力支持,不過那比鉅款在腰纏億貫的段雲眼中依舊不算小數目,不過愛子心切的老父親還是一臉肉疼的拿了出來,算**子成才的資本。

陳小倩與段思相熟後才互相道出各自的真實身份,陳小倩知道後,如遭雷劈,一臉不敢置信,當場逃也似的奔回府,幾日未曾出府。

段思幾次三番登門解釋都被拒之門外,那時京中權貴子弟和閨秀們也都漸漸接受了段思的改邪歸正,慢慢熟絡便也開始交好。

聽聞此事,有不少人登門入府在陳小倩耳旁為段思辯白。

時日一久,陳小倩想起之前段思的仁義之舉,相處時的真誠,便原諒了他。

從此段思踏上了一段漫長的追妻之路。

他知道她不能時常出府遊玩,便時常藉機帶她出府,遊湖,踏青,新出的菜品,美食……他喜歡她天真無邪可愛的模樣,便樂於呵護她。

以至於兩人成親後,陳永和陳夫人還經常笑話陳小倩跟個孩子一樣讓人不省心。每每這時,段思也只是擁著陳小倩,兩人相視一笑,都看到了對方眼中的敬重、欣賞和理解。

如今的淺琉閣以不見了裴惜的身影,守著它的便只剩雨洛。

當年曲千金香消玉殞後,裴惜著實在京城瘋狂了一陣,而後不見蹤影,據說還有一暗衛雲涯追隨而去。

不過當時裴惜在京城鬧得著實有一點大,新帝公孫詣卻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任其胡鬧。眾人也猜測新帝與裴惜怕是有一點交情,否則天子面前敢給臉色的,祖宗十八代早被滅了。

皇后白妗靈倒是樂得清閒,京城中的事她全都知道,卻全都不欲理會。

或許是她本就是後宮之主,這些事情自然該傳入她的耳中,而且新帝是個怕老婆的,什麼事情都會告訴她,她就是不想知道也不行。

凡是能令鳳顏大悅的,公孫詣都閉著眼嘉獎。是以朝中大半權貴都爭相討好皇后,可在沒有人敢在她面前提選秀納妃之事惹她不快。

眾人也都看出來了,皇后高興,皇帝便自然是高興的,若是皇后不高興了,皇帝面前,他們這些臣子就要遭殃。

雖不是打罵,卻是言語間陰測且暗裡插針帶刺,是以一眾大臣也是惶恐不安,那威力可是比龍顏震怒的威力大了幾倍不止。

不過公孫詣這皇帝在臣子面前也是夠狡猾的,他們就沒見過公孫詣發怒,只知道但他對你笑得越深,你往後的日子就有多苦。

是以公孫詣其實還是繼承了部分公孫伏的謀略和城府,不過這皇帝卻比公孫伏當得強多了,畢竟他身上少了先皇的冷漠兇殘和自私,多崇尚仁德嚴律治國。

眾人都知道,之前挽心音與白妗靈交好,可是曲府在辦喪事時卻未見白妗靈的身影。

也有人捕風捉影,說原本該是挽心音嫁與清王為妃,卻在入府之時因失火而燒死。後白妗靈和離後嫁與清王,妹尚姐夫,是為不義。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後來又有一股民間傳言,較為可信,說是挽心音知曉白妗靈與清王兩情相悅,不忍拆散。但皇命難為,只得以假死成全。

這也就可以理解為何清王未為挽心音正名,還是以曲府千金的名義下葬,只是,若挽心音假死,那她現在又在哪?

她為何一定要以假死的方式來了斷恩怨,眾人也未找出合理的說法……

白妗靈聽了也只是笑笑,挽心音怕是找想到了法子,只不過只有我們還傻傻矇在鼓裡。不過這樣也好,白妗靈相信那黃衣女子還回回來的!

待她挽心音把心放下了,便也是重逢之時。她可是還等著討杯喜酒呢!她默默予她珍重,她也該還她灑脫不羈,大煞江湖!

白妗靈身著輕便白裙,坐在殿外的玉階上,悠遠的目光越過宮牆,投像遠方。一如當年公孫詣還朝盛宴那晚,她獨自一人坐偏殿外的石階上。只是現在她的眼底再無恨怨與冷漠,而是填滿的柔意。

身後突然探來一雙玉手,正往她身上披著羊袍,隨後坐在她身旁,擁著她,預設陪她眺望遠方,良久方到:“夫人,若有朝一日你厭了,便告訴我,我帶你去看看這大好河山。”

白妗靈側了側頭,看著公孫詣的側臉,一些恍惚。

他們之間不像帝后,反而如平常夫妻一般,自成婚起他只喚她夫人,並要求自己喚他夫君。縱使他後來登基為帝,封她為後,私下裡,他依舊只喚她夫人,時日一久,她也便依著他了。

白妗靈見他仍舊看著遠方未曾轉過頭來,便將紅唇湊向他的耳旁:“好!夫君!我答應你!也謝謝你成全我!”

溫熱如蘭的氣息瀰漫在公孫詣的耳旁,令他止不住一陣心悸,隨後目光灼灼得望向她,鎖住她的紅唇便吻了上去,這一吻便是一朝山河與日月的更替,花開花落便搖落了一春明媚。

(抱歉啊啊啊!,雖然我想它是現實,但是我卻忍不住集合所以現實中的童話,給那些美好的人兒一個不辜遇見,不負此生的完滿。)(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