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南詔王皮羅閣溝通上劍南節度使王昱那一刻起,靈均老道口中的六詔歸一大業也就正式拉開了帷幕,卻也是他與委蛇多年前就做過推算,深知此事必有無盡血火戰事,牽累百姓,又是動搖一方氣運。也是詩中言語,俱是不錯,卻是“憑君莫話封侯事,一將功成萬骨枯。”真實不虛。

不過雖然如此,此事卻也是定數所在,所謂“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應在西南六詔,自然也是不錯。早遠年歲,烏蠻先祖不過是散居西南,頂多不過是部落首領,一眾蠻人,都是悠閒散漫的。隨著後來六詔壯大,脫穎而出,才將這混沌打破,形成了六方相互博弈的局面。如今,六詔中的南詔已然在數位詔主經營之下,日益強盛,漸漸超過其餘五詔,卻是一方有心攻伐,一方又是抵抗,數年之內,必有兵禍,倒不是靈均老道挑唆之類。

而中原道門高手盡出,聯手隔絕了吐蕃和雲南之後,五詔詔主也曾幾番派人前去,卻是心思一日多變,又想以密宗對抗道門。只是那密宗的諸多活佛,也都是知曉玄門法術的,自是曉得在這一甲子之內,兩方修士斷難有所往來,也是拒絕,卻是不曾將個中奧妙告知了五詔詔主。也是凡人跟一眾修士相比,多少還是有所欠缺,卻是諸位活佛算計著詔主們的供奉,自是不願意將實情相告,只是搪塞,派了些世俗僧人,沒有修得神通法力的過去傳教,也是聊勝於無,效果一般。

南詔的興起,包括了歷任南詔王的仔細經營和努力,也有天數意思在於其中,遠遠不是五詔詔主所能阻擋的。眼見情況到得這般,他們也是一時無力,一方面不敢放棄吐蕃那邊的密宗,一方面又是不敢與南詔王撕破臉皮,情況倒是變得十分微妙。

而因為最近出了這樣的變故,靈均老道也就不再派遣徒弟下山傳道,而是一應留在山中,接待百姓,替他們解惑,道門的活動也是一時鬆懈下來。

先前整個道門對南詔的支援已經到了一個巔峰,又有三清降臨,又有高人賜下種種丹藥,某些必要的時候,中原道門還透過在李唐皇室中的勢力,幫助皮羅閣掃平種種障礙。而如今皮羅閣順利接掌了南詔王大位,道門的支援力度卻是反而小了下去,不單靈均老道甚少進入南詔王宮,就是唐王面前,幫忙周旋的人也是少了許多,叫南詔王行事不再如先前那般自如。

對於此,望舒等人也是存有過疑惑,向靈均老道發問。靈均老道只說先前分割兩界,道門已經出了不少力氣,將修士與世俗之事隔絕開來,幫了南詔王的大忙,如今卻是不能太多干涉於他,只叫他自己順應天數,也就無妨。神通法理,插手世俗太多,也不是什麼好事,對於南詔王的大業,卻是過猶不及,還需仔細把握才好。

望舒等人聽得一頭霧水,半懂不懂,不過既然靈均老道這樣說,他們也就樂得清閒,只躲在山上,煉氣修行,也是逍遙快活。少染山下的紅塵俗務,對於眾人的修行,其實也是有益的。畢竟先前那麼多年,人世間的行走歷練也是不少,卻是趁此時機,好生沉澱些許,圓融修為,精進功力,也是十分難得。

這一日,秋高氣爽,眾人送走了前來上香的百姓,圍坐在大殿之中,聽取靈均老道講解《黃庭外景經》,正是聽到妙處,個個臉上都露出笑容的時候,忽聽得外面一時風雷大作,好端端的朗日晴天驟變,卻是黑雲聚起,隱隱有雷霆電光閃爍,十分嚇人。

眼見這般變化,眾人先是一驚,隨後委蛇猛地站起身來,與鳳鸞對視一眼,又是看向靈均老道,三人都是一笑,神情之間倒不見多少緊張,甚至還齊齊松了口氣,隨即一時起身,朝著外面走去。

望舒等人感應這等天象異變,卻是沒有那等洞悉因果的本事,一時也是惴惴,又見自家師父神色自然,也就知道沒有什麼要緊之處,亦是連忙起身,跟著朝外面走去。這等異變,乃是氣機交感,眾人雖是不明就裡,也是感覺到了此乃劫數糾纏。只是最近無論師徒幾人也好,委蛇鳳鸞也罷,都是清淨逍遙,並無劫數在身,此番變化,倒不是應在幾人身上。

到得門外,再看天時,卻見後山深處,一股濃烈妖氣沖天而起,不單不避這氣機變動,反而迎難而上,挑動著黑雲中鬱積的雷火之氣,叫那雷霆閃電愈發狂暴,又是隱忍不發,只是所藏的力道愈發濃烈,弄得幾個修為尚淺的小輩個個寒毛倒豎,不寒而慄。

靈均老道看向那妖氣升起的地方,一時笑道:“陰康道友的位置,這下有人填補了。”

委蛇和鳳鸞都是點頭,臉上又是興奮,又是擔心,一時心急,想要過去看看,又是攝於天地之威,不敢妄動。他二人一個修為高深,一個脫胎換骨,都是不能以尋常妖族道理度量,自是懂得趨吉避凶,卻是知道若是這般魯莽過去,只怕會引來雷霆加身,雖是沒有什麼大禍,始終不是那般輕鬆,一時踟躇。

聽著靈均老道的話語,又看眼前這般情況,望舒等人也是知曉了些許,亦是面帶興奮,朝著靈均老道問道:“師父,這難不成是妖族化形的劫數麼?”

靈均老道點了點頭,說道:“不錯。十幾年前,陰康道友離開,山中氣數不全。如今他族人奮起直追,也是功德圓滿,到了要緊時候。今日之後,山中妖王,再度補完三才之數,也算是圓滿了。”

眾人這才瞭然,卻是十幾年前,三清觀初立之時,山中三位大妖之中的狐族陰康,渡了千年上的劫數,受靈均老道指點,動身前往海外扶桑,尋求成道機緣。所謂“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天地氣機之中,這三才之數最為穩定,少了陰康,三位妖王僅存其二,卻是氣機不全,冥冥之中自有定數,要麼將其補全三才之數,要麼將其平衡為陰陽之形,自有計較。

妖族修煉之中,有一關稱作“化形”的,其實就是五百年上的劫數。修煉不足五百年的,難捨一身妖族根骨皮毛,縱是憑藉幻術,變化人形,始終不甚圓滿,多少會有漏洞。像是狐族一脈,藏住尾巴的手段,就是要在五百年雷火劫數之後,才能修成;否則縱是玄功高明,也會露了狐狸尾巴,叫人輕易看穿。

天雷劫數之下,妖族洗脫身上的獸類氣息,自身圓融,能夠將肉身轉化為人體,雖然本質還是妖類,卻也終歸是得了一具人身,能夠自由行走與人道社會之中,不被凡俗之人看破,一應口吐人言,讀書知禮,享用熟識,甚至與人族結下姻緣,都是無礙。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而也只有渡過五百年的天雷劫數之後,才能被稱作大妖,若是周圍同類易於相處,少不得還要得了個妖王的位置,真正開始求道,爭取自己的機緣。

當然,一般情況下,一座山頭上大妖不少,妖王卻是只有一個。畢竟山脈再是廣大,一切物資也是有限,同類爭執之中,多少還有高低,卻是分潤眾人,不如獨歸自身,來得豐富快活。也是委蛇懶惰,陰康激靈,鳳鸞又是圓滑知事,才叫這深山之中,能有三位妖王並存,也是十分難得。

當然,也是因為三位妖王,要麼是蟒蛇得道,要麼是狐狸成精,剩下個雉雞修煉,都是不甚喜歡爭執的。否則要是出了虎狼之輩,天性之下,卻是“一山難容二虎”,少不得大動干戈,卻不會有如今這般融洽場面了。

委蛇和鳳鸞代替陰康管理狐族,也是早就知道其族人之中,有幾位已然接近五百年的關頭,數十年之內,定有修成的一位,代替陰康的位置。只是它們一日不度過劫數,便一日不能將此事定下,三缺其一,還是叫兩位妖王焦急等待了許久。

看著天空中越來越濃烈的雷霆氣息,嘉月也是感嘆一聲,小聲說道:“也不知是哪位道友,有了如此造化。看這場面,卻是十分嚇人,也不知它能不能安然渡過。”

鳳鸞輕笑了一聲,摟住嘉月說道:“好妹子,別著急。它這一次渡劫,可是比姐姐那次要輕鬆許多。這山中的妖族,受了我和委蛇大哥的約束,身上並沒有多少罪孽因果,自是不會受了太多為難。當年天火劫數之中,陰康為他的族人爭得這份機緣,如今總算用上了。”

嘉月聞言一愣,隨即想起當年三清觀天火劫數之後,陰康似乎是得了三清之中,象徵“歷劫渡人”的靈寶天尊的好處,洗脫了他們一族,自封神之時便揹負的原罪因果,使得一應山中狐族,渡劫之時,不會受到法理為難,有不小的機會,能夠平安渡過。

封神戰中,軒轅墳出了三妖,禍亂朝綱,荼毒天下。這三妖,一個是千年狐狸精,一個是九頭雉雞精,一個是玉石琵琶精,俱是受了女媧法旨,去壞成湯氣數。只是三妖入朝之後,行事太過,心腸歹毒,又是企圖對抗周朝大軍,一時落了個身死道消的結果,自身修行被破去不說,還連累了眾族人,教其世世代代受過,難以解脫。

封神之中,補齊了周天三百六十五正神之位,其中司掌劫數的,乃是九天應元雷神普化天尊聞仲,以及其坐下二十四位正神。聞太師在生之時,便與千年狐狸所化的妖後妲己勢不兩立,故而封神之後,眾神融入法理,雷霆劫數之中,卻是多了一絲對狐族的針對,教其代先祖受過。

就是鳳鸞,也因為那九頭雉雞精的緣故,受了連累,當年若非委蛇庇護,也是十分兇險。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