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暴雨來得快,去得也快,卻是以委蛇的老巢為中心,一圈地朝著外面擴散開去,成了一環暴雨範圍,轉瞬即逝。原本這一次求雨,不是為了這些許的雨水,而是要平衡天地之間的五行之氣,卻是靈均老道牽頭,烏蠻大祭司相幫,委蛇執行的一套法事,設計得也算是十分精妙。

這法術要起作用,一方百姓的信任十分重要。靈均老道自己用道家神通招來了葵水和烏雲,卻也要烏蠻大祭司帶領百姓,相信委蛇化龍昇天,普降甘霖,才能真正平衡這一方土地的五行之氣。也是巫教在六詔的影響力實在是太大,只要烏蠻大祭司開口,百姓們自然是十分信服,心中感念,進而影響天地感應,便也能真實不虛地解決問題。

這一門路數,已經不是尋常的呼風喚雨,而是牽涉到了法術神通之中較為高深的一部分內容,望舒等人也只是似懂非懂,只有靈均老道和烏蠻大祭司真正理解其中的關竅所在,自然也就只有他兩人能夠主持這等儀式。

百姓們被大雨一淋,紛紛歡呼著跑來,朝著三清觀所在而去。這委蛇的老巢和三清觀之間,也還是真有個幾十裡難走的山路,尋常百姓既是難尋,又是難找。好在這一次,靈均老道和委蛇事先商量定計,兩人聯手在這附近佈下了玄門陣法,又是掃清了路上的障礙,雖不能虛空挪移,倒也能節省百姓們的腳程。

委蛇的老巢所在,原本就是有自然大陣護佑,若是沒有他的允許,尋常人萬難前來。這一次為了幫助六詔平衡天地元氣,也是爭取自身成道的機緣,委蛇倒也是十分大方,暫時開放了大陣,又是和靈均老道聯手,才叫著這事兒能夠圓滿完成。

靈均老道等人來到西南,傳道是一方面,自然是幫助了不少六詔百姓;可是在這山上,道門卻是給一眾妖王添了不少麻煩,經常需要他們幫忙做些什麼事情,十幾年來還是受了妖王們的不少好處。而能幫上這些忙,也正是委蛇這類妖王的真正心願所在,卻是天道至公無私,有付出就有收穫,若是沒有靈均老道到來,他們自然是輕鬆自在,卻也尋摸不到成道的機緣所在。

有了陣法輔助,一眾百姓也沒花多少時間,便紛紛趕到了三清觀所在。眾人到達三清觀之時,委蛇已經御使著雨雲往遠處飛去,大雨已然停歇,地面卻還是依舊溼滑,也是剛才那一場雨,雖然時間不長,雨量倒是十分驚人。三清觀雖是道門聖地,卻也歸根到底,面積擺在這裡,斷然無可能容納所有百姓,只能將南詔王一行和烏蠻大祭司一行請了進去。

這倒不是靈均老道趨炎附勢,諂媚庸俗,卻是南詔王盛邏皮和烏蠻大祭司實在太得人心,這數十年間頗受百姓們的愛戴。眾人一看外面地面溼滑,便主動讓出三清觀所在給南詔王等人,卻是真實心意,沒有半點虛假。否則以靈均老道化外之人,卻是誰來誰往,誰進誰出,王孫貴族也罷,尋常百姓也好,他自是不會干涉許多。

百姓們雖然沒有進入三清觀,卻也是早早就備下了香燭之火,這下求雨成功,眾人俱是歡騰,便也在三清觀殿中門外,點起香燭供奉,感謝道家高人,膜拜三清天尊。

眾百姓一面供奉,一面也是聚在一起,討論先前求雨之事,俱是對烏蠻大祭司和靈均老道真能召出龍神,降下甘霖,感到驚訝。所謂“耳聽為虛,眼見為實”,眾人今日可是真實不虛地見到了神龍昇天,自是十分激動。也是委蛇修為高深,一時出水,速度太快,卻沒叫百姓們看得清楚。原本蛇族就是龍種,一時被誤認為神龍,也是情有可原。

眾人一面感慨,一面又是歡喜歌舞,卻是按照烏蠻大祭司和靈均老道所說,這一場甘霖降下,南詔能保得幾年的風調雨順,他們這些靠天吃飯的百姓,自然是歡喜非常。

大家圍在一起,又是有幾家的婆娘被團團圍住,原是先前攪龍潭之時,那幾個天賦異鼎,被眾人看了滿眼的男孩子的老孃。雖然說烏蠻人生性豪爽,又是不甚避諱禮教大防,可是尋常時候,誰也不能去扒了小夥子的褲子驗貨。今日有了這等機會,有幾名夥子著實展現了自己的過人之處,自然也是招來了家裡有姑娘的人家追捧。

幾個婆娘被眾人圍住,自是高興得嘴都何不攏來,卻是經此一事,自家的兒子的終身大事卻是不用愁了。本來烏蠻大祭司選出來的,就是皮相俊美的人才,這下驗了本錢,可算是內外兼修,今後就算家中不出彩禮,也說不得要有多少人家倒貼上來哩!這種事情,他們尋常自然是不好拉著人說,可是今日乃是祭司作法,無意顯露,卻是最好不過了。

不管外面怎麼熱鬧,三清觀內,靈均老道和烏蠻大祭司卻是雙雙累到,現下坐在紅木高凳之上,一時閉目養神。道家五雷法能夠呼風喚雨不假,巫教的祭祀法門能夠咒石為開也是自然,只是這等事情,乃是對抗天地法理,稍有不甚,就有莫大危險,不是尋常人所能主持。要想李唐一朝,因為做法求雨,在祭壇上吐血身亡,甚至遭受雷劫的都不在少數。也是兩人自持神通廣大,能夠承受對抗法理帶來的反噬。

殿中眾人多少都是對法術有一些瞭解,自然也是體恤兩位高人,不多打擾。這兩人俱是高齡之輩,烏蠻大祭司有個七八十歲,乃是古稀之壽,靈均老道更是百歲不止,饒是養道存真,也是氣血不如盛年,又是主持這麼大的法事,最開始的時候,望舒等人還是十分擔心。眼下看兩位高人只是疲憊,倒是不曾損傷根本,眾人也才放心下來。

鳳鸞醉心於研究鮮果種植之術,這十幾年來頗有收穫,又是幾年之前,得了靈均老道的好處,不知從哪裡弄來了一株李子樹的仙苗,經過這麼多年的悉心栽培,倒也結了些許果子,這下也是採摘下來,奉於眾人享用,更是幫助兩位高人固本培元,休養精神。

也是窺得鳳鸞手段高明,這放在尋常人間根本種不活的仙根,竟是生生被她養活在了山上,還結了果子。雖然因著時日還短,產量不高,卻也已經表現出了不少神異之處,吃了進嘴,就是對靈均老道這等境界,都是有著莫大的好處。受這一株李樹影響,鳳鸞的一應鮮果也是品質倍增,頗有神異,尋常裡無事,她也幻化身形,下山出售,給予有緣人一番機緣。

有了鳳鸞的仙果,兩位高人不多時也就修養了過來。原本到得他們這個境界,年紀已然不是為題,就算烏蠻大祭司不休長生,也是要到臨死的片刻才會散功身亡,尋常卻是年紀越大,法力愈發高深的。要不是今日之事實在太過重大,兩人倒也不至於落得這般狼狽,

靈均老道修為更為高深,先行睜開了眼睛,結果望舒捧過來的茶水,緩緩喝了一口,這才說道:“今日之事總算圓滿,十二年前種下之因果,也算是有了一個了結。這天地之間,一飲一啄,俱有因果蘊含其中,不得不防啊!”

南詔王盛邏皮此刻正裹在他的熊皮之中,坐在椅子之上,聽聞靈均老道話語,也是由皮羅閣攙扶著起身,朝靈均老道施禮道:“道長和大畢摩慈悲為懷,拯救一方百姓,自是功德無量。盛邏皮代表六詔百姓,感謝兩位!”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靈均老道見盛邏皮就要拜倒下去,連忙伸手虛扶,自有一股輕柔力道,將他扶起,隨後說道:“此事原本就是十二年前三清觀天火之劫的餘禍,老道自是責無旁貸。南詔王這般說,倒是叫老道心中有愧,實在是受之不起了!”

一旁的烏蠻大祭司也是緩了過來,見南詔王這般,便也大聲說道:“你做你的人王,老子也還是服侍祖宗。天不下雨,族人沒有飯吃,祖宗也是要怪罪我的嘛!你好好地坐著你的,少弄這些虛禮,要是真心感謝,就努力多活兩年,好好庇佑族人就是了!”

盛邏皮被皮羅閣扶著坐下,又是喘息半天,卻是方才站起來的動作,已然耗了他不少精力。片刻之後,盛邏皮才緩緩開口,說道:“大畢摩說得是。只是我的身子,怕是已經不行了,就算再多活幾年,也是耽誤百姓。還不如趁著今天,將這王位傳與兒子,有個精明能幹的詔主,族人也好過得好些……”

烏蠻大祭司用力一頓柺杖,呵斥道:“荒謬!你在位這些年,又哪裡做得不好?哪裡對不起族人?你兒子聰明歸聰明,始終年紀還小,你不想著勵精圖治,還想甩擔子給他,才是叫祖宗失望,對不起一城百姓!更何況,南詔自先祖細奴邏以來,從來沒有提前傳位的,你爹死得早,你就把這個規矩忘了?”

南詔王一時無言,卻也是知道如今自己的身子,恐怕撐不了太久,又怕精力不濟,耽誤了國事,饒是皮羅閣能給自己幫忙,卻也是受到自己節制,不成詔主,始終不能行使大權。他早就有心傳位,又是不合祖宗規矩,今日試著提出,又被大祭司反駁。南詔王權神授,大祭司不同意的事情,南詔王也做不到,卻是無法。

靈均老道看他這般樣子,微微一笑,說道:“詔主,生老病死,乃是天數迴圈。你既然知道自己的情況,就應該更加珍惜時光才是。這般自暴自棄,卻不是堪破生死的樣子。老道今日,倒也說點天機給你聽聽:你南詔歷任詔主,都有萬事香火可享。你是不必著急的。”

盛邏皮神色一喜,隨即點了點頭,得聞靈均老道面授天機,倒也是心中寬慰不少,不再為自己的久病殘軀感傷,一時氣色都是好了許多。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